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文超 王雨馨
敘利亞庫爾德問題是指敘利亞境內(nèi)庫爾德人尋求自治或者獨立的問題。長期以來,敘利亞庫爾德問題作為一個跨界民族問題,不僅直接影響了敘利亞民族國家建構的進程,而且對中東地緣政治也產(chǎn)生了影響。從歷史根源來看,現(xiàn)代敘利亞庫爾德問題的產(chǎn)生最早源于委任統(tǒng)治時期敘利亞境內(nèi)的庫爾德民族主義運動。法國委任統(tǒng)治時期,敘利亞境內(nèi)庫爾德民族主義的興起有著復雜的政治、歷史與社會背景。①庫爾德民族主義、敘利亞庫爾德民族主義與土耳其庫爾德民族主義三者之間既有聯(lián)系,也存在明顯區(qū)別。一方面,傳統(tǒng)庫爾德民族主義的源頭可追溯至奧斯曼帝國時期的奧比杜拉暴動?,F(xiàn)代敘利亞庫爾德民族主義與土耳其庫爾德民族主義都是奧斯曼帝國時期庫爾德民族主義的現(xiàn)代延續(xù)。另一方面,一戰(zhàn)后隨著中東民族國家的獨立,傳統(tǒng)意義上的庫爾德民族主義具有了國別屬性和本土化特征?,F(xiàn)代敘利亞庫爾德民族主義不僅是土耳其庫爾德民族主義的衍生物,而且在整個委任統(tǒng)治時期因敘利亞本土庫爾德部落的融入具備了本土化特征。中東地緣政治格局變動、法國的民族分治政策、土耳其和亞美尼亞民族主義等因素,均在敘利亞庫爾德民族主義興起的過程中扮演過重要的角色。更重要的是,委任統(tǒng)治時期敘境內(nèi)庫爾德民族主義的發(fā)展是研究現(xiàn)代敘利亞庫爾德問題形成過程中無法忽視的關鍵因素。目前,國內(nèi)外學者對敘利亞庫爾德問題的研究大多側重對“阿拉伯之春”以來敘利亞庫爾德問題現(xiàn)狀的考察。②總體來看,國外相關研究主要圍繞2011年敘利亞庫爾德地區(qū)的“羅賈瓦自治”進程、土耳其對敘利亞庫爾德人的態(tài)度以及敘利亞庫爾德政治發(fā)展等問題展開。參見Thomas Schmidinger,The Autonomous Administration of North and East Syria: Between a Rock and a Hard Place, London:Transnational Press London, 2020; Harriet Allsopp, The Kurds of Northern Syria: Governance, Diversity and Conflicts, London: I.B. Tauris, 2019; Michael Gunter, Out of Nowhere: The Kurds of Syria in Peace and War,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4; David Romano and Mehmet Gurses, eds.,Conflict, Democratization, and the Kurds in the Middle East: Turkey, Iran, Iraq, and Syria, Cham:Springer, 2014; Thomas Schmidinger, Rojava: Revolution, War and the Future of Syria’s Kurds,London: Pluto Press, 2018; Harriet Allsopp, The Kurds of Syria: Political Parties and Identity in the Middle East, New York: Bloomsbury Publishing, 2016; Jordi Tejel, Syria’s Kurds: History, Politics and Society, New York: Routledge, 2008; Zeynep Kaya and Matthew Whiting, “Sowing Division:Kurds in the Syrian War,” Middle East Policy, Vol. 24, No. 1, 2017, pp. 79-91; Gary C.Gambill, “The Kurdish Reawakening in Syria,” Middle East Intelligence Bulletin, Vol. 6, No. 4,2004, pp. 1-4; Spyridon Plakoudas, “The Syrian Kurds and the Democratic Union Party: The Outsider in the Syrian War,” Mediterranean Quarterly, Vol. 28, No. 1, 2017, pp. 99-116; Aylin ünver Noi, “The Arab Spring, Its Effects on the Kurds, and the Approaches of Turkey, Iran, Syria, and Iraq on the Kurdish Issue,” MERIA Journal, Vol. 16, No. 2, 2012, pp. 15-29。國內(nèi)相關研究成果參見汪波、穆春喚:《敘利亞庫爾德人內(nèi)戰(zhàn)前后的政治發(fā)展》,載《阿拉伯世界研究》2018年第2期;肖文超:《敘利亞庫爾德民主聯(lián)盟黨與“西庫爾德斯坦”自治的前景》,載《世界民族》2015年第2期;王瓊:《敘利亞庫爾德武裝的性質(zhì)及其影響探析》,載《阿拉伯世界研究》2017年第6期;汪波:《敘利亞庫爾德人的政黨政治研究》,載《阿拉伯世界研究》2014年第1期;王晉:《當前敘利亞庫爾德問題的發(fā)展及面臨的挑戰(zhàn)》,載《中東研究》2018年第2期。然而,圍繞現(xiàn)代敘利亞早期庫爾德民族主義運動起源的研究成果尚不多見,僅喬迪·特吉爾(Jordi Tejel)的《敘利亞庫爾德人:歷史、政治與社會》、大衛(wèi)·麥克道威爾(David McDowall)的《庫爾德現(xiàn)代史》等學術著作進行過相關論述。①JordiTejel, Syria’s Kurds: History, Politics and Society, New York: Routledge, 2009; David McDowall, AModern History of the Kurds, London: I.B. Tauris, 2021.本文根據(jù)新近出版的相關檔案文獻并結合現(xiàn)有研究成果,系統(tǒng)梳理對法國委任統(tǒng)治時期敘利亞庫爾德民族主義運動的形成及演變過程,揭示敘利亞庫爾德民族主義興起的根源,深入分析其對中東地緣政治產(chǎn)生的復雜影響。
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后,法國在敘利亞委任統(tǒng)治地位的確立為理解敘利亞境內(nèi)庫爾德人的生存狀況及早期庫爾德民族主義運動的興起,提供了重要的政治與社會背景。
委任統(tǒng)治制度是一戰(zhàn)后列強通過國際聯(lián)盟對戰(zhàn)敗國殖民地進行瓜分或者統(tǒng)治的新形式,是掠奪和瓜分殖民地的一種重要手段。②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結束后,委任統(tǒng)治制度不僅在美國受到負面報道,在歐洲也受到負面報道。此外,蘇聯(lián)和美國都不承認《賽克斯—皮科協(xié)定》秘密協(xié)議的有效性。舊的殖民和受保護國制度只涉及殖民地國家和殖民地雙方,而新的委任統(tǒng)治制度則產(chǎn)生了第三個角色,即國際聯(lián)盟。一戰(zhàn)期間,協(xié)約國出于戰(zhàn)略考量,將敘利亞和阿拉伯民族問題轉移到國際政治舞臺。1915年《英俄協(xié)定》和1916年《賽克斯—皮科協(xié)定》都曾對敘利亞問題提出過相關解決方案。根據(jù)協(xié)定,法國要求維護敘利亞北部,特別是沿海地區(qū)的傳統(tǒng)利益。③Philip Shukry Khoury, Syria and the French Mandate: The Politics of Arab Nationalism,1920-1945,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7, p. 42.1918年奧斯曼當局與協(xié)約國簽署《穆德洛斯停戰(zhàn)協(xié)定》(MudrosArmisticeAgreement)后,敘利亞部分地區(qū)獲得解放。
1919年6月2日,敘利亞全國代表大會通過決議要求承認敘利亞為主權獨立國家,擁戴費薩爾為國王,廢除《賽克斯—皮科協(xié)定》,反對擬議中的委任統(tǒng)治,譴責任何分裂敘利亞的企圖,強調(diào)不接受法國任何形式的援助。④王新剛:《中東國家通史:敘利亞和黎巴嫩卷》,北京:商務印書館2007年版,第167頁。同時,費薩爾在巴黎和會上提出了阿拉伯獨立的聲明,要求派遣代表前往敘利亞進行民意調(diào)查。費薩爾的要求獲得了時任美國總統(tǒng)伍德羅·威爾遜的支持,后者并派遣金-克倫代表團(King-Crane Commission)參與調(diào)查。①Stephen H. Longrigg, Syria and Lebanon Under French Mandat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58, p. 87.同年7月,代表團報告提出敘利亞可以在委任統(tǒng)治國的監(jiān)督下實現(xiàn)統(tǒng)一。實際上,這為敘利亞的獨立道路蒙上了陰影。1920年3月7日,大馬士革議會宣布敘利亞獨立并拒絕一切外國監(jiān)護,但遭到英國和法國的拒絕。在沒有阿拉伯代表參與的情況下,協(xié)約國最高會議在圣雷莫通過決議,將敘利亞置于委任統(tǒng)治之下。②Stephen H. Longrigg, Syria and Lebanon Under French Mandate, p. 99.加之此前《賽克斯—皮科協(xié)定》的有關規(guī)定,法國正式獲得了對黎凡特地區(qū)的委任統(tǒng)治權。1922年7月24日,委任統(tǒng)治憲章正式頒布,明確規(guī)定了法國在委任統(tǒng)治期間的主要任務:第一,起草一項法令以支持地方自治;第二,支持用本土語言進行公共教育;第三,確保領土安全并擁有對外事務權;第四,保證外國人的特權、豁免權和無差別待遇。③JordiTejel, Syria’s Kurds: History, Politics and Society, p. 15.該憲章的頒布意味著法國在敘利亞委任統(tǒng)治地位的最終確立。
作為委任統(tǒng)治國,法國一方面要服從國際聯(lián)盟的安排,另一方面要向敘利亞和黎巴嫩派駐高級專員作為法國委任統(tǒng)治的官方代表。高級專員在立法和行政領域享有極大的權力。此外,根據(jù)《委任統(tǒng)治法案》第3條規(guī)定,委任統(tǒng)治當局代表敘利亞政府行使外交權。高級專員直接管理的秘書長和特勤局主要負責法國在委任統(tǒng)治期間政策的制定和實施。④Philip Shukry Khoury, Syria and the French Mandate: The Politics of Arab Nationalism,1920-1945, p. 78
