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論唐宋茶文化的倫理意涵

2022-11-22 13:06:26周瑞春
茶葉通訊 2022年1期
關(guān)鍵詞:貢茶龍鳳茶文化

周瑞春,石 青

1.無錫太湖學院 馬克思主義學院,江蘇 無錫 214064;2.中國人民大學 茶道哲學研究所,北京 100872;3.商丘市梁園區(qū)教師進修學校,河南 商丘 476002

《易經(jīng)》有云:“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1],在中華文明歷史長河之中,文化始終承擔著啟迪心智、教化民眾、維護社會穩(wěn)定的重要職能。唐宋時期,儒家文化在于佛教、道教的“三教合流”中進一步牢固中華正統(tǒng)主流文化地位,形成以“父子、君臣、夫婦、兄弟、朋友”等“五倫”關(guān)系為核心要義的倫理思想體系。與此同時,自秦人入蜀后始有的“茗飲之事”[2]——茶文化,也在不斷形成和發(fā)展。隨著唐代陸羽《茶經(jīng)》的問世,“茶道大行,王公朝士無不飲者”[3];至宋代,茶更是“君子人靡不嗜也,富貴貧賤靡不用也”[4],成為一種全民文化。茶文化的盛行,使得“茶”進入政治、經(jīng)濟、社會等各個領(lǐng)域,并與儒家主流文化進行了深入的互動互構(gòu)[5]。在此過程中,儒家“五倫”思想通過以茶為媒、寓茶以理的茶事活動,賦予了茶豐富的倫理教化意涵。為此,本文主要從儒家視域,對唐宋時期茶文化中“五倫”倫理意涵進行梳理和探討。

1 君禮臣忠之茶

在“五倫”關(guān)系之中,君臣關(guān)系因其對于統(tǒng)治階層的特殊意義,實際上始終占據(jù)著首要位置。《論語》有云:“君視臣以禮,臣視君以忠,君禮臣忠”[6]。唐宋時期貢茶制度的實施,即在茶葉制造、賜茶及飲茶中充分展示了寓茶以禮、禮制天下的君臣倫理內(nèi)涵。

所謂“貢茶”,是指專供皇室宮廷之“茶”。貢茶自唐代進入制度化發(fā)展階段,其賞賜對象有皇親國戚、親近大臣到邊疆將領(lǐng)、文人學士、宦官等。到宋代時,貢茶越來越奢侈講究,以北苑貢茶最為有名,尤以“龍鳳”團茶最為名貴。“龍鳳”團茶分大龍、大鳳、小龍、小鳳四種,大小以重量而分。據(jù)宋代王辟之《澠水燕談錄》載:“龍、鳳團茶最為上品,一斤八餅。慶歷中,蔡君謨?yōu)楦=ㄟ\使,始造小團以充歲貢,一斤二十餅,所謂上品龍茶者也……”[7]宋代張舜民《畫墁錄》記載,龍鳳團茶從宋太宗趙光義時期開始進貢一直到宋徽宗趙佶時期,“不過四十餅,專擬上供”。[8]宋代姚寬《西溪叢語》載,每年上供龍鳳團茶“十綱”(十次綱運),“第一名曰試新,第二名曰貢新,第三名有十六色,第四有十二色,第五次有十二色,“已下五綱,皆大小團也”[7]。進貢的龍鳳團茶,皇帝除了自己喝之外,也會分賜給王公大臣,而“龍鳳”團茶的分賜,在有宋一代成為“茶”界一大盛事,將儒家“君臣有義”、“尊卑有別”、“長幼有序”之道彰顯得淋漓致盡。比如,清人汪繼壕在校南宋熊蕃的《宣和北苑貢茶錄》時,注引北宋楊憶《談苑》記載,《談苑》稱龍鳳團茶分十個等級,“曰龍茶、鳳茶、京挺、的乳、石乳、白乳、頭金、蠟面、頭骨、次骨”,不同等級之茶則對應分賜給不同尊卑等級之人,“龍茶以供乘輿及賜執(zhí)政、親王、長主,其馀皇族、學士、將帥皆得鳳茶,舍人、近臣賜京挺、的乳,館閣白乳”。[9]與此同時,分賜的先后順序也有講究,“惟白茶與勝雪自驚蟄前興役……號為頭綱。玉芽以下,即先后以次發(fā)?!盵9]有時候,因為分賜時僭越了禮制,便會被事后及時更正,比如《宋史·后妃傳》就記載了因?qū)ⅰ褒埐琛?、“鳳茶”賜錯給大臣,后更改為“京挺”茶的案例,“舊賜大臣茶有龍鳳飾,明德太后(真宗之母)曰:‘此豈人臣可得?’命有司別制入香京挺以賜之?!盵10]由此可見,龍鳳團茶的分賜過程嚴格執(zhí)行尊卑有別、長幼有序的禮制規(guī)范,“茶”被賦予了濃厚的綱常倫理內(nèi)涵。此外,隨著賜茶活動制度化,宋代統(tǒng)治者還經(jīng)常對文武百官甚至是僧道庶民賜茶,在與他國進行外交及對少數(shù)民族進行安撫等國事活動中,也頻繁出現(xiàn)“貢茶”和“賜茶”的身影,可見茶已成為對外交往睦鄰及對內(nèi)維護社會禮制的重要工具。

