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當代大學生法治思維方式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2022-12-29 01:17耿步健
青年學報 2022年1期
關鍵詞:依法治國法治法律

耿步健 張 巖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法治中國建設,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這在我們黨的歷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標志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真正步入了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xiàn)代化的軌道。2020年11月的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正式提出和確立“習近平法治思想”,為進一步加強新時代法治中國建設提供了理論指導和方向引領。當代大學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其法治素養(yǎng)如何,將直接關系到“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戰(zhàn)略能否得到順利實施,直接關系到法治中國建設目標和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強國建設目標能否順利實現(xiàn)。由于法治素養(yǎng)中最重要、最核心的是法治思維方式,因此,要提高當代大學生的法治素養(yǎng),就必須正確理解法治思維方式的基本內(nèi)涵,厘清大學生法治思維方式上存在的問題,并在此基礎上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加強新時代大學生法治思維方式的培養(yǎng)。

一、法治思維方式的基本內(nèi)涵

所謂法治思維方式,是指人們按照現(xiàn)代法治的基本理念、基本原則和相關的價值標準進行判斷,理性分析和公正處理法律問題的思維方式。自黨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基本方略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法治理念、原則得到了不斷豐富和發(fā)展。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強調(diào),要“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推動全社會樹立法治意識”“堅持把全民普法和守法作為依法治國的長期基礎性工作,深入開展法治宣傳教育,引導全民自覺守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靠法”[1]。在2020年11月的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diào)了新時代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重點要抓好的諸如堅持黨對全面依法治國的領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等11個方面工作,其中在闡述“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zhí)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時,專門強調(diào):“普法工作要在針對性和實效性上下功夫,特別是要加強青少年法治教育,不斷提升全體公民法治意識和法治素養(yǎng)”[2]。中共中央于2021年1月印發(fā)的《法治中國建設規(guī)劃(2020-2025年)》在提出“全面依法治國需要全社會共同參與,必須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建設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引導全體人民做社會主義法治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堅定捍衛(wèi)者”的同時,強調(diào)要“改進創(chuàng)新普法工作,加大全民普法力度,增強全民法治觀念”[3]。當代大學生是全體公民中的重要群體,要增強全民法治觀念,就必須重視和加強當代大學生的法治思維方式的培養(yǎng)。

需要指出的是,法治思維方式不僅是一種價值觀念,而且是一種思維方法。從價值觀念角度看,法治思維方式是一種系統(tǒng)的、整體的法治思想,它不僅強調(diào)依法辦事,而且強調(diào)對自由、公正等權利的價值追求。從思維方法角度看,法治思維方式是一種運用法律分析和處理現(xiàn)實問題的活動,它要求人們通過邏輯推理、修辭論辯、理解解釋等技術手段理性分析和依法處理現(xiàn)實涉法問題,強調(diào)“任何個人、社團以及國家機構(gòu),都應有最基本的法律感,要有基本的法律意識和法治思維”[4]??傊?,法治思維方式既能夠滿足人們對合法性的執(zhí)著追求,也能夠滿足人們對合理性的美好期盼,大大降低非法治思維方式可能帶來的各種道德與法律問題,從而規(guī)避社會風險、保證整個社會的和諧與穩(wěn)定。也就是說,強調(diào)法治思維方式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培育和踐行“自由、平等、公正”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理念,使每個人都能養(yǎng)成依法辦事的行為習慣,達到社會和諧、每個人全面而自由發(fā)展的價值目標。以往在社會治理中,由于不太重視法治思維方法的運用,過于強調(diào)政治思維、道德思維,導致權力性方法的濫用和社會一定范圍的失范、失德、失序。

