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穎
(四川大學數學學院,四川成都 610000)
成人教育管理信息化就是指全面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借助信息化管理平臺對學生的信息資源和校內課程資源等進行整合,對教務系統、財務系統、學位系統、圖書館學科服務系統,開放學院系統等進行的管理,是一種基于大數據和互聯網技術的管理模式,具有更加快捷,高效的特點,但同時也更需要專業(yè)人員負責操作工作。下面簡介了三種常見的成人教育管理信息化內容。
依托相關的數據平臺、編程平臺,運行平臺而進行的教務系統管理,至今已進行過多次大規(guī)模的改版升級。教務系統管理下轄學籍資料管理、報表打印、成績管理、繳費管理,系統管理五個模塊。學籍資料管理要與學信網的數據資料進行比對,負責班級管理、錄取入冊、學籍變動和畢業(yè)辦證。同時在此基礎上還開發(fā)了統考管理子系統,收費管理子系統。
上半年的主要工作是報考和考務管理,下半年的工作重心則在學位的申報和審核管理上。在信息系統上可以實現多考點的報考和管理,根據學號可以從學籍庫自動地獲取到學生的個人信息和相關數據。如果出現有作弊記錄,或已超過申請學位期限,或已在往年通過本統考的任意一種情況,系統都可以自動拒絕報考。而生成的考務數據可與省學位辦系統對接。
學科服務是基于信息化、數字化的時代大背景下的一種全新服務模式。它以各類學科館員為中介和核心,依托大量的文獻資源和平臺,面向全國各類科教技術創(chuàng)新基地、研發(fā)院所、科學實驗室、研發(fā)小組和其他單位,展開了個性化,學科化,知識化的服務,旨在培養(yǎng)和增強科研教學者的信息收集和獲取能力,為廣大師生的自主創(chuàng)新工作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具體內容包括對各類論文,期刊,圖書等資源的整理和建設,對學術資源的查找使用,科研分析(引文分析、學科態(tài)勢分析,投稿指南等),學術資源導航,學術熱點,會議動態(tài)等。最大限度地發(fā)揮了圖書館輔助教育的功能。
當今社會正在朝著信息化,網絡化的方向發(fā)展,這也為成人教育管理信息化創(chuàng)造了推力和拉力。成人教育為了更加適應社會的發(fā)展趨勢,提高工作效率,需要變革傳統的管理模式。而與此同時,社會發(fā)展信息化也為成人教育管理信息化創(chuàng)造了條件。就目前而言,成人教育管理信息化主要涉及在學生的信息資料、學校的財務管理、圖書館資源、學校科研以及網站管理等方面。
成人教育的辦學目的是培養(yǎng)素質更高的人才,與我國的經濟社會發(fā)展目標相適應,為各行各業(yè)源源不斷地輸入各種類型的人才。因此,成人教育的教學質量與我國社會發(fā)展的未來相掛鉤。而學生被培養(yǎng)成為人才,不僅要具備相應的科學文化素質,還要有健全的心理素質。通過信息化的管理平臺,學校的輔導員,教師可以實時查看學生的學習成果,對學生的發(fā)展情況有所掌握,及時科學地為學生提供指導。而在平臺上學生也可以實時查詢個人推薦課表,對所學內容未來的培養(yǎng)方向有所了解,可以及時調整自我的未來規(guī)劃和方案。同時在大數據處理的背景之下,信息管理系統能夠更快地,更少失誤地將龐大的信息數據處理完畢,同一時間公示出來,這也大大減輕了相關負責人員的工作難度,降低了工作的復雜性,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證了工作質量。通過積極推進成人教育管理信息化工作,可以將成人教育管理、信息技術、教學平臺有機結合,實現成人教育管理的現代化、科學化目標,在這過程中,工作人員可以依靠信息技術完成成人教育管理工作,減輕工作壓力,實現提質目標。
