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奎原,朱景寶,宋晉東,李山有
(1.中國地震局工程力學研究所地震工程與工程振動重點實驗室,黑龍江 哈爾濱 150080;2.地震災害防治應急管理部重點實驗室,黑龍江 哈爾濱 150080)
地震預警可以有效的減輕地震破壞所帶來的人員傷亡和財產(chǎn)損失,地震預警通過P波和S波的波速不同的原理(即P波波速小于S波波速),利用震源周圍所布設的地震監(jiān)測臺站獲得的初至P波攜帶的信息估算地震基本參數(shù)和破壞區(qū)域,搶在破壞性地震波S波到來之前,向公眾發(fā)出警報,提醒其采取緊急避險措施,為人們提供幾秒甚至數(shù)十秒的避險時間[1-2],進而減少地震所造成的損失。美國、日本、意大利、墨西哥等[3-17]地震活動多發(fā)地帶已經(jīng)建立了較為完善的地震預警系統(tǒng)。同時,中國地震預警系統(tǒng)[18-19]也在不斷進行驗證測試與更新完善。
對于地震預警系統(tǒng)而言,震級估算的結果決定著地震破壞區(qū)估算的準確性和預警信息發(fā)布的可靠性,因此精確并且快速地估算出震級,是地震預警中尤為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震級估算的傳統(tǒng)方法主要通過P波初至后的單一特征參數(shù)和震級的經(jīng)驗關系來估算出震級[20]。常用的特征參數(shù)包括幅值類參數(shù)[21-22]、周期類參數(shù)[5,13-14]和能量類參數(shù)[9,23-24]。雖然這上述幾類特征參數(shù)已經(jīng)被前人研究所驗證和震級存在著一定的相關性,但是由于單獨采用某一類特征參數(shù)進行震級估算時,其所攜帶的與震級相關的信息較為單一,所以在估算震級的時候容易產(chǎn)生較大誤差,且會發(fā)生小震高估、大震低估的現(xiàn)象。近年來,提取多種特征參數(shù)、利用人工智能方法建立震級估算模型快速發(fā)展,極大的減小了震級估算的誤差[25-27],緩解了小震高估與大震低估的現(xiàn)象。
日本當?shù)貢r間2022年3月16日23時36分,日本福島縣近海發(fā)生MJMA7.3級地震,震中位于北緯37°41.8′,東經(jīng)141°37.3′,震源深度60 km,最大觀測烈度(日本烈度)為6強。次日在日本氣象廳發(fā)布的震源參數(shù)報告中將此次地震的震級由MJMA7.3級提升至MJMA7.4級,震源深度變?yōu)?7 km。據(jù)相關媒體報道,在此次地震中,福島縣和宮城縣是地震活動發(fā)生的主要地區(qū),有較為強烈的震感,此次地震造成了1人不幸遇難,超80人受傷。在福島縣等地,公路路面發(fā)生了龜裂和扭曲、建筑物窗玻璃碎裂,部分地區(qū)道路交通臨時封閉。此外,地震還造成福島、宮城以及東京等多個地區(qū)地鐵路和地下鐵交通臨時中斷。
文中主要采用朱景寶等[28]建立的深度卷積神經(jīng)網(wǎng)絡DCNN-M模型,分別使用P波到達后1~40 s不同時間窗下的特征參數(shù)[29]作為輸入,對2022年3月16日發(fā)生在日本福島縣近海的地震進行單臺震級估算,并采用多臺平均方法實時估算事件震級,驗證該模型對此次日本福島縣近海地震震級估算的可行性。
文中所使用的模型是朱景寶等通過選用日本K-net強震臺網(wǎng)中心中所記錄的MJMA3~7.5地震事件并基于深度卷積神經(jīng)網(wǎng)絡進行訓練而得到的。且在其研究中表明,對于所采用的地震事件,在P波初至后3 s的時間窗內(nèi),該模型得到的震級估算結果相比于傳統(tǒng)的單參數(shù)方法τc和Pd方法有著更高準確性,且小震高估、大震低估的現(xiàn)象得到了明顯的改善。
DCNN-M模型的基本網(wǎng)絡結構如圖1所示,其中主要包括輸入層、4個卷積層、4個BN層、4個池化層以及3個全連接層和輸出層,且在每個BN層和池化層之間都有插入一個激活函數(shù)用于對卷積層所輸出的結果做非線性映射,以提高模型的非線性表達能力。
