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思博
(韓國慶南大學 文學院,韓國 慶尚南道 51767)
電影與文學的關系是實踐性很強的課題,其實踐性主要表現(xiàn)在文學作品的電影改編上,從電影誕生之初,文學作品就成為電影創(chuàng)作的重要源泉,改編也成為影視創(chuàng)作的重要手段?!拔膶W作為一切藝術形式的表現(xiàn)基礎和核心,對電影的發(fā)展影響最為深刻?!盵1]電影的文學性在某種程度上來講是具有詩意的,最為典型的如2021年6月上映的由劉浩導演,宋佳、朱亞文主演的文藝電影《詩人》。豆瓣這樣介紹該電影的主要內(nèi)容:一心想當詩人,改變命運的李五,幸運地遇見連自己氣味和影子都癡迷深愛的陳蕙,兩人因愛而瘋魔。一條毛褲,抵不過喧囂現(xiàn)實地裹挾和撕扯,才華與情感凋零枯萎。愛亦成“毒”,有無解藥?在這里我們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其中的詩意性和象征性?!耙粭l毛褲”“一首詩”,詩人的理想在現(xiàn)實的糾葛和生活的瑣碎中消磨殆盡,即使最后成為了詩人的李五也終究逃不脫因金錢、愛情種種所困擾的怪圈??赐赀@部電影,我們會思索,詩人的理想到底是什么?普通人的理想又是什么?詩人的理想終究會被生活的艱辛所榨干嗎?而我們應該怎樣面對人生?可以看出,電影《詩人》在創(chuàng)作之初就已經(jīng)具備了文本意義上探討的文學價值。誠然,這并不是唯一的途徑,但觀眾會敏銳地感受到導演或編劇對其中注入的人文情懷。
除此之外,一些根據(jù)小說改編的電影就更加具備了在文學層面上討論的價值和意義。特別是一些由著名小說改編的經(jīng)典電影,比如1993年上映的由陳凱歌導演的史詩電影《霸王別姬》。該片改編自李碧華的同名小說,在上映之前就有大量讀者。事實證明,該片改編是非常成功的,編劇蘆葦對原始文本刪減、增添、強化內(nèi)容的工作使得這部小說有了更進一步的飛越,繼而成為中國電影史上一顆耀眼的明珠,讓較多的讀者變成了更多的觀眾。《霸王別姬》的文本闡釋是豐富多彩的,可以解讀的內(nèi)容很多,我們既可以理解為戲曲人終其一生的執(zhí)著追求和文化堅守,也可以理解為人性的復雜或者是在特定環(huán)境下政治與藝術的沖突。作為經(jīng)典電影,對于《霸王別姬》文學價值的討論不是單一具體的,而是復雜抽象的。
談到電影改編,怎么都逃不過當代小說家麥家的作品,麥家的多部作品被改編為影視劇,其中最有名的如電視劇《暗算》,電影《聽風者》,電影版《風聲》。特別是作為國產(chǎn)諜戰(zhàn)體裁的巔峰之作,電影版《風聲》在2009年上映,又在2020年被紙堡工作室改編為38集電視連續(xù)劇,引起了觀眾的熱議,時隔11年又重回巔峰,這不得不讓我們思考,是什么讓這部小說一直保持經(jīng)久不衰的藝術魅力。說到底,頭等功勞離不開作者麥家的辛勤創(chuàng)作,麥家的小說不同于一般的偵探小說他具有非常嚴密的邏輯體系,其中曲折離奇的故事又脫離不了基本的生活常識,懸念、人性、變換,這些都成為了麥家小說改編成功的因素。
文學和電影作為不同的藝術形式,在表現(xiàn)手法和審美角度上各有其獨特性,文學藝術是文字語言的組合,而電影藝術是直觀影像之間的蒙太奇組合,因而影視作品在改編時,必須把握文本之初的文學性,如果不能正確使用鏡頭語言和拍攝手法轉換文學文本,那么就會使影片的文學性大打折扣。如2021年上映的由許鞍華導演的作品《第一爐香》,在上映之初引起了粉絲的熱議?!兜谝粻t香》的文本出自中國著名傳奇女作家張愛玲的筆下,這樣具有文學價值的小說在變成電影之前就已經(jīng)具有了文學性,但這部電影的改編是不成功的。為什么這樣有名氣的小說再加上當代著名女作家王安憶(該影片中擔任編劇)的加持并沒有取得想象中的效果?不能不說文學性在這部影片中沒有發(fā)揮出積極的作用,在某種程度上講,它阻礙了視聽語言的應用,或者說在文本中我們可以看到葛薇龍在經(jīng)歷憧憬、欺騙、發(fā)覺、墮落的過程中所感所想的一切,讀者可以任由自己的思維隨著作者的牽動自由游走,而在影片中張愛玲這種綿長瑰麗的文字卻無法得到展示,從而喪失了它的意義。簡單來講,在這個作品中,它喪失了文本之初獨有的“文學性”,并未表現(xiàn)出文本獨特的魅力和韻味。
