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洋,張清波,筆雪艷,(通信作者)
1.黑龍江中醫(yī)藥大學(黑龍江 哈爾濱 150040);2.黑龍江省藥品檢驗研究院(黑龍江 哈爾濱 150088);3.國家藥監(jiān)局中藥質量研究與評價重點實驗室(黑龍江 哈爾濱150088)
丹劑臨床療效確切,近幾年仍有丹劑臨床應用的報道,如文金明等使用紅升丹藥條治療高位馬蹄形肛瘺,總有效率達97.10%[1];邵中興使用紅升丹治療宮頸糜爛樣改變,總有效率達98.3%[2];吳斐等使用九一丹、八二丹治療蛇傷潰瘍,獲得滿意療效[3]。但目前丹劑應用已經(jīng)被限制,且原料及用具守舊,急需革新。本文將對丹藥現(xiàn)狀以及可創(chuàng)新之處進行論述。
目前,丹藥正在日漸沒落,何振中等[4]曾對中國知網(wǎng)中丹藥相關文獻進行統(tǒng)計,結果顯示,自2001年至后來的12年中,丹藥相關的發(fā)文正逐漸減少,遠比不上過去之繁榮。時至今日,丹藥相關的發(fā)文仍不多,且以論述其藥理作用、歷史淵源、臨床用法者多,而涉及制備工藝、對工藝之新看法者少,仍有少數(shù)學者在論述其工藝,如張志國[5]、徐瀟等[6]。筆者認為,丹藥沒落原因有以下8點:①煉制用具守舊且未統(tǒng)一;②煉制用料守舊且未統(tǒng)一;③封口技術落后;④燒煉缺乏先進方法標志終點;⑤去火毒之法守舊且原理不明;⑥缺乏更多指標保證成品質量;⑦缺少法規(guī)或相關標準以限制缺乏經(jīng)驗的丹劑臨床用藥者;⑧煉制原理缺乏革新。
筆者認為,丹劑之煉制,無論從配料、用具、煉制過程、應用等均比較混亂。近年來,丹劑缺少發(fā)展,應對其煉制及應用革新。
目前煉制用具未能統(tǒng)一,當前煉丹器具多為罐、碗等。亦有學者對其創(chuàng)新,如夏氏[7]采用鋼罐替代了陶罐;宋小妹等[8]與桂東浩等[9]使用了電爐與溫度計;桂東浩等[9]更是使用了自行設計的玻璃器;蘇表儀等[10]創(chuàng)新的繼華煉丹器中還有冷凝器的加入等。盡管有所革新,但這些用具與現(xiàn)代精密設備相比,仍是比較落后,缺乏創(chuàng)新。
欲保證丹藥質量,煉丹用具需革新并統(tǒng)一。筆者認為應以現(xiàn)代材料制備耐高溫、便于觀察又適用于擴大生產(chǎn)規(guī)模的器具,且鑒于丹劑煉制進程需更換火候,如降法煉制白降丹需先文后武,共加熱2~3h[5],應在設備中引入程序升溫技術,以改變用具守舊且未能實現(xiàn)煉制自動化的現(xiàn)狀。
各家的配料未能達成統(tǒng)一,各文獻均會在文中列出其配方,各家用料種類、比例等多不相同,配料為煉制過程之第一步,假使配方不能統(tǒng)一,就無法保證其重復性。丹劑煉制技藝多為師徒傳承,不同師門其煉制技術、丹藥配比不同[4]。煉制技術與用料配比不同,其標準將無法統(tǒng)一。
因此,筆者認為應對其用方建立標準,保證各學者煉制以及用藥的可重復性,此外可對其原方作出更改,包括改進配比、加入新的原料(包括礦物類和非礦物類),加入保護皮膚的成分等,以提升安全性,同時賦予其更多功能,或將其用以開發(fā)新藥。如劉祿高等[11-12]將丹劑加入中藥制成“丹底腫瘤膏”與“丹底風濕骨刺膏”,并申請了國家專利。
丹劑封口過程極為重要,過去之方法多為用糊或粉封住,如取細砂、食鹽加水調成泥,以此泥在鍋與碗的縫隙間糊1cm厚的泥,陰干,再取粗砂、食鹽加水調成泥,以此泥填滿二者之間的空間[6]。方法安全性較差,缺少保障。
