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于惠子
藝術家劉家華一直持續(xù)關注中國社會城市現(xiàn)代化進程這一課題,通過從城市化到都市化到變遷與發(fā)展,來反思并審視中國的社會現(xiàn)代化進程。早期他借用中國傳統(tǒng)界畫的形式和構(gòu)圖表達傳統(tǒng)和現(xiàn)代的融合,將當下城市化過程中的真實與荒誕集結(jié)在畫面中,形成一整套全新的圖像系統(tǒng)。近年來,劉家華不斷拉近視覺距離,最大限度地壓縮現(xiàn)實,他將作品懸置在一個既微觀又宏觀的維度中,在無數(shù)致密的點狀泥沙、固體織物覆蓋下將觀者帶入他的夢境,一個只存在于他內(nèi)心的超驗世界,在這個可以冥想的時空里,絕對的同一性淹沒了所有的邊界、有限、危機、破損,在灰燼般的歷史和生命盡頭,不是空無一物,在那里居然存在著一種靜穆的、絕對的、充滿期待的無限和秩序。
漣漪 布面綜合 120x250cm 2019
劉家華一直對中國傳統(tǒng)文脈感興趣,多年來他利用繪畫媒介對中國的山水文化及其演變做過豐富的思考和表達。他將思考延伸至生命邊界、上古傳說、歷史演進與當下存在的時空關系中,他并沒有陷入空洞的宏大敘事,而是將立體的文明史進行切片式觀察并加以個人化語言創(chuàng)造—利用圖像選擇、并置、重組和象征意義的營造,將跌宕起伏、綿延不絕的歷史長河置于“凝固”的視覺體驗中,使抽象的歷史結(jié)構(gòu)、繁雜的文明數(shù)據(jù)轉(zhuǎn)化為具象且具體的視覺文本,實現(xiàn)了對圖像的超越,在這里繪畫行為轉(zhuǎn)化為一種沉靜地思考。
視覺感靜穆凝固,美學特征卻具有雄偉壯闊、氣象萬千的浪漫主義氣質(zhì)。在現(xiàn)實風景的基礎上,藝術家主觀創(chuàng)造了意向風景,進行了語言創(chuàng)新和意義營造,繪畫中的風景已經(jīng)讓漫無邊際的文字意向轉(zhuǎn)化成了可控的想象實體,盡管風景是具體的,但其所指卻是豐富的。這種靜穆和凝固看似被塵封,卻是飽含生氣,有一種蓄勢待發(fā)的力量感?!帮L景”在劉家華的語言系統(tǒng)中變成了一種個人化的符號,延伸出豐富的意義。視覺形象是藝術家的獨特創(chuàng)造,美學特征則是藝術家拋給觀眾的多元答案。這個從圖像思考到語言歷練,從能指的感知到所指的開放,造就了這批繪畫凝固的氣場。
他的繪畫作品經(jīng)歷了“新城系列”、“傾城系列”、“圍城系列”、“無城系列”、“凝固系列”,他從立場鮮明的批判現(xiàn)實主義者到有深度思考的文化懷疑主義者,其作品已經(jīng)從圖像表層的經(jīng)營深入到對事物內(nèi)部的觀看,是一種自我的內(nèi)觀,傾向于對存在與時空的抽象感知,具有超驗特征,仿佛是大千世界的X光透視圖,是藝術的時空,也是對歷史文明切片的凝視。
劉家華作品中有一種極富個人氣質(zhì)的空間詩學躍然而出,是紋理化的固體織物的詩學,是超驗和經(jīng)驗、神圣和世俗、崇高和私密、無限和有限、遙遠和貼近的詩學,是同一性與異質(zhì)性的詩學。劉家華致力勾勒的正是棲居的不可能與無所歸去的可能,重返之不可能與悲嘆之可能。
時間的豐碑 布面丙烯 180x150cm 2014
劉家華以出人意料的冷酷向詩學告別,他以極大的魄力剔除了畫面中的所有生機、線條、喘息和殘余,卻讓粗糙不堪的、末世般的、灰燼般的物力本身占據(jù)了畫面。這是詩學的紀念碑,也是哀歌的休止符。金與石的彼此生長,構(gòu)筑出了根本上反建筑的自然形態(tài):無機物充斥其中的自然空間,只有無機物可以棲居其中的建筑樣式,建筑和自然在生命末端契合的至簡樣態(tài),甚至元建筑或者非自然,是全新的開端,在劉家華向詩意告別的同時,建筑向建筑告別,自然向自然告別。
絕對的同一性淹沒了所有的邊界與有限,同時也淹沒了所有的越界、危機、破損,在灰燼般的歷史和生命盡頭,不是空無一物,也并非全然的碎片和殘余,在那里存在著絕對的、超驗的完好、無限和秩序。在這種絕對同一性的秩序面前,任何分野都消逝了,詩學和理性、神圣和日常、歷史和當下凝結(jié)為混沌一片。在“偽秩序”系列中,建筑的整體秩序徹底被建筑的局部柱式所取代。出現(xiàn)在畫面中的,不再是建筑般的自然,也不再是建筑般的生命,而是局部的建筑—立柱。此時的立柱不再是功能性的、核心性的、構(gòu)成性的建筑要素,而是灰燼、沙土、顏料的混合物,是同一性的秩序本身。當劉家華將立柱以一種致密的方式排列起來,完全造就了全新的“疊加秩序”。這是一種新的,在無盡的同一性的脅迫下,試圖再“系統(tǒng)化”的工程。
劉家華以極其輕盈的姿態(tài)左右回旋,時而緊收雙翼去哀悼傳統(tǒng)秩序本身的詩性表意—那種穩(wěn)固的、順應重力的、自上而下的、帶有極強容納性的建筑,時而肆無忌憚地試圖重構(gòu)一種全新的“立柱”—審視、激發(fā)、喚起再秩序的可能。正如在建筑的普遍樣態(tài)中,傾斜并非不穩(wěn)定,繁復并非重復,在無數(shù)的點狀泥沙的覆蓋下,立柱并非穩(wěn)定,重疊也并非重復,一種疊加柱式的延展性和具象性脫穎而出。