為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法治思維方式的內(nèi)涵,還需要對法治思維方式的基本內(nèi)容和特征有正確的認識。根據(jù)黨的十八大以來的法治實踐,我國社會主義法治思維方式的基本內(nèi)容包括:法律至上、權力制約、人權保障、正當程序。其中,“法律至上”具體表現(xiàn)在法律的普遍適用性、優(yōu)先適用性和不可違抗性;“權力制約”具體表現(xiàn)在國家公共權力的運行必須受到有效制約和監(jiān)督,保證“權為民所用”;“人權保障”具體表現(xiàn)在人權的憲法保障、立法保障、行政保護和司法救濟。根據(jù)社會主義法治思維方式的基本內(nèi)容,可以分析出社會主義法治思維方式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四個方面:法治思維方式強調(diào)法律至高無上的權威;法治思維方式強調(diào)對自由、公正、權利的價值追求;法治思維方式強調(diào)任何公權力、私權利的行使都受法律的限制、約束;法治思維方式強調(diào)理性、嚴謹、邏輯地獲得和使用證據(jù)。

二、當代大學生法治思維方式存在的問題

當代大學生基本上是“00后”,改革開放和市場經(jīng)濟是他們成長最為典型的社會背景,利己主義、實用主義、享樂主義對這一代大學生的影響最為強烈,部分大學生的法治思維方式出現(xiàn)了扭曲甚至更嚴重的問題,致使大學生中的各種極端事件時有發(fā)生。筆者曾經(jīng)就當代大學生的法治素養(yǎng)及思維方式的現(xiàn)狀,利用訪談和問卷調(diào)查等方式,對南京、上海、杭州等地普通高校、職業(yè)院校的部分本科生、專科生作過調(diào)查研究,發(fā)現(xiàn)目前大學生在法治思維方式方面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方面:

(一)部分大學生法治信仰不夠堅定

所謂法治信仰,就是發(fā)自內(nèi)心地認同法治理念、相信法治作用、崇尚法律權威,自覺地遵奉法律和捍衛(wèi)法律的思想情感與心理態(tài)度。大學生作為青年群體中的佼佼者,在引領社會發(fā)展和形成良好的社會風尚方面具有風向標作用,“提高大學生群體的法治能力,養(yǎng)成良好的法治思維,樹立正確的法治信仰”[5]就顯得尤為重要。盡管當代大學生絕大多數(shù)都能遵守法律,但仍有不少大學生在法治信仰方面并不是很堅定。許多大學生在接受調(diào)查訪談時坦言,遵守法律是因為不遵守法律會受到法律的追究,如果有合適的機會觸犯法律而又不會受到法律的追究,那么就有可能去做與法律相悖的事情。在調(diào)查中發(fā)現(xiàn),看機會、看運氣、看代價,成為現(xiàn)在不少人在追逐巨大利益時決定是否違反法律的三個參照和評價因素,如果感覺在追逐巨大利益時有機會、運氣好、代價小,就有可能做出違反法律的事情。堅定的法治信仰體現(xiàn)在學校層面,就是對校紀校規(guī)的高度認同和自覺地尊奉與維護。從調(diào)查的情況看,大學生違反校紀校規(guī)的現(xiàn)象比較普遍,也很明顯地說明了部分大學生法治信仰不夠堅定。之所以如此,是因為他們知道,部分學校沒有真正做到嚴格管理,或管理措施不科學、有漏洞,或管理人員本身就存在這樣、那樣的違法亂紀行為,使他們感覺有機會、運氣好、不需要付出多大的代價。

(二)對于法律權利和法律義務關系的理解不夠全面

在調(diào)查中發(fā)現(xiàn),部分大學生仍習慣于“法律是統(tǒng)治階級的統(tǒng)治工具”的看法,也相信法律對于社會秩序的維護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對于法律權利和法律義務關系的理解卻有失偏頗。改革開放以來,如果說我國在法治建設上取得了什么成績,那么喚醒了更多中國人的法律意識就是其中的一項重要成就。但是,中國人的法律意識更多體現(xiàn)在對自身權利的維護,沒有真正地意識到法律除了賦予每個公民各種各樣的權利外,還規(guī)定了每個公民應盡的各種各樣的義務。通過對目前大學生各種各樣的日常表現(xiàn)的調(diào)查分析可以看出,當代大學生法律權利意識比較強烈、法律義務意識相對欠缺。各種各樣的違反校紀校規(guī)的行為和各種各樣的對學校過于苛刻的要求,無不說明了這一點。比如,有些大學生感覺老師批評的口氣重了一點,就認為是污辱其人格,甚至懂得動用法律手段把老師告上法庭,但是這些學生不見得平時就能很好地遵守校紀校規(guī),有的甚至做出一些違反法律法規(guī)的事情。

