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峰
(江蘇省昆山禮仁外國語學校,江蘇 昆山 215300)
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基礎教育對物理教學的要求逐漸提高。物理科學源于生活,通過研究探索又反過來服務于生活。物理實驗教學的生活化意味著科學實驗教學的進步。在物理實驗中融入生活的元素,豐富物理實驗教學的科學體系,要以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論為指導,引導學生從自己熟悉生活中發(fā)現(xiàn)物理、探索物理、感知物理。教師必須重視在物理實驗過程中有效融入生活元素,以轉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徹底改變“黑板上的實驗”的教學現(xiàn)象,突出學生的物理實驗的主體地位,有效提高物理實驗課程的教學效果。
物理實驗在整初中物理教學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初中物理實驗課教學是學生學習物理不可或缺的環(huán)節(jié),可以說沒有實驗的物理教學是不完整的教學。物理實驗課主要包含實驗、練習及教材,物理實驗課不能脫離學生的生活實際,而是需要緊緊聯(lián)系生活,融入生活,創(chuàng)設生活化實驗教學情景模式,讓學生憑借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盡快了解物理實驗的操作實踐,熟悉物理操作過程,積累一定的實驗知識。
初中物理實驗探索物質(zhì)結構及其運動規(guī)律科學,教師在物理實驗過程中應遵循科學性的教學原則,采取科學的教學手段將物理研究的科學現(xiàn)象與學生生活實際緊密地聯(lián)系起來,從生活中選取掘取富有科學意義的教學資源,以確保物理實驗教學的科學性,確保物理實驗知識、理論及操作步驟的準確性。
在實驗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引導學生熟悉實驗操作規(guī)章制度,調(diào)動學生物理實驗的主觀能動性,注意引導學生全面認識生活現(xiàn)象對物理實驗教學的重要意義,促使學生將生活實際與實驗教學結合在一起,全方位地實施物理實驗操作過程。在實驗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強化學生實驗教學的主體意識,激發(fā)學生的物理實驗熱情。
初中物理教師要以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論為指導,在物理實驗課堂教學過程中積極探索、實踐生活化。
想要提高初中物理實驗教學質(zhì)量,就必須使用科學的實驗器材。現(xiàn)在許多學校條件都不差,基本的實驗器材均已齊備。但要真正激發(fā)學生對物理實驗的興趣,教師一定要將學生的生活化體驗放在首要的地位。提升實驗器材的生活化,讓學生從熟悉的生活中尋找與實驗室器材相類似的物品,充分了解實驗器材的材質(zhì)、結構、實驗操作的注意事項。當實驗器材具備了一定的生活性,學生就可以借此在生活中找到替代的實驗器材,對生活物品進行重構組合,讓其在課堂上替代物理實驗器材。這樣才能更方便學生接受實驗器材產(chǎn)生的實驗現(xiàn)象,提高實驗教學的效果和質(zhì)量。教師在引入生活物品替代實驗器材有助于引導學生展開思考,實驗器材的生活化可以讓學生靈活掌握物理實驗器材,為物理實驗的順利進行打好基礎。
例如,在教學蘇科版八年級物理下冊第十章的《液體壓強》時,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是了解影響液體內(nèi)部壓強大小的因素。在液體壓強實驗中,教師準備的生活物品是人人都喝過的礦泉水塑料瓶。學生們看到后都覺得難以理解。教師先在塑料瓶中間的位置上用銳器扎了兩個小孔,與瓶中的水面等深,但位于相反的方向。同學們發(fā)現(xiàn)礦泉水向外噴射水,距離相等時,水深一致;而且實驗過程中,大家發(fā)現(xiàn)瓶中的水在瓶子的各個方向均有壓強并且相等。隨后,教師讓一個同學在瓶身不同高度扎孔,并且裝滿了水。這時小孔噴射水的距離,關于液體壓強及深度的關系,同學們用肉眼就可以觀察得清清楚楚了。此外,塑料水瓶還可以做很多實驗。如分析聲波傳遞能量、分析浮力大小等等。一只普普通通的塑料水瓶源取自于生活,本來是無緣于物理實驗的,但經(jīng)過教師的巧妙設計,就可以在多種物理實驗中大顯身手了。
