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停 強澤蕊 汪虎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是一種以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導致的炎性不穩(wěn)定斑塊破裂或內皮損傷、繼發(fā)閉塞性血栓為發(fā)病機制,以心肌嚴重缺血甚至缺血性壞死為疾病結局的心血管急癥,具有發(fā)病率高、致死率高、病情進展迅速等特點[1-2]。目前,臨床對于STEMI 的治療,主要通過經皮冠狀動脈介入術(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以恢復心肌血液灌注,減小心肌缺血范圍、改善心功能及疾病癥狀,糾正疾病。但手術過程中,由于多因素影響,會導致血液呈現(xiàn)高凝狀態(tài),繼發(fā)血栓,影響手術的順利開展,提高缺血性疾病風險,因此有效的抗血小板干預對手術成功具有巨大意義[3]。氯吡格雷為口服型抗血小板藥物,在PCI 抗凝中較為常見,且多與阿司匹林聯(lián)合應用,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血液凝血狀態(tài),同時可對血管內皮細胞產生保護作用,提升預后[4]。替格瑞洛為新型抗血小板藥物,具有穩(wěn)定的使用效果,且起效更快,停藥后,血小板功能及作用可迅速恢復,可有效預防不良心血管事件[5]。本研究擬討論氯吡格雷與替格瑞洛早期靜脈溶栓治療對STEMI 患者療效觀察和血清心肌標志物、D-D 二聚體指標的影響,現(xiàn)報道如下:
選取2020 年1 月至2022 年2 月于潁上縣人民醫(yī)院接受治療的78 例STEMI 患者為本次研究對象,隨機數字表法分組,觀察組及對照組(n=39)。觀察組男、女患者分別為22 例、17 例;年齡平均(63.56±3.56)歲;發(fā)病至糾正平均(7.85±1.15)h;對照組男、女患者分別為18 例、21 例;年齡平均(64.15±3.09)歲;發(fā)病至糾正平均(7.76±1.09)h。兩組間基線資料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均經本院倫理委員會審批同意。
納入標準:①符合《急性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診斷和治療指南》[6]中相關診斷標準;②發(fā)病至就診≤12 h;③影像學提示存在2 個或2 個以上ST段抬高≥1 mm;④首次發(fā)病;⑤家屬知情,且簽署同意書;排除標準:①藥物用藥禁忌;②合并肝腎功能障礙;③合并Ⅲ~Ⅳ級NYHA 分級的心力衰竭者;④伴隨凝血功能障礙;⑤伴隨出血性腦卒中。
常規(guī)治療:兩組患者入院后,以0.1 g/次,1 次/d的劑量及頻率開展阿司匹林腸溶片(生產廠家:沈陽奧吉娜藥業(yè)有限公司,批準文號/生產許可證號:國藥準字H20065051,規(guī)格:100 mg×30 s)口服治療。
對照組:常規(guī)方案聯(lián)合硫酸氫氯吡格雷片治療:以300 mg 負荷的初始劑量于術前3 d,對患者開展硫酸氫氯吡格雷片(生產廠家:賽諾菲(杭州)制藥有限公司,J20180029,規(guī)格75 mg×7 s)口服治療,于第2 d 后,均以75 mg/次,1 次/d 的劑量及頻率開展持續(xù)性治療,期間予以阿司匹林腸溶片輔助治療,共治療60 d,60 d 后,返院復查。
觀察組:常規(guī)方案聯(lián)合替格瑞洛早期靜脈溶栓治療:以180 mg 負荷的初始劑量于術前3 d,對患者開展替格瑞洛片(生產廠家:阿斯利康,批準文號:國藥準字J20171077,規(guī)格:90 mg×14 s/盒)口服治療,于第2 d 后,均以90 mg/次,2 次/d 的劑量及頻率開展持續(xù)性治療,期間予以阿司匹林腸溶片輔助治療,共治療60 d,60 d 后,返院復查。
①凝血功能:患者治療后,返院復查,于治療前及治療后30 d、60 d,對兩組患者開展10 mL 空腹肘靜脈血采集,并將其一式兩份,分別加入抗凝劑開展常規(guī)離心處理(離心時間:15 min,離心速率:3 000 r/min,離心半徑10 cm),離心結束后,利用無菌試管,采集上層血清送檢,取其中一份血樣本,開展凝血功能檢驗,對D-二聚體(D dimer,D-D)予以酶聯(lián)免疫吸附試驗檢驗(試劑盒廠家:上海羽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對凝血酶、凝血酶原及活化部分凝血酶時間(thrombintime,TT)、(Prothrombin time,PT)及(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血漿纖維蛋白原(fibrinogen,F(xiàn)IB)予以止凝血篩檢方式檢驗,檢驗過程,嚴格按照試劑盒說明書進行;②臨床癥狀改善情況:對兩組患者PCI 后校正TIMI 血流幀數計數(corrected TIMI frame counted,cTFC)予以記錄;無復流現(xiàn)象根據TIMI 分級≤1 級予以定義[7];兩組患者PCI 前、后2 hST 段抬高值通過12 導聯(lián)心電圖予以檢,并計算2 hST 段完全回落率;③心功能治療效果:于治療前及治療后30 d、60 d,針對左心室舒張末期內徑(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area,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數(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予以飛利浦心臟彩超檢查(產地:美國,型號:iE33),檢查過程嚴格按照儀器說明書進行。
治療前,D-D、PT、FIB、TT、APTT 水平,兩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30 d、60 d,兩組各指標水平均較治療前提高,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凝血功能分析(±s)Table 1 Analysis of coagulation function(±s)
表1 凝血功能分析(±s)Table 1 Analysis of coagulation function(±s)
