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論語》外譯文本中“泰山”形象詮釋
——兼議泰山文化譯介與傳播

2022-12-06 06:08□韓
關(guān)鍵詞:文化背景譯本泰山

□韓 悅

[內(nèi)容提要]儒學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在對外傳播的過程中儒家典籍的各語種翻譯文本是其中的重要一環(huán)。近年來,以中國傳統(tǒng)文化為研究對象的漢學在海外日趨盛行。本文以中華傳統(tǒng)文化中的根植于齊魯大地的儒家文化以及儒家典籍的英、俄譯本中“泰山”文化形象的譯介為研究切入點。選取儒家典籍《論語》的英、俄譯本中的“泰山”形象進行對比分析和研究。通過這一特定的文化負載詞的翻譯狀況總體探究泰山文化在海外的譯介,對當前“一帶一路”倡議背景下區(qū)域“文化互通”深入探討,兼顧“泰山”文化負載詞以及泰山文化當今在世界上擴大傳播的途徑,并將其納入儒家文化在海外的傳播視閾。

一、泰山文化及外譯文本中的“泰山”形象

泰山文化作為山東地方文化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有著深厚的淵源,不僅在地緣上與儒家文化故里、孔孟之鄉(xiāng)曲阜毗鄰,而且在文化內(nèi)涵上是儒家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儒家文化海外傳播過程中不同時期出現(xiàn)了名目繁多的翻譯版本,由于受到翻譯者自身文化構(gòu)成、翻譯的歷史時期和文本語種各種因素的影響,出現(xiàn)了各種不同的譯本,甚至同一語種的不同譯本之間也呈現(xiàn)出一定的差異。比如,僅就《論語》的英譯本而言,自17世紀至今已經(jīng)有50多個[1]。《論語》的俄語譯本始于18世紀,至今存留版本達17種之多[2],而且每個語種近幾年都推出了最新的譯本。這些外譯版本的翻譯風格、翻譯方法和譯文的側(cè)重點也不同。當然,這些儒家文化譯本在力求精準傳達中國傳統(tǒng)文化精髓的同時,也會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差異。

經(jīng)濟與文化密不可分,在共建“一帶一路”的過程中,文化將發(fā)揮巨大作用。而儒家文化作為中華文化的根基,“泰山”文化是儒家文化中重要組成部分,研究外譯文本中的泰山文化,宏觀上,對儒家文化走出去的有重要意義;微觀上泰山文化在儒家思想上有重要的意義,如其中的封禪文化極具代表意義[3],研究海外譯本中的文化內(nèi)涵表達對弘揚泰山文化、發(fā)展泰山文化旅游產(chǎn)業(yè)有重要意義。

儒家典籍在海外的譯介由來已久,在11至13世紀期間,儒學開始傳播到歐洲。到了17世紀以后,儒學就迅速地在整個歐洲傳播開來,尤其是在18世紀,儒學對歐洲產(chǎn)生了重要的歷史影響。儒學在俄羅斯的傳播稍晚,但在18世紀俄國東正教北京傳教團的傳教活動即為俄語世界早期的儒學傳播活動。英語譯本為數(shù)眾多,本文選取較有代表性的理雅各和韋利的《論語》譯本。俄語雖然譯本較英語相對少,但近兩年仍然不斷涌現(xiàn)新的譯本。其中影響較大的版本是1876年的瓦西里耶夫(В. П. Васильев)譯本、1910年的波波夫(П. С. Попов)譯本、1972年的克里夫佐夫(В.А. Кривцов)譯本、1987年和1995年的西緬年科(И.И. Семененко)譯本、1998年的盧基揚諾夫(А.Е. Лукьянов)譯本和1998年的佩列洛莫夫(Л.С. Переломов)[4]譯本,本文選取波波夫和佩列洛莫夫的譯本,以其中的《論語·八佾》篇中的泰山形象進行分析和對比研究。