委任統(tǒng)治時期,敘利亞境內(nèi)的庫爾德人主要生活在敘利亞與土耳其邊界附近三個狹長且不連續(xù)的飛地——上賈茲拉(Upper Jazira)、賈拉布盧斯(Jarablus)和庫爾德山(Kurd Dagh)。⑤Michael M. Gunter, ed., Routledge Handbook on the Kurds, New York: Routledge, 2019,p. 367.這三塊飛地被認為是庫爾德土地進入伊拉克和土耳其的自然延伸區(qū)域。⑥庫爾德飛地的產(chǎn)生與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后敘利亞與土耳其的邊界爭端密切相關。參見Benjamin Thomas White, The Emergence of Minorities in the Middle East: The Politics of Community in French Mandate Syria, Edinburgh: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2011, pp. 101-131。
歷史上,敘利亞境內(nèi)的庫爾德社團主要來源于土耳其、伊拉克的庫爾德移民以及自古代以來就生活在敘利亞北部的庫爾德人。據(jù)文獻記載,自17世紀以來,受奧斯曼帝國移民政策的影響,賈拉布盧斯和薩魯賈等地區(qū)就有庫爾德人在此生活。賈茲拉地區(qū)生活著米利斯(Millis)、達卡庫里(Dakkuri)、哈薩那(Hasanan)、米蘭斯(Mirans)等半游牧和定居的庫爾德部落。①Jordi Tejel, Syria’s Kurds: History, Politics and Society, p. 10.在奧斯曼帝國時期,庫爾德人組建的哈米迪耶(Hamidiye)騎兵在大馬士革軍事防御中具有重要地位。奧斯曼政府也在大馬士革設置了一些以庫爾德人為主體的軍事?lián)c。最初,這些庫爾德軍事?lián)c位于薩魯賈,后遷移至卡辛山(Mount Qasiun)。庫爾德士兵一方面要維持城市秩序,另一方面負責保護前往麥加的朝覲路線的安全。自18世紀開始,沙姆地區(qū)(Bilad al-Sham)一些庫爾德部落曾長期保持與庫爾德斯坦部落的傳統(tǒng)聯(lián)系,其他一些庫爾德部落則被同化進了阿拉伯部落社會中。②Michael M. Gunter, ed., Routledge Handbook on the Kurds, p. 367.一些庫爾德名人甚至在敘利亞首都獲得了政治和經(jīng)濟權力。③阿拉伯民族主義思想家穆罕默德·庫爾德·阿里(Muhammad Kurd Ali)、敘利亞共產(chǎn)黨重要奠基者哈立德·巴克達什(Khalid Bakdash)都是屬于城市群體的庫爾德人。20世紀30年代,大馬士革城市中40%的庫爾德人被阿拉伯化,約有12,000名庫爾德人完全融入城市生活。④Jordi Tejel, Syria’s Kurds: History, Politics and Society, p. 10.
在委任統(tǒng)治時期,敘利亞庫爾德人口迅速發(fā)展。當時,庫爾德人口約25萬,約占敘利亞總人口(295萬)的8.5%,⑤Ofra Bengio, ed., Kurdish Awakening: Nation Building in a Fragmented Homeland, Austin: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 2014, p. 194其中,來自土耳其的庫爾德難民約22,000人。⑥Abbas Vali, ed., Essays on the Origins of Kurdish Nationalism, California: Mazda Publishers,2003, p. 192.20世紀二三十年代,數(shù)以千計的庫爾德難民從土耳其和伊拉克涌入賈茲拉,致使當?shù)厝丝跀?shù)量隨之增長。這些庫爾德難民主要來自1925年謝赫賽義德(Shaykh Said)暴動失敗后逃到敘利亞的庫爾德人。⑦關于謝赫賽義德暴動,參見Robert W. Olson, The Emergence of Kurdish Nationalism and the Sheikh Said Rebellion, 1880-1925, Austin: 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 2014。但1927年以前,該地區(qū)只有47個庫爾德村莊。至1939年,庫爾德人占多數(shù)的村莊數(shù)量增加到700~800個。根據(jù)1939年敘利亞官方人口普查結果,上賈茲拉地區(qū)人口數(shù)量達158,550人,其中包括81,450名庫爾德穆斯林和2,150名雅茲迪人。⑧Jordi Tejel Gorgas, “The Terrier Plan and the Emergence of a Kurdish Policy Under the FrenchMandate in Syria, 1926-1936,”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Kurdish Studies, Vol. 21, No. 1-2,2007, p. 95.
庫爾德人口數(shù)量的增加主要受益于法國當局在賈茲拉等地區(qū)推行的農(nóng)業(yè)定居化工程項目。這項工程項目主要圍繞敘利亞北部的法國軍事占領區(qū)展開。在占領區(qū)內(nèi),游牧人口的增長帶動了庫爾德人口的增長。賈茲拉地區(qū)的農(nóng)業(yè)發(fā)展也帶動了商業(yè)中心的建立,彌補了當?shù)貍鹘y(tǒng)商業(yè)市場的缺失。法國當局建立的哈薩卡(Hasaka)與卡米利什(Qamlishi)兩個城鎮(zhèn)分別成為該地區(qū)的行政和經(jīng)濟中心。至1932年,隨著農(nóng)業(yè)定居工程的推進,除米利斯和米蘭斯兩個部落仍保留傳統(tǒng)季節(jié)性游牧活動外,大多數(shù)庫爾德人都在上賈茲拉定居。①David Romano and Mehmet Gurses, eds., Conflict, Democratization, and the Kurds in the Middle East:Turkey, Iran, Iraq, and Syria, p. 87.
身處城市與農(nóng)村的敘利亞庫爾德人對是否融入阿拉伯社會看法不一。城市庫爾德人主張融入阿拉伯人的社會生活。在賈茲拉等農(nóng)村地區(qū),庫爾德部落并不認同城市庫爾德群體的文化價值觀。相反,農(nóng)業(yè)定居化進程的推進進一步收緊了部落與土地的聯(lián)系,強化了他們對庫爾德定居點的部落認同。有學者甚至認為“城市知識分子與農(nóng)村庫爾德居民幾乎沒有一點共同之處”②Sebastian Maisel, The Kurds: An Encyclopedia of Life, Culture, and Society, California:ABC-CLIO, 2018, p. 279。除賈巴爾·阿卡德(Jabal Akrad)外,賈茲拉等地區(qū)的庫爾德人基本都處于與其他族群和宗教群體混居的狀態(tài),如阿拉伯人、亞美尼亞人、切爾克斯人、土庫曼人、雅茲迪人、基督教信徒和猶太人等。③Wadie Jwaideh, Kurdish National Movement: Its Origins and Development, New York:Syracuse University Press, 2006, p. 145.族群的雜居和融合加深了各族群文化之間的相互滲透和融合。委任統(tǒng)治時期庫爾德人生活的地理環(huán)境、歷史傳統(tǒng)、社會經(jīng)濟結構以及文化價值觀等諸多因素都表明,敘利亞境內(nèi)的庫爾德人并不是一個同質(zhì)化的族群。④Michael M. Gunter, ed., Routledge Handbook on the Kurds, p.367.
1919年底,法國軍隊在庫爾德山首次接觸到了庫爾德人。事實上,1920年法軍占領敘利亞庫爾德地區(qū)后,庫爾德人內(nèi)部對法國即將實行委任統(tǒng)治的態(tài)度出現(xiàn)了分化。
首先,費薩爾建立的阿拉伯政府對庫爾德人采取敵視態(tài)度。1918年至1920年,費薩爾及其支持者建立了一個短暫的阿拉伯政府,對庫爾德人表現(xiàn)出極大的敵視情緒。這主要源于庫爾德人與前奧斯曼政府的緊密聯(lián)系,以及戰(zhàn)時庫爾德人的親奧斯曼立場。1920年7月,費薩爾內(nèi)閣倒臺后,生活在大馬士革的城市庫爾德人隨即向法國效忠。⑤David Romano and Mehmet Gurses, eds., Conflict, Democratization, and the Kurds in the Middle East: Turkey, Iran, Iraq, and Syria, p. 86.優(yōu)素福(Al-Yusuf)和沙姆丁(Shemdin)等庫爾德家族從來沒有對阿拉伯民族主義表現(xiàn)出好感。①Jordi Tejel, Syria’s Kurds: History, Politics and Society, pp. 11-12.關鍵問題在于,阿拉伯民族主義的興起對敘利亞庫爾德人的生存環(huán)境和部落穩(wěn)定構成了威脅,這成為部分庫爾德人支持法國委任統(tǒng)治的重要原因。
其次,土耳其凱末爾主義與泛伊斯蘭宣傳加劇了敘利亞庫爾德部落的內(nèi)部分化。賈拉布盧斯地區(qū)的一些庫爾德部落對法國在該地區(qū)的占領表達了不同態(tài)度?;乜?Kitkan)部落在法軍到達后立即投降,而米利斯(Millis)選擇在烏爾法地區(qū)與法國當局合作。一些庫爾德部落支持敘利亞阿拉伯獨立運動。②Kerim Yildiz, The Kurds in Syria: The Forgotten People, London: Pluto Press, 2005,p. 28.另一些部落受到泛伊斯蘭宣傳的影響,先后加入土耳其陣營,在馬拉什(Marash)、 安泰普(Antep)和烏爾法附近阻擊法軍。1926年,因親土耳其勢力對庫爾德和阿拉伯部落的鼓動和宣傳,法軍在上賈茲拉地區(qū)遭遇了強大的軍事阻力。③Jordi Tejel Gorgas, “The Kurdish Cultural Movement in Mandatory Syria and Lebanon: An Unfinished Project of National Renaissance,1932-46,” Iranian Studies, Vol. 47, No. 5, 2014,pp. 843-844.
