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雨林
(廈門市市政工程設計院有限公司,福建 廈門 361004)
在城市快速發(fā)展的過程中,居民對城市道路尤其是人行道的質量要求在不斷提高。在“海綿城市”理念下,人們對人行道的要求除了滿足基本功能外,還要求舒適化、美觀化和精細化,特別重視人行道透水磚的鋪裝施工[1]。
廈門市早期人行道鋪磚材料主要采用高強度彩磚、花崗巖面板等不透水性材料,在2012 年廈禾路提升改造中開始使用透水磚鋪裝,2015 年廈門市作為首批國家“海綿城市”試點后,人行道鋪裝建設要求達到“小雨不濕鞋,大雨不積水”的效果,透水磚鋪裝在廈門市城市人行道建設中開始被廣泛使用。本文以近年來廈門市人行道透水磚鋪裝效果為研究內(nèi)容,對人行道透水磚鋪裝過程中存在的質量問題進行分析和探討,并提出應對措施。
經(jīng)過第一輪、第二輪和第三輪市政道路設施改造提升項目和軌道交通1號線、2號線、3號線沿線市政道路改造提升項目的實施,廈門市市政道路質量得到了很好的提升。在總結廈門市市政道路提升改造工程取得的成果時,專門對近年來新建市政道路工程中人行道透水磚鋪裝存在的問題進行了重點分析,筆者認為主要原因來自材料質量、設計、施工及維護管理四個環(huán)節(jié)。
人行道透水磚鋪裝出現(xiàn)質量問題,由材料環(huán)節(jié)造成的原因有兩個方面:一方面是采購的材料質量本身不合格,另一方面是所選材料的參數(shù)不符合要求。比如,透水磚耐磨性、抗折強度、透水率不滿足規(guī)范要求等,使用過程中會出現(xiàn)磨損嚴重、斷板、損邊、色澤差異大、透水性能下降快、褪色等問題。
1.2.1 路面結構設計不合理。
路面結構設計不合理,會嚴重影響透水磚的使用效果,常常會產(chǎn)生以下質量問題:
(1)透水磚厚度或強度不足,未考慮適用環(huán)境(是否有停車需求),導致斷板或沉降問題;
(2)采用中粗砂作為調(diào)平層時,未設置透水土工布,中粗砂易流失導致不均勻沉降,進而導致透水磚出現(xiàn)破壞的情況;
(3)現(xiàn)狀路基為弱透水土層,但未設置透水墊層,會導致結構透水性差,在小雨量時即出現(xiàn)積水,影響透水磚使用的耐久性。
1.2.2 道路橫坡設計過小
人行道橫坡坡度過小,常常采用≤1%的橫波設計,造成人行道橫向兩端相對高差小,施工時易形成平坡現(xiàn)象,在下雨期間無法將路面雨水迅速排出,致使透水磚長時間浸泡在雨水中,不利于透水磚的使用。
1.2.3 設計不夠精細化
(1)無障礙坡道設計問題:無障礙坡道口高差設計要求≤2cm,但改造時發(fā)現(xiàn)市內(nèi)道路坡道口存在較大高差,導致無障礙車輛、非機動車輛行駛不舒適,如圖1所示。
圖1 無障礙坡道口高差較大
(2)盲道設計問題:一方面存在盲道寬度設置不合理的情況,在人行道寬度較小的情況下,設置0.5m的盲道,導致行人行走舒適性差;另一方面是盲道連續(xù)性差,因避讓井蓋、消防栓等障礙物,盲道磚存在繞行設置或斷開設置等現(xiàn)象,如圖2所示。
圖2 盲道繞行示意圖
(3)井蓋鋪裝材料選擇問題:人行道存在大量鑄鐵井蓋,嚴重影響人行道鋪裝整體協(xié)調(diào)性和舒適性。
(4)非機動車停車位標線劃分問題:一方面是非機動車停車位標線設置位置不合理,影響行人空間;另一方面是不同部門施畫圖案不統(tǒng)一或存在多次施畫等問題;另外還存在采用熱熔標線,導致透水磚污染等現(xiàn)象。
(5)人行道有效通行空間不足的問題:人行道上存在部分設施影響行人通行空間,如消火栓、控制柜、桿件、喬木等。