注:與組內治療前比較,aP<0.05。
項目D-D(g/L)治療前治療后30 d治療后60 d PT(s)治療前治療后30 d治療后60 d FIB(g/L)治療前治療后30 d治療后60 d TT(s)治療前治療后30 d治療后60 d APTT(s)治療前治療后30 d治療后60 d觀察組(n=39)對照組(n=39)t 值P 值130.25±15.35 136.69±15.36a 141.55±15.39a 132.32±15.55 144.69±15.11a 150.56±16.25a 0.592 2.319 2.514 0.556 0.023 0.014 11.14±1.36 12.25±2.01a 14.53±2.10a 11.26±1.41 13.29±2.10a 15.82±2.24a 3.56±0.51 4.12±0.62a 4.62±0.72a 3.60±0.52 4.43±0.69a 5.01±0.81a 6.25±1.02 12.11±2.01a 16.32±2.32a 6.31±1.05 11.21±1.52a 15.15±2.15a 26.58±4.10 29.56±3.52a 33.25±5.10a 27.01±4.32 31.15±3.25a 35.89±5.01a 0.383 2.234 2.624 0.343 2.087 2.247 0.256 2.230 2.310 0.451 2.073 2.306 0.703 0.028 0.011 0.733 0.040 0.028 0.799 0.029 0.024 0.653 0.042 0.024
觀察組無復流現(xiàn)象低于對照組,PCI 后2 hST段完全回落率高于對照組,觀察組PCI 后cTFC 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臨床癥狀改善情況分析[n(%)]Table 2 Analysis of the improvement of clinical symptoms[n(%)]
治療前,LVEDD 及LVEF 水平,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30 d、60 d,LVEDD 水平,兩組均較治療前降低,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LVEF水平,兩組較治療前提高,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心功能治療效果分析(±s)Table 3 Analysis of the effect of cardiac function treatment(±s)
表3 心功能治療效果分析(±s)Table 3 Analysis of the effect of cardiac function treatment(±s)
注:與組內治療前比較,aP<0.05。
組別觀察組對照組t 值P 值n LVEDD(mm)LVEF(%)39 39治療前72.36±10.25 71.58±10.93 0.325 0.746治療后30 d 61.65±8.65 66.21±8.57 2.339 0.022治療后60 d 55.85±8.52a 60.45±8.11a 2.442 0.017治療前50.36±3.65 49.98±3.78 0.452 0.653治療后30 d 56.54±5.15 53.69±5.11 2.453 0.016治療后60 d 62.69±4.58a 59.89±5.25a 2.510 0.014
現(xiàn)階段,PCI 是治療STEMI 的首選方式,其可在短時間內,改善血流速度,促進血運重建,調節(jié)心肌細胞供氧供血水平,從而減少病灶,提升患者預后[8]。但據相關研究表明,在PCI 手術過程中,由于支架植入的影響會在一定程度上損傷血管內膜,從而造成斑塊脫落,形成血栓,因此,改善血小板聚集是確保良好預后的關鍵[9]。
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30 d、60 d,兩組D-D、PT、FIB、TT、APTT 水平均較治療前提高,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分析原因在于,氯吡格雷在STEMI 的治療過程中,由于氯吡格雷在作用過程中,在生物轉化影響下,會產生一種活性代謝物質,在與作用靶點P2Y12 結合時,呈現(xiàn)出不可逆性狀,損傷血小板活性,導致血小板在作用過程中,其應用壽命及作用能力大幅度減小,而替格瑞洛與P2Y12 結合時,具有可逆性,進而不會對受體構象產生影響,在停止用藥后,血小板功能及作用,會迅速恢復,盡管在手術過程中,凝血功能仍受一定影響,但對比氯吡格雷而言,對凝血功能指標影響較?。?0-11]。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無復流現(xiàn)象低于對照組,PCI 后2hST 段完全回落率高于對照組,觀察組PCI 后cTFC 低于對照組。結果與胡佳勇等[12]研究存在一致性。分析原因在于,有研究表明,PCI 后,仍存在患者心肌血流灌注不足、病變血管無法開通現(xiàn)象,導致冠狀動脈無復流現(xiàn)象,同時對2hST 段完全回落及PCI 后cTFC 造成影響,影響患者預后,替格瑞洛溶栓干預可完成與血小板P2Y12ADP 受體的可逆性結合,未對血小板產生不可逆影響,進而降低出血風險,同時其可改善血流灌注、2hST 段完全回落率、PCI 后Ctfc 指標[13]。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30 d、60 d,LVEDD 水平,兩組均較治療前降低,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LVEF 水平,觀察組及對照組較治療前提高,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分析原因在于,替格瑞洛在STEMI 治療過程中,通過可逆性與P2Y12ADP受體結合,可對信號傳遞及血小板活化產生阻滯效果,進而預防血栓風險,同時其活性形態(tài)使其無需經過肝臟代謝,從而減少血栓負荷,改善血流速度,提升血流量,降低心肌損傷,改善心功能[14-15]。
綜上所述,替格瑞洛早期靜脈溶栓治療STEMI患者,可有效調節(jié)凝血功能,改善臨床癥狀進而提升心功能,較氯吡格雷的療效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