最后,敘利亞境內(nèi)城市與農(nóng)村庫爾德人對法國委任統(tǒng)治的態(tài)度也表現(xiàn)出明顯不同。城市庫爾德人更傾向于支持法國的委任統(tǒng)治;農(nóng)村庫爾德人基于對部落和宗教信仰的忠誠,加之凱末爾主義與泛伊斯蘭宣傳的影響,對法國的委任統(tǒng)治也呈現(xiàn)出兩極分化狀態(tài)。但是,隨著法國委任統(tǒng)治的確立,以部落忠誠和宗教信仰為基礎的傳統(tǒng)庫爾德認同難以阻止現(xiàn)代庫爾德民族主義運動在敘利亞庫爾德地區(qū)的孕育和發(fā)展。相反,部落和宗教力量在現(xiàn)代敘利亞庫爾德民族主義興起的過程中甚至發(fā)揮了積極作用。
敘利亞庫爾德民族主義運動的勃興與霍伊布聯(lián)盟(Khoybun League)的組建及其早期民族主義活動密切相關。
霍伊布聯(lián)盟的組建與土耳其庫爾德部落領導人謝赫賽義德的武裝暴動密切相關。④FO 371/10867, R.C. Lindsay to Austen Chamberlain, Foreign Secretary, April 22, 1925,No. 322,轉引自Anita L.P. Burdett, ed., Records of the Kurds: Territory, Revolt and Nationalism,1831-1979, Volume 6: 1921-1927, Cambridge: Cambridge Archive Editions, 2015, pp. 478-479。1925年,謝赫賽義德暴動失敗后,作為清除庫爾德激進勢力的一種手段,土耳其政府計劃將庫爾德部落驅逐到該國西部。為躲避土耳其政府的迫害和追捕,大批庫爾德名人、地主和武裝暴動者逃往敘利亞北方地區(qū)尋求法國當局的保護,并很快融入敘利亞庫爾德人的政治、經(jīng)濟與社會生活中。①David Romano and Mehmet Gurses, eds., Conflict, Democratization, and the Kurds in the Middle East:Turkey, Iran, Iraq, and Syria, p. 87.盡管流亡在敘利亞,他們反對土耳其的政治目標卻始終沒有改變。1927年10月5日,部分庫爾德知識分子、前軍官、酋長和部落領袖等在黎巴嫩貝魯特成立了第一個反對土耳其的泛庫爾德獨立運動全國性組織——霍伊布聯(lián)盟。②Emel Elif Tugdar and Serhun Al, eds., Comparative Kurdish Politics in the Middle East:Actors, Ideas, and Interests,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2018, p. 30.除在貝魯特設立中央委員會外,霍伊布聯(lián)盟還在大馬士革、阿勒頗、哈薩卡以及境外伊拉克、土耳其、開羅、巴黎都設立了分支機構。③Abbas Vali, ed., Essays on the Origins of Kurdish Nationalism, p. 197.關于該協(xié)會的組織結構、內(nèi)部管理與運作等具體詳情,參見AIR 23/413, Translation of a Pamphlet, “The Khoybun Society: TheKurdish Race and Country,” 轉引自Anita L.P. Burdett, ed., Records of the Kurds:Territory, Revolt and Nationalism, 1831-1979, Volume 7: 1927-1930, Cambridge: Cambridge Archive Editions, 2015, pp. 257-260。
霍伊布聯(lián)盟的創(chuàng)始成員主要來自土耳其的庫爾德難民,人數(shù)約100人,由賈拉達特·貝迪爾汗(Jaladat Badirkha)擔任首任主席。④AIR 23/413, Memorandum, Minute by Air Intelligence, Baghdad, “The Khoybun Society,”May 11, 1928,轉引自Anita L.P. Burdett, ed., Records of the Kurds: Territory, Revolt and Nationalism,1831-1979, Volume 7: 1927-1930, p. 116。梅姆杜赫·塞利姆(Memduh Selim)、伊赫?!づ?Ihsan Nouri)和貝迪爾汗(Bedirkhan)兄弟等都是土耳其庫爾德難民的代表。⑤Jordi Tejel, Syria’s Kurds: History, Politics and Society, p. 144.卡普特(Karput)、比特利斯(Bitlis)、博坦(Botan)等地區(qū)是這些組織成員的主要來源地。賈茲拉和大馬士革是接收庫爾德難民最多的地區(qū)。除1937年抵達敘利亞的努里·德西米(Nuri Dersimi)以外,霍伊布聯(lián)盟中沒有阿拉維派庫爾德人。
霍伊布聯(lián)盟在組織綱領提出了幾大目標:第一,繼續(xù)與土耳其政府作戰(zhàn),并在土耳其領土上建立一個庫爾德民族主義的中心;第二,與亞美尼亞人合作;第三,拒絕服從卡利法特游擊隊(Califat Partisans);第四,與蘇聯(lián)、波斯和伊拉克建立友好關系以保持中立;第五,尋求英、法等大國的支持。⑥Ibid., p. 19.盡管該組織的主要目標是反對凱末爾政權,但是它并沒有挑戰(zhàn)法國在敘利亞的委任統(tǒng)治地位。根據(jù)分而治之的策略,法國當局甚至允許霍伊布聯(lián)盟在敘利亞境內(nèi)組織聚會和動員以對抗與土耳其。①David McDowall, A Modern History of the Kurds, p. 454.根據(jù)檔案記載,法國當局為霍伊布聯(lián)盟的成立提供了大量資助。②AIR 23/413, Memorandum, Special Service Office at Sulaimani to Air Staff Intelligence,Air Headquarters, Baghdad, March 31, 1928, 轉引自Anita L.P. Burdett, ed., Records of the Kurds: Territory, Revolt and Nationalism, 1831-1979, Volume 7: 1927-1930, p. 100。庫爾德專家瓦迪·吉瓦德(Wadie Jwaideh)認為霍伊布聯(lián)盟的建立為密切法國當局與敘利亞庫爾德人的合作奠定了基礎。③Wadie Jwaideh, Kurdish National Movement: Its Origins and Development, pp. 145-146.
從意識形態(tài)來看,霍伊布聯(lián)盟代表了一種西方化的知識分子和傳統(tǒng)庫爾德部落代表之間的不自然聯(lián)姻。它是該組織內(nèi)部一批接受過西方思想的知識分子、前奧斯曼帝國軍官、阿迦(Agha)與謝赫等庫爾德部落領導人共同制定的一種全新的庫爾德民族話語體系,旨在反對凱末爾主義和泛伊斯蘭主義話語。凱末爾主義者宣稱庫爾德民族主義是反動和抵制文明的,他們甚至聲稱要將文明帶到庫爾德斯坦。但是,霍伊布聯(lián)盟領導人認為庫爾德知識分子必須反擊土耳其民族主義言論,向世界證明庫爾德人才是文明世界的重要成員,而不是土耳其人,強調(diào)庫爾德人是凱末爾政權的真正受害者。④Jordi Tejel, Syria’s Kurds: History, Politics and Society, p. 19.霍伊布聯(lián)盟領導人進一步表示,要以阿拉伯知識分子為榜樣,帶領庫爾德人走向西方文明,并宣稱庫爾德社會必須從上到下實現(xiàn)現(xiàn)代化。
需要強調(diào)的是,霍伊布聯(lián)盟盡管是一個政治組織,但是并沒有明確提出庫爾德民族主義的獨立立場。相反,在整個委任統(tǒng)治期間,霍伊布聯(lián)盟仍堅守共同的文化認同理念,努力使自霍伊布聯(lián)盟構建的庫爾德民族話語適應傳統(tǒng)庫爾德部落社會代表的心態(tài),力圖阻止傳統(tǒng)部落社會內(nèi)部的矛盾與紛爭,以更好地培育庫爾德民族共同體意識?;粢敛悸?lián)盟提出的對庫爾德事業(yè)忠誠的誓詞即是民族精神適應部落環(huán)境的明證。該誓詞中提到:
“我在此以我的榮譽和宗教發(fā)誓,自我簽署這份為期兩年的承諾之日起,我不會對任何庫爾德人使用武力,除非他攻擊我的生命和榮譽,或者攻擊我家人的安全和榮譽以及違背民族大義。我將把所有的血仇和其他爭端推遲到兩年后,并盡我最大的努力防止兩個庫爾德人在私人事務上發(fā)生流血事件。任何試圖違反這項承諾的庫爾德人都被視為叛國者,處決每一個叛國者都是我們的義務?!雹軦IR23/416, Periodical Report from Special Service Officer at Mosul to Air Staff Intelligence, Air Headquarters, Hinaidi, February 26, 1930, No. I/M/42, 轉引自Anita L.P.Burdett, ed., Records of the Kurds: Territory, Revolt and Nationalism, 1831-1979, Volume 7: 1927-1930, p. 627。
霍伊布聯(lián)盟在教育、外交、政治等領域開展了一系列民族主義活動。
第一,開展民族主義宣傳與教育。在敘利亞北部以及包括阿勒頗、大馬士革以及貝魯特在內(nèi)的主要城市,霍伊布聯(lián)盟不僅創(chuàng)辦了大量庫爾德語學校,而且推進各種庫爾德委員會和協(xié)會的創(chuàng)建。為擴大組織影響力,霍伊布聯(lián)盟還在蘇萊曼尼亞和巴格達等城市建立分支機構。在開展庫爾德民族主義宣傳過程中,霍伊布聯(lián)盟領導人貝迪爾汗家族的賈拉達特與卡姆蘭(Kamuran)兄弟在推進庫曼吉方言的民族文化復興運動中發(fā)揮了決定性作用。隨著霍伊布聯(lián)盟民族主義話語的推廣與傳播,庫爾德地區(qū)許多知識分子紛紛加入霍伊布聯(lián)盟。敘利亞庫爾德人不僅將霍伊布聯(lián)盟組織視作一個學習新知識、接觸新思想的中心,還稱其為“庫爾德民族主義的學校”。①Jordi Tejel, Syria’s Kurds: History, Politics and Society, p. 17.一些庫爾德作家、詩人和哲學家等知識分子積極參與霍伊布聯(lián)盟發(fā)起的活動。②肖文超:《敘利亞庫爾德民主聯(lián)盟黨與“西庫爾德斯坦”自治的前景》,第58頁。通過加入霍伊布聯(lián)盟,敘利亞庫爾德地區(qū)的知識分子不僅獲得了民族斗爭的最寶貴經(jīng)驗,而且更廣泛地接觸到了關于民族主義、民族自決權和反對民族壓迫的思想。這些都為真正意義上的庫爾德民族運動的興起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礎。③Kerim Yildiz, The Kurds in Syria: The Forgotten People, p. 29.