應以現(xiàn)代設備,提升密封性,對其改進,以保證煉丹成品質量,亦可保證制備者安全。
過去之方法多為使用米粒觀察終點,近代有學者采用溫度計觀察。筆者認為,應改進出耐高溫又透明之用具,以觀察至相關現(xiàn)象作為終點,或在設計其煉制用具時,以其相關現(xiàn)象作為變溫程序觸發(fā)條件,進一步完善煉制自動化進程。
丹藥刺激性較強,去火毒可降低刺激性以保證用藥安全。張志國等[5]在介紹白降丹操作要點中論述,去火毒常用方法有冷凍、掩埋、濕地攤于紙上24h,干燥,深色瓶子裝,并指出白降丹去火毒不能水煮。
目前,需要革新出更高效方法以降低刺激性,如掩埋為過去之方法,比較落后,當前存在更多方法研究嘗試。原則上,使刺激性降低之方法均具有可行性,現(xiàn)代發(fā)展的黑膏藥之去火毒新法如酒精法、白醋法[13]等,以上方法是否適用于丹藥,仍有待實驗,目前丹藥去火毒之原理不明,去火毒前后的成分變化亦有待研究。
其煉制方法為古人所創(chuàng),亦有學者研究其反應原理。筆者認為,可嘗試不遵循前原理,假使產(chǎn)物純度符合要求,臨床效果滿意,則可顛覆其原理,嘗試以新反應制成。宋小妹師從馮教授,曾對升法制白降丹進行研究,結果表明,相比傳統(tǒng)降法,升法效果更好[8]。對丹藥的現(xiàn)代藥理研究,以研究HgO、Hg2+為主,如九一丹所含氧化汞解離為汞離子,與細胞呼吸酶的巰基結合,使酶失活[14]。假使升丹作用機制可等同于HgO或Hg2+,可嘗試以其他反應制成HgO,將獲得更高產(chǎn)率與純度,亦會使煉制進程更高效、安全。
紅粉與輕粉收錄在《中國藥典》2020年版[15]一部中,其中紅粉被歸屬在藥材和飲片中,藥典中有關于其性狀、鑒別、檢查以及含量測定等相關描述,含量測定項下規(guī)定HgO不得少于99%,注意項下描述本品只可外用,且不宜久用,在檢查項中,包含亞汞化合物和氯化物的檢查;輕粉的含量測定項下規(guī)定Hg2Cl2成分含量不得少于99%,在檢查項中包含升汞、汞珠、熾灼殘渣的檢查,在注意項下,描述本品內(nèi)服為慎用而非禁用。
目前,中國藥典未收錄白降丹。檢查標準雖已成熟,但詳細應用規(guī)范缺乏。
2.8.1 危險性及規(guī)范必要性 丹劑刺激性極強,用法不當病情將急劇惡化,急需制定相關使用規(guī)范。出于更安全用藥,多采用嚴格去火毒、加入稀釋劑以及其他稀釋用藥濃度的方法。如丁曉雯等[16]論述,丹劑以水溶液、紙捻、錠劑等劑型應用,均屬降低其濃度,以保證用藥安全?,F(xiàn)代藥理實驗同樣印證了Hg2+的腐蝕性,如梁華芳等對波紋龍蝦進行毒理實驗,同一時間,隨Hg2+質量濃度提高,死亡率亦增加[17]。孫秋雁等以昆明小鼠建立皮膚潰瘍模型,并以復方紅升丹散予以治療,高劑量實驗組小鼠未見好轉,且出現(xiàn)不良癥狀,相繼死亡3只[18]。
丹劑臨床使用者多以其自身經(jīng)驗與古代醫(yī)籍作為用藥依據(jù),存在隱患,應建立臨床用藥規(guī)范[19]?!夺t(yī)療用毒性藥品管理辦法》[20]已經(jīng)將如紅粉、輕粉、紅升丹、白降丹等列入28種毒藥之中。目前,其應用亦是被嚴重限制,仍有患者不明其理,濫用導致悲劇。
2.8.2 中毒死亡案例 某曾有骨髓炎病史患者,醫(yī)生將白降丹塞入其右側大腿根部竇道內(nèi),患者出現(xiàn)異常癥狀,搶救無效死亡。經(jīng)葉光華等[21]尸檢,用藥處出現(xiàn)潰爛,肌肉及皮膚壞死。綜上分析,丹劑應用不規(guī)范將引發(fā)諸多不良后果,應用丹劑者應具備淵博的臨床經(jīng)驗。是否應頒布相關法規(guī)或使用規(guī)范以限制未具備資格者應用丹劑值得探討。