劉家華的作品大多與“都市”有關。2006年,劉家華開始創(chuàng)作《重返桃花源記》系列。在這一系列作品中,可以看到源于當代都市生活的圖像符號:中國式城樓、高架橋、公共汽車、商業(yè)廣告牌、腳手架等。然而這些大眾熟悉的圖像卻構(gòu)成了一種鏡像化的超時空景觀,穿越時空的界限、抹平了時間的印記,帶給人一種陌生化的都市體驗,共同充斥在同一個空間中,形成了多義的、矛盾的畫面圖像系統(tǒng)。藝術家采用中國畫“小品”的視覺呈現(xiàn)方式,圖式的東方化特征使作品在鏡像化的景觀表達中增強了自身的文化針對性。
這是一種獨特的都市體驗。因為這些場景既是真實的,又具有荒誕感;既來源于現(xiàn)實,但又具有超現(xiàn)實的成分。具體而言,畫面中的腳手架、公共汽車、廣告牌等圖像是對當代都市景觀的直接呈現(xiàn),那么矗立于都市上方的“仙鶴”,象征著機械工業(yè)時代的排氣管道以及被蒸汽“拋出”的中國式城樓,是不符合邏輯的、荒誕的和反諷式的。藝術家對真實的都市場景進行了細致地描繪,注重局部情節(jié)的敘事特征,比如,那些工地上忙碌拆與建的民工,道路兩旁的街景等,都來源于現(xiàn)實生活的視覺經(jīng)驗;另一方面,又強化了圖像在視覺表達上的不真實感。例如,畫面中那些排氣管,它們完全不符合視覺再現(xiàn)的比例,它們的出現(xiàn)無疑是對畫面空間的侵占,它們既是強勢的,也是“排它”的。
《中國樓》出現(xiàn)了新的變化,畫面在圖式的表達上日趨簡潔,削弱了敘事性的陳述,并不追求作品內(nèi)容的多義性與悖論性。不難發(fā)現(xiàn),在《中國樓No13號》、《中國樓No14號》等作品中,那些濃煙中升騰的亭臺樓閣既是藝術家對現(xiàn)代化建設沖擊的反思,也是對那些膜拜都市現(xiàn)代化而無限膨脹起來的欲望之風的嘲諷。在這里“樓閣”具有雙重的意義維度,既可以代表消逝的古代建筑,也可以衍化成一種象征傳統(tǒng)文化遺產(chǎn)的符號,均取決于藝術家對中國現(xiàn)代化進程的反思與批判。
序 布面綜合 100x100cm2020
藝術家介紹
劉家華,2006年畢業(yè)于四川美術學院油畫系,后入住“重慶坦克庫藝術區(qū)”。2009年來到北京,進行獨立藝術創(chuàng)作,作品多次受邀參加國內(nèi)外重要展覽并獲獎項。
個展:
2021年 《凝固的氣場》 星合藝術中心 (中國·三亞)
2018年 《劉家華個展》 作者畫廊 (中國·北京)
2017年 《柱式》 作者畫廊 (中國·北京)
2016年 《偽秩序》 ART100百家湖 (中國·北京)
2016年 《迭代歸真》 大觀藝術 (中國·成都)
2015年 《想象的狂瀾》 圣東方畫廊 (中國·北京)
2013年 《吾城》 全藝術中心 (中國·北京)
2013年 《紅繩子》 客藝廊 (新加坡)
2013年 《片段的園》 在3畫廊 (中國·北京)
2012年 《傾城之惑》 盛世天空美術館 (中國·北京)
2012年 《游戲·城—歷史與現(xiàn)實的嬗變》千年時間畫廊 (中國·北京)
群展:
2022年 向前展 倉美術館 (中國·杭州)
2021年 成都雙年展 地方密碼 (中國·成都)
2021年 我是潮流VOL2 宋莊當代藝術文獻館 (中國·北京)
2020年 九個世界 一個星球 瑞空間 (中國·北京)
2019年 墨聆畫韻 中澳當代藝術展 (澳大利亞·墨爾本)
2018年 沒展 喜馬拉雅美術館 (中國·上海)
2017年 目光所及—后金融時代下的中國新繪畫唐人藝術中心 (泰國·曼谷)
2017年 反向引擎 東億美術館 (中國·北京)
2017年 黑橋一代 hi藝術中心 (中國·北京)
2016年 大幻化網(wǎng) 勞特斯辰藝術空間 (中國·北京)
2016年 同行同至 新譯美術館 (中國·北京)
2015年 藝術的精華 意中雙年展 (意大利·都靈)
2015年 藝術北京博覽會 (中國·北京)
2015年 巴塞爾香港博覽會 (中國·香港)
2014年 重構(gòu)與探路 中國新當代藝術展 (中國·三亞)
2014年 AAC藝術中國—青年藝術家提名展 (中國·北京)
2014年 記憶 中意雙年展 (中國·北京)
2014年 第二屆V時代 樹美術館 (中國·北京)
2012年 自然之心意大利-中國當代藝術雙年展 (意大利·蒙扎)
獲獎經(jīng)歷:
2015年 “新譯之星”青年藝術家計劃 獲一等獎
2014年 AAC藝術中國 獲青年藝術家提名獎
2013年 “繁星計劃”華人當代藝術發(fā)展基金 潛力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