第二,進行隱蔽外交活動,尋求大國支持。④David Romano and Mehmet Gurses, eds., Conflict, Democratization, and the Kurds in the Middle East: Turkey, Iran, Iraq, and Syria, p. 87.根據(jù)組織綱領,霍伊布聯(lián)盟成立后,除注重文化宣傳之外,同時也積極開展隱蔽外交活動,為庫爾德人未來的事業(yè)尋求大國或者地區(qū)盟友支持?;粢敛悸?lián)盟希望建立外交聯(lián)系的國家不僅包括英、法、美等所謂的資產(chǎn)階級民主國家,也包括當時的法西斯國家德國和意大利,甚至還包括共產(chǎn)主義國家蘇聯(lián)。⑤Ahmet Serdar Akturk, Imagining Kurdish Identity in Mandatory Syria: Finding a Nation in Exile, Ph.D.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Arkansas, pp. 65-66.此外,亞美尼亞人和土耳其反對派等非國家行為體也是霍伊布聯(lián)盟進行外交接觸的對象?;粢敛悸?lián)盟并不關心相關國家所宣稱的意識形態(tài),而是尋求政治或軍事支持?;粢敛悸?lián)盟建立這些外交聯(lián)系基本上都是通過非官方的秘密渠道進行的。
二戰(zhàn)期間,隨著法國在黎凡特地區(qū)影響力的下降,霍伊布聯(lián)盟認為構建與軸心國的聯(lián)系對庫爾德人最為有利。德國駐敘利亞專員馮·亨提格(W.O.Von Hentig)與哈利勒·本·易卜拉欣(Khalil Ibn Ibrahim)帕夏和卡姆蘭·貝迪爾汗進行秘密接觸。德國希望庫爾德人與亞美尼亞人達成和解并保證二戰(zhàn)后庫爾德斯坦和亞美尼亞的獨立,條件是庫爾德人和亞美尼亞人必須服從其指示并在土耳其制造麻煩。①敏敬:《中東庫爾德問題研究》,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15年版,第21頁。然而,德軍在蘇德戰(zhàn)場的潰敗以及英國對庫爾德人的宣傳效應最終迫使霍伊布聯(lián)盟切斷了與德國的聯(lián)系,轉而調(diào)和與自由法國的關系,并希望與英國結盟。盡管英國方面也向霍伊布聯(lián)盟表示會支持后者建立一個庫爾德自治實體,但是英國的猶豫不決以及模糊性立場最終使敘利亞庫爾德領導人不得不進一步轉向蘇聯(lián)。1944年,蘇聯(lián)也加強了針對庫爾德人的宣傳。蘇聯(lián)甚至宣稱它是庫爾德人未來的解放者。莫洛托夫甚至以蘇聯(lián)政府的名義承諾在外交上支持庫爾德民族主義運動。②Jordi Tejel, Syria’s Kurds: History, Politics and Society, p.17.但是,二戰(zhàn)期間政治局勢的急劇變化很快就覆滅了敘利亞庫爾德人與蘇聯(lián)最終達成協(xié)議的一切希望。
霍伊布聯(lián)盟尋求大國支持的諸多努力非但沒有取得實際的成效,反而暴露了新舊兩代庫爾德民族主義者之間的嚴重分歧。與老一代庫爾德民族主義者完全寄希望于大國的支持相比,新一代庫爾德民族主義者更希望以敘利亞阿拉伯民族主義者為榜樣。當然,這與新一代庫爾德民族主義者受到社會主義和民族解放運動話語的影響密切相關。
第三,領導土耳其阿拉特山庫爾德暴動?;粢敛悸?lián)盟組織的建立標志著敘利亞現(xiàn)代庫爾德民族主義運動發(fā)展到了一個新階段?;粢敛悸?lián)盟為擴大影響力采取了雙軌策略,③Hamit Bozarslan, Cengiz Gunes and Veli Yadirgi, eds.,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the Kurd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21, p. 438.除開展反土耳其活動之外,還要求組織成員積極參與敘利亞政治生活。這對伊拉克、土耳其等周邊國家政治也產(chǎn)生了重要影響?;粢敛悸?lián)盟對1927年阿拉特山庫爾德武裝暴動的支持,也是其擴大影響力的重要體現(xiàn)。它也被認為是“庫爾德軍隊的總指揮部”④Abbas Vali, ed., Essays on the Origins of Kurdish Nationalism, p. 199.。這主要源于霍伊布聯(lián)盟不僅對來自庫爾德地區(qū)的部落人員進行游擊戰(zhàn)術培訓,而且直接參與了1927年庫爾德人反對土耳其的武裝暴動。從一定意義上講,1927年至1932年間霍伊布聯(lián)盟的所有活動都是圍繞反對土耳其這一目標而實施的?;粢敛悸?lián)盟建立不久就任命伊赫?!づ锱料慕M織庫爾德武裝開展對土耳其政府的軍事行動,并于1928年建立了阿拉特山庫爾德共和國。⑤Wadie Jwaideh, Kurdish National Movement: Its Origins and Development, pp. 211-212.1930年,阿拉特山庫爾德共和國被土耳其軍隊覆滅,導致大量的庫爾德領導人開始逃亡伊朗。①Abbas Vali, ed., Essays on the Origins of Kurdish Nationalism, p. 199.
盡管阿拉特山暴動失敗了,但是霍伊布聯(lián)盟對隨后庫爾德民族主義的話語建構及實踐產(chǎn)生了重要影響?;粢敛悸?lián)盟的宣傳也認為是庫爾德民族主義社團在庫爾德部落中進行的首次動員,并試圖建立一個超級部落軍事組織,以增強庫爾德民族主義運動的潛力。實際上,1927年阿拉特山暴動前,霍伊布聯(lián)盟的影響力遠遠勝過傳統(tǒng)部落對庫爾德民眾的影響。尤其是霍伊布聯(lián)盟宣傳的“新游擊戰(zhàn)”思想吸引了大量庫爾德民眾加入反對土耳其政府的陣營。②Ahmet Serdar Akturk, Imagining Kurdish Identity in Mandatory Syria: Finding a Nation in Exile, p. 67.此外,霍伊布聯(lián)盟領導的這次武裝暴動也表明,敘利亞庫爾德民族主義者已經(jīng)將視野投向周邊國家伊拉克、伊朗的庫爾德地區(qū),從而使得敘利亞庫爾德問題具有了跨國性特點。③汪波:《中東庫爾德問題研究》,北京:時事出版社2014年版,第344-345頁。
1930年阿拉特山庫爾德暴動的失敗警醒了更多的庫爾德民族主義者,也促使他們進行了更多反思。部分庫爾德民族主義者認為,面對強大的土耳其政府軍,庫爾德人的武裝斗爭終將徒勞無益。所有庫爾德暴動失敗的事件已經(jīng)表明,如果沒有一個大國的支持,僅靠零散的行動反對土耳其是毫無意義的。而一些庫爾德文化精英則認為,民族主義運動面臨極大困難,但可以通過恢復使用庫爾德語、推廣庫爾德語言教育和文學來加強庫爾德人社團的民族認同感,進一步凝聚民族意識。這導致了霍伊布聯(lián)盟中部分成員主動放棄武裝斗爭,轉而選擇文化復興運動作為庫爾德民族主義的新形式。④Michael M. Gunter, Out of Nowhere: The Kurds of Syria in Peace and War, p. 12.加之法國殖民當局鼓勵少數(shù)民族反對阿拉伯民族主義,很快敘利亞就成為了庫爾德文化運動的新中心。⑤Ahmet Serdar Akturk, Imagining Kurdish Identity in Mandatory Syria: Finding a Nation in Exile, p. 72.在這場庫爾德文化復興運動中,賈拉達特·貝迪爾汗與卡姆蘭·貝迪爾汗兄弟做出了重要的歷史貢獻。⑥Cengiz Gunes, The Kurds in a New Middle East: The Changing Geopolitics of a Regional Conflict, Switzerland: Palgrave Macmillan, 2019, p. 63.