2 親親愛人之茶

對于中國古代社會而言,家庭是很重要的綱常倫理關(guān)系場域,“五倫”中父子、夫婦、兄弟這“三倫”關(guān)系的建構(gòu)都是以家庭為基本單位?!吨杏埂酚性疲骸叭收?,人也,親親為大”[11];《論語》也說:“孝悌也者,其為人之本歟”[6],可見對于“百善孝為先”的儒家倫理而言,人之為人的基本路徑是由家庭孝親推己及人到“仁者愛人”,以家庭親親為基本單位,實現(xiàn)全社會“禮而后治”的和諧狀態(tài)。唐宋時期,隨著茶文化從上流社會精英文化向全民大眾俗文化擴展,在民間百姓家庭之中,“茶”的家庭倫理內(nèi)涵也越來越豐富和厚重。

北宋王禹偁曾寫有《龍鳳茶》詩:“樣標龍鳳號題新,賜得還因作近臣……愛惜不嘗惟恐盡,除將供養(yǎng)白頭親?!蓖跤韨牜@賜龍鳳茶,自然是莫大的榮耀,獲得如此珍貴的龍鳳團茶,他隨即想到的不是自己如何一飽口福,而是舍不得喝,想留著給年邁白頭的雙親奉上清茶。龍鳳團“其價值金二兩”,王禹偁“愛惜不嘗”自然不是因其價貴,而更多的是因“然金可有而茶不可得”[7]。以飽含皇恩之茶奉于白頭親,是對“孝”和“敬”最好的闡釋,此時之“茶”,已經(jīng)完全脫離了物化的層面,成為一種彰顯孝親精神、家國倫理之道的無價之寶。

除了孝親內(nèi)涵外,隨著茶俗茶禮的發(fā)展,茶在夫婦之倫維度上也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比如,宋代劉斧《青瑣高議》記載,趙飛燕有一次夢中啼哭很久,“侍者呼問方覺。乃言曰:適吾夢中見帝,帝自云眾賜吾坐。帝命進茶,左右奏帝云:‘向日侍帝不謹,不合啜此茶’”[7]。趙飛燕與已逝的漢成帝劉驁曾是君臣、夫婦,由于“侍帝不謹”,趙飛燕在夢中仍被指“不合啜此茶”。在這里,茶實際上已經(jīng)成為君臣、夫婦、人鬼(神)等倫理綱常、宇宙陰陽之道的評判標準,只有當“合”宇宙陰陽、人倫綱常之道,才有資格被賜“啜茶”。實際上,早在唐初,茶就已經(jīng)作為重要的信物進入婚俗禮儀之中,據(jù)《西藏政教史鑒·附錄》記載:“則茶葉,亦自文成公主時輸入藏土也”[12]。到了宋代,在民間以茶為禮的婚配習俗已經(jīng)十分盛行。陸游在《老學庵筆記》中記載,“男未娶者,以金雞羽插髻,女未嫁者,以海螺為數(shù)珠掛頸上……其歌有曰:‘小娘子,葉底花,無事出來吃盞茶?!盵13]宋代單身男女以茶為媒來試探彼此心意,訂下婚配之約。此外,古人婚配還講究“三茶”,即訂婚時“下茶”、結(jié)婚時“定茶”和洞房時“合茶”,也有將“提親、相親、入洞房”的三次沏茶合稱“三茶”;江浙一帶有的地區(qū)男子向女子求婚稱“下茶”,女方受聘茶禮稱“受茶”,一旦“受茶”即有訂婚之義,是謂“好女不吃兩家茶”[14]。唐宋以茶為禮,寓意堅貞不渝,以致于到明代時,許次紓在《茶疏·考本》中說:“茶本移不,植必生子,古人訂婚,必以茶為禮?!盵15]以茶為禮的婚俗倫理,不光是在漢民族中流行,在云南拉祜族、布朗族、白族、貴族侗族、撒拉族、藏族、畬族、回族、壯族等眾多邊遠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也被不同形式地采納和創(chuàng)新,這都說明茶文化的“夫婦”倫理意涵經(jīng)唐宋以降,漸為全社會廣泛接受和認可[16]。