(三)不懂得如何正確維權

在現(xiàn)實社會生活中,法治思維方式要求我們每個人在遇到利益矛盾和法律糾紛時,應該用合乎政治、道德和法律的理性、平和、邏輯的方式來解決。這樣的方式從某種意義上說,既可以保證人們對合法性追求的滿足,也可以保證人們對合理性愿望的達成。但是,在調(diào)查中,筆者也發(fā)現(xiàn),不少大學生在真正遇到一些事情的時候,卻不知道用法律或不知道怎么用法律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利。在對一名大學生犯罪嫌疑人進行訪談時,她告知自己被污辱后想到的就是不能讓侵犯她的人“舒服”“好過”,必須讓侵犯她的人終身感知身體上的痛苦。這一案例非常典型地說明,本來的受害人在自己被嚴重侵犯了卻不知道運用正確的法律手段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利,而是選擇了用觸犯刑事法律的手段報復嚴重侵犯她的人,結(jié)果自己也成了犯罪嫌疑人,甚至罪犯。這個例子也說明了現(xiàn)在相當一部分大學生法治思維方式的缺失,也正因為缺乏法治思維方式,所以這些大學生在感到權利受到非法侵犯或者感受到被不公正對待時,往往不夠冷靜和理智,最終做出一些違反法律的害人害己的行為;2004年發(fā)生在云南大學的馬加爵殺人案也充分說明了這一點。

(四)對于違法犯罪行為過于冷漠

現(xiàn)在的違法犯罪行為之所以那么猖獗,從某種意義上說跟社會上對違法犯罪行為過于冷漠、不加反對和制止有關。對于違法犯罪行為過于冷漠,從某種意義上說就是縱容違法犯罪行為的發(fā)生。當然,人們之所以會對違法犯罪行為表現(xiàn)得過于冷漠,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法治思維方式的缺失是其中的一個重要原因。一個人如果養(yǎng)成了法治思維方式,他不僅自己會嚴格遵守法律的規(guī)定,同時還會痛恨那些不遵守法律的人,當別人出現(xiàn)違法犯罪行為時,就會通過各種既能保護自己又能使違法犯罪的人受到法律處罰的手段來伸張正義、捍衛(wèi)法律的權威。但在調(diào)查中筆者發(fā)現(xiàn),當大學校園出現(xiàn)違法犯罪行為時,一些大學生為了自保而選擇了冷漠。這些大學生可能還沒有意識到對違法犯罪行為過于冷漠可能會給自己帶來什么樣的后果,不知道如果哪天自己遭受了違法犯罪的侵害,其他人的冷漠會導致自己什么樣的結(jié)果。在調(diào)查中筆者也發(fā)現(xiàn),某高校的女生宿舍就有一個女生因為自己的冷漠而導致自己同樣被侵犯。這說明,“大學生的法治意識和法治思維仍需不斷提升強化”[6],增強大學生的責任心和使命感是大學生法治思維方式培養(yǎng)的重要任務。

三、當代大學生法治思維方式存在問題的原因

當代大學生法治思維方式存在以上主要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法律權威還未在全社會普遍確立、高校對大學生法治思維方式培養(yǎng)的重視程度不夠、大學生缺少相關的法治社會實踐以及對法律的公正性存在疑慮等等原因,都會導致部分大學生法治思維方式存在偏差和問題。