亨廷頓認為,“語言是僅次于宗教的,使一種文化的人民區(qū)別于另一種文化的人民的要素”。①[美]塞繆爾·亨廷頓:《文明的沖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周琪等譯,北京:新華出版社1998年版,第61頁。擁有和熟悉本民族語言、文化和歷史,是庫爾德人塑造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民族共同體的重要前提。庫爾德文化精英希望通過增加庫爾德民族認同意識,擺脫碎片化的族群現(xiàn)狀。1932年,霍伊布聯(lián)盟一些成員計劃成立一個庫爾德人道主義與慈善社團,幫助賈茲拉的庫爾德貧民改善生存環(huán)境。②Abbas Vali, ed., Essays on the Origins of Kurdish Nationalism, p. 207.該組織的另一個重要目標是推動國外庫爾德青年的語言教育和編輯庫爾德語出版物。
盡管該組織最終沒有建立起來,但是賈拉達特·貝迪爾汗擔任主編的《哈瓦爾》(Hawar)的創(chuàng)刊實現(xiàn)了其以庫爾德語刊物傳播庫爾德語言、歷史與文化的預期目標。③“哈瓦爾”意為“號召”、“呼喊”。該期刊出版一年后,貝迪爾汗兄弟與編輯部人員為一些小學編寫了教科書小冊子。1937年,因大馬士革阿拉伯主義者反對,法國當局中止了《哈瓦爾》期刊出版工作(教科書出版仍在繼續(xù)),直到1943年復刊。在期刊出版過程中,法國當局也曾給予賈拉達特·貝迪爾汗一些小額補助。參見Amir Hassanpour, Nationalism and Language in Kurdistan,1918-1985, SanFrancisco: Mellen Research University Press, 1992, pp. 225-230。《哈瓦爾》的出版周期并不固定,一般為每月2期,有時每月1期。《哈瓦爾》辦刊宗旨主要是為了宣傳庫爾德文化,塑造民族認同,包括七個具體目標:一是傳播庫爾德字母表;二是分類和出版庫爾德語語法;三是對庫爾德語不同方言進行比較研究;四是出版庫爾德經(jīng)典和民間傳說;五是界定傳統(tǒng)庫爾德音樂的特點;六是出版關于庫爾德人傳統(tǒng)和習俗的民族志研究成果;七是發(fā)表關于庫爾德斯坦歷史和地理研究的成果。④Jordi Tejel Gorgas, “The Kurdish Cultural Movement in Mandatory Syria and Lebanon: An Unfinished Project of National Renaissance,1932-46,” p. 849.在實際辦刊過程中,《哈瓦爾》開設各種主題專欄,刊登了大量庫爾德散文、詩歌、戲劇、音樂以及庫爾德歷史、民族志的研究成果。在《哈瓦爾》的影響下,一些與霍伊布聯(lián)盟聯(lián)系密切的庫爾德部落領導人也開始加入貝迪爾汗兄弟推動的庫爾德文化復興運動。1933年,赫維坎(Heverkan)部落最具影響力的哈吉(Hajo)阿迦在《哈瓦爾》上撰文《謝赫、阿迦和知識分子》,呼吁解決傳統(tǒng)部落的內(nèi)部爭論,在庫爾德地區(qū)大力推廣庫爾德語。⑤Abbas Vali, ed., Essays on the Origins of Kurdish Nationalism, pp. 208-209.在哈吉的號召下,一些私立宗教學校開始在賈茲拉紛紛建立,以庫爾德語講授宗教知識和經(jīng)典庫爾德文學。⑥David Mcdowall, A Modern History of the Kurds, p. 454.1942年,賈拉達特·貝迪爾汗為《哈瓦爾》建立了名為《光明》(Ronah?)的副刊。至1945年???《光明》共出版了28期。①Bilal ?elik, “Translation in the Kurdish Magazine Hawar: The Making and Legitimization of a Cultural Identity,” 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 Studies Association,Vol. 14. No. 2, 2019, p. 287.
《哈瓦爾》具有鮮明的民族主義特征,調(diào)庫爾德文化遺產(chǎn)、語言和教育的重要性,將其作為整個庫爾德民族實現(xiàn)自我認同的重要方式。它不僅影響了整個庫爾德斯坦地區(qū),而且開啟了敘利亞庫爾德社團內(nèi)部不同階層的對話交流,實現(xiàn)了庫爾德名人與精英知識分子、城市庫爾德人與部落精英之間的積極互動。②Michael M. Gunter, Out of Nowhere: The Kurds of Syria in Peace and War, p. 12.以貝迪爾汗兄弟為代表的雜志創(chuàng)辦者認為,認同、共享庫爾德民族的歷史文化遺產(chǎn)不僅可以結束部落領導人與城市知識精英之間圍繞庫爾德傳統(tǒng)的論爭,而且為有效動員庫爾德人開辟了新途徑。
推廣庫爾德語和拉丁字母的使用是《哈瓦爾》辦刊的主要目標之一。賈拉達特·貝迪爾汗曾在《光明》刊文寫道:“我們知道我們的獨立在于我們的語言,只有通過學習讀寫和保護我們的語言,我們才能像世界上其他民族一樣獨立和自豪地生活?!雹跩ordi Tejel Gorgas, “The Kurdish Cultural Movement in Mandatory Syria and Lebanon: An Unfinished Project of National Renaissance, 1932-46,” p. 849.根據(jù)20世紀50年代敘利亞官方數(shù)據(jù),40年代初敘利亞8.5%的人口說庫曼吉方言。為了更好地推廣庫爾德語,《哈瓦爾》引入了拉丁字母的音譯系統(tǒng),此舉被認為是庫爾德語現(xiàn)代化的一種重要形式。盡管《哈瓦爾》以庫曼吉方言為主,但是依然堅持發(fā)行法語版本。《哈瓦爾》的出版對于推進庫爾德語言的標準化形成與規(guī)范使用產(chǎn)生了深遠影響。④Bilal ?elik, “Translation in the Kurdish Magazine Hawar: The Making and Legitimization of a Cultural Identity,” p. 284.
貝迪爾汗兄弟以《哈瓦爾》為基礎,積極推進庫爾德語的規(guī)范化和標準化。一方面,他們以庫曼吉口語為基礎,通過引入拉丁字母的書寫和語法來固定庫爾德語言規(guī)范。貝迪爾汗兄弟成功完成了語言規(guī)范化發(fā)展中規(guī)范的選擇和編纂前兩個階段。完成庫爾德語標準化的過程中庫爾德語言規(guī)范的擬訂和庫爾德民眾的普遍接受兩個階段,需要滿足一定的政治和社會條件。從政治條件來看,委任統(tǒng)治時期敘利亞的社會政治環(huán)境較為特殊。盡管貝迪爾汗兄弟創(chuàng)辦了《哈瓦爾》,但是法國當局很大程度上影響了該刊內(nèi)部運作和期刊資源的支配。⑤Abbas Vali, ed., Essays on the Origins of Kurdish Nationalism, p. 209.1933年,法國當局允許庫爾德人進入哈馬(Hama)的軍事學校學習,同時每年都為來自賈茲拉地區(qū)的庫爾德人提供獎學金。法國當局還支持在大馬士革的阿拉伯高等教育研究所開設庫爾德語課程,甚至為法國官員開設庫爾德語課程。需要指出的是,法國對庫爾德文化復興的支持是有條件的。法國當局的目的旨在通過支持庫爾德文化復興來減少庫爾德民族主義者的激進活動,不是支持建立一個所謂自治或者獨立的庫爾德國家。①Sebastian Maisel, The Kurds: An Encyclopedia of Life, Culture, and Society, p. 281.
盡管法國當局為庫爾德民族主義的文化復興活動提供了有利的發(fā)展環(huán)境,強調(diào)庫爾德文化復興的精神價值,但是此舉引起了阿拉伯民族主義者的強烈反對。1936年《法敘條約》簽訂后,法國駐敘利亞高級專員對阿拉伯民族主義者的批評表現(xiàn)出極端敏感。敘利亞的公共教育語言方案中只包括阿拉伯語、法語以及亞歷山大勒塔的桑賈克地區(qū)的土耳其語,并不包括其他族群語言。就阿拉伯民族主義者而言,他們并不想支持廣泛使用庫爾德語教學,原因在于此舉不利于阿拉伯民族國家建構這一目標的推進。②Jordi Tejel Gorgas, “The Kurdish Cultural Movement in Mandatory Syria and Lebanon: An Unfinished Project of National Renaissance, 1932-46,” p. 853.在此背景下,委任統(tǒng)治當局不得不對庫爾德語教育施加限制。庫爾德文化復興的推動者只能通過各種途徑填補被壓制的教育空間,比如在夜校、宗教學校里教授庫爾德語和個人自學。③Jordi Tejel, Syria’s Kurds: History, Politics and Society, p. 26.