“泰山”在儒家典籍中是一種地理名詞和文化現(xiàn)象的融合??鬃幼鳛槿寮覍W說的創(chuàng)始人和集大成的先祖和泰山淵源久遠[5]。明代的《泰山志》記載:“泰山勝跡,孔子稱首?!盵6]孔子多次登臨泰山,留下了“孔子登臨處”、“孔子小天下處”碑刻,這也說明泰山在孔子心中的至高無上的地位?!睹献印けM心上》的記載能顯示出孟子對孔子的推崇,孔子像泰山一樣高俊出彩,無人能及,映襯出那句對聯(lián)“孔子人中之泰山,泰山山中之孔子”。當然孔子的“智者樂水,仁者樂山”(出自《論語·雍也》)的審美思想也貫穿其中?!翱鬃舆^泰山側(cè)”聽聞婦人哀哭,而對子路感嘆“苛政猛于虎”,不僅有孔子與泰山的淵源可考,更重要的是涉及孔子對于政治活動和治理國家的態(tài)度。此外,孔子編纂的《詩經(jīng)》中收錄了一首歌頌魯僖公時國力強盛的詩篇《魯頌·閟宮》,其中對泰山的感嘆“泰山巖巖,魯邦所瞻”。泰山對孔子的影響體現(xiàn)在多方面:學習禮樂、遵守“禮制”的要求;考察封禪制度,習得歷代帝王封禪規(guī)制;登泰山而小天下——從個人德行、君子修養(yǎng)等維度踐行“仁德”思想和審美思想??鬃釉谂R終之前吟唱:“泰山其頹乎!梁木其壞乎!哲人其萎乎!”(《禮記·檀弓上》),說明泰山在孔子心中的地位,此后“泰山其頹”喻指十分令人敬仰的人去世。除此之外,更有北宋慶歷前后理學開始崛起初期,由孫復與石介開創(chuàng)的“泰山學派”。此學派特別注重《周易》和《春秋》經(jīng)典著述,極力宣揚儒家道統(tǒng)論,以繼承儒家道統(tǒng)自居。

此外,還有本文選取的示例,《論語》中關(guān)于“泰山”的記載。《論語·八佾》:季氏旅于泰山,子謂冉有曰:“女弗能救與?”對曰:“不能?!弊釉唬骸皢韬?!曾謂泰山不如林放乎?”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季孫氏去祭祀泰山??鬃訉θ接姓f:“你難道不能勸阻他嗎?”冉有說:“不能?!笨鬃诱f:“唉!難道說泰山神還不如林放知禮嗎?”[7]這其中的第一個“泰山”一詞首先是指地理文化意義上的泰山,其次“泰山”此處富含更深厚的文化內(nèi)涵。祭祀泰山的地點選擇泰山——五岳之首,泰山是古代帝王祭祀的地點,尤其是歷代帝王的封禪之處,是帝王權(quán)威和禮儀的象征,不僅是一種古代的祭祀制度,更深刻的是“泰山”是一種至高無上的君王權(quán)威的象征。此處“泰山”一詞也反映出《論語》乃至整個儒家思想中重要的“禮”內(nèi)涵。儒家思想中的“仁、義、禮、智、信”是其核心思想要旨,其中“仁”是核心精髓,而踐行“仁”不僅體現(xiàn)在君子德行的方方面面,更要是的是遵守“禮”的要求并實踐“禮”的規(guī)范。古代祭祀活動是一種踐行“禮”的活動,此處也是《論語·八佾》章的主旨要義,此處文意并未談及如何才叫遵行“禮”的要求,但是卻十分明確地指明何謂不合“禮”的規(guī)范。