圖1 DCNN-M模型網(wǎng)絡結構Fig.1 The network structure of DCNN-M model
DCNN-M模型所選取的是與震級相關的4類共12個特征參數(shù),即幅值參數(shù)(峰值位移Pd、峰值速度Pv、峰值加速度Pa)、能量參數(shù)(速度平方積分IV2、累積絕對速度CAV、累積能量變化率DI)、周期參數(shù)(特征周期τc、峰值比Tva、構造參數(shù))和衍生參數(shù)(豎向累積絕對位移cvad、豎向累積絕對速度cvav、豎向累積絕對加速度cvaa)作為輸入。同時,為了消除作為模型輸入的幅值類參數(shù)、能量類參數(shù)以及衍生類參數(shù)因距離衰減而對震級估計產(chǎn)生的影響,需要對這些參數(shù)進行震源距的校正,統(tǒng)一校正到參考震源距10 km[30-31]。
基于地震預警的時效性分析,文中通過該模型對P波最先觸發(fā)的10個臺站進行震級估算,并將實時多臺平均的結果作為實時的震級估計。實時多臺震級平均計算公式如下:
式中:Mi為第i秒時的平均估算震級;是第i秒時單個臺站的估算震級;N是第i秒時參與平均計算的臺站數(shù)量。
文中所采用的數(shù)據(jù)是由日本防災科學技術研究所K-net強震觀測臺網(wǎng)在本次地震中所獲取的加速度記錄,共576組(1 728條)強震記錄,同時對這些強震記錄做如下處理:
(1)首先采用馬強等[32]提出的P波到時自動撿拾方法對強震加速度記錄進行P波一次撿拾,然后對一次自動撿拾的P波記錄繼續(xù)2次人工識別確認;
(2)隨后對撿拾后的強震動加速度記錄先進行一次積分得到速度記錄,然后對積分后得到的速度記錄再一次積分得到位移記錄。最后為了消除積分帶來的低頻漂移的影響,對得到的記錄用4階0.075 Hz巴特沃斯高通濾波器進行濾波[33-34]。
通過以上處理并篩選后得到的強震記錄共374組(1 122條)。
圖2展示了所有臺站記錄的三分向PGA與震中距的關系,圖中紅圈標注的為首臺FKS005和加速度記錄最大臺站FKS002的PGA,藍圈標注的為剩下臺站PGA。圖1和圖2表明:此次地震中臺站所記錄到的峰值加速度較大值主要集中在震源周圍,且隨著震中距的增加,峰值加速度呈現(xiàn)不斷衰減的趨勢。
圖2 三分向PGA和震中距的關系Fig.2 The relationship of three-component PGA and epicenter distance
圖3則展示了本次地震事件中的強震記錄數(shù)量與震中距的關系,其中震中距的范圍在63.27~761.36 km,臺站主要集中分布在200~350 km的震中距范圍內(nèi),有14個臺站位于100 km震中距以內(nèi),其中距離震中最近的臺站為FKS005,震中距為63.27 km,該臺站記錄的最大加速度幅值為NS向的607.817 8 cm/s2,而獲得最大加速度幅值記錄的臺站是FKS002,震中距為97.95 km,最大加速度幅值為EW向的-751.501 cm/s2。
圖3 震中距和強震動記錄數(shù)量的關系Fig.3 The relationship of epicenter distance and strong-motion records numbers
圖4(a)和(b)分別展示了這次地震事件中首個觸發(fā)的臺站FKS005和所記錄到加速度最大的臺站FKS002的UD、EW、NS方向的加速度時程波形圖,峰值加速度以及P波到時標注。
圖4 臺站FKS005和臺站FKS002三分向加速度記錄Fig.4 Three-component acceleration records of station FKS005 and station FKS002