影視與文學具有先天而緊密的親緣關系,文學是影視藝術的母體,它源源不斷地為其提供著新鮮而豐富的藝術滋養(yǎng)。一部優(yōu)秀的影視作品一定是影視藝術和文學藝術的完美融合,只有兩個方面充分融合并下足功夫,影視作品才能達到較高的水平,才能更具感染力、生命力、表現(xiàn)力,才能更好地提升影視作品的價值。在談到影視藝術與文學藝術融合的典型范例中,筆者不由得想起了2000年臺灣導演楊德昌執(zhí)導的劇情片《一一》(AOneandaTwo)。該片講述了簡南俊一家人的各自生活軌跡直至婆婆病逝的故事。《一一》入圍第53屆戛納國際電影節(jié)金棕櫚獎和《時代》周刊評選的年度十佳影片,楊德昌導演憑借該片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jié)最佳導演獎?!兑灰弧烦藰O致的敘事藝術外,其視覺效果也是值得分析的。首先從機位角度來看,它完全符合該片家庭劇情片的設定,因此觀眾觀影時能夠感受到機位都是以正常人眼睛的高度去拍攝的,這樣做的好處是能夠更加貼近生活,攝像機所記錄的一切片段場景都是我們?nèi)庋鬯姷纳?,這種真實感拉近了觀眾與創(chuàng)作者的距離,電影不再只是熒幕上遙遠的一種形式,它變成了我們可感、可接觸的東西。特別是很多搖動的鏡頭充分地表現(xiàn)了這種真實的感覺。其次電影對色彩的應用可謂是爐火純青,電影由一場以紅色為基調(diào)的婚禮開場,而由一場以黑白色調(diào)為主旋律的葬禮結束,期間穿插著不同元素的顏色,場景的考究體現(xiàn)了這部影片主創(chuàng)人員高超的水平。除了大全景、長鏡頭、畫面構圖以及色彩、音樂的應用,該片值得稱道的還有它完美的臺詞。影片結尾處孩子簡洋洋在給婆婆葬禮上的一段告白可謂是全片的點睛之筆,它不光拉伸了影片的哲學意味,還大大增強了影片的文學特性。
“婆婆,我好想你,尤其是我看到那個還沒有名字的小表弟,就會想起,你常跟我說:你老了。我很想跟他說,我覺得,我也老了……”結尾這段告白使影片的整個敘事得到了完整呈現(xiàn),又擴展了影片的境界。出自兒童之口看似滑稽可笑的無聊話語實則包含著導演對于生命的感悟——人生的迷茫和生命的單純?!叭藨斎绾螝w屬?”是筆者認為這部影片最大的文學主題,而洋洋作為不功利最本真的純凈靈魂的代表,他的迷茫也是對于成人世界的一種變相否定?!耙灰弧钡挠⑽臑椤癆 One and a Two”,譯文“一生二,二生三,三生四”,其實也在喻指生命的循環(huán)往復,人生因迷茫而不完美,因不完美而完美,也許這才是該影片所闡釋的生命美學。誠然,“電影理論只有獲得對于電影藝術特殊矛盾的美學必然性的自由把握,才能改變對電影創(chuàng)作規(guī)律一般性陳述狀況而呈現(xiàn)出美的色彩”[2]。一部好的影視作品一定是影視藝術和文學藝術的完美融合,視聽語言中需要富含文學性,只有富含文學意韻,才能賦予作品靈魂和生命力,才能在帶給觀眾視聽盛宴的同時,給人以精神上的慰籍和美的享受。