一種語言的成功標準化還取決于一定的社會條件。在委任統(tǒng)治時期,敘利亞北方城鎮(zhèn)并不被視為重要的文化中心。庫爾德民眾的嚴重貧困以及教育水平低下成為庫爾德語標準化發(fā)展的主要障礙。賈茲拉的城市化進程無法掩蓋大部分庫爾德民眾物質(zhì)貧困的現(xiàn)實。部落中阿迦們對大農(nóng)場的完全占有進一步加強了對庫爾德民眾的社會控制。醫(yī)院和學校等公共服務幾乎不存在。在此背景下,發(fā)展庫爾德語顯然不會成為20世紀二三十年代庫爾德人的優(yōu)先任務。④直到20世紀70年代,流亡歐洲的庫爾德社團才在庫爾德語完全標準化方面取得重要進展。標準庫爾德語的規(guī)范化和傳播僅局限于歐洲流散的庫爾德社團內(nèi)部。在敘利亞、土耳其、伊拉克和伊朗等中東國家,庫爾德語標準化工作至今仍未完成。參見Jordi Tejel Gorgas, “The Kurdish Cultural Movement in Mandatory Syria and Lebanon: An Unfinished Project of National Renaissance,1932-46,” pp. 853-854。
1936年《法敘條約》簽訂后,委任統(tǒng)治當局一定程度上收緊了對敘利亞庫爾德人的政策,但是并沒影響庫爾德語運動的進一步推進。1941年3月,卡姆蘭·貝迪爾汗建立了自己的庫爾德語廣播電臺,開始使用庫爾德語廣播,每周2次,每次30分鐘,主要從貝魯特向整個黎凡特地區(qū)廣播新聞類節(jié)目。雖然廣播時間不長,但卡姆蘭·貝迪爾汗用庫曼吉方言播報的新聞傳播到土耳其境內(nèi),有效擴大了庫爾德語的區(qū)域性影響。①Sebastian Maisel, The Kurds: An Encyclopedia of Life, Culture, and Society, pp. 280-281.
此外,敘利亞境內(nèi)建立的一些青年庫爾德俱樂部和宗教學校也是傳播庫爾德文化和民族主義思想的重要平臺。在賈茲拉地區(qū),1932年庫爾德慈善協(xié)會的230名會員向《哈瓦爾》捐款。②Michael M. Gunter, Out of Nowhere: The Kurds of Syria in Peace and War, p. 38.青年庫爾德俱樂部成員不僅在大馬士革和貝魯特地區(qū)出版各種諷刺漫畫,而且共同建立了庫爾德文化運動的表達方式。在大馬士革,薩拉赫丁(Salah al-Din)俱樂部也仿照賈拉達特·貝迪爾汗的語言教育模式,開始組織庫爾德語言協(xié)會,建立夜校并使用拉丁化的庫爾德字母教授庫爾德語。③敏敬:《中東庫爾德問題研究》,第210頁。
部落民族主義是委任統(tǒng)治時期敘利亞庫爾德民族主義運動的一個典型特征。傳統(tǒng)觀點認為部落是現(xiàn)代民族主義發(fā)展的重要障礙,不利于民族國家的形成。④參見[以]約瑟夫·科斯蒂納:《部落社會中的國家:對K.H納吉布海灣研究的思考》,載[以]烏茲·拉比主編:《變化的中東部落與國家》,王方、王鐵錚譯,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20年版,第281-282頁。與之相反,整個委任統(tǒng)治時期,部落領導人不僅是傳統(tǒng)部落利益的代表,更是現(xiàn)代敘利亞庫爾德民族主義運動的積極推動者。它本質(zhì)上是傳統(tǒng)部落主義與現(xiàn)代民族主義相互調(diào)和的產(chǎn)物。進入20世紀30年代后,受1936年《法敘條約》以及阿拉伯民族主義的影響,敘利亞境內(nèi)賈茲拉地區(qū)的庫爾德人開啟了以部落為基礎的民族自治運動。
霍伊布聯(lián)盟的宣傳以城市為基礎,但也注重民族主義思想在部落的傳播?;粢敛悸?lián)盟領導人堅信在庫爾德部落社會進行民族主義教育具有重要意義。盡管城市中的民族主義宣傳運動取得了良好效果,但民族主義在庫爾德農(nóng)村部落地區(qū)的傳播卻沒有產(chǎn)生預期效果。它不僅沒有能夠喚起更多庫爾德部落去支持阿拉特山暴動,而且也沒有動員其加入反對土耳其的行動中,其原因可歸結為三點:第一,敘利亞、伊拉克與土耳其之間的邊界控制加強,阻止了部落成員在三國交界地帶的自由流動;第二,霍伊布聯(lián)盟的宣傳話語主要集中在現(xiàn)代民族主義思想而不是維護部落利益,并不能為所有庫爾德部落領導人所支持;第三,霍伊布聯(lián)盟強調(diào)建立一個集權的軍事組織,開展庫爾德武裝運動并不符合庫爾德部落領導人的利益,部落領導人不愿放棄在軍事事務中的特權地位。①Abbas Vali, ed., Essays on the Origins of Kurdish Nationalism, p. 202.
霍伊布聯(lián)盟宣傳的民族主義思想主要由接受過西方自由思想的庫爾德知識分子推動,并不容易被傳統(tǒng)農(nóng)村部落成員所理解。為進一步推動民族主義思想在農(nóng)村的傳播,霍伊布聯(lián)盟必須考慮部落領導人與部落成員的利益,這為部落民族主義的產(chǎn)生提供了條件。在賈茲拉地區(qū),霍伊布聯(lián)盟的宣傳主要由一些接受過歐洲民族主義思想的部落阿迦們所推動。赫維坎部落的哈吉阿迦就是部落民族主義運動的杰出代表。1925年謝赫·賽義德暴動失敗后,哈吉帶領400多個部落家庭移民到賈茲拉。自1926年開始,哈吉不僅成為敘利亞法國駐軍的重要支持者,不僅號召其他一些部落支持法國的委任統(tǒng)治,甚至還為法軍補充兵員。1931年,哈吉獲得了哈薩卡的永久居住權,組建了一支200人的部落武裝。1936年,哈吉“半封建地主”的權威地位得以穩(wěn)固,深刻影響了赫維坎部落的權力和組織結構。②David Mcdowall, A Modern History of the Kurds, p. 457.從個人經(jīng)歷來看,哈吉早年參加霍伊布聯(lián)盟,后參與貝迪爾汗兄弟領導的庫爾德文化復興運動,在1937年賈茲拉自治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他在賈茲拉成立了庫爾德自治俱樂部,并在哈薩卡自己的住所升起了庫爾德國旗。③Sebastian Maisel, The Kurds: An Encyclopedia of Life, Culture, and Society, p. 281.
哈吉不僅是一位部落領袖,同時也是一位庫爾德民族主義者。從一定意義上講,哈吉很好地調(diào)和了兩種身份之間的矛盾。作為一個民族主義者,哈吉必須積極宣傳民族主義話語,倡導民族大義,反對狹隘的部落主義。而作為一個部落領導人,他又很好地維護了自身利益。盡管參與民族主義活動,哈吉依然是傳統(tǒng)部落秩序的維護者。部落是其賴以維護的政治和經(jīng)濟權力的基礎,也是實現(xiàn)個人權威的中心。哈吉通過參與民族主義活動提高自己在賈茲拉部落中的聲譽,擴大了社會影響力。哈吉的部落民族主義實踐活動表明,非宗教的部落領導人更容易接受民族主義話語,更能與庫爾德人的民族主義抱負彼此兼容。
雖然霍伊布聯(lián)盟的主要政治目標是反對土耳其,但仍有一些部落首領和城市名人主張在敘利亞國家框架內(nèi)實行地方自治。早在1924年5月,來自庫爾德山的努里·康蒂(Nouri Kandy)向法國當局提交了一份備忘錄,要求在庫爾德人占多數(shù)的所有地區(qū)實行行政自治。④敏敬:《中東庫爾德問題研究》,第209頁。巴拉茲聯(lián)盟(Barazi Confederation)的首領穆罕默德·沙欣(Muhammad Shahin)和博贊(Bozan)也遞交了支持庫爾德自治的請愿書。在第三份請愿書中,穆斯塔法·沙欣(Mustafa Shahin)向法國當局呼吁以居住在賈拉布盧斯和努塞賓(Nusaybin)之間的所有庫爾德部落為中心,建立一個庫爾德國家。這個國家既可以作為對抗土耳其的緩沖,同時也可以遏制阿拉伯民族主義的野心。這三份請愿書都希望法國成為庫爾德人自治的支持者,而不是僅僅希望獲得對庫爾德人有利的特定文化或政治權利。①Jordi Tejel Gorgas, “The Terrier Plan and the Emergence of a Kurdish Policy Under the French Mandate in Syria, 1926-1936,” p. 99.