教學情境生活化是近年來基礎教育界的熱門話題。教學情境生活化不僅可以使學生掌握知識、培養(yǎng)能力,而且可以使學生們形成一種積極向上的生活態(tài)度,并且具有適應新時期的道德素養(yǎng)和健康人格。在初中物理實驗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從生活化視角出發(fā),將現(xiàn)實生活中的場景有機融入物理實驗之中,以學生們熟悉的生活為物理實驗做鋪設,借此激發(fā)學生的物理實驗興趣,讓初中物理實驗課堂顯得更鮮活、更加生動。教師聯(lián)系學生生活實際,創(chuàng)設一個良好的物理實驗情境,可以拉近學生與物理實驗的心理距離,讓學生們更喜歡參與物理實驗,融入實驗操作,有效地提高物理實驗的效果。
例如,在蘇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級下冊的《家庭電路與安全用電》一節(jié)的教學過程中,為了使學生對家庭安全用電有一個直觀、深刻的視覺沖擊,教師就在大屏幕上播放了生活中高壓線路產(chǎn)生短路時發(fā)射出強大而耀眼的電弧發(fā)射的情景。當學生看到生活中電光閃爍的奇特情境,張口結舌,紛紛發(fā)出了一陣陣的驚嘆。學生既感慨于電流的強大,又對用電安全產(chǎn)生了一種敬畏之情。當大家對電路短路發(fā)生的現(xiàn)象有了直觀感受,對其產(chǎn)生的嚴重危害有了深入的了解,這時教師再讓學生進行電路短路的實驗,學生就會更認真、更仔細地觀察物理現(xiàn)象,對物理實驗的結果認知上也就顯得更加深刻。
學完這課后,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嘗試對一些簡單的家庭電路安全故障進行維修,提高家庭生活用電的安全系數(shù),讓初中物理這門綜合應用課程充分發(fā)揮其服務生活的作用,不再讓物理成為一門遠離學生現(xiàn)實生活的學科。如此,教師教會學生正確對待生活中的物理現(xiàn)象,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可以增加學生物理學習的成就感,讓學生通過生活實踐感受科學與生活之間的密切關聯(lián),充分激發(fā)學生對科學知識的探索欲望。
初中階段的學生尚不具有較復雜和系統(tǒng)的物理知識,在學校物理實驗室里往往不知所措。對這些初涉物理課程的學生,教師要努力探索設計生活化的實驗操作過程,讓物理實驗過程充滿生活情趣,滿足學生的好奇心理特點,提升他們對實驗過程的理解和掌握,保證實驗順利地開展。因此,在初中物理實驗生活化的過程中,教師一定要注意貼近學生的生活現(xiàn)實與年齡、思維特點。在物理實驗課程生活化的教育理念指導下,在物理實驗中,教師要以學生的思維特點為核心指導學生的實驗,讓學生真正參與物理實驗操作,激發(fā)學生對物理實驗的探索欲,在學生的操作過程中,讓物理走下講壇,走進生活,貼近生活,融入生活,全面強化物理實驗的生活化設計,全方位地實現(xiàn)物理實驗生活化教學。
例如,蘇科版八年級下冊的《靜電現(xiàn)象》的教學目標是了解摩擦產(chǎn)生靜電的物理現(xiàn)象。靜電現(xiàn)象作為一種物理現(xiàn)象,在日常生活中是十分常見的。人們在梳理頭發(fā)、在脫化纖內(nèi)衣時都會有所感覺到。“靜電現(xiàn)象”學生雖不陌生,但卻不知其產(chǎn)生的原理。對此,教師可以通過“電荷”實驗,引導學生認識摩擦起電現(xiàn)象,了解電荷的種類及電荷間的相互作用。在實驗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生活中的小氣球作為實驗器材實施摩擦起電的實驗和頭發(fā)靜電的實驗。教師將小氣球一一發(fā)給學生,讓學生給小氣球吹氣后摩擦頭發(fā)。經(jīng)過短暫的摩擦之后,教師讓大家把手松開,看看頭上的小氣球是否掉下來。學生驚奇地發(fā)現(xiàn)頭發(fā)上的小氣球并沒有掉下來,好像是被膠水粘在了頭發(fā)上一樣。然后,教師讓學生輕輕將小氣球從頭發(fā)上拿開,再看同桌的頭發(fā)又會有什么新發(fā)現(xiàn)。這時大家再次驚奇地發(fā)現(xiàn)同桌的頭發(fā)像變魔術一樣,跟著小氣球豎起來了。此時,有些細心的同學還發(fā)現(xiàn)與頭發(fā)摩擦過的小氣球像粘在自己的衣服上,還有在褲子上、在書包上都會一樣粘著。實驗做到此時,教室里面的氣氛立刻就變得活躍起來。學生學習興致勃勃,熱情高漲,要教師說出其中包含了什么奧秘。接下來的教學就顯得輕松愉悅,效果異常好。這樣的實驗課,學生自己動手操作,以生活作為物理實驗的探索對象,使得他們記憶牢,理解快,收到了良好的實驗效果。