(一)法律權威還未在全社會普遍確立

高校盡管是象牙塔,但并不是社會中的孤島,法律權威是否在全社會普遍確立,對于高校大學生法治思維方式的養(yǎng)成來說有著直接或間接影響。當然,一個社會法律權威的確立涉及很多因素,但一個毋庸置疑的事實是如果一個社會法律權威沒有真正地建立起來,那么這個社會的大環(huán)境就會存在諸多令人習以為常、見多不怪、不以為然的道德和法律問題,這對大學生法治素養(yǎng)的整體提升無疑是不利的。在調(diào)查中筆者感覺到,部分大學生法治思維方式存在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從客觀上看,受成長環(huán)境的影響,大學生群體個性更加鮮明,思想更加自由;從主觀上看,部分大學生存在道德缺失、故意違法的現(xiàn)象?!胺墒欠駬碛兄辽系牡匚唬菂^(qū)分一個國家究竟是人治還是法治的根本標準”[7],大學生只有做到內(nèi)心真正認同法律、信仰法律,對法律持有一種天然敬畏、積極認可的態(tài)度,才會將法治思維貫徹到日常生活中。當代大學生多為00后,他們成長與生活在更加多元、自由、開放的世界中,享受著優(yōu)越的物質(zhì)條件,從小在父母的精心呵護下成長,有自己獨特的個性與想法,有較強的自我意識與獨立意識,善于打破常規(guī)挑戰(zhàn)新鮮事物。雖然我國大學生的整體素質(zhì)較過去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但是他們身上也普遍存在著生活常識欠缺、易受他人影響、自我約束能力差、維權能力不強、很難與他人產(chǎn)生共情等問題?;谝陨系男睦硖卣?,加之社會閱歷匱乏,特別是全社會法律權威尚未真正確立,大學生很難從法律知識學習或是法治思維的運用中體驗到滿足感與幸福感,除非迫于課程安排或是就業(yè)考試需要,大學生基本不會主動認真地去學習法律知識,也就很難從心底樹立對法治的信仰和確立法治思維方式。除此之外,有極少數(shù)大學生由于德商①根據(jù)筆者在《學術論壇》2005年第9期發(fā)表的《論加強大學生德商的培養(yǎng)》一文中對“德商”這一概念的闡釋,德商可以作表象的解釋和本質(zhì)的解釋。表象的解釋是:“德商”就是道德商數(shù),是指個人的道德素養(yǎng)以及由此所決定的個人道德行為與社會普遍公認的德性(即人的普遍道德品性和社會對個人所要求具備的道德素質(zhì)的綜合)相吻合的程度,程度越高,“德商”越高,程度越低,“德商”越低。根據(jù)這一解釋,我們可以知道,“德商”實際反映著一個人的道德素養(yǎng)的狀況和水平。而一個人的道德素養(yǎng)的狀況和水平又是由這個人本身的道德認知、道德情感、道德理想、道德意志等所決定的。因此,對“德商”又可作出如下本質(zhì)的解釋:“德商”是指一個人由其自身的道德認知、道德情感、道德理想、道德意志等所決定的道德素養(yǎng)的狀況和水平。如果用公式來表示“德商”,那么這個公式就是:德商=個人道德素養(yǎng)÷普遍公認的德性。較低,看到社會上確實存在一些“知法犯法”“明知故犯”而沒有得到應有法律懲罰的現(xiàn)象,為了貪圖享樂或者一己私利依然鋌而走險。因此,要想解決大學生法治思維缺失的問題就需要在全社會普遍確立法律權威的同時,加強大學生的法律權威意識教育。

