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軍華
(德清阿華茭白專業(yè)合作社,浙江 湖州 313299)
選用浙茭2號、浙茭6號、浙茭7號等茭白品種。分株繁殖,一般于上年的下半年從留下的老墩中選株型整齊、抗逆性強、無雄茭和灰茭、孕茭率高、茭體肥大、結茭部位低且成熟期一致的茭白墩作種墩。當年選種,選種時拔除雄變、灰菱及混雜變異株。2月茭白墩開始出苗,3月6~15日,苗高30~40 cm、每墩約有100個分蘗時進行疏苗,每墩留苗25~30 株。疏苗時拔除弱小苗,留大苗,茭墩中間壓泥使留下的壯苗向四周展開延伸、分布均勻。半個月以后,如果分蘗苗數(shù)繼續(xù)增加,需進行第2次疏苗,每667 m2有效苗數(shù)控制在3萬株左右。3 月下旬4 月初,茭白苗高40 cm 時單株定植。移栽后15 d,每667 m2施尿素15 kg,以后每隔15~20 d每667 m2施復合肥15 kg。育苗全程以淺水為主,及時防治病蟲害,去除雜株。7月上旬割葉,留35~40 cm 葉鞘作秋茭苗單株定植于大田。
選擇土壤疏松肥沃、排灌方便、保水保肥性強、平整無雜草的地塊,每667 m2施腐熟有機肥1 000 kg,翻耕深20~30 cm,耙平。7 月中旬,將秧苗移栽到大田,寬窄行栽培,株行距100 cm×70 cm 或120 cm×60 cm,每667 m2栽1 100~1 300墩,每墩1~2株。
茭白生產(chǎn)中發(fā)現(xiàn),有些茭農(nóng)會盲目施肥、過量施用氮肥,導致生產(chǎn)成本增加,且造成農(nóng)業(yè)面源污染。應推廣平衡施肥技術,即根據(jù)土壤的氮、磷、鉀和有機肥的含量及茭白的吸肥特性確定肥料種類和用量。夏茭疏苗后 10 d 左右第 1 次追肥,每 667 m2施復合肥 20 kg;3 月底 4 月初,施腐熟有機肥 500 kg;4 月中旬,每667 m2施復合肥 25 kg;5 月初,每 667 m2施復合肥 20 kg;7 月下旬,大田定植后 10 d 左右,每 667 m2施尿素10 kg 作第 1 次苗肥;8 月中下旬,每 667 m2施復合肥 15 kg;9 月下旬,每 667 m2施有機肥 500~750 kg;10 月中旬,每667 m2施復合肥25~30 kg作孕茭肥。
茭白的水分管理應遵循淺水定植、淺水活棵、淺水分蘗、深水抑制無效分蘗、深水護茭、濕潤越冬的原則。夏茭分蘗前期保持3~5 cm 淺水層,以提高土溫,促進根系生長和分蘗,如遇倒春寒天氣,需灌水至水層8~10 cm 深,防止茭白苗遭凍害;3 月下旬4 月初,分蘗前中期保持3~5 cm 淺水層;分蘗后期定苗后保持10~12 cm 深水層,抑制無效分蘗;孕茭后水位控制在茭白眼以下的深水層,促進孕茭護茭;7月中旬,移栽后20 d內(nèi)保持8~10 cm 深水層,防止高溫燒苗;8 月上旬,茭白植株成活返青后,將水層自然落干至茭白田表面出現(xiàn)細紋裂痕進行小擱田,而后灌水至水層4~5 cm 深,7~10 d 后再小擱田1 次,再灌水保持水層4~5 cm 深,交替循環(huán),直至植株進入孕茭期;10月底11月初,茭白開始采收,田間水位保持6~7 cm,直至茭白采收結束;11月中旬,茭白采收后,將水層自然落干或及時排干田間積水適當擱田;翌年1月,保持水位2~3 cm;3月上中旬,以保持3~5 cm 淺水層為主,促進根系生長和分蘗;3 月中旬,春季茭進行第1 次擱田;3 月下旬4 月初,灌水;4 月中旬,結合病蟲害防治適當增加田間水量;4 月下旬,進行第2 次擱田,提高土壤氧氣含量,促進根系生長,擱田后復水。追肥和施藥等農(nóng)事操作時,保持5 cm深淺水位,3 d后逐漸恢復水位。
茭白營養(yǎng)生長后期,基部葉片變黃老化,失去光合作用,應及時割除,以利通風透光,減少病蟲危害。割葉時應保留葉鞘。茭白封行前,田間易生雜草,可人工除草或采用茭田養(yǎng)鴨等方法除草。
應以預防為主,綜合采用物理、生物、化學防治措施進行茭白病蟲害防治,慎用殺菌劑防治茭白病害,嚴格執(zhí)行農(nóng)藥使用安全間隔期。
蟲害可用頻振式殺蟲燈誘殺,每2.67 hm2面積放置1盞功率50 W的頻振式殺蟲燈誘殺鱗翅目害蟲。
(1)保護和利用天敵:如人工釋放赤眼蜂防治螟蟲,茭田養(yǎng)鴨抑制害蟲及雜草(每667 m2放養(yǎng)3~5 只)。(2)使用昆蟲性信息素誘殺害蟲:將性誘捕器布置在茭田上風口且高于植株20~30 cm 處,每667 m2放置2~3個性誘捕器,每個性誘捕器內(nèi)放置1個誘芯,誘芯25~30 d更換1次。
4 月中旬胡麻葉斑病開始發(fā)病,可用烯唑醇可濕性粉劑3 000 倍液防治,也可每667 m2用多菌靈100~150 g 或吡唑醚菌酯30 mL 防治;紋枯病可用5%井岡霉素水劑800 倍液噴霧防治;4 月下旬茭白易發(fā)生銹病,每667 m2可用12%萎銹靈60~90 g 防治。5 月上旬為長綠飛虱發(fā)生期,可用阿維菌素或10%吡蟲啉WP 2 000~3 000 倍液滅殺,也可每667 m2用20%啶蟲脒可濕性粉劑15~20 g 滅殺;螟蟲在幼蟲孵化高峰期用20%氯蟲苯甲酰胺3 000~4 000倍液或每667 m2用18%殺蟲雙250~300 mL 滅殺;福壽螺每667 m2可用7%殺螺胺WP 21~28 g滅殺,或每667 m2撒施茶籽餅100 kg防治,分2次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