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梓騏,高艷亮,劉海濤
(內蒙古自治區(qū)有色地質勘查局一○八隊,內蒙古 赤峰 024000)
鑫隆鉛鋅礦地處大興安嶺成礦帶,烏蘭浩特—林西多金屬成礦亞帶,甘珠爾廟—黃崗梁成礦束,白音諾爾—海蘇壩多金屬蘊礦帶。多金屬礦產資源豐富,區(qū)域內分布著白音諾爾鉛鋅礦等10余處多金屬礦床、礦點、礦化點。在系統(tǒng)總結以往地質資料的基礎上,通過對該區(qū)開展詳查工作,總結了該礦床的找礦標志,以期為區(qū)域找礦工作服務。
該區(qū)古生代地層區(qū)劃隸屬于華北地層大區(qū),內蒙古草原地層區(qū),錫林浩特—磐石地層分區(qū)。中新生代地層區(qū)劃隸屬于濱太平洋地層區(qū),大興安嶺—燕山地層分區(qū),烏蘭浩特—赤峰地層小區(qū)。出露的地層有二疊系、侏羅系及第四系等。
1.1.1 二疊系
1.1.1.1 二疊系下統(tǒng)大石寨組(P1d)。該組地層大部分出露于礦區(qū)東南部,為淺海相火山巖-細碎屑巖建造,巖性主要為凝灰質砂質板巖,走向北東,傾向北西,傾角52°~70°,地層厚度>3 006 m,與侏羅系上統(tǒng)滿克頭鄂博組呈斷裂或不整合接觸,同時被燕山早期巖體侵入。
1.1.1.2 二疊系下統(tǒng)哲斯組(P1z)。該組地層主要分布在礦區(qū)東北部,呈條帶狀出露,為淺濱海相碎屑巖-碳酸鹽巖建造,主要巖性為砂質板巖夾灰?guī)r透鏡體,走向北東,傾向北西,傾角45°~68°,地層厚度>1 782 m,與侏羅系上統(tǒng)滿克頭鄂博組呈不整合接觸,同時被燕山早期巖體侵入,是區(qū)內重要的賦礦地層之一。
1.1.1.3 二疊系上統(tǒng)林西組(P2l)。該組地層在礦區(qū)北部小面積出露,是一套陸相湖盆至河流相碎屑巖建造,該組巖性主要為粉砂質板巖,走向北東,傾向北西,傾角54°~60°,地層厚度<2 110 m,與二疊系下統(tǒng)哲斯組呈斷裂接觸,與侏羅系上統(tǒng)滿克頭鄂博組呈不整合接觸,同時被燕山早期巖體侵入。
1.1.2 侏羅系
1.1.2.1 侏羅系中統(tǒng)新民組(J2x)。該組地層在區(qū)域上出露零星,主要分布在白音諾爾鉛鋅礦附近,由陸相火山碎屑-碎屑巖沉積建造,主要巖性為凝灰質砂巖,地層厚度>100 m。與上覆的滿克頭鄂博組呈整合接觸。
1.1.2.2 侏羅系上統(tǒng)滿克頭鄂博組(J3m)。該組地層在區(qū)域上分布廣泛,主要分布在礦區(qū)周圍地帶,是一套陸相流紋質火山巖為主沉積建造,主要巖性為流紋質凝灰?guī)r、流紋巖,呈北東向展布,走向北東,傾向北西或南東,傾角15°~50°,地層厚度1 841 m,與下覆的新民組呈整合接觸,與二疊系下統(tǒng)大石寨組呈斷裂接觸,同時被燕山早期巖體侵入。
1.1.2.3 侏羅系上統(tǒng)瑪尼吐組(J3mn)。該組地層在區(qū)域上出露零星,主要分布在區(qū)域東南部,是一套陸相安山質火山巖為主沉積建造,主要巖性為安山巖,地層厚度592 m。與下覆的滿克頭鄂博組和上覆的白音高老組均呈整合接觸。
