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浙江省瑞安中學(xué) 王奕晴
圖/ 圖蟲創(chuàng)意
我有一個寓意很好的名字,奕晴。
父母希望我神采奕奕,如晴空萬里。我一直很喜歡晴天,也一直很喜歡我的名字。
“大家好,我叫王奕晴。”
以前做自我介紹的時候,我總是毫不猶豫地、抑揚(yáng)頓挫地、富有感情地、自信地、微笑地、開心地道出我的名字,很多人都夸我的名字好聽。
當(dāng)然,那是在新冠疫情發(fā)生之前。
2019 年底,新冠疫情突襲全球。自那以后,老師每次提到疫情,總有幾個調(diào)皮的男生轉(zhuǎn)過頭,用飽含戲謔的目光盯著我,低低發(fā)出幾聲“嘿嘿”或是“咯咯”的笑聲。有時候我從外面走進(jìn)教室,那些家伙看到我,就會大叫:“疫情來了,快戴口罩!”
我沒有任何反抗的方法,只能瞪他們幾眼。
可即便連我自己,也總在輸入拼音時,把“疫情”打成了自己的名字。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事,成了心中的疙瘩,我無法反抗,也無力辯駁。我向來不善于爭辯,我沒有錯,我的名字沒有錯,到底是哪里出錯了呢?
我一直試著告訴自己:不要對號入座,同學(xué)們沒有敵意,煩惱都是自找的。但總有人用各種方式喚起我關(guān)于名字的煩惱。有一次上語文課,老師介紹了中國傳統(tǒng)建筑,大家都沉浸在故宮的恢宏和蘇州園林的精致中,紛紛提出要去看看。“疫情!去不了!”有人突然嚷了這么一句,目光立刻從四面八方匯聚到我身上。老師斥責(zé)“不要老說疫情”,盡管我相信老師是在為我緩解尷尬,但一切都像是我的錯,所有的罵名突然指向了我。
如果說同學(xué)的惡意不足以傷人,那么親近朋友的調(diào)侃就像尖刀刮在心上?!翱蓯海荒苋ル娪霸嚎措娪傲?!我等很久了!可惡,都怪疫情!都怪你,奕晴!”這句話就出自我的閨蜜。我知道,玩笑話不必放在心上。況且我的名字,被那么多人嘲笑過那么多次,我早就應(yīng)該習(xí)慣了呀!
可我真的很受傷。
我戴著口罩,茫然地望著這個陌生的世界,每一次呼吸都引發(fā)眼鏡片上的一場雪崩,擰成一串交錯盤旋的結(jié)。
進(jìn)了家門,媽媽迎上來,接過我的書包,問我想不想吃夜宵,我突然哭了。知道了原委后,她也只能神色凄然。兩天后,媽媽突然問我要不要改名。可我一面想擺脫這討厭的罵名,一面又不舍得這陪伴了我十六個春秋、陪伴了我無數(shù)次考試、出現(xiàn)在光榮榜和獎狀上、見證了我三四次年級第一、被朋友親切叫喚著的三個字——王奕晴。
生活中關(guān)于名字的問題那么多,每一個都能讓我暈頭轉(zhuǎn)向。但我唯一確定的是,改了名字,就意味著我真的很在意,意味著我在逃避。不叫王奕晴,我就不是原來的我了,而我只想成為我自己。
正如我要接納自身所有的不完美,我也要接納我的名字。這才是我,這才是真正獨(dú)一無二的我,是風(fēng)雨傍身、不懼艱險的王奕晴。畢竟,我都為“王奕晴”這三個字練好簽名了呢!成長中,我們總會有迷失自我的時候,但總要有點(diǎn)“個人主義”,多聽聽心聲,多愛護(hù)自己,跋扈時用冷水澆灌自己,低落時用熱水溫暖自己。這才是最跌宕起伏、最冒險、最刺激、最好玩、最可貴、最有情緒的青春嘛,要欣賞,要感激!
愿你我不負(fù)韶華,找到專屬于自己的熱愛和永遠(yuǎn)有光又向陽的自己。我一定能找到自己,就在“王奕晴”這三個字中。
小編的話
王奕晴是我們雜志的學(xué)生記者(什么?你竟然還不知道《中學(xué)生天地》有學(xué)生記者團(tuán)?掃碼關(guān)注“中學(xué)生天地”,下次可別錯過了招募),在一次線上記者例會中,她不經(jīng)意地吐槽了名字給她帶來的煩惱,在小編們的鼓勵下,她火速寫下并投來了這篇稿子。讀著她和名字間令人啼笑皆非、五味雜陳的故事,有點(diǎn)心疼她,又為她驕傲——這倒霉的孩子,這可愛的孩子,這孩子真棒!
我們決定把這篇“小作文”刊登在雜志上,告訴她:王奕晴,你的名字真好聽!
我們在生活中遇到的一切,都有名字在場。你們有什么與名字有關(guān)的故事,來和我們聊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