經(jīng)現(xiàn)場查看,有諸多舒適化、美觀化和精細化方面的問題來自施工方面:(1)平整度、拼縫、鎖邊等細部施工精細度不夠;(2)排版及整版率差,切割不合理,整體美觀性較差;(3)面磚嵌縫砂偏細,掃縫導致面磚空隙堵塞,影響滲水。
透水磚鋪裝完成以后,后期的維護和管理也非常重要,如果維護管理工作不及時或不到位,會造成透水磚使用效果不如人意的問題:(1)沖洗不及時,造成透水磚縫隙堵塞,透水率下降;(2)透水磚維修時,未按照現(xiàn)狀磚顏色進行恢復,導致人行道磚面顏色差異較大,影響整體美觀;(3)人口密集的老城區(qū),沿街餐飲店面油污污染、垃圾堆放污染等問題,導致透水磚性能受到很大影響。
(1)規(guī)格尺寸:從鋪磚人行道的平整度、整體協(xié)調(diào)和美觀性的角度考慮,人行道鋪磚推薦采用50cm×25cm的大尺寸磚。城市人行道不僅供行人通行,往往非機動車也在上面行走,因此透水磚的厚度推薦采用8cm。
(2)顏色:透水磚顏色應結合整體城市規(guī)劃、周邊環(huán)境色彩、已建道路等因素綜合考慮,盡量采用灰色調(diào)或暗紅色調(diào)。
(3)透水磚的抗壓強度、抗折強度應結合使用環(huán)境進行區(qū)分,主要根據(jù)是否有停車需求進行劃分,具體強度指標應符合表1規(guī)定[2]。
表1 透水磚抗壓強度和抗折強度規(guī)定(單位:MPa)
(4)透水磚的物理性能應符合表2規(guī)定。
表2 透水磚物理性能要求
2.2.1 路面結構設計
人行道透水磚路面結構由透水磚面層、調(diào)平層、基層、墊層、路基構成。人行道路面結構設計應根據(jù)人行道使用環(huán)境進行設計,當有停車需求時,應適當增加基層厚度,提高路面結構承載力;當路基為不透水或弱透水層時,應設置碎石墊層,提高路面結構的透水性能。
典型透水磚人行道路面結構設計應滿足:(1)8cm厚透水性磚(面層);(2)3cm 厚1:5 透水干硬性水泥砂漿/中粗砂+土工布(調(diào)平層);(3)15~20cm 厚透水混凝土(基層);(4)10~15cm 厚砂碎(墊層);(5)路基土層壓實度不小于92%。
2.2.2 橫坡設計
人行道的縱坡一般與機動車道縱坡一致,透水磚人行道橫坡的設計應結合道路縱坡、排水、行走舒適性綜合考慮,當?shù)缆房v坡≤2%時,人行道橫坡宜采用2%~3%的坡度;當?shù)缆房v坡>2%時,人行道橫坡宜采用1%~2%的坡度,人行道寬度大時,取較大值。
2.2.3 精細化設計
(1)無障礙坡道設計:緣石坡道的坡面應平整、防滑,為提高行人和非機動車通行舒適性,緣石坡道的坡口與車行道之間宜零高差,坡道口應盡量采用全寬式單面坡[3]。無障礙坡道改造前后對比如圖3所示。
圖3 無障礙坡道改造前后對比
(2)盲道設計:盲道應保持連續(xù)、順直,桿件、控制柜等障礙物應避讓盲道。盲道的顏色宜與相鄰的人行道鋪磚顏色形成對比,宜采用黃色調(diào)。行進盲道的寬度宜為0.25~0.5m,當人行道寬度≤3m 時,行進盲道寬度宜采用0.25m,當人行道寬度>3m 時,行進盲道寬度宜采用0.5m。
(3)井蓋設計:人行道、非機動車道上的井蓋應采用景觀型不銹鋼(整體式)檢查井蓋,填充材料應與周邊鋪裝一致,包括材質、色彩及規(guī)格,填充鋪裝拼縫應與人行道鋪面基本契合,鋪設方向應完全一致,井蓋與人行道面層應為零高差。井蓋上應有井的類型標注,方便權屬單位后期檢修和維護,標注于井蓋預留的金屬牌上。
(4)非機動車停放點設計:非機動車停放點的設計以不影響行人和非機動車通行為原則,停放點寬度宜按2m設置,條件受限段最小寬度可為1.5m,可利用樹池間間距、綠化退線、街角綠化和路外閑置空間進行設置。