(二)高校對大學生法治思維方式培養(yǎng)的重視程度不夠

盡管我國高校設立了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課,但在調(diào)查中筆者也發(fā)現(xiàn),現(xiàn)在大學生學習的重點依然集中在文化課和專業(yè)課上,甚至把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課僅僅作為一門文化知識課來對待,如果不是因為需要考試,很多大學生對于這門課都不會予以重視。而對于學校來說,《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課程是被作為一門思政課程來對待的,而大多數(shù)思政課教師不具備專業(yè)法學背景,對于專業(yè)的法律知識存在“不會講”“講不透”的問題,只能用空洞的干巴的法治觀念教育教學,因此很難使大學生形成系統(tǒng)的法律知識體系和養(yǎng)成真正的法治思維方式,“相當一部分學生對法律的認識還只是處于初級的感性階段,對一些法律現(xiàn)象難以形成正確的法律觀點,遇有糾紛不能正確分析處理,甚至做出錯誤的判斷”[8]。法律知識學習不夠深入導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大學生沒有明確的權利與義務觀念,不明白應該做什么、不應該做什么,哪些事情能做、哪些事情不能做,不了解自己的行為會帶來怎樣的后果。由于大學生正處于青春期,人生觀與價值觀正在形成過程中,遇事容易沖動,意氣用事,因此法律知識學習不深入往往還會導致大學生違法犯罪事件的發(fā)生。除了《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外,很多高校都沒有其他形式的法治教育,甚至很多輔導員在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也很少開展大學生的法治教育。在這樣的氛圍下,部分大學生缺失法治思維方式就不奇怪了。

(三)絕大多數(shù)大學生缺少必要的法律實踐鍛煉

“知識和方法本身并不帶來某種思維方式,一種具體的思維方式是不能通過傳授和遷移而習得的,必須反復在實踐中去鍛煉、去磨煉、去提升、去養(yǎng)成”[9]。特別是,沒有實踐的思維是空洞的,缺乏思維指導的實踐是盲目的。脫離了法律實踐鍛煉,大學生無法檢驗課堂上習得的理論,不通過實踐活動來鍛煉自己的法治思維、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大學生自然也不知道如何維護自己的權利。黨的十八大以來,隨著全面依法治國戰(zhàn)略的深入推進,國家與政府更加注重對未成年人的法治教育,因此大學生都基本具備一定的法律知識與法律意識。但大學生對這些知識的掌握大多處于一知半解的狀態(tài),他們又涉世未深,再加上校園法治文化氛圍不夠濃厚,相關的法律實踐鍛煉較少等原因,當他們自己親身處于違法犯罪事件中時,很難做到運用法治思維方式對事件進行客觀正確的分析。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有少數(shù)大學生選擇隱忍或用極端的暴力手段來應對違法犯罪事件。調(diào)查也發(fā)現(xiàn),有大學生作為違法犯罪事件的“旁觀者”時,能夠?qū)κ录鞒隹茖W正確的分析,而自己以“當局者”身份出現(xiàn)時又游離在法律之外,不知道如何運用法治思維解決現(xiàn)實問題。近年來,非法“校園貸”“電信詐騙”等惡性社會事件層出不窮,給大學生的身心都帶來了極大的傷害。之所以有不少大學生掉入這類“陷阱”,歸根到底還是因為大學生缺少將法律知識轉(zhuǎn)化為保護自己“武器”的法治思維方式。

(四)部分大學生對法律的公正性存在疑慮

法律的公正性就是要“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義”[10],對法律的公正性心存顧慮是部分大學生對違法犯罪行為過于冷漠或自己遇到侵犯而放棄要求侵犯人承擔法律責任的根本原因。隨著大眾傳播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大學生擁有更多渠道了解社會生活中的法律現(xiàn)象。由于從小接受過學校法治教育的熏陶加之社會法治大環(huán)境對他們潛移默化的影響,在面對社會上出現(xiàn)的違法現(xiàn)象時,多數(shù)大學生知道如何正確運用法治思維來避免違法現(xiàn)象的發(fā)生或是減輕違法犯罪行為給社會帶來的危害。但是在調(diào)查中發(fā)現(xiàn),現(xiàn)實中一些案例也負面地成了大學生將法治思維由理念轉(zhuǎn)化為實踐路上的一塊“絆腳石”。在別人需要幫助的時候,相較于立刻伸出援手,他們會再三思慮自己的善舉是否會帶來不必要的麻煩。以2006年發(fā)生在南京的“彭宇案”為例,該案中年輕人彭宇扶起乘公交車時跌倒的老太太,老太太家人認定是彭宇撞倒了她,并提起訴訟要求彭宇給予其經(jīng)濟賠償,事件最后以彭宇支付其四萬余元的賠償費告終?!芭碛畎浮碑敃r在社會上引起軒然大波,許多網(wǎng)友甚至記者都認為,法官在判案的過程并未做到“以法律為準繩,以事實為依據(jù)”?!芭碛畎浮苯o社會帶來的負面效應在2009年的“小悅悅事件”中充分顯現(xiàn)出來。作為社會群體中重要組成部分的大學生也會深受“彭宇案”及類似案件的影響。他們對法律的公正性存在疑慮,懼怕自己的善行不但不被法律認可,反而會惹禍上身,讓自己成為眾矢之的,因此他們選擇了冷漠。

