趙秀坡
1901年,慈禧在開封行宮做壽時。為了讓慈禧品嘗到豫東特色美食,當時的陳留縣令彭壽山奉召,命當?shù)孛麖N特意制作陳留傳統(tǒng)美食——豆腐棍宴席。慈禧吃后大加贊賞。于是,陳留豆腐棍得以再次揚名天下。
雖帶有“豆腐”二字,但豆腐棍顏色、形狀完全有別于乳白方正的豆腐:它色澤淡黃,外形如棍,皮薄、中空。要將一粒粒黃豆變成一根根豆腐棍,得經(jīng)過一系列復雜的工序。首先將精心挑選出的圓潤飽滿的黃豆淘洗干凈,然后用井水浸泡數(shù)小時,撈出,徐徐倒入石磨中,磨成白白的豆?jié){,接著過濾掉豆沫、豆渣,倒入大鐵鍋中,點燃紅紅的灶膛火,就開始熬制了。大火燒至沸騰后,要改為小火細燒。等到鐵鍋內(nèi)浮起一層泛黃的薄膜時,用一根擦洗干凈且涂過食用油的細長竹棍兒貼著薄膜卷起來,然后掛在外面通風處晾曬。卷過一層后不久,又一層薄膜形成了,就繼續(xù)卷,繼續(xù)晾曬,如此往復,直至鐵鍋內(nèi)沒有薄膜浮起為止。
曬干的薄膜如膠似漆地緊緊纏繞著竹棍兒,如果硬拉出竹棍兒的話,已經(jīng)固定成型的薄膜很容易“粉身碎骨”。怎么辦?把它們一一放在蒸籠內(nèi)加熱,趁熱抽出竹棍兒,再把抽空的薄膜放在外面晾曬干,豆腐棍就做成啦!當然,根據(jù)需要,可以用剪刀把豆腐棍剪成一定的長度,便于包裝。
做好了豆腐棍,接下來便是廚師大展身手的時刻。豆腐棍可以涼拌,可以清炒,還可以做湯……把豆腐棍放在溫水里泡軟,切段兒,放些香菜、青紅椒絲,撒些食鹽、雞精,淋些陳醋、香油,這就是涼拌豆腐棍。它吃起來清爽可口,是極佳的消暑涼菜。
紅燒豆腐棍也是一道老少皆宜的家常菜:同樣是把泡軟的豆腐棍切成小段兒,然后裹上淀粉、雞蛋混合成的糊糊,再放入60℃左右的熱油中炸至金黃撈出備用。在炒菜鍋中倒入食用油,蔥姜蒜等佐料炒出香味后,加少許木耳、小青菜配色,最后放入炸好的豆腐棍,文火翻炒片刻后,外表樸實、味道香美的紅燒豆腐棍就大功告成了。
瓤豆腐棍更多的是考驗廚師的耐心:在稍微泡軟的豆腐棍里面,用特制的小勺子一點點地塞入調(diào)好的肉餡,注意兩頭留出點空余,以免在烹制的過程中肉餡溢出。然后將填好餡的豆腐棍蒸熟,掛淀粉雞蛋糊,炸至金黃,再配以佐料炒熟即可。盛入盤中的瓤豆腐棍香氣四溢,夾一段放入口中,嚼起來筋道軟糯,令人回味無窮。所以,它是當?shù)厝苏写F賓必不可少的一道特色菜。
“豆腐棍”的諧音是“都富貴”,有一個凄美的傳說。相傳曹操與陳留才女蔡文姬苦戀一生而未果,最終蔡文姬嫁給了曹操的心腹董祀。在二人的婚宴上,曹操吃到豆腐棍這道菜,口感甚好,便問菜名,當?shù)厝嘶卮鹫f是“豆腐棍”,而曹操聽成了“都富貴”。他苦笑著說:“‘都富貴,這菜名好??!祝愿以后二人都富貴!”后來,為了表達對蔡文姬的思念,曹操特意將陳留豆腐棍設為貢品。從此,豆腐棍又有了一層思念最愛的人的寓意,令人感慨。
現(xiàn)在,陳留豆腐棍作為一種饋贈佳品已走出中原,走向全國,乃至世界。一晃千年,豆腐棍養(yǎng)育了一代又一代的陳留人,世代相傳的手藝,亙古不變的堅守,古鎮(zhèn)人民的勤勞智慧,都濃縮在一根根樸實無華的豆腐棍里。
(編輯 吳蘭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