霍伊布聯(lián)盟成立后,庫爾德人請愿要求的政治性質(zhì)發(fā)生了變化。1928年8月,霍伊布聯(lián)盟根據(jù)《委任統(tǒng)治憲章》和委任統(tǒng)治中有關地方自治的規(guī)定,向法國當局提交了一份地方自治的備忘錄。庫爾德人在備忘錄中提出幾點要求:在庫爾德人占多數(shù)地區(qū)的學校引入庫爾德語教學;用庫爾德人取代該地區(qū)所有行政人員;組建一支庫爾德騎兵專門負責保衛(wèi)北部邊境;法國在哈薩卡安置庫爾德難民,后者將在那里從事農(nóng)牧業(yè)。②Jordi Tejel, Syria’s Kurds: History, Politics and Society, p. 28.作為補償,請愿者將承諾支持法國當局的政策,并鼓勵庫爾德人加入法國軍隊。庫爾德學者麥克道威爾認為這是敘利亞庫爾德民族意識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表達。③David Mcdowall, A Modern History of the Kurds, pp. 453-454.然而,法國擔心支持庫爾德人的訴求可能會引發(fā)敘利亞民族主義者或土耳其的抗議,最終拒絕了請愿書。
與法國當局政策不同,一些法國軍官在賈茲拉地區(qū)卻推出了相反的政策。最早提出在賈茲拉建立自治的是法國軍官皮埃爾·特里耶(Pierre Terrier)。1924年至1927年,特里耶駐扎在賈茲拉,專門負責敘利亞境內(nèi)庫爾德人與法國的關系問題。特里耶不但充分認識到庫爾德難民對賈茲拉地區(qū)發(fā)展以及在土敘邊界爭端中可能產(chǎn)生的重要影響,而且與一些庫爾德部落領袖建立了密切聯(lián)系??紤]到三個庫爾德飛地都傾向于自治的要求,他認為創(chuàng)建一個包括所有三個地區(qū)的自治省是不可能的,因此建議庫爾德領導人集中精力于賈茲拉,但可以在庫爾德山和賈拉布盧斯?jié)M足庫爾德人的一些特權要求。④Jordi Tejel Gorgas, “The Terrier Plan and the Emergence of a Kurdish Policy Under the French Mandate in Syria, 1926-1936,” pp. 100-101.
1936年至1939年間,庫爾德人和基督徒聯(lián)合發(fā)起的自治運動在賈茲拉出現(xiàn)。⑤這場庫爾德自治運動由哈吉阿迦、卡德烏爾貝伊(Kaddur Bey)和哈利勒·本·易卜拉欣帕夏等共同領導發(fā)起。哈吉作為賈茲拉的庫爾德部落代表與基督教名人維持聯(lián)盟。1938年,他還曾擔任賈茲拉最高委員會的主席,負責起草臨時地區(qū)法規(guī)。參見唐志超:《中東庫爾德民族問題透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3年版,第226-227頁。聯(lián)合自治運動一定程度上也是皮埃爾·特里耶計劃影響的結果。這場運動的核心訴求包括獲得與阿拉維派、德魯茲派或亞歷山大勒塔的桑賈克派同等的自治地位,任命一位對國際聯(lián)盟負責的法國總督。①Jordi Tejel, Syria’s Kurds: History, Politics and Society, p. 30.在文化和行政方面,庫爾德人則要求在學校推廣庫爾德語,聘用庫爾德官員。自治主義者通過簽署請愿書并將其送交法國政府和國際聯(lián)盟,并通過組織公眾抗議、關閉集市以及建立身份標志等方式,尋求這些目標的實現(xiàn)。作為交換,庫爾德人也同意成為敘利亞公民,承諾將為國家的經(jīng)濟做出貢獻,并將竭盡全力保衛(wèi)敘利亞邊境。
從本質(zhì)上來說,這場自治運動是敘利亞境內(nèi)以庫爾德人與基督徒為代表的少數(shù)派對1936年《法敘條約》的一種回應。②Abbas Vali, ed., Essays on the Origins of Kurdish Nationalism, p. 212.根據(jù)《法敘條約》,贏得1936年議會選舉的民族集團將在1939年之前主導敘利亞政治。民族集團為鞏固敘利亞國家的阿拉伯屬性對自治主義者采取敵視政策。最終,在法國的壓力下,民族集團才承認自治聯(lián)盟在賈茲拉的選舉結果。為施壓自治聯(lián)盟,1937年初敘利亞政府甚至在哈薩卡任命了新省長,解雇了支持賈茲拉自治的官員,鼓勵阿勒頗、霍姆斯和哈馬的農(nóng)民在此定居,以提高遜尼派阿拉伯人的居住比例。③David McDowall, A Modern History of the Kurds, p. 458.
1937年7月5日,敘利亞警方在逮捕一名獨立運動領袖時引發(fā)了武裝沖突,導致敘利亞官員紛紛出逃。自治聯(lián)盟很快在賈茲拉建立了一個地方行政機構。8月,敘利亞民族主義者決定采取行動對阿穆達(Amuda)的基督徒進行報復。在泛伊斯蘭主義的號召下,一些庫爾德部落也參與了對阿穆達基督徒的攻擊,導致24人死亡。④Wadie Jwaideh, Kurdish National Movement: Its Origins and Development, p. 146.該事件加劇了庫爾德人和基督徒聯(lián)盟內(nèi)部的緊張關系。1938年,法國軍官對基督教名人施加壓力,要求其不再支持賈茲拉的自治要求,導致自治派基督徒進一步陷入孤立。1939年2月,大馬士革政府辭職后,賈茲拉很快被置于法國的直接統(tǒng)治之下。⑤David McDowall, A Modern History of the Kurds, p. 458.
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爆發(fā)后,土耳其宣布反對任何形式的庫爾德自治,并成為同盟國重要伙伴。土耳其對其境內(nèi)的庫爾德人政策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敘利亞民族國家建構的進程。1943年7月,敘利亞民族主義者和民族集團再次贏得議會選舉。新政府要求法國立即放棄委任統(tǒng)治。在法國人撤離之前,基督教名人在立場上逐漸偏向大馬士革政府。而庫爾德人在整個自治運動中也有自己的考慮。一方面,庫爾德人希望在賈茲拉建立一個大國或者國際保護下自治的庫爾德斯坦;另一方面,他們不希望與大馬士革政府公開對抗。他們認為,如果庫爾德人在二戰(zhàn)后被迫留在敘利亞的話,制造一場沖突后果難以預料。①Jordi Tejel, Syria’s Kurds: History, Politics and Society, pp. 36-37.1945年春,賈茲拉的庫爾德代表向時任敘利亞總統(tǒng)庫阿特里(Shu al-Quwwatli)提出要求,表達賈茲拉庫爾德人的不滿情緒。盡管敘利亞政府做出承諾,但是直至1946年敘利亞獨立,賈茲拉依然沒有獲得自治地位,庫爾德人與基督徒少數(shù)派的權益也沒有得到保證。這場由庫爾德人與基督徒共同發(fā)起的自治運動也宣告失敗。
庫爾德專家伊娃·斯維德貝格(Eva Savelsberg)認為,“與阿拉伯民族主義運動不同,這場庫爾德與基督徒聯(lián)合發(fā)起的自治運動主要是為庫爾德人和基督徒群體爭取權利,卻從未要求與敘利亞分離出來,更無法影響整個國家的發(fā)展取向。大多數(shù)庫爾德自治主義者感覺與土耳其庫爾德人更親近,而不是大馬士革新中央政府。20世紀30年代的事態(tài)發(fā)展與2004年或2011年以來的發(fā)展非常相似。然而,20世紀30年代阿拉伯民族主義是主導意識形態(tài),提供給少數(shù)民族權利的機會微乎其微。”②David Romano and Mehmet Gurses, eds., Conflict, Democratization, and the Kurds in the Middle East: Turkey, Iran, Iraq, and Syria, p. 90.