眾所周知,電影的分類可依據(jù)題材、劇情、場景、形式進行劃分。如按題材、劇情可分為動作片、奇幻片、喜劇片、恐怖片、愛情片、紀錄片等等;按場景可分為犯罪片、歷史片、科幻片、戰(zhàn)爭片等;按形式可分為動畫片、傳記片、音樂片、短片等。但無論怎么劃分,其講故事的模式都離不開最原始的文學母題?!霸诿耖g文學研究中,母題是一個重要概念。母題性元素成為電影敘事的基本框架結構,或者成為推動情節(jié)發(fā)展的重要動力?!盵3]文學中最常見的基本母題有以下幾種:愛情、親情、友情、人性、自由、命運、愛國、傷別、死亡、婚姻、戰(zhàn)爭、復仇、流浪、大團圓等等。從以上電影的分類和文學母題的種類比較我們可以看出,電影題材和文學母題有著極其相似之處,文學母題有著亙古不變的特點,那么作為影視作品如何在文學母題這個大范圍中,創(chuàng)造出屬于電影獨一無二的藝術表現(xiàn)方式呢?筆者認為有兩個方面的因素,其一是內(nèi)容的不斷創(chuàng)新,其二是電影技術的更迭,而內(nèi)容的不斷創(chuàng)新是提升影視作品觀眾滿意度的重要方面。
當今很多影迷對于電影藝術的要求愈來愈高,一些影迷甚至已經(jīng)具備影評人的基本素質,如此一來,影片雷同的內(nèi)容將會受到觀眾們的強烈抨擊和差評,但是所有的創(chuàng)作又離不開一個基本的母題大范圍,這時候如何另辟蹊徑創(chuàng)新,就成為了創(chuàng)作者的出發(fā)點。
我們可以看到,母題的結合和衍生變成了如今的創(chuàng)作趨勢和大潮流,很多創(chuàng)作者將眾多母題結合,或者在一種基本的文學母題下衍生出其他的情感點,以滿足觀眾的需求。最典型的例子如2013年上映的由著名天才導演王家衛(wèi)執(zhí)導的電影《一代宗師》,該影片一上映就贏得了觀眾的一致好評。影片涉及的范圍非常廣泛:愛國、友情、愛情,是一部綜合多類題材的武打傳紀片。相比之前的愛情片或是傳紀片,它具有了更宏大的主題,這無疑為觀眾提供了欣賞的多層選擇,這樣內(nèi)涵豐富的影片定會收獲觀眾的喜愛。再如2021年由張藝謀導演的諜戰(zhàn)懸疑片《懸崖之上》,該片除了主角與日偽的斗智斗勇,還有主角張憲臣與王郁的親情糾葛使人潸然落淚。影片不再是單一的諜戰(zhàn)場景,還摻雜了人性難以割舍的情感內(nèi)容,這樣能夠更加引發(fā)觀眾的強烈共鳴。當然,中國電影在技術上也能夠一直進步,許多特效運用得也是爐火純青,讓觀眾有一種身臨其境之感,這里就不再贅述。
歸根結底,文學母題在電影題材中的衍生起著相當重要的作用,它是電影精神和電影內(nèi)含不斷發(fā)展的動力和源泉,只有把握好文學母題,注重母題結合和衍生,深入挖掘其中的文學價值,才能夠在未來的中國電影史上寫下光輝的篇章,使影視作品隨著時代的發(fā)展迸發(fā)出活力。
除了根據(jù)文學作品改編的電影作品外,還有一些電影是編劇或主創(chuàng)團隊自己挖掘的很有價值的優(yōu)秀本子,進而加工制作成眾人熟知的電影,而這些優(yōu)秀的電影其中蘊含了很強的文學性,并對文學產(chǎn)生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如前面提到的由王家衛(wèi)執(zhí)導的動作片《一代宗師》,該片獲第33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女主角、最佳男配角等多個大獎,創(chuàng)下一部電影在金像獎上獲獎最多的紀錄。與此同時,關于其影片的討論也層出不窮,褒貶不一,但其憑難得的藝術效果和哲思內(nèi)涵顯然已成翹楚。這部電影帶有天才電影家王家衛(wèi)的獨特印記,獨特的鏡頭風格讓我們看到了那個英雄風華的大時代。王家衛(wèi)這部電影為什么能夠有如此多的粉絲,關鍵在于他對劇本中人物的刻畫和挖掘。人物是一個電影的靈魂所在,也是一本小說的靈魂所在。不論是故事還是情節(jié),所有的一切都是為了劇中的、書中的人物做鋪墊,所有的一切都是為了塑造典型人物而服務。沒有人愿意為了寫故事而寫故事,那不會是一部出色的小說,也不會是一部好電影。所以,人物才是根本之本,只有把握了這一點,導演才能在大眾中脫穎而出,成為熒幕后的焦點?!兑淮趲煛分档靡惶岬倪€有,影片中的每一個橋段,每一個片段都可以拿出來做一個單獨的賞析,這是導演在動作、布景、臺詞、服裝中做到精益求精的必然結果。