四、當代大學生法治思維方式培養(yǎng)的路徑

當代大學生能不能養(yǎng)成社會主義法治思維方式,事關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的“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這一重大發(fā)展戰(zhàn)略能否得到很好實施。這就要求我們必須重視和加強當代大學生法治思維方式的培養(yǎng),使每個大學生都能正確認識到,法治不僅是一種治國方略,更是每個人成長成才和未來事業(yè)發(fā)展的一種保障。

(一)強化當代大學生的法治信仰教育

法國思想家盧梭曾經(jīng)指出,一切之中最重要的一種法律“既不是銘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銘刻在銅表上,而是銘刻在公民們的內(nèi)心里”[11]。法治思維方式的實質(zhì)就是:要求人們把法治變成內(nèi)心的信仰,自覺維護法律權威,用法治的理念原則和法律的具體規(guī)定來判斷、思考和處理法律問題。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明確指出了社會主義法治的基本要求,即“實現(xiàn)科學立法、嚴格執(zhí)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2020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上再次強調(diào)了這一基本要求的重要性。對于每個公民而言,法治思維方式就是要求每個公民都能做到在真誠信仰法律的基礎上自覺守法,使法治思維和尊法守法意識內(nèi)化為自身人格的一部分。那么,如何加強當代大學生的法治信仰教育,提高大學生的整體素質(zhì)?第一,要教育引導大學生正確看待新中國成立以來法治建設的成敗得失及對黨和國家的重大影響,理性分析法治對于維護國家和社會健康運行的作用和意義;第二,借助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和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通過的兩個“決定”的宣傳教育,使大學生進一步認識到黨推進全面依法治國的決心和勇氣,從而相信法律和維護法律權威;第三,要教育引導大學生正確認識法治對于促進和維護自身發(fā)展的意義,從而將法治理念銘刻于心,讓法治思維方式成為自身的生活態(tài)度和行為習慣。

(二)加強當代大學生的法律知識學習

法治思維方式形成的基礎是法律知識學習。當代大學生能不能養(yǎng)成社會主義法治思維方式,事關依法治國基本方略能否得到全面推進和很好實施,因為當代大學生即將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重要力量,其中不少優(yōu)秀畢業(yè)生用不了多長時間就會走上領導崗位,他們的法治思維方式直接決定著依法治國方略的信度和效度。在2020年2月的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上,習近平提到:“各級領導干部必須強化法治意識,帶頭尊法學法守法用法,做制度執(zhí)行的表率?!睆娬{(diào)了法治建設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參與,在法律知識的學習與法治思維的培養(yǎng)方面,領導干部要起到模范帶頭作用。正是由于今天的大學生可能就是明天的領導干部,所以促進大學生形成法治思維方式是法治教育的重中之重。盡管法治思維強調(diào)的是法律實施過程中“法律及其基本原則對人思想的影響”,但是思維是客觀世界的事物投射到人腦后通過反應和加工形成的,因此具有很強的主觀性。不同的思維主體由于自身思維特性、生活經(jīng)驗、價值取向等方面存在差異,即使是受到同樣法律約束的法治思維,不同的個體對待同一事物往往也會得到不同的思維結(jié)果和結(jié)論,這就更需要加強大學生法律知識的學習。大學生通過法律知識的學習,不僅要知道“法律是治國之重器,法治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而且要自覺形成“法律至上、權力制約、人權保障、正當程序”的法治思維方式和“講法律、講程序、講證據(jù)、講法理”的法律思維方式。學習法律知識首先要學習法理知識,在此基礎上掌握我國憲法和與日常社會生活密切相關的法律的基本內(nèi)容,不能僅僅停留于知法、守法層面,更要知道怎么用法和護法,要切實掌握社會主義法治的精髓。