成人教育的管理信息化主體是針對廣大學生,而管理工作的水平提高也能夠更好地為廣大學生的未來發(fā)展服務,對學生的個人發(fā)展具有積極意義。例如,快速處理學生的學籍信息,對學生的個人信息資料進行整合,可以幫助處理好學生的學生證優(yōu)惠區(qū)間設置等問題,便利學生的生活。再如,通過信息管理系統進行圖書館學科服務建設。依托強大的數據平臺,打造良好的學科館員與學生之間的關系,為學生的學術研究提供智力支持,讓圖書館的輔助教育功能真正地發(fā)揮出來,從而有利于學生的學習成長。與此同時,學生可以在閑暇之余通過成人教育管理平臺豐富知識體系,使學習逐步深化,從而提高學生的涵養(yǎng)以及能力。
成人教育是對18歲以上的公民進行的素質教育,由于成人教育的特殊性,其教育對象群體覆蓋面廣泛,并且它的教育教學方式和正常的高等教育有所差別,所以傳統模式下的教育管理工作與成人教育行業(yè)存在一定的不適配性,成人教育信息化管理的呼聲也因此越來越高[1]。一方面,信息化管理有利于提高教育管理的工作效率。信息網絡技術的應用,可以有效減少對人力資源的浪費,大大提升工作質量和工作速度。另一方面,信息化管理模式可以更加針對不同類別的學生實行差異化的管理,對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的學生更有針對性進行教學,有利于提升教學質量。
在這樣的情勢下,近年來,很多成人教育學校對信息化管理進行了一定的創(chuàng)新和把握,但并沒有良好的收效,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由于對大數據技術的認識比較粗淺,很多管理人員還秉持著陳舊的觀念,沒有充分認識到將信息化建設融入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其次,很多學校雖然抓住了機遇,認識到了信息化建設的好處和優(yōu)點,但由于理論和實踐操作沒有相互結合,對信息化的管理開發(fā)還流于表面,甚至出現了部分學校信息化平臺與實際工作脫節(jié)的現象。最后,對信息化管理平臺使用的充分程度仍然不夠。很多學校對信息化平臺的使用還處在招生、信息錄入、成績查詢、教師考評等基本操作的層面,對平臺的利用率較低,開發(fā)程度不足,不能利用信息化工具進行的創(chuàng)新型課堂教學工作,無法發(fā)揮智能系統的真正效用。
同時,圖書館信息管理工作僅僅圍繞簡單的書冊借閱和咨詢進行,學科服務建設重視程度不夠或學科服務工作不到位。目前,LibGuides為主流系統。一方面是內容上的欠缺,多數學校缺乏在現有平臺基礎上開辟創(chuàng)新性服務的意識。學科服務平臺所能提供的服務內容板塊固定,具體內容也較為固定,一些學科學習,論文發(fā)表等學術工作不能被滿足。另一方面是數量上的不足,與國內優(yōu)秀院校對比,我國成人教育院校學科服務平臺設置較少,特色數據庫等的建設也嚴重不足。
完善成人教育學校的信息化管理工作,第一步要從意識層面上的提高開始。首先,學校領導層需要對信息化管理平臺的建設加強重視,提高對信息化工作的資金投入和戰(zhàn)略部署,引導全體教育工作者對信息化平臺進行最大程度的開發(fā)和利用。其次,學校需要注意專業(yè)技術人才的引進。在建設過程中,專業(yè)技術人才可以對平臺后續(xù)工作的效果進行預設,對潛在的風險進行范圍內的控制,提升平臺的利用率和運行的穩(wěn)定性。最后,要加強對工作隊伍的優(yōu)化和革新,實行工作責任制,切實提高隊伍的工作效率。對工作態(tài)度和狀態(tài)不佳的員工,及時予以糾正和指導,促使其積極投身學校的信息化管理建設中。同時,加強員工信息化管理知識的學習,可以定期舉辦相關的培訓講座,提高工作人員對信息化技術的了解、對設備裝置的掌握和運用。