更重要的是,該片的主題值得人們深思??谷掌泻芏?,但是千篇一律的影片包括電視劇讓人厭煩,動作片也有很多,但單純武打片的時代卻已經(jīng)過去了,所以這部牽掛國家命運,又心有菩提的影片才能夠閃耀著人性的光輝。正如影片所問:“何為宗師?”宗師意義深厚,不是武術功底高者為勝,也不能只有一腔熱血情懷,二者兼具且需要經(jīng)歷重重磨難與歷練,看遍世間萬水千山、千百面孔才能有資格為宗師。武林中人還要知曉“點燈”的道理,“一條腰帶,一口氣。一盞燈,一個人”,一代宗師不能只是點亮自己的那盞燈,是要點亮越來越多的燈,有燈就有人,有人就有傳承,這燈就永遠不會滅,這就是一代宗師真正的意義,也是導演想要向我們傳達的精神。在此影片中,葉問是大師,宮二先生亦是大師。宮二先生這個集柔情、霸道、家國情懷于一身的女子,充滿著愛而不得的矛盾,情感與責任兩難抉擇的惆悵。就像她對葉問說的那樣:“習武之人有三個階段:見自己,見天地,見眾生。我見過自己,也算見過天地,可惜見不到眾生。這條路我沒走完,希望你能把它走下去?!奔词惯@樣她也堅定地走完了屬于自己的路。再如1994年9月10日在多倫多電影節(jié)上映的一部長達142分鐘的經(jīng)典犯罪劇情片《肖申克的救贖》,該影片位居豆瓣評分“豆瓣電影TOP250”NO.1的位置,名副其實摘得了影迷心中的桂冠之位。安迪是《肖申克的救贖》這部電影的主人公,他因被誣告謀殺妻子蒙冤入獄。在肖申克監(jiān)獄里安迪經(jīng)歷了種種磨難,利用自己的優(yōu)勢大展其才,而后揭露了典獄長的罪惡,最終成功地實現(xiàn)了越獄計劃。肖申克監(jiān)獄的救贖,是安迪重獲新生后自由的救贖,是對典獄長犯罪事實的救贖,也是對監(jiān)獄里朋友的心靈救贖。安迪在幾十年里因越獄想法計劃的“挖通道”行動,代表著生命的通道:通道一端是黑暗,而另一端是光明,是人類追求的最高境界——生命的自由。有詩云:“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兩者皆可拋。”該影片也同樣表達了文學中對于生命和自由的認知??梢姡恍﹥?yōu)秀的經(jīng)典影片需要展現(xiàn)完美的文學藝術,也是更加具有人文魅力的文藝作品,只有符合時代發(fā)展的文藝作品才能貼合大眾的口味,才能在歷史的潮流中歷久彌新,從而散發(fā)出電影藝術和文學藝術輝煌的光彩。
作為人類藝術,文學與電影有相同之處,卻又存在質的差別,文學是文字的藝術,電影是視聽的藝術。但不可否認文學與電影有著深厚的手足情誼,缺乏了文學性的電影是丟失了靈性的電影。文學和電影都有其自身獨特的光輝,毋庸置疑,二者無法割裂,是相輔相成的。電影是視聽的藝術,亦是文學的藝術,那么如何將二者更好地結合,讓電影發(fā)揮出更加璀璨的光芒是當下一個重要的文化命題。文學對電影的貢獻之大猶如泰山,即使多么成熟的影視技術也無法遮蓋文學原本而來的光芒,文學創(chuàng)作中的敘事手段、抒情手法還有其對人物深刻的性格描摹,以及層層遞進的個性塑造都成為了電影值得借鑒與揣摩的藝術表現(xiàn)作用。電影在某種程度上來講是文學的延展,這種延展包含著文學中無法到達的邊界,它豐富了文學的范圍,也擴大了文學的接受對象。雖然文學是一種靜態(tài)的美,但這種靜態(tài)的美感可以以一種獨特的方式注入電影,然后這種美感將變成電影的“氣”,使得電影重新獲得年輕的生命力。
文學中有先鋒小說,敘事結構,修辭手法,不同的切入角度有不同的讀者感受,同樣的道理,電影也有先鋒電影,怎樣合理使用科技手段,怎樣創(chuàng)新拍攝技術,使用新的拍攝手段和拍攝手法也需要當下的電影創(chuàng)作者深刻思考。作為新時代的現(xiàn)代人,我們有義務作為觀眾、讀者或者是電影家為新的電影歷史提出更加嚴格的要求,讓未來的熒幕世界散發(fā)獨特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