二、《論語·八佾》的英譯對比分析

我們根據(jù)所選擇的兩個英譯本中的翻譯進行文本層面的對比與解析。譯文其一:The head of the Chi family was going to make the offerings on Mount T'ai. The Master said to Jan Ch'iu, Cannot you save him from this? Jan Ch'iu replied, I cannot. The Master said, Alas, we can hardly suppose Mount T'ai to be ignorant of matters that even Lin Fang enquires into![8]此處首句表達出季氏祭祀泰山的事實,而且指明了季氏的身份“The head of the Chi family”(季氏是家族的首領(lǐng))。但是此處的身份注解并未對季氏的身份做出更為確切的標注“季孫氏是魯國的大夫”,因為只有知道季氏并非“天子和諸侯”,也就更能順理成章地解釋為什么他去祭祀泰山是不妥的甚至是“僭禮”的行為。更重要的是原文中除了將泰山翻譯為“Mount T'ai”之外,在譯文末作了注釋“Mount T'ai:To the spirit of the mountain, a thing which the Duke alone had the right to do. The offering is said to have consisted of jade objects.”[8]意為“就泰山神靈而言,祭祀是只有公爵才有權(quán)利去做的事情。據(jù)說祭品是由一些玉器構(gòu)成?!睂漓胩┥降男袨楹吞┥缴耢`做了一個簡單的解釋。在我國古代只有天子和諸侯才有祭祀名山大川的資格[9],此處對“泰山”的注釋雖然未能全面展現(xiàn)“泰山”在我國古代祭祀活動中的地位以及其所代表的儒家禮制的要求,但是已經(jīng)能給“泰山”一詞附加了一些詞語翻譯“Mount T'ai”之外的意義。對于本句中第二句含有“泰山”的詞匯“曾謂泰山不如林放乎?”譯為“we can hardly suppose Mount T'ai to be ignorant of matters that even Lin Fang enquires into!”[8]此處“泰山”的翻譯方法和上一處相同,且對于文末的注釋亦可以作為同一的文化背景解釋。

但是,綜合全句的語言表達,漢語原文中使用疑問句式,而英語使用的是感嘆句,從整體行文上能體現(xiàn)出孔子對季氏的僭禮行為極度地反對和氣憤的感情色彩。因此,此處句式的靈活處理較為恰當。此外,針對以上譯文韋利也作了另外兩處注釋,一是將Jan Ch'iu注釋為 Who was in the service of the Chi family[8](冉有是季氏的家臣);二是將末句整句話的意思增加背景文化的注解“The mountain must surely know enough of ritual to be aware that no sacrifice but the Duke’s could be accepted. The sense is carried on from IV, 4.”[8],也就是說要對禮儀有深入的了解,這座山只能接受公爵的祭祀品,其他人的都不可以。此處對“泰山”一詞包含的古代祭祀的禮儀制度有一定的說明,也指明上文中季氏去祭祀泰山的不妥之處以及孔子說到此處的憤慨之情。這三處注釋是對原文翻譯內(nèi)容較好的補充,也讓孤立的譯文有了一定程度的文化內(nèi)涵,能使讀者較好地理解原文意旨,避免因不了解中國古代祭祀文化尤其是不了解“泰山”的代表意義時的誤解。需要指出的一點是,以上兩處注解都用到了the Duke(公爵),在語義范圍上,這與《論語》原文中想表達的“天子和諸侯”意義并不相吻合,但就兩種不同文化而言,一定程度上這種不對等的翻譯方法也可以認為是恰當?shù)谋磉_方式。

對比以上英譯一,譯法二的翻譯呈現(xiàn)如下:

The chief of the Chi family was about to sacrifice to the T’ai mountain. The Master said to Zan Yu, “Can you not save him from this?” He answered, “I cannot.” Confucius said, “Alas! will you say that the T’ai mountain is not so discerning as Lin Fang?”[10]