避免熱熔漆施畫存在污染和易脫落等情況出現(xiàn),采用統(tǒng)一樣式、顏色和LOGO 尺寸,宜采用融嵌式地面標識解決方案,將道路所需的標志圖案通過特定工藝嵌入基礎材料中,鋪設完成后無需噴涂,同時具有耐久性強,施工便利,維護簡單等特點。
非機動車停放點設計樣式如圖4所示。
圖4 非機動車停放點設計
(5)空間凈化改造:人行道空間設計,應堅持“以人為本”原則,路側帶上不應有影響行人通行的設施,如消火栓、控制柜、路名牌、垃圾箱、廣告牌、桿件、喬木等,應集約設置在設施帶上或退線綠化范圍內(nèi),凈化人行道和非機動車道通行空間(見圖5)。人行道改造范圍宜按照“橫到邊、豎到底”原則,即人行道應與建筑前區(qū)一體化設計,協(xié)調(diào)鋪裝風格,一體化提升改造。
圖5 空間凈化改造前后對比
透水磚鋪裝施工應嚴格按照施工工序,加強管理,以“家居裝修”的精神,施工時嚴格采用“掛線定位法”進行鋪裝,保證鋪裝直順,彎曲鋪裝施工采用“以直代曲”,只有每一道工序都得到嚴格控制,才能保證鋪磚的質量。
(1)鋪裝透水磚時,施工人員不得直接踩在找平層上作業(yè),宜在砂找平層上鋪墊木板或在鋪好的磚面上作業(yè)。更不得在鋪設好的磚面上拌和砂漿或堆放材料。
(2)人行道鋪磚前應核對鋪磚的模數(shù),盡量減少非標準尺寸透水磚的出現(xiàn)。人行道應“掛線”鋪裝,保證鋪裝直順,鋪裝過程使用水平尺、3m直尺校驗平整度。
(3)采用大塊透水磚一字形鋪裝的路面,平面彎曲鋪裝板施工采用“以直代曲”的鋪面方式,端板和板邊應采用切割透水磚方式進行接縫處理,具體施工見圖6。
圖6 平面彎曲路面施工示意圖
(4)豎向彎曲路面的施工,應將路面基層及墊砂層采用豎向曲線過度,其接縫寬度宜為2~6mm,如圖7所示。
圖7 豎向彎曲路面施工示意圖
(5)透水磚之間接縫寬度不應大于3mm。鋪裝到路邊緣產(chǎn)生不大于20mm的縫隙時,可適當調(diào)整透水磚之間的接縫寬度處理。
(6)透水磚鋪筑完工后,表面敲實,應將分散在各處的物料集中,面磚上不得有殘留水泥砂漿,保持工地整潔。
(7)面層鋪裝完后基層未達到規(guī)定強度前,應設置圍擋,嚴禁行人、汽車等機動車輛通過,維持鋪裝完成面的平整。
(8)鋪裝完工后應立即封閉,灑水濕養(yǎng),3d 后可開放行人通行,7d后可允許非機動車通行或機動車停放。
(9)施工期間應該嚴格按照施工程序,加強管理。防止施工期間路面污染,造成透水層透水功能減弱。
(10)施工期間委托獨立的檢測單位進行現(xiàn)場透水系數(shù)檢測,每層需檢測合格后才能進入下一道工序。
(1)后期改造施工、破損修復等對透水磚的恢復,需按原設計圖紙進行。
(2)對現(xiàn)場路面定時進行透水系數(shù)檢測,定期對透水路面進行維護,每半年不少于1 次采用高壓水槍或者真空吸附設施對透水磚進行清潔[4]。
綜上所述,城市人行道透水鋪磚設計要堅持因地制宜、以人為本的原則,從透水磚材料指標設計、路面結構設計、無障礙設計及附屬設施設計方面進行綜合考慮。透水磚鋪裝施工應嚴格按照施工工序,加強管理,以“家居裝修”的精神,施工時嚴格采用“掛線定位法”進行鋪裝,保證鋪裝直順,彎曲鋪裝施工采用“以直代曲”,只有每一道工序都得到嚴格控制,才能保證鋪磚的質量。透水磚鋪裝的后期維護清洗,是影響路面透水性能的關鍵性因素,加強對透水鋪磚路面的清洗,及時、精準的對現(xiàn)場進行維護,才能打造舒適、精美的城市人行道環(huán)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