儒家文化要求君子立于天地之間具備“仁智勇”三達德的獨立人格,所以與“父子”、“夫婦”維度相比,獨立自處君子在“兄弟”之維的表述相對內(nèi)斂得多,相關(guān)茶文獻也較少,但我們依然可以從古人流傳下來的只言片語中窺見一斑。如,蘇軾《望江南·超然臺作》有云:“寒食后,酒醒卻咨嗟。休對故人思故國,且將新火試新茶?!薄俺慌_”位于密州(今山東諸城),是蘇軾貶謫至此后修葺城北舊臺所建,由其弟蘇轍題名“超然”。寒食節(jié)后,蘇軾登超然臺,眺望暮春煙雨,思念弟弟蘇轍,寫下了這首詞,以茶寄托兄友弟恭之情誼溢于言表。又如,蘇軾《新茶送簽判程朝奉以饋其母有詩相贈次韻答之》一詩,其中兩句:“從此升堂是兄弟,一甌林下記相逢。”蘇軾得到御賜龍團新茶后,送給友人去轉(zhuǎn)奉其母,這種“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親親愛人之道,通過“茶”這一既樸實又名貴的自然之物的傳遞,形成了教化民眾及營造公序良俗氛圍的社會效應。在蘇軾看來,以茶奉友之母后,其與朋友便“從此升堂是兄弟”,倆人的友誼將進一步升華為“兄弟”血緣親情。由此可見,“茶”在當時人看來,甚至已經(jīng)具備了調(diào)整社會人倫關(guān)系的強大功能。

3 以誠相交之茶

茶有品,人有格;茶有真香,友有真友。飲茶之風盛行之后,茶成為社交場所的寵兒,其“最宜精行儉德之人”的人格化精神屬性也成為人際交往中覓知己、求真友的最佳物化載體。

唐代皮日休曾寫下《茶中雜詠》十首,其好友陸龜蒙也撰寫《奉和襲美茶具十詠》,兩人以茶撰文,相互唱和,涉及了茶塢、茶人、茶筍、茶籝、茶舍、茶灶、茶焙、茶鼎、茶甌、煮茶方方面面,成為唐代文人以茶相交的巔峰之作。宋代時,隨著茶俗、茶禮的成熟,以茶交友、以茶待客已成為人們生活日用之事,林駉《古今源流至論續(xù)集·榷茶》載“賓主設(shè)禮,非茶不交”,朱彧《萍州可談·茶湯俗》也稱“今世俗客至則啜茶,去則啜湯”[8]。歐陽修曾寫有《雙井茶》一詩,其中有“豈知君子有常德,至寶不隨時變易”“君不見建溪龍鳳團,不改舊時香味色”之句,君子交友之道由一杯茶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此外,唐宋文人士大夫之間還通過各類茶事活動,由茶觀人、以茶識人、因茶信人,賦予茶更為豐富的人倫內(nèi)涵。北宋沈括在《夢溪筆談》中記載了一則軼事:嗜茶愛茶的王旦,只有在名士楊億到訪時才會讓子弟取出其私藏的茶囊奉茶,然而后來卻兩次因只是殿中丞的張士遜到訪而“命‘取茶囊’”,當家里子弟詢問張士遜何故被其如此看重時,王旦回答:“張有貴人法,不十年當據(jù)吾座”,后來果然如王旦所言,張士遜歷經(jīng)真宗、仁宗二朝,三次拜相,致仕時封鄧國公[17]。王旦“看人下茶碟”當然不是吝嗇茶葉,更多是在借奉茶表明自己惺惺相惜、識人之明的態(tài)度。唐宋自茶事興,文人士子相交,不以權(quán)貴奉茶,只因才情逸趣相匹才以清茶相邀,這也突顯了君子高潔不阿的風骨人格。

統(tǒng)觀唐宋兩代,茶從草木藥食到百姓日飲,成為“柴米油鹽醬醋茶”之一。在各類茶事活動中,茶與政治、經(jīng)濟、社會、宗教等各個方面充分交融,形成了茶詩、茶詞、茶禮、茶俗、茶法、茶藝、茶道等內(nèi)容龐雜、內(nèi)涵豐富的中華茶文化體系。在茶文化與封建社會儒釋道主流文化的互動互構(gòu)中,茶逐漸被賦予豐富的人格化精神及倫理意涵,成為穿梭“天地人”的靈媒、維護禮制的工具、協(xié)調(diào)人倫關(guān)系的載體,茶的意象化內(nèi)涵也最終沁入到國民人格精神之中。

猜你喜歡
貢茶龍鳳茶文化
Cosmetea新型美妝茶文化品牌店
傳統(tǒng)龍鳳紋在當今首飾中的應用
龍鳳雙胎
寶藏(2020年4期)2020-11-05 06:48:32
茶文化的“辦案經(jīng)”
龍鳳元素系列課程設(shè)計
世界各地的茶文化
別具特色的俄羅斯茶文化
送茶五噸
送茶五噸
雜文選刊(2018年5期)2018-05-09 06:01:18
龍鳳珠寶LOGO征集活動
中國寶玉石(2018年3期)2018-01-28 14:09:55
平罗县| 冀州市| 左权县| 洛宁县| 宜昌市| 双流县| 保靖县| 江门市| 苏尼特左旗| 昌图县| 宜昌市| 竹北市| 抚州市| 惠州市| 新巴尔虎左旗| 视频| 呼和浩特市| 临颍县| 石城县| 武城县| 遂宁市| 商洛市| 岫岩| 石泉县| 民权县| 陵川县| 岐山县| 济阳县| 务川| 黑水县| 浦江县| 汶川县| 黔西| 禹州市| 斗六市| 运城市| 嘉祥县| 玉树县| 维西| 鄯善县| 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