季氏的身份此處翻譯為“The chief of the Chi family ”[10](季氏家族的首領(lǐng)),與韋利的翻譯一樣,也是沒有指出季其“季孫氏是魯國的大夫”的確切身份。他去祭祀泰山中的“泰山”一詞翻譯為“the T’ai mountain”,與韋利的翻譯“Mount T'ai”意義上都可以表達泰山,只是后者相對而言使用范圍相對較廣、更正式。另外,在末句直接用孔子說(Confucius said)表達出對季氏祭祀泰山的反對。與韋利譯文不同的是,在句式上末句使用疑問句“你會說泰山還沒有林放有洞察力嗎?”(will you say that the T’ai mountain is not so discerning as Lin Fang?[10])在句式上與原文一致,此處的“泰山”與首句中的翻譯相同,只是將季氏祭祀泰山的僭禮行為用較為委婉的方式“discerning”(有洞察力)表現(xiàn)出來,意為連林放都能覺察出來的遵行“禮”的要求,而作為家族的首領(lǐng)(The chief of the Chi family)卻全然不顧,一定程度上也能表現(xiàn)出孔子的斥責之情。需要特別指出的是理雅各的譯本與韋利的一樣,都對原文做了一定的注釋,而且注釋內(nèi)容相對豐富。

首先對這一節(jié)的主旨做了一個總結(jié):這是談論篡奪祭祀權(quán)的愚蠢(the folly of usurped sacrifices usurped sacrifices.[10]。對其中的個別字詞做了詳盡的解釋,如:“旅is said to be the name appropriate to sacrifices to mountains, but we find it applied also to sacrifices to God.”[10]意為“旅據(jù)說是祭祀山川的說法,但是我們發(fā)現(xiàn)它也適用于對上帝的獻祭行為”。 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祭祀山川為“旅”。此處不僅表達了這一文化背景,還將這點與西方基督教文化背景之下對上帝獻祭的祭祀儀式進行對比。接下來,譯文的注釋對泰山文化背景進一步詳細解釋,“The T’ae mountain is the first of the ‘five mountains’ (五岳), which are celebrated in Chinese literature, and have always received religious honours. It was in Loo, or rather on the borders between Loo and Ts'e, about 2 miles north of the present district city of T’ae-gan(泰安),in the department of Tse-nan(済南),in Shan-tung. According to the ritual of China, sacrifice could only be offered to these mountains by the emperor, and princes in whose States any of them happened to be. For the chief of the Ke family, therefore, to sacrifice to the T'ae mountain, was a great usurpation. ”[10]即“泰山是中國文學界所尊崇的“五岳”中的第一座,并一直具有宗教榮譽,它位于魯國境內(nèi),或者說是魯國和泰安的交界處,在山東省濟南市(Tse-nan)內(nèi),位于當時的泰安(T'ae-gan)縣城以北2英里處。根據(jù)中國的禮儀,只有皇帝和諸侯才能對這些山川進行祭祀。因此,對于季氏家族的首領(lǐng)來說,到泰山祭祀是一次極大的篡權(quán)行為?!贝颂幍淖⑨寣μ┥降募漓胛幕M行了較為詳盡的表述,尤其是對泰山本身作為一個地理位置存在作了詳細說明。同時也指明了在中國古代傳統(tǒng)文化中祭祀泰山所象征的權(quán)柄和身份地位,相對較為全面,宜于不了解中國古代文化的讀者較好地領(lǐng)會愿意。

此外,譯文之后的注釋還對“女”和“曾”等作了解釋,(女a(chǎn)s in II. 7,=汝,and 曾as in II.8=則,or we may take it as=經(jīng),'Have you said')對于古文的翻譯十分詳細。對于末句中出現(xiàn)的“泰山”即為“泰山神”(泰山=泰山之抻, ‘The spirit of the T’ae mountain’.)來解釋翻譯用詞上首句與末句中的“泰山”即為“泰山神”都用“the T’ai mountain”來表示。由此可見,翻譯不僅相對精準,連細節(jié)之處都十分細致,作了前后呼應的周密注解。對于末句中出現(xiàn)的“林放”和“冉有”也給出了詳細解釋“Lin Fang,— see ch.l from which the reason of this reference to him may be understood. Yen Yew, named(求),and by designation子有,was one of the disciples of Conf., and is now third, in the hall, on the west. He entered the service of the Ke family, and was a man of ability and resources.”[10]即“對于‘林放’請參閱第1章,從中可以了解到此引用他的原因。冉有(Yen Yew)是孔子的弟子之一,字子有,這個名字相當于我們西方姓名中的第三個名。他加入了季氏家族,是一個有才華的人?!贝颂幉粌H詳細地介紹“林放”和“冉有”兩個人的身份,更利于理解文中為什么提到此處兩人在這里論到季氏僭禮行為為什么對拿來作為對比。而且,針對西方英語文化氛圍中的儒家文化受眾,理雅各翻譯版本使用了十分細致地文化對比,此處將我國古代人名中的“字”對比西方的姓名組成,易于理解,更貼近對方文化,這一點翻譯方法對于英語世界中更為恰當?shù)貍鞑ブ袊糯幕笥旭砸妗?/p>

