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衛(wèi)平
曾在電視上看過這樣一則報道:國內(nèi)某著名高校的一位女大學生,考取出國留學獎學金,這原本是件值得高興的事情,但因過度焦慮導(dǎo)致精神失常。
原來,該學生是獨生子女,從小備受寵愛,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甚至上了大學,媽媽還要每周到學校為她料理生活。在得到出國讀書的機會后,她一想到自己將要獨自出國求學,無人照顧,不知自己將如何生活,以致過于焦慮,甚至精神失常。
后來,這位學生的媽媽說了一句令人深思的話:“我們一心一意地愛她,凡事為她著想,誰知卻害了她?!?/p>
有教育專家對這件事作出了總結(jié):愛孩子是每一位父母的天性,這位學生的媽媽愛孩子沒有錯,但她愛孩子的方式過于盲目和缺乏理性,忽略了為孩子提供自主發(fā)展的空間,從而使孩子在習慣了消極的依賴之后,一旦需要獨自面臨挑戰(zhàn),便無所適從。
看到相關(guān)報道后,我驚出了一身冷汗,因為我從那位媽媽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這令我不寒而栗。
我和女兒相處的畫面,在我眼前一幀幀閃過。從小到大,女兒的事情我事無巨細,全部要親力親為。女兒10歲了,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事情我都沒有讓她做過,比如,洗碗、掃地、洗襪子等等。有時候,女兒想自己洗碗,我都會以“萬一你把碗摔碎了,劃破自己的手怎么辦?”等類似的理由,阻止她進行這些“危險活動”。
每天早上,我都會提前幫女兒準備好當天要穿的衣服,并放到床邊。然而,隨著年齡增長,她逐漸有了自己的審美,對穿著有了要求。幾乎每天早上,我們都要在穿什么衣服這件小事上花費大量的時間,我給她搭配好的衣服,她常常不喜歡。我就重新幫她找,然后穿上,又覺得不好看,這樣脫了再找再換。雖然每次都要折騰很久,可我從來也沒想過讓她自己挑選。我一如既往地這樣做著,并且樂此不疲。
有時丈夫看不慣我這樣寵溺女兒的教育方式,總會找一些事情讓女兒幫忙做。當我發(fā)現(xiàn)后,就會對他進行嚴厲指責,他嚴肅地對我說:“你這樣會害了她的?!钡铱偛灰詾橐?。
這篇報道讓我突然意識到,這么多年,我給孩子的愛是有問題的。愛孩子不應(yīng)該是無孔不入、大包大攬、盲目而缺乏理性,而是要讓她在一個充滿樂觀、理智、尊重的環(huán)境中,健康快樂地成長。這種健康成長,不僅僅體現(xiàn)在身體層面,更重要的是在心理層面,要從小培養(yǎng)她獨立自主的能力和自主掌握命運的意識。
從此,我開始學著放手,將自主權(quán)交還給女兒,一些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我都不再參與。剛開始,我還擔心女兒不行,后來漸漸發(fā)現(xiàn),女兒的適應(yīng)能力遠比我想象中要強得多,而且她似乎很享受自己做決定的感覺。
如今,女兒已經(jīng)初步掌握了獨立自主的能力。她的獨立也讓我的生活輕松了很多,擁有許多屬于自己的美好時光,真可謂“一舉兩得”!這不免讓我心生感慨:給孩子的愛不要盲目,他們才能更好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