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國梁
賈平凹說:“最好的風景是在街頭上看人?!比巳旱拇_是一道值得一看的風景,有人留心的是人的高矮胖瘦等外貌特征,有人觀察的是人的表情和神態(tài),有人猜測著相伴的人之間的關(guān)系,有人猜想每一個行人背后的故事……無論是在街頭看人,還是在別的地方看人,都像是在讀一本有趣的書。千姿百態(tài)的人,千奇百怪的故事,都濃縮在人群之中。
我在臨街的房子居住時,有時會站在玻璃窗前看窗外的行人。居高臨下,看到的人群別是一番風景。尤其是在早晨上班的時候,密集的人群像潮水一樣,涌來涌去。有時人群像云一般,黑壓壓聚集一片,而后慢慢分散,各奔西東。過了一會兒,又聚集了另一群人,同樣黑壓壓一片,同樣各奔西東。這樣的場景,很像某種電影的拍攝手法,通過類似的鏡頭展現(xiàn)同一個主題。
我很清楚,每天早晨,人們都是從家出發(fā),朝著自己的目的地奔去。為了生活,誰不是迎著黎明的曙光奔向自己憧憬的幸福呢?每個人都行色匆匆的樣子,仿佛新的一天要奔赴的是一場新的考驗,不能有絲毫怠慢。茫茫人海,蕓蕓眾生,我躲在玻璃窗后面看這一切的時候,總覺得自己有點跳脫出紅塵的超然。雖然過不了一會兒,我也會融入茫茫人海之中。
有時候,我會有種奇怪的感覺,人來人往的一幕幕會讓我想起小時候看螞蟻搬家的場景。我小時候喜歡安靜,蹲在地上看螞蟻搬家能看上小半天。螞蟻們忙忙碌碌,不知道是為誰辛苦為誰忙。它們卑微而普通,卻一刻不停地忙碌,因為忙碌是生而為蟻的使命。我在想,在一些客觀事物眼中,如路旁那棵活了近百年的老樹,或者千年萬載未曾改變的這方天空,它們眼中的人群,是不是就像螞蟻一樣?早晨的時候,如蟻的人類傾巢出動,為了覓食開始一天的奔走。到了晚上,一群群的人回歸各自的洞穴之中。人群中的故事,雷同而各有辛酸,相似而各自悲喜。相對于宏大的天地宇宙來說,人渺小得與螞蟻沒什么區(qū)別。
我下樓,一腳邁進人群中,瞬間像水滴一般融入其中。我不知道,是不是有人也會在窗子前看人群中的我。正是:“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你裝飾了別人的夢。”
記得有段時間,姐姐在鬧市開了一家小店,我沒事的時候去幫她看店。沒有顧客的時候,我就搬一把椅子坐在店門口。不看別的,只看來來往往的人群。人群中,有人步履匆匆,有人神情悠閑,有人東張西望,有人結(jié)友引伴,有人踽踽獨行……他們各懷心思,有不同的目的。根據(jù)一個人的穿著、氣質(zhì),可以判斷出他的職業(yè)、身份。不同職業(yè)的人,有不同的舉止習慣,但只要融入人群中,所有人就一致了。
人群是一道風景。人群是世上最溫暖的聚集,讓人感到踏實、妥帖。這個世界,有這么多人跟你一樣生活著,真好!當你像水一樣融入人群,會覺得自己找到了江水源頭一般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