三、《論語·八佾》的俄譯對比分析

俄語譯本中對本句的翻譯呈現(xiàn)如下:

譯法一:Пред отправлением вельможи Цзи на гору Тай-Шань для принесения ей жертвы, философ, обратившись к Жань-ю, сказал: Не можешь-ли ты отклонить его? Тот ответил: не могу. Тогда Философ сказал: Увы! Ужели дух горы Тай-шань хуже Линь-фана?[11]

其中對季氏祭祀泰山的表達是“вельможи Цзи на гору Тай-Шань для принесения ей жертвы”(大官季氏去泰山祭祀),其中對于季氏的身份譯為“達官貴人,高官”,相對較為籠統(tǒng),既沒有表達出英譯本中較為片面的介紹“季氏家族的首領(lǐng)”,更沒有表達出本文至關(guān)重要文化背景意義,那就是指出“季孫氏是魯國的大夫”的確切身份,這對表達季氏僭禮行為是一個制約。此處對于“泰山”的翻譯為“гора Тай-Шань”,但是后文對這一點翻譯做了較為詳細的注釋,即“Принесение жертв знаменитым горам и рекам составляло привилегию императоров. Впрочем и удельные князья пользовались правом принесения жертв духам извёстных гор и рёк, но только лежащих на территории их владений. Таким образом, принесение жертвы духу горы Тай-Шань, лежавшей в предёлах княжества Лу, вельможею Цзи было предвосхищением прав Лу'скаго князя.”[11]意為:祭祀山川大河是皇帝的特權(quán)。然而,分封的諸侯也有權(quán)祭祀山川大河,但只能在自己的權(quán)利范圍之內(nèi)去祭祀。因此,祭祀泰山應當屬于魯國諸侯的權(quán)限,季氏是在覬覦魯國諸侯的權(quán)柄。這句背景文化的注釋很好地交代了季氏的僭禮行為,季氏去祭祀泰山是一種不合規(guī)矩,更不合禮法的行為。此外,本文中將孔子稱為思想家、哲學家(философ),因此對于儒學的理解,譯者將其理解為一種哲學,這對于儒學在海外的傳播是一種很好的界定,利于異域文化語境下的傳播與接受。末句中,將“泰山”譯為“дух горы Тай-шань”(泰山神),這樣的翻譯較為妥帖,將泰山神的這種隱含意義表達出來,全句譯為“Ужели дух горы Тай-шань хуже Линь-фана?”(難道泰山神遜色于林放嗎?)從翻譯角度看,本句直譯,這句也較為直接地表達了原意,但是對于漢語原文的意思“難道說泰山神還不如林放知禮嗎?”這句話整體想表達的對于“禮”[12]的僭越之意仍然沒有表達全面。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波波夫?qū)ζ渌麕讉€翻譯的字和詞也進行了注釋:旅люй, странствовать, путешествовать; отправление князей для принесения жертв горам и рекам.[11]表達了“旅”字的“祭祀”的意思。也對冉有的身份作了注釋,“冉有жань-ю, ученик Конфуция по имени 求Цю, бывший в это время на службе у вельможи Цзи.”[11],說出了冉有是孔子弟子的身份,以及在季氏家臣的職務。特別需要說明的是,對于“救”字的翻譯,“ 救цзю, спасти, отклонить.”,句中意思為“阻止,勸阻”,用詞十分準確,對比英語譯文中的直譯“解救、拯救”的錯譯,此處已經(jīng)十分細致地理解了漢語原文的意旨。 也對“曾”做了解釋“曾цэнъ, ужели? ”,“難道”之意,表達了孔子用反問語氣中的反對和氣憤之情。對林放“Линь-фань, вышеупомянутый ученик Конфуция.”[11]說明其實上文中提及的孔子的學生。不得不說,波波夫的翻譯較為精準,且對原文中的字詞和文化背景研究較為細致,是直譯和意譯并結(jié)合文化背景進行注釋的好的示例。