由于教育對象的特殊性,成人教育學校自身的教育資源十分豐富,利用先進的信息技術對這些教育資源進行開發(fā)和利用,可以實現教育和知識管理的全方位結合,進一步提升教育水平。一方面,大數據平臺通過對已經錄入的學生的學習數據進行整理和分析,能夠形成每一位學生的個性化學習曲線。教師可以依據曲線制訂差異化的學習檔案,對不同的教育對象進行更具體化的區(qū)分,為教學工作的開展提供一定的參考性。另一方面,成人教育更多的是利用碎片化、零散化的時間進行學習,數據的錄入和分析能夠對學生工作和學習時間更充分地掌握,方便教務老師制定學生的上課計劃。例如,在學生周末空閑時間,可以進行實體教學,提升學生的課堂注意力集中程度和參與感;在工作日的休息時間里,可以合理地給學生分配線上學習任務,提高學生對碎片時間的利用率,展開自主學習。
數據聯通時代,教育資源繁多,縱使成人教育學校設備和管理再完善,也要注意對網上教育資源的整合,進而補充自身的教育缺口,并且減少教育資源的浪費[2]。一方面,成人教育工作者需要及時對學校的教學工作進行充分的認識和把握,對尚未完善的課程和專業(yè),及時利用網絡教育資源對其進行補充。另一方面,對于復雜、繁多的教育資源,管理者需要進行周密的把關和篩選,對教學價值進行綜合的評定與分析,確定流向學生的信息和知識是健康且專業(yè)的。同時應該合理利用大眾傳媒端口,例如:微信、QQ等,進一步促進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對網絡線上教學的接觸和學習。同時,這樣也有利于管理者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及時地捕捉和分析。
為完善成人教育的信息化管理工作,管理人員還應該對數據采集方式進行總結和優(yōu)化。一方面,要注意汲取業(yè)內先進的實踐和經驗,對當前的信息化管理模式進行調查與分析,對新型技術,例如:云存取技術、云計算技術等進行歸納和學習。另一方面,要注重信息管理的安全性。由于成人教育群體非常復雜,在信息統計時可能會出現信息泄露的風險。相關的技術人員要及時對設備問題和故障進行檢查和排除,以確保數據錄入和存儲的穩(wěn)定性。同時,管理頁面的訪問要設有一定的限制,避免因為無意的失誤操作造成事故,進一步提升數據信息的安全性,切實加強對學生個人隱私的保護。
完善的學科服務機制有助于最大程度地充分發(fā)揮成人教育院校圖書館的教學和輔助教學的效能,更好地提升辦學質量,因此,必須首先認真研究和確定院校圖書館學科服務對象和目標、學科服務系統的組織結構、流程管理和控制、評估和改進措施。重點研究和探索體系的重點環(huán)節(jié),不斷探索和創(chuàng)新完善院校各個學科的服務模式,并積極尋求創(chuàng)新。
完善學科服務平臺建設是圖書館提供學科服務的保障,目前國內高校學科服務存在的問題主要是供需失衡。缺乏智能性的設計,適用性也有待提高,需要利用新技術搭建科學高效的服務平臺,包括網站建設和使用新媒體技術,建立健全學科服務管理體系,摒棄陳舊觀念和制度措施,以廣大師生為中心,進行目標分解,變抽象為具體,建立科學的考核、獎懲機制,將瑣碎復雜的學科服務工作制定細則盡力量化。如,對學科館員的工作進行評估時,要從學科館員的服務實效,反饋速度與服務開展的有序性進行多維度評估。除了對各崗位具體任務的執(zhí)行和完成情況進行考核外,還要重視學科館員服務創(chuàng)新和拓展、注重學生反饋、同事評價等。
綜上所述,成人教育強調對學生的終身學習和個性學習的培養(yǎng),為實現教育水平的整體提高,成人教育管理者必須在日常工作中注意對數據信息技術的認知和把控,及時引進專業(yè)技術人才、創(chuàng)新課堂設置、規(guī)范教育平臺、完善信息管理,全方位地保障成人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