1.1.2.4 侏羅系上統(tǒng)白音高老組(J3b)。該組地層在區(qū)域上出露零星,主要分布在區(qū)域東南部,是一套陸相流紋質火山碎屑巖為主沉積建造,主要巖性為流紋質凝灰?guī)r夾砂巖,呈北東向條帶狀展布,地層厚度548 m。與下覆的瑪尼吐組呈整合接觸。
1.1.3 第四系全新統(tǒng)(Qh)
主要分布在河谷、山谷低洼地帶。主要為沙礫、黃土。
本區(qū)燕山期巖漿活動頻繁,侵入巖發(fā)育,巖性較為復雜,由中性—酸性均有發(fā)育,侵入時代主要為燕山早期。其中主要涉及有燕山早期第一次侵入體閃長巖,主要分布于礦區(qū)東南部,呈較規(guī)則狀巖枝狀出露,主要巖性為閃長巖。該巖體侵入二疊系下統(tǒng)大石寨組及侏羅系上統(tǒng)滿克頭鄂博組;燕山早期第一次侵入體石英閃長巖,在區(qū)域上出露礦區(qū)西部,分布面積不大,呈巖枝狀產出。該期巖體侵入二疊系地層,與二疊系地層接觸帶是重要的成礦地段,與成礦關系密切;燕山早期第一次侵入體黑云母花崗閃長巖,主要分布于區(qū)域東北部,呈不規(guī)則狀小面積出露,為巖株狀,主要巖性為黑云母花崗閃長巖。該期巖體侵入二疊系地層;燕山早期第二次侵入體黑云母花崗巖,出露于區(qū)域北部,呈大面積出露,為巖基狀,主要巖性為黑云母花崗巖。肉紅色或淺肉紅色,該期巖體侵入侏羅系地層。
該區(qū)大地構造位置位于內蒙古中部地槽褶皺系,蘇尼特右旗晚華力西地槽褶皺帶,哲斯—林西復向斜內。區(qū)域上可劃分兩個構造層,即華力西構造層和燕山構造層。構造線走向北東向—北東東向。華力西構造層構造線走向為北東向,是一殘缺的向斜褶皺,被燕山期侵入巖破壞,呈單斜狀產出,主要組成地層為二疊系地層;燕山構造層主要由中侏羅世構造亞層及晚侏羅世構造亞層構成,前者構造線方向為北東向,多形成短軸褶皺,后者亦為北東向,多形成開闊褶皺;區(qū)域上斷裂構造發(fā)育,正斷層、逆斷層及平移斷層均有發(fā)育,逆斷層主要呈北東向,規(guī)模較大,多發(fā)育于二疊系地層內,其次為正斷層,規(guī)模較小,發(fā)育于侏羅系地層,呈北東向展布,平移斷層規(guī)模較小,走向為北東向、南北向、北西向均有發(fā)育。
礦區(qū)內圍巖蝕變很發(fā)育,主要為透輝石、硅灰石矽卡巖化和鈉黝簾石化,其次為硅化、綠簾石化、綠泥石化、碳酸鹽化等。伴隨矽卡巖化主要以鉛鋅礦化為主,伴有銅、銀等礦化作用。
區(qū)內鉛鋅礦體主要賦存于石英閃長巖與大理巖接觸帶中。受北北東斷裂構造控制。傾向南東東,礦體的形態(tài)呈不規(guī)則脈狀、透鏡狀,礦體與圍巖界線較清楚,鉛鋅硫化物呈浸染狀或稀疏浸染狀分布,少見團塊狀,礦化較均勻。礦石均為原生礦石。主要礦化蝕變類型包括:透輝石、硅灰石矽卡巖化和鈉黝簾石化,其次為硅化、綠簾石化、綠泥石化等。