新課導入是課堂教學極其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它是承接舊知識、啟導新知識,貫通前后教學內(nèi)容的紐帶,是啟迪學生思考、開發(fā)學生智力的一個契機。心理學研究成果表明,學生對于一堂課好的開頭與結尾的印象最深刻,“良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眱?yōu)秀的新課導入具有巨大的藝術魅力,它可以把學生毫無頭緒的學習視線一下子匯聚于本課的教學內(nèi)容之中,為后續(xù)的教學奠定良好的基礎。
初中生剛接觸物理的時候,對于未知事物有著強烈好奇心,對于新奇的故事、事物都抱有極大的興趣。教師在新課導入時可以用講故事的教學形式讓學生融情入境,以激發(fā)他們對物理實驗的興趣。而后教師能夠將其中蘊含的生活常識、現(xiàn)象用物理的知識解釋,或反過來用生活的事物解讀教材中的物理現(xiàn)象。這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物理學習興趣,讓他們對物理實驗始終都能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欲。
例如,在學習《壓強》這節(jié)內(nèi)容前,教師可以“千釘鞋”故事作為新課導入:秦朝有一種刑法——“穿釘鞋”,給犯了法的罪人穿上釘子朝上的木鞋,繞咸陽城走三圈。一次某位大臣因冒犯了秦王,秦王大怒讓手下人給他穿只有一根釘子的鞋。一位大臣與這位罪臣有交情,就想了個方法救他。他對秦王說一根釘子太少,像他這樣罪大惡極者應該給穿一千顆釘子的鞋游街示眾。秦王聽了大喜命令照做。結果,該大臣輕松地穿著“千釘鞋”繞咸陽城走了三圈。為何穿只有一根釘子的鞋子腳會受傷,而穿有一千顆釘子的鞋子人卻一點沒事呢?這其中包含了什么樣的物理原理呢?教師在給學生提出這幾個問題后,并沒有直接解答,而是請了兩位力氣大的男女同學各一名,讓他們把鐵釘釘入木板,并讓大家猜猜看,哪一位能更快釘入?在學生的定勢思維中,女生力氣一般都比男生的力氣小些,所以大家一致認為男生會釘?shù)酶?。然而卻不知在私下里,教師準備一銳一鈍兩根不同的釘子,將尖銳的一根給了女生,而鈍的一根給男生。實驗結果是女生的速度勝于男生。這種反差明顯且不合常理的實驗結果引起了學生的疑惑,紛紛表示“不可思議”。此時,教師當著全體同學的面拔出了兩顆鐵釘,讓學生靠近仔細看看這兩顆釘子的不同。謎底揭曉讓學生目睹了受力面積直接影響著壓力作用效果。如此探究過程避免了傳統(tǒng)教學中一味地教師講解,而學生精力難以集中的難題,讓每一位學生都可以直接參與到物理實驗探究之中。
故事化的教學導入,把物理教學內(nèi)容轉化為學生都喜聞樂見的故事情節(jié),為物理實驗創(chuàng)設了一個充滿生活情趣的教學情景,不僅可以增強物理實驗教學的趣味,讓學生聆聽故事過程中不知不覺地學到了知識,而且可以使學生懂得了如何將物理科學知識應用于日常生活之中。
綜上所述,在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融入生活的元素,將實驗教學與學生生活緊密地結合在一起,讓物理實驗更貼近生活,實現(xiàn)生活化的實驗器材、實驗情境、實驗過程,實驗導入。教師要嚴格遵循初中物理實驗生活性、科學性、主體性的教育原則,增強學生的生活物理思維能力,這對學生在學習、生活等方面具有重要影響,對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提高實驗教學的質(zhì)量均具有重要教育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