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峰 安江霞
(1.安康市漢濱區(qū)第一醫(yī)院耳鼻喉科,陜西 安康 725000;2.宜川縣人民醫(yī)院耳鼻咽喉科,陜西 延安 716200)
慢性鼻竇炎是指鼻竇黏膜慢性化膿性炎癥,其發(fā)病率占鼻科的總發(fā)病率的20%~25%左右,鼻腔鼻竇炎癥持續(xù)時間超過3個月,出現(xiàn)充血、鼻阻塞、鼻塞、流涕、嗅覺喪失或減退等臨床特征[1]。慢性鼻竇炎常合并鼻中隔偏曲,其首選治療方式為手術治療,包括分期手術、內(nèi)鏡手術、常規(guī)開放手術療法,但術后極易因換藥操作引發(fā)術腔粘連、導致竇口愈合較差、引流不暢,進而導致鼻竇炎復發(fā)。研究[2]指出,慢性鼻竇炎伴鼻中隔偏曲予以鼻中隔矯正術與全組鼻竇開放術聯(lián)合治療,臨床效果明確,術后安全性較高。
1.1一般資料 選取2020年2月至2021年1月本院收治的慢性鼻竇炎伴鼻中隔偏曲患者62例,隨機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各31例。研究組男16例,女15例;年齡20~61歲,平均(45.3±2.2)歲;鼻中隔偏曲表現(xiàn)形式:高位偏曲和棘突6例,C形偏曲15例,S形偏曲10例。對照組男16例,女15例;年齡20~61歲,平均(45.4±2.1)歲;鼻中隔偏曲表現(xiàn)形式:高位偏曲和棘突6例,C形偏曲15例,S形偏曲10例。納入標準:符合世界衛(wèi)生組織制定的慢性鼻竇炎伴鼻中隔偏曲的診斷標準[3];臨床出現(xiàn)嗅覺減退、頭痛、鼻阻塞、鼻黏膿涕、多次少量鼻出血等;經(jīng)鼻內(nèi)鏡和鼻竇CT冠狀位影像學特征明確診斷。排除標準:先天性鼻中隔畸形、缺失、先天性鼻竇炎、血液系統(tǒng)病變、心肺、肝腎功能障礙、精神障礙、妊娠期、哺乳期女性。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研究組:予以全組鼻竇開放手術與鼻中隔矯正術,全部研究對象予以全身麻醉,鼻腔黏膜表面麻醉予以1%鹽酸丁卡因棉片和0.1%腎上腺素,鼻中隔黏膜局部浸潤麻醉予以1%腎上腺素與利多卡因浸潤局部麻醉;成功麻醉后,鼻內(nèi)鏡下L型切開左側鼻中隔黏膜和皮膚交界處1 mm,鼻中隔黏膜切開方向為鼻頂部向鼻底部,至鼻中隔黏膜下,順黏骨膜下剝離;鼻中隔軟骨切口部位將鼻中隔軟骨切開,至另一側黏骨膜,相同手法予以剝離;后部分切除鼻中隔偏曲部位,鼻中隔偏曲骨性部分予以咬骨鉗咬除;予以三線減張矯正術,三條線形骨條應用咬骨鉗咬除,第一張力線為2 mm,屬于方形軟骨尾端的垂直軟骨條;第二張力線是鼻中隔軟骨和篩骨垂直板結合處垂直于篩骨垂直板前緣的骨條;第三張力線屬于偏曲的腭骨鼻嵴、基底部、上頜骨鼻嵴水平軟骨條;形成中隔連接方形軟骨頂端,將左右兩面進行分離,前、后、下三邊游離;對于顯著軟骨偏曲者,可順凹陷軟骨方向劃凹面,軟骨拉直;如篩骨垂直板屬于重度高位偏曲,可應用咬骨鉗折斷,勿切除;正中復位方形軟骨,將雙側黏軟骨膜對合,完成手術后鼻腔止血填塞膨脹海綿,術后予以激素局部噴鼻和全身激素療法。對照組:予以鼻竇開放術療法,方法同研究組。
1.3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臨床效果[4];兩組的鼻尖角、鼻長、鼻尖高度、鼻尖兩頂間距離指標變化;術后并發(fā)癥情況。
2.1兩組患者臨床效果比較 研究組治療后治愈20例、有效7例、無效4例,有效率為87.1%;對照組治療后治愈14例、有效5例、無效12例,有效率為61.3%(χ2=5.39,P<0.05)。
2.2兩組臨床各項指標變化情況 兩組治療后的鼻尖角、鼻長、鼻尖高度均有升高,鼻尖兩頂間距離均有下降,但研究組治療后的鼻尖角、鼻長、鼻尖高度高于對照組,鼻尖兩項間距離低于對照組(t=5.75、4.06、13.11、5.86,P<0.05)。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各項指標變化比較
2.3兩組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 研究組出現(xiàn)手術切口愈合延遲1例,發(fā)生率為3.2%;對照組出現(xiàn)術腔粘連3例、手術切口愈合延遲2例、感染2例,發(fā)生率為22.6%。研究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χ2=5.17,P<0.05)。
鼻中隔偏曲是指鼻中隔局部向單側或雙側形態(tài)出現(xiàn)偏曲或突起,引發(fā)的鼻腔功能障礙性病變,導致鼻竇炎[5]。慢性鼻竇炎合并鼻中隔偏曲對鼻腔和鼻竇中的通氣引流造成嚴重影響,竇口鼻道復合體出現(xiàn)阻塞,若單純予以鼻腔內(nèi)鏡手術干預,未處理鼻中隔偏曲,術后極易導致鼻腔粘連[6]。本文結果顯示,研究組治療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治療后的鼻尖角、鼻長、鼻尖高度高于對照組,鼻尖兩項間距離低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與李世嶸等[7]研究結果大體一致。三線減張矯正術是根據(jù)鼻中隔偏曲出現(xiàn)的生物力學規(guī)律,屬于鼻中隔矯正改良手術方式[8]。在對鼻中隔支架保留的情況下,對鼻中隔偏曲位置的軟骨組織張力進行解除,改善患者鼻塞、頭痛等臨床特征,減低術后出現(xiàn)出血、血腫、鼻中隔穿孔、術腔粘連等并發(fā)癥情況[9];同時可消除鼻中隔偏曲對臨床的不良預后情況,促使鼻內(nèi)鏡手術操作視野擴大,將與慢性鼻竇炎相關的鼻中隔偏曲狀態(tài)進行祛除,臨床效果明確。鼻中隔偏曲矯正術可減低鼻腔神經(jīng)末梢的應激狀態(tài),促進恢復正常的鼻腔通氣,具有術后復發(fā)率較低、術中損傷較小等優(yōu)越性[10]。
綜上所述,慢性鼻竇炎伴鼻中隔偏曲予以鼻中隔矯正術與全組鼻竇開放術聯(lián)合治療,臨床效果明確,術后安全性較高,值得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