通過對礦區(qū)鉛鋅礦礦石的薄片和光片鑒定,表明礦石礦物成分較簡單,金屬礦物主要為閃鋅礦(4.08%)、方鉛礦(1.57%),次為輝銀礦、磁鐵礦、磁黃鐵礦、黃鐵礦、毒砂、偶見黃銅礦。氧化礦物有褐鐵礦、鉛黃、白鉛礦、鉛釩、針鐵礦、紅鋅礦、孔雀石等。脈石礦物主要為透輝石—鈣鐵輝石、硅灰石,少量的綠簾石、綠泥石、石英、方解石、石榴子石等。
礦石結構以他形粒狀結構、半自形粒狀結構、鑲嵌結構為主,交代結構、溶解結構、乳滴狀結構等次之。礦石構造較為復雜,主要為細粒浸染狀,次為斑雜狀、團塊狀、僅局部構成塊狀、致密塊狀、脈狀,但比較少見。
3.3.1 礦石的自然類型
3.3.1.1 根據物相分析結果綜合考慮礦石氧化程度較淺,基本不影響礦石的選礦效果,而且礦石由地表向深部氧化程度逐漸減弱,地表平均氧化率為11.73%,地下平均氧化率8.07%,所以該礦石自然類型為原生硫化礦石(地表僅有極少量的混合礦石)。
3.3.1.2 按礦石中有用礦物組合劃分:礦石主要由金屬礦物閃鋅礦、方鉛鋅、輝銀礦、黃鐵礦等組成,呈浸染狀、致密塊狀分布。因此,劃分為閃鋅礦—方鉛礦—輝銀礦礦石。
3.3.1.3 按礦石結構、構造劃分:可劃分致密塊狀礦石、浸染狀、團塊狀、細脈狀及網脈狀礦石。
3.3.2 礦石工業(yè)類型
其工業(yè)類型為脈狀鉛鋅硫化礦石。礦床平均品位Pb+Zn 4.10%,礦石品級應為貧礦石。
礦體頂板圍巖為大理巖,底板為石英閃長巖,礦體邊緣均具有程度不同的蝕變,蝕變寬度一般不超過幾米,礦體與圍巖界線清楚。近礦圍巖蝕變現象普遍,主要為矽卡巖化、鈉黝簾石化、硅化、綠泥石化,其中矽卡巖化和鈉黝簾石化與成礦關系最為密切。
因礦體厚賦存于接觸帶,且嚴格受接觸帶構造控制,很少有夾石出現,僅在局部構造的舒緩波狀變陡處及沿走向變化時,礦體內有夾石出現,夾石成分為石英閃長巖,但均有不同程度的矽卡巖化現象,在礦體的各控制工程中未見可剔除夾石,對礦體的完整性無大影響。
礦體產于石英閃長巖與大理巖的接觸帶中,且嚴格受構造控制,礦體產狀多受構造產狀限定,圍巖蝕變也沿礦體所處的構造呈線狀展布,說明礦體是由含礦熱液與圍巖交代而成,礦床圍巖蝕變主要為矽卡巖化、鈉黝簾石化,閃鋅礦多見深褐色,同時出現毒砂、磁鐵礦和磁黃鐵礦,據此推斷該礦床成因為高—中溫熱液矽卡巖型礦床。礦床工業(yè)類型為產于二疊系下統(tǒng)哲斯組大理巖與石英閃長巖接觸帶內的小型高中溫熱液矽卡巖型鉛鋅礦床。
地層標志,二疊系哲斯組內的碳酸鹽透鏡體是重要的控礦地層條件;漿巖標志,石英閃長巖與正長斑巖分布的地段;巖體與大理巖的接觸帶的北北東向斷裂構造的地段;矽卡巖化與鈉黝簾石化是重要的找礦標志。
①礦床受北北東構造控制,礦體呈脈狀、透鏡狀,礦體圍巖為大理巖及石英閃長巖,礦床屬高中溫熱液矽卡巖型礦床。②鉛鋅礦賦存于二疊系下統(tǒng)哲斯組大理巖和燕山早期石英閃長巖近南北向斷裂內,屬充填交代脈狀礦床。③礦區(qū)內工業(yè)礦體,并未全部進行深部控制,因此擴大該礦區(qū)資源儲量的可能性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