(三)引導當代大學生的法律實踐鍛煉

法治思維方式形成的關鍵是法律實踐鍛煉?!吨醒胄麄鞑俊⑺痉ú筷P于開展法治宣傳教育的第八個五年規(guī)劃(2021—2025年)》將公民“法治實踐的參與度顯著提高”確立為“八五”普法的主要目標之一。大學生法治思維方式的形成不僅需要法律知識的積累,更需要通過法律實踐加以鞏固,要“全面開展法治過程體驗,主要是深化對法律實踐教育功能的認知,重視法治實踐對法治觀念的培育作用”[12]。大學生是未來社會的精英,必須有非常高的法律素養(yǎng),要通過法律實踐的鍛煉,形成強烈的法律底線思維、法律規(guī)則思維、法律權利思維和法律契約思維。要通過法律實踐的鍛煉,引導大學生正確認識“法治這項既存原則的核心內(nèi)容,即在國家內(nèi)的所有人和機構(gòu),無論是公共的還是私人的,都應該受到法律的約束并享有法律的利益,而法律應該是公開制定的,在制定后(原則上)生效,并且在法院公開執(zhí)行”[13]。要通過法律實踐的鍛煉,使每個大學生都能成為新時代的受法律和道德規(guī)范制約的“法律人”,從而為實現(xiàn)依法治國和國家治理體系、治理能力的現(xiàn)代化營造非常好的法治環(huán)境。對于在校大學生而言,法律實踐的鍛煉形式主要有參與立法討論、參與法律案例分析、參與司法審判的旁聽、參與法律監(jiān)督等。

(四)營造當代大學生的法治意識環(huán)境

當代大學生并不是生活在與社會隔離的道德真空世界里的,基于環(huán)境對人的影響,要想培養(yǎng)當代大學生良好的法治思維方式,作為學校、社會和國家政府機關,都必須有所擔當,承擔起用良好的法治環(huán)境育人、感人、化人的責任。作為塑造人類靈魂的場所,學校必須首先嚴格遵守國家的各項法律、法規(guī),做到依法治校、依法治教、依法管理和服務,杜絕各種違法亂紀的歪風邪氣,使每一個大學生都能在真切感受社會主義法治力量的同時,感受到我們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對于包括校園環(huán)境在內(nèi)的整個社會環(huán)境所帶來的凈化作用。在學校各項事務管理中,只要用法治方式能夠解決的問題,就不要輕易用其他的方式解決,一切“以事實為根據(jù)、以法律為準繩”,守住道德和法律的底線,不自挖法律的墻角,不自毀法律的長城,對于所有違法亂紀的行為都能依法處理,就能重塑法律的權威。而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成長起來的大學生,也就能夠自覺樹立起社會主義的法治意識,正確地行使法律賦予的權利,自覺地履行法律規(guī)定的義務,從而形成良好的法治思維方式。

猜你喜歡
依法治國法治法律
送法進企“典”亮法治之路
法律解釋與自然法
人大戰(zhàn)“疫” 法治為要
法律講堂之——管住自己的饞嘴巴
禮贊70年:從五四憲法到全面依法治國
反家庭暴力必須厲行法治
讓人死亡的法律
依法治國:人民幸福安康的保障
兩會布局 依法治國
鏡頭·中國
离岛区| 竹溪县| 元江| 枣强县| 沽源县| 临沧市| 惠州市| 循化| 筠连县| 周至县| 龙口市| 合江县| 东阳市| 定陶县| 水富县| 吴江市| 嘉兴市| 吉林省| 远安县| 德庆县| 嘉禾县| 阿城市| 张家口市| 怀宁县| 那曲县| 吉林省| 霞浦县| 五寨县| 大竹县| 连州市| 深州市| 攀枝花市| 金坛市| 元阳县| 闸北区| 兴宁市| 凤庆县| 福泉市| 绥德县| 甘德县| 拉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