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炎
【素材速遞】
“在離天最近的高原,為一件事傾盡全力,在生命健康這樣天大的事情上,他一心一意。”2022年3月3日晚,在“感動中國2021年度人物頒獎盛典”中,主持人敬一丹這樣介紹中國工程院院士吳天一。
1958年,經(jīng)歷了朝鮮戰(zhàn)場洗禮的吳天一跟隨部隊調(diào)防到青海,在那里他見到了大量因支援高原建設而患上高原病的患者,其中一位志愿軍戰(zhàn)友離世前的一番話更是深深地刺痛了他的心,成為他決定從事高原病學研究的一個起因和動力。從此,吳天一義無反顧地走上了新的“戰(zhàn)場”,從零起步,開始了他60多年的高原病學研究。他把根深深地扎在青藏高原,以碧血丹心守護高原人民的生命健康。在這片土地上,他創(chuàng)造了不勝枚舉的醫(yī)學奇跡,填補了國際醫(yī)學領域多項空白,成為我國高原醫(yī)學的開拓者。
為了獲得第一手研究資料,吳天一人生的黃金時代,多半是在青藏高原的調(diào)研中度過的。山路崎嶇,需要騎馬行進,他趕著馱儀器和行李的牦牛,餓了吃凍成冰坨的羊肉,渴了喝牧民的奶茶。在調(diào)研途中,吳天一遭遇過6次車禍,留下14處骨折,最嚴重的一次一根肋骨差一點兒就戳入心臟。100天后,他又出現(xiàn)在了馬背上。
2001年,青藏鐵路修建,吳天一擔任醫(yī)學專家組組長,他主持修建了45個高壓氧艙、38個低壓艙,建立了三級救援體系,以確保每一位筑路工人都能得到最有效的高原救治。吳天一和醫(yī)療團隊的目標是“不死一個人”,他們按照最高標準,制定了縝密周全的醫(yī)療救助體系,最終,5年14萬筑路大軍無一因高原病死亡,這被國際醫(yī)學界稱為高原醫(yī)學的奇跡。
【多維解讀】
1.不忘初心。守護高原人民的生命健康,是吳天一的初心,60多年來,他把自己的生命和激情都融進了廣袤的青藏高原。他推動我國高原醫(yī)學從無到有、由弱變強,在漫長艱辛的奮斗歷程中,踐行著共產(chǎn)黨員的初心和使命。那束來自青藏高原的光芒,那顆醫(yī)者天下的仁心,將生生不息的奮進力量傳遞下去。
2.持之以恒。決定做一件事很容易,而堅持把這件事一直做下去卻需要毅力和恒心。吳天一院士是我國高原醫(yī)學事業(yè)的開拓者,雖然身體飽受病痛折磨,但他仍深深地迷戀著這片土地,默默地守護著青藏高原的萬千生命。如今,他依然堅守奮斗在高原醫(yī)學研究一線,踐行著他對黨的忠誠、對人民的熱愛。
【適用話題】
為理想前行;把一件事做到極致;綻放生命的價值
【素材活用】
海拔高,境界更高;缺氧氣,不缺志氣。無數(shù)次迎難而上的抉擇,在吳天一看來都是那么自然;無數(shù)次離開青藏高原、享受舒適生活的機會,都被他淡然放棄。世界屋脊上的皚皚白雪,見證了他從熱血青年到耄耋老者的奮斗歷程,映照出他崇高的靈魂、偉岸的人格。胡楊樹扎根荒漠,生出別樣風景;吳天一扎根高原,成就非凡人生。奮斗不止的吳天一,早已在陡峻的高原之上立下了精神豐碑。他的足跡,值得我們每一個人追慕。
【鏈接中考】
1.(2022·吉林)閱讀下面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跬步千里,滴水汪洋;向上一尺,根深一丈。
那種才長半尺就要結(jié)穗的谷子,不管穗形多么好看,谷穗肯定不飽滿,甚至是癟的。
根須扎得越深越久,春日才能猛躥猛長。
以上材料引發(fā)了你怎樣的感悟和思考?請自擬題目,寫一篇文章。
作文要求:①有創(chuàng)意地表達真情實感;②文體不限(詩歌除外);③不少于500字;④文字和標點的書寫要規(guī)范、整潔;⑤文中不得出現(xiàn)考生姓名及畢業(yè)學校名。
2.(2022·四川·內(nèi)江)
“你覺得你和我們一樣,我們覺得是的,但你又那么不同尋常。從無聲里突圍,你心中有嘹亮的號角……”這是“感動中國2021年度人物”給湖南郴州失聰女孩江夢南的頒獎詞。她因一場意外半歲時失聰,不能像常人一樣交流。但是,她不服輸,克服了常人難以想象的種種困難,跨過了人生中一道道看似不可逾越的山峰,依靠讀唇語完成了學業(yè),最終考上清華大學博士研究生。她的逆襲故事,感動了很多人。
同學,請你從生活中采擷真實、動人的素材,以“絕不服輸”為題寫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①除詩歌外,文體不限;②卷面整潔,書寫規(guī)范;③不得出現(xiàn)透露自身信息的人名、校名和地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