譯法二:Цзиши собирался совершить жертвоприношение горе Тайшань.

Учитель обратился к Жань Ю с вопросом:

— Ты не можешь помешать ему?

Он ответил:

— Не могу.

Учитель сказал:

— Разве гора Тайшань [окажется] хуже Линь Фана?[13]

在佩列洛莫夫的譯文中,首先不同于以上三種譯文的是,文字的排版,顯示出對話性,視覺上較為工整,利于短文閱讀。對于泰山的翻譯,首句中使用“гора ТайШань”,與波波夫較為類似,但是這種書寫更符合今天的漢語表達習慣。末句中的泰山用詞一樣,并沒有區(qū)分出“泰山”與“泰山神”的關(guān)系,也未對原文進行注釋,相對而言,缺乏一定的文化背景說明。且末句中的譯法和表達與波波夫的譯文十分相似,“Разве гора Тайшань [окажется] хуже Линь Фана?”都屬于原文的直譯,也沒有漢語原文中“難道說泰山神還不如林放知禮嗎?”[14]中所強調(diào)的“禮”的要求。此外,對比以上兩種俄語譯文,對于“女弗能救與?”一句,波波夫譯譯為“ Не можешь-ли ты отклонить его?”,佩列洛莫夫譯為“Ты не можешь помешать ему?”除了語氣上,波波夫相對較為委婉之外,兩人都是用了具有“阻止、勸阻”意義的翻譯“отклонить”和“помешать ”,這一點較英文翻譯較為精準,恰當?shù)乇磉_了古漢語原文的意思。對于字詞的推敲方面,波波夫則更為細致。以上兩種俄語譯文對最后一句的句式處理上,都使用了“莫非”(Ужели)和“難道”(Разве)兩種具有反問語氣的疑問詞,對于原文中所表達的孔子對于僭禮行為的氣氛之情表達較為貼切。

此外,對于譯文的最后一句有相應的注釋。Согласно традиции, жертвоприношение горе Тайшань - самой священной на территории древнего Китая - могли совершать только правители всей страны. Цзиши, будучи всего лишь аристократом (дафу) одного из царств, собирался нарушить таким образом ритуал.[13]這是來解釋為什么孔子最后一句是一種質(zhì)問:按照傳統(tǒng),祭祀泰山在中國是最神圣的,也只有天子才能去祭祀泰山。季氏只是其中一個諸侯國的大夫,因此他的行為就是打破了禮制。且注釋中對冉有的身份進行了解釋:Жань Ю - один из учеников Конфуция, находился в то время на службе у Цзиши. К нему-то и обратился Конфуций за тем, чтобы предотвратить такое нарушение. Смысл завершающей части суждения в том, что божество горы не хуже Л инь Фана (см.: ?Лунь юй?, 111, 4) знает ?суть Правил), поэтому оно отторгнет незаконное жертвоприношение.[13](冉有是孔子的弟子,當時在季氏家中做家臣??鬃尤ジ接姓務撨@件事就是想阻止這種行為。最后一句話的意思是,山神不會遜色于林放,山神是知道“禮”的真諦的,所以說山神會拒絕這種不按禮法的祭祀活動。)