2.8.3 規(guī)范適應病癥 丹劑應用廣泛,需掌握丹劑適應病癥,如九一丹適合治療慢性皮膚潰瘍、肛周膿腫、結核性竇道、尖銳濕疣等[14],配料及稀釋比例相異,臨床適用癥狀亦不同。中醫(yī)外科將瘡面分為陰證和陽證,陽證可使用八二丹、九一丹,陰證選用七三丹、五五丹[22]。含汞外用中藥應明確合適應用階段及臨床定位[23]。
2.8.4 規(guī)范使用劑量及建議 陳榮明等[24]經(jīng)實驗驗證得出每次外用的九一丹、五五丹、白降丹的劑量分別不超過1.00g、0.20g、0.07g,就可以避免升、降丹藥的毒副作用。并提出以下幾點建議:①嚴格掌握適應證,避免濫用;②用藥劑量要小,用量較小難以掌握,故常加入賦形劑;③換藥時要清除上次殘余的藥物;④用藥時間要盡量縮短;⑤使用升、降丹制劑時應配合使用保護腎臟的藥物,運用驅汞藥物以促進汞的排泄,可減輕升、降丹制劑對腎臟的毒性。
部分學者在認識到其強烈的腐蝕性后,放棄使用丹藥,開始尋求其替代品,以期更安全地用藥。如“致新丹”、糜蛋白酶等,二者在外科中均具備潛力,但仍需對最佳使用條件進行開發(fā),對患者進行長期觀察,以確保不存在潛藏癥狀。
李競[25]教授研制出以菠蘿蛋白酶為主要成分的“致新丹”,這種酶可以選擇性溶解壞死皮膚以及肌腱,而對正常組織無損傷,但李競教授還發(fā)現(xiàn),這種酶在使用中會出現(xiàn)疼痛、灼燒感、紅斑等并發(fā)癥。狄荻等[26]對影響菠蘿蛋白酶的活性進行研究,結果表明,NaCl的濃度、溫度、pH值均會影響菠蘿蛋白酶的活性,其活性隨NaCl濃度升高而降低,在40°左右其活性最強,pH值達到11時失活?!爸滦碌ぁ痹谂R床中大規(guī)模應用前,亦需要對其最佳臨床使用條件進行開發(fā)。
李品川等[27]在糖尿病足潰瘍臨床治療中,將其與紅升丹進行對比,結果顯示,二者均可用于糖尿病足潰瘍之治療,與之不同的是,酶的適應范圍更廣、副作用亦較小,值得注意的是需控制好傷口感染這一情況。張偉等[28]在傷口感染的臨床治療中,以浸有50%葡萄糖與糜蛋白酶的紗布治療,觀察組患者有效率達95.2%,明顯高于對照組,表明糜蛋白酶在外科中有很大潛力。
綜上所述,筆者提出以下幾點建議:①尋求新的丹藥煉制原理;②革新舊煉制用設備;③于原料中加入保護皮膚成分;④革新去火毒之法,并探究其原理;⑤統(tǒng)一煉丹用方、煉制設備、煉制指標;⑥引入更多檢查指標以保證安全用藥;⑦頒布相關標準以限制未具備資格者應用丹劑;⑧引入程序升溫技術,實現(xiàn)燒煉自動化。
丹藥作為中藥的四大劑型之一,目前應用被極大限制,與其他劑型相比,發(fā)展停滯,已陷入危機,究其原因,是丹藥的腐蝕性和毒性,易導致病情惡化,要求用藥者具備豐富經(jīng)驗;復雜的制備過程、落后的制備設備、強烈的腐蝕性仍是要解決的首要問題,就丹藥而言,丹藥含有汞,使得臨床容錯顯著降低;此外現(xiàn)代科技的高速發(fā)展,涌現(xiàn)了大量副作用小的可替代藥物,顯著降低了患者使用丹劑的意愿性與積極性,假使丹藥從配料到煉制過程得以簡化以及使用安全能得到有效控制,患者使用丹劑的意愿性將得到提升。丹劑發(fā)展狀況不容樂觀,需要更多學者參與研究,此外,需要國家予以資金支持。丹藥不僅是一味有待發(fā)展的良藥,亦是中華的瑰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