委任統(tǒng)治時期,敘利亞境內(nèi)庫爾德民族主義的發(fā)展經(jīng)歷了一個復雜的興起與演變過程。在此過程中,敘利亞境內(nèi)庫爾德人從一個碎片化的族群逐漸成長為擁有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族群,為推動民族自治而持續(xù)努力。從表面來看,敘利亞境內(nèi)庫爾德民族運動經(jīng)歷的這種變化與法國的委任統(tǒng)治政策密切相關。從深層次來看,敘利亞庫爾德民主義運動的興起與演變是由一系列復雜的政治與社會因素所導致的。
第一,戰(zhàn)后中東地緣政治格局的變動。一戰(zhàn)結束后,伴隨奧斯曼帝國的解體,中東地緣政治格局進入了新一輪變動期。英、法乘機在中東先后建立了委任統(tǒng)治制度。法國根據(jù)1916年《賽克斯—皮科協(xié)定》以及1920年《圣雷莫決議》確立了對敘利亞的委任統(tǒng)治。然而,一戰(zhàn)后敘利亞政局混亂且面臨泛伊斯蘭主義和阿拉伯民族主義的多重挑戰(zhàn)。為更好維護統(tǒng)治秩序,法國當局實行分而治之的民族政策,以應對阿拉伯民族主義的挑戰(zhàn)。在法國占領敘利亞庫爾德地區(qū)后,對早期庫爾德人的自治訴求予以拒絕。相反,法國當局卻對敘利亞境內(nèi)土耳其的庫爾德移民施行寬容政策,默許和支持霍伊布聯(lián)盟及其推動的民族主義宣傳與文化活動。1932年,伊拉克的完全獨立使得敘利亞阿拉伯民族主義者要求脫離法國委任統(tǒng)治的熱情高漲。1936年《法敘條約》簽訂后,法國當局進一步收緊了對庫爾德人的政策,但此舉進一步激化了庫爾德人與法國當局的關系。來自庫爾德山的易卜拉欣·哈利勒(Ibrahim Khalil)直接領導了1936年反對法國委任統(tǒng)治的穆魯?shù)?Murud)運動。①DavidMcdowall, A Modern History of the Kurds, p. 455.1937年庫爾德人和基督徒聯(lián)合發(fā)起的賈茲拉自治運動也是對法國委任統(tǒng)治政策調(diào)整的回應,但遭到當局鎮(zhèn)壓。二戰(zhàn)爆發(fā)至1946年最終撤出敘利亞,法國都沒有改變不支持庫爾德自治的政策立場。法國對敘利亞庫爾德人的政策變化本質(zhì)上是對一戰(zhàn)后中東地緣政治格局變動的調(diào)適,根本目的是維護法國在敘利亞境內(nèi)的殖民統(tǒng)治利益。
第二,土耳其庫爾德民族主義的傳播。在伍德羅·威爾遜“民族自決權”的影響下,一戰(zhàn)后中東民族解放運動進入了一個新時期。除阿拉伯民族主義占據(jù)了時代主流外,以庫爾德人、亞美尼亞人以及亞述人等為代表的少數(shù)族群在西方民族主義思潮的影響下也紛紛掀起本民族解放運動的高潮。敘利亞境內(nèi)庫爾德民族主義的興起有其特殊性——它并非原生的本土民族主義。相反,敘利亞境內(nèi)庫爾德民族主義的誕生與土耳其庫爾德民族運動有著密切聯(lián)系。②Wadie Jwaideh, Kurdish National Movement: Its Origins and Development, p. 143.換言之,敘利亞庫爾德民族主義的產(chǎn)生是土耳其國家民族主義擴張的直接反應。1925年后流亡敘利亞的土耳其庫爾德難民是敘利亞庫爾德民族主義運動的發(fā)起者與傳播者。霍伊布聯(lián)盟的建立及其民族主義實踐更是旨在喚醒庫爾德人的民族意識,將庫爾德民族主義運動推向新的高潮。需要指出的是,一些庫爾德精英知識分子、庫爾德名人以及部落領導人都積極參與這場庫爾德民族主義運動,實現(xiàn)了部落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民族主義的有機結合,開啟了庫爾德部落民族主義運動的新階段。
第三,亞美尼亞民族主義的影響。敘利亞庫爾德民族主義的發(fā)展難以脫離亞美尼亞民族主義運動的深刻影響。③AIR 23/412, Major W.A.K. Fraser to Director of Military Operations and Intelligence,War Office, October 15, 1927, No. 2/11, 轉引自Anita L.P. Burdett, ed., Records of the Kurds:Territory, Revolt and Nationalism, 1831-1979, Volume 7: 1927-1930, pp. 53-55。20世紀20 年代中期,敘利亞曾一度成為亞美尼亞民族主義運動的中心。1921年至1925年間,約55,000名亞美尼亞人離開土耳其前往敘利亞。在阿勒頗,亞美尼亞人組建的塔契納克黨(Tachnak Party)不但積極推動了霍伊布聯(lián)盟的構建,而且為后者的民族主義實踐提供了大量政治、經(jīng)濟和后勤上的支持。阿勒頗一度成為塔契納克黨與霍伊布聯(lián)盟共同的民族主義活動中心。1927年10月,塔契納克黨和霍伊布聯(lián)盟在貝魯特簽署合作協(xié)議,共同反對土耳其政府。①CO 730/133/6, Sir Lancelot Oliphant, Foreign Office, to Colonial Office, February 29,1928, No. E885/125/65, 轉引自Anita L.P. Burdett, ed., Records of the Kurds: Territory, Revolt and Nationalism, 1831-1979, Volume 7: 1927-1930, p. 98。根據(jù)該協(xié)議,雙方將各自承認統(tǒng)一的庫爾德斯坦和亞美尼亞獨立的權利,而兩國之間的邊界劃分將根據(jù)一戰(zhàn)前庫爾德人和亞美尼亞人的人數(shù)以及《色佛爾條約》所確立的種族和司法原則來決定。②敏敬:《中東庫爾德問題研究》,第209頁。從文化層面來看,貝迪爾汗兄弟周圍的一小群知識分子也從亞美尼亞民族主義運動中獲得靈感,發(fā)起了一場庫爾德文化復興運動。為拉近兩大族群的關系,亞美尼亞民族主義者甚至試圖構建庫爾德人與亞美尼亞人擁有共同民族起源的神話。霍伊布聯(lián)盟也曾一度為庫爾德人與亞美尼亞聯(lián)盟的正當性進行辯護。可以說,亞美尼亞民族主義在敘利亞庫爾德民族主義運動興起與發(fā)展過程中的作用至深至遠。③關于敘利亞庫爾德人與亞美尼亞人的聯(lián)盟情況,參見Ramazan ?ztan and Alp Yenen,eds., Age of Rogues: Rebels, Revolutionaries and Racketeers at the Frontiers of Empires, Edinburgh: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2021, pp. 355-382。
第四,阿拉伯民族主義者與法國當局的政治博弈。一戰(zhàn)后法國當局認為所謂敘利亞的獨立與統(tǒng)一不過是阿拉伯民族主義的產(chǎn)物,是英國人人為創(chuàng)造出來的,旨在損害法國在中東的利益。④Kerim Yildiz, The Kurds in Syria: The Forgotten People, p. 27.為孤立阿拉伯民族主義,法國當局對德魯茲派、阿拉維派和基督徒的支持實際上是對阿拉伯民族主義的制衡。在敘利亞族際政治發(fā)展過程中,庫爾德人扮演了重要角色。整個委任統(tǒng)治時期,敘利亞庫爾德民族獨立意識的日益增強,引起了阿拉伯政治精英的極大懷疑和敵視。⑤FO371/52874, From Beirut Chancery to Eastern Department, Foreign Office, Despatch No.50/18/46, April 19, 1946, 轉引自B. Destani, ed., Minorities in the Middle East: Christian Minorities,Part II, 1915-1958, Cambridge: Archive Editions, 2007, p. 500。阿拉伯民族主義者普遍認為庫爾德人是推進敘利亞民族國家建設的重要障礙。庫爾德問題研究專家克里姆·伊爾迪茲(Kerim Yildiz)認為整個委任統(tǒng)治時期阿拉伯民族主義與敘利亞庫爾德人的公開立場是對立和沖突的。⑥Kerim Yildiz, The Kurds in Syria: The Forgotten People, pp. 29-30.
事實上,阿拉伯民族主義者與法國當局的政治博弈從不同層面影響了庫爾德民族主義運動的發(fā)展。委任統(tǒng)治初期,為制約阿拉伯民族主義的發(fā)展,法國當局有意采取了扶持庫爾德民族主義的政策,甚至支持其自治。而一旦阿拉伯民族主義運動超越委任統(tǒng)治政府的掌控能力,法國當局則會收縮對庫爾德人的政策空間。可以說,阿拉伯民族主義與法國當局的博弈也是影響庫爾德民族主義發(fā)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整個委任統(tǒng)治時期,盡管敘利亞庫爾德民族主義者發(fā)起的自治運動以失敗告終,庫爾德人的民族權益也沒有獲得切實保障,但是這場民族主義運動本身產(chǎn)生了深遠影響。
第一,對庫爾德人來說,這場運動培育了敘利亞境內(nèi)庫爾德人的民族共同體意識,進一步促進了庫爾德民族主義的覺醒,為現(xiàn)代庫爾德民族政黨的產(chǎn)生奠定了基礎,其早期在賈茲拉的自治實踐也為2014年以來敘利亞賈茲拉庫爾德自治提供了一定的歷史警示與教訓。
第二,敘利亞庫爾德民族主義運動一定程度上沖擊了法國的委任統(tǒng)治制度,客觀上配合并推進了敘利亞民族國家建設的進程。無論是阿穆德的反法運動還是庫爾德人和基督徒聯(lián)合自治運動都影響了與法國當局的關系,挑戰(zhàn)了后者的委任統(tǒng)治秩序。盡管庫爾德人提出了自治訴求,但并沒有提出民族分離主義主張,依然堅持在敘利亞國家統(tǒng)一的框架內(nèi)進行,這對現(xiàn)代敘利亞民族國家的構建是有積極推進意義的。伊斯梅特·謝里夫·瓦利(Ismet Chériff Vanly)認為,“在反對法國殖民統(tǒng)治運動過程中,庫爾德人的作用不容忽視”①Philip G. Kreyenbroek and Stefan Sperl, eds., The Kurds: A Contemporary Overview, New York: Routledge, 1992, p. 117.。
第三,委任統(tǒng)治時期敘利亞庫爾德民族主義者的要求不僅沒有得到實現(xiàn),而且引起了阿拉伯民族主義者的敵視。庫爾德民族主義運動不但嚴重激化了庫爾德人自身與阿拉伯民族主義者的關系,而且為二戰(zhàn)后敘利亞政府排斥庫爾德人,推行其“阿拉伯化”政策埋下了重要隱患。
第四,這場運動涉及到與土耳其、伊朗、伊拉克以及英國、法國、蘇聯(lián)等多國的互動關系,這不但加劇了委任統(tǒng)治時期敘利亞境內(nèi)庫爾德民族主義運動本身的復雜性,而且深刻影響了中東地緣政治局勢的長期穩(wěn)定,成為現(xiàn)代敘利亞庫爾德問題的重要歷史源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