四、英俄外譯文本中的“泰山”對比分析

泰山文化在歷史上由來已久。首先,泰山不僅是一座地理名山“泰山——五岳獨尊”,作為名山大川,歷朝歷代都有對泰山的描述和贊譽,在古代文學作品中較多的關(guān)于泰山的詩詞歌賦。作為地理名山之外的“政治山”、“宗教山”和“文化山”的界定更為意義深遠。在《論語·八佾》中所涉及的泰山即是由自然山到政治山和文化山的外延意義。祭祀泰山是天子和諸侯的權(quán)利,這是一種權(quán)柄和地位的象征。如非此身份的人去祭祀泰山首先是一種“僭禮”的行為,不合禮法的規(guī)定,此外,這是一種覬覦權(quán)力的行為,是一種極大的篡權(quán)行為,這兩種說法分別在波波夫的俄譯本和理雅各英譯本的注釋中有所注釋。其次,眾所周知,儒家思想的核心要義是“仁、義、禮、智、信”。其中,最核心和精髓的是“仁”,而“禮”是圍繞“仁”展開,是在行為上如何規(guī)范才能做到“仁”的要求。本篇《論語·八佾》中,作為“禮”的要求,孔子主張維護禮在制度上和理解上的規(guī)定,是其“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論語·八佾》)的政治主張的集中體現(xiàn)。而且,“禮”的要求是踐行仁政的要求,不僅是個人德行上踐行“仁”,更是君主治國策略上遵行“仁”的要求。此處,論及祭祀泰山的行為上,孔子表達了對于季氏祭祀泰山違背“禮”的要求的反對和憤慨之情。而在外譯文本中,通過翻譯的注釋(理雅各和波波夫)一定程度上表達了祭祀泰山的要求和文化背景,對于對中國古代傳統(tǒng)文化了解較少的海外讀者來說這是十分利于理解的。

英語文化背景和俄語文化背景都蘊含較為廣泛的宗教文化,這點對于儒學外譯的方法和文化詮釋都提出了較高的要求。英語世界的基督教文化中,尤其是在《圣經(jīng)(舊約)》部分中有較多對于上帝獻祭的描述,這點也是一種祭祀文化。在理雅各的譯文注釋中“旅is said to be the name appropriate to sacrifices to mountains, but we find it applied also to sacrifices to God.”[10](旅據(jù)說是祭祀山川的說法,但是我們發(fā)現(xiàn)它也適用于對上帝的獻祭行為)。作者將此處祭祀泰山與西方宗教文化中的獻祭行為進行比較,雖然在文化背景和祭祀行為本身都有較大的差別,但是將此處兩種有關(guān)聯(lián)的祭祀行為進行對比,對于深諳宗教文化的西方人而言,這是十分利于理解的。對于陌生文化的解讀架構(gòu)在本土文化之上進行對比解析,這種翻譯策略對于解釋異質(zhì)文化空間的特有實物是大有裨益的。當然,對于完全不同的文化,需要指明的是,西方的宗教文化是對于上帝的獻祭,尤其是站在上帝拯救萬民的文化背景之上。而對于《論語·八佾》中所說的祭祀泰山則涉及泰山神和古代社會中的“禮”的要求,是古代社會儒家思想的集中展現(xiàn),是人間社會的禮制要求,在一點上,中西文化是相差迥異的。

相比較英語譯文,俄語中對于“不如”(林放)的翻譯都使用了“хуже кого-чего”的結(jié)構(gòu)(比……更壞、更糟,不如……),這種翻譯方法句法十分簡潔,直接是對比手法呈現(xiàn)優(yōu)劣和好壞之分,其實是化繁為簡的方式,易于理解,而且譯文后面的注釋豐富了這其中隱去的文化內(nèi)涵,也更符合不同文化受眾的需求。此外,俄羅斯文化也是蘊含極其豐富的東正教文化。一定意義上,宗教文化對文化的影響深遠,也會對理解我國古代的文化有重要影響。在波波夫的譯本中,對于孔子的翻譯采用思想家、哲學家(философ)的譯法,而與佩列洛莫夫的譯法учитель(老師)有所不同。一定意義上,波波夫?qū)⒅袊糯娜寮宜枷肜斫鉃橐环N哲學,這種視角對于中國古代哲學思想走向世界有很好地推動作用。此外,在譯文中也提及泰山和“泰山神”這點也對比了宗教文化中的神靈,雖然兩者完全不同,但是波波夫在譯文的注釋中所指出的這點也利于讀者的理解。而且,佩列洛莫夫的譯文的注釋中對“泰山知禮”表達為“泰山神知禮”,用擬人手法將泰山進行人格化書寫,這是一種較為形象的指稱方法,尤其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背景理解不深的受眾而言較為利于理解。需要指出的是,泰山在古代以及現(xiàn)代漢語中都有重要的象征意義,代表“重要性和首要性”,諸如此類的詞匯很多,“責任重于泰山”,“泰山安則天下安”等說法都能指明泰山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和當代文化中的重要意義。

泰山文化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文化“走出去”背景下泰山文化作為獨特的一部分需要以更有效的形式呈現(xiàn)在海外文化市場。探尋在眾多英、俄譯本中恰當?shù)姆g方法是文化“走出去”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在這一點上,針對歐美文化背景和俄羅斯獨特的東斯拉夫文化背景下,立足中國本土文化內(nèi)涵,將翻譯中的歸化與異化理論有效結(jié)合,才能有效的相對精準地傳達文化內(nèi)涵。面對走出去更重要的是研究文化產(chǎn)業(yè)結(jié)合的方式,實現(xiàn)傳統(tǒng)文化的“創(chuàng)造性轉(zhuǎn)化”,以旅游業(yè)為基礎(chǔ)發(fā)展多種形式的文化產(chǎn)業(yè)、社會經(jīng)濟項目,才會對泰山文化走出去開拓行之有效的路徑。

本文主要探究了儒學中的“泰山”形象,以《論語·八佾》中關(guān)于“泰山”的翻譯文本為主要示例,進行翻譯方法和文化內(nèi)涵對比分析,兼論翻譯方法和泰山文化走出去路徑。泰山本土文化的“走出去”不僅存在文化層面,對于區(qū)域發(fā)展乃至整個儒學發(fā)展和傳統(tǒng)文化發(fā)展都有更重要的作用——是文化和產(chǎn)業(yè)結(jié)合利于整體社會發(fā)展的途徑。宏觀上文化傳播和微觀上的個案性文化產(chǎn)業(yè)傳播措施同樣重要。我們以此為切入點探討泰山文化走出去的路徑,從而也會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走出去有一定的促進意義。限于譯介文本等,針對本研究中的“泰山”文化這一特定的切入點的漢語原文和外文的翻譯對比仍需進一步研究。

猜你喜歡
文化背景譯本泰山
數(shù)學文化背景下的計數(shù)原理試題賞析
多元文化背景下我國冰雪體育發(fā)展的新出路研究
玉出泰山 國泰民安
泰山之行
《紅樓夢》包臘譯本的定量研究
王際真與麥克休《紅樓夢》英文節(jié)譯本編譯策略比較
《紅樓夢》霍克思譯本中的古詩詞增譯策略及啟示
地域文化背景下的山東戲劇
《紅樓夢》霍克思譯本中習語英譯的跨文化闡釋
泰山崩于前,你瞟一眼
芮城县| 新巴尔虎左旗| 卢氏县| 黔西县| 原阳县| 郎溪县| 岚皋县| 三门峡市| 阿鲁科尔沁旗| 霸州市| 天门市| 新河县| 潮安县| 元氏县| 伊川县| 县级市| 平凉市| 武义县| 磐石市| 新民市| 伊川县| 福建省| 福贡县| 那坡县| 宁国市| 房山区| 澜沧| 宁强县| 黄平县| 旌德县| 噶尔县| 崇阳县| 正蓝旗| 汉沽区| 灵山县| 合作市| 德化县| 西畴县| 临夏县| 鸡西市| 鄂托克前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