文中根據(jù)日本氣象廳提供的實時定位結果,將幅值類參數(shù)、能量類參數(shù)和衍生類參數(shù)進行震源距校正后,聯(lián)合頻率類參數(shù)作為深度卷積神經(jīng)網(wǎng)絡震級估算模型DCNN-M的輸入進行地震預警震級估算。圖6展示了DCNN-M模型在首臺觸發(fā)后1~40 s內(nèi)對2022年3月16日日本福島縣近海MJMA7.4地震的離線數(shù)值模擬得到的震級估計結果。其中紅色實心圓代表的是DCNN-M模型震級估計的結果,黑色虛線代表此次地震的實際震級,藍色虛線代表±1級誤差,紫色虛線代表±0.5級誤差。表1給出了日本氣象廳緊急地震速報詳情給出的速報結果,以及對應于DCNN-M模型給出的震級預測結果。當估計的地震震級超過特定閾值(MJMA3.5)時,日本氣象廳就會向高級用戶發(fā)布預警信息[35]。由于本次地震日本氣象廳給出的震級結果存在錯誤,都為1.0級,因此無法將DCNN-M模型的結果與日本氣象廳的震級結果作出直接一對一比較,因此文中以日本氣象廳緊急地震速報每一報發(fā)布時刻為對照,只分析DCNN-M模型在日本氣象廳緊急地震速報的每一報時刻震級估算結果。
表1 日本氣象廳和DCNN-M模型震級估算結果Table 1 The magnitude estimation results of Japan Meteorological Agency and the DCNN-M model
結合圖5和表1,DCNN-M模型在首臺觸發(fā)后1.6 s(即:日本氣象廳預警速報第1報),給出的震級估算結果為5.85級,且滿足日本氣象廳預警發(fā)布的閾值(MJMA3.5)。同時,隨著首臺觸發(fā)后時間的不斷增加,觸發(fā)的臺站數(shù)目也在增多,DCNN-M模型給出的震級估算結果也在迅速趨近于實際震級。在首臺觸發(fā)后4.2 s(即:日本氣象廳預警速報第3報)時,震級估計達到了6.47級,震級估計誤差小于1個震級單位;在首臺觸發(fā)后11 s,DCNN-M模型估算的結果就達到了6.94級,與實際震級的誤差已經(jīng)小于0.5個震級單位,并且在首臺觸發(fā)后23.4 s(即:日本氣象廳預警速報第21報)給出的震級估算結果為7.37級,與實際震級的誤差僅僅有0.03個震級單位??梢钥闯觯簩τ诖舜蔚卣穑谌毡練庀髲d預警速報第1報時,DCNN-M模型震級估計滿足閾值;在首臺觸發(fā)初期,DCNN-M模型可以得到魯棒的震級估算,且隨著時間的增加,預測震級逐漸接近實際震級。
圖5 DCNN-M模型多臺平均震級估算結果Fig.5 Estimation results of multiple mean magnitudes in DCNN-M model
從表1中也可以得到:在日本氣象廳預警速報第3報時,該模型所給出的震級估算結果與實際震級的誤差已經(jīng)小于1個震級單位;在首臺觸發(fā)后11 s,日本氣象廳未有速報發(fā)布,但是依據(jù)DCNN-M模型可以得到6.94級,且預測震級與實際震級的誤差小于0.5個震級單位。
如圖6所示,給出了參與平均的單臺震級估算的結果。結合圖5和圖6可以得到,個別單臺估算的結果在首臺觸發(fā)初期估算的結果相比于多臺平均結果給出的震級要明顯過低,如果僅僅用單臺的估算結果,就容易導致估算結果趨近于實際震級的時間要增加,不利于地震預警所注重的時效性,因此用多臺估算結果參與平均能夠在首臺觸發(fā)初期快速的使得震級結果趨近于實際震級結果。同時,隨著觸發(fā)時間的增加,單臺估算的結果也在趨近于實際震級,但是部分臺站震級估算的結果超過了實際的震級,出現(xiàn)了高估的現(xiàn)象,以臺站FKS006尤為明顯,而反觀多臺平均的結果,并未出現(xiàn)高估的現(xiàn)象,且估算結果一直在趨近實際震級,并未超出。這是因為多臺參與平均將部分高估的結果給降低了,使其能更好的向實際結果趨近且不至于產(chǎn)生與實際結果有較大的誤差。
圖6 單臺震級估算結果Fig.6 Magnitude estimation of single-station
如圖7所示,圖中分別給出了DCNN-M模型、τc和Pd方法對本次地震事件的多臺平均震級估算結果。從圖中可以看出,τc方法所預測的震級結果明顯較差,在首臺觸發(fā)初期震級估算結果過低,且隨著時間窗的增加,估算值有所改善但仍與實際震級有著很大的誤差,而Pd方法的震級估算結果比τc方法的估算結果有了很大程度上的改善,且在首臺觸發(fā)初期震級估算的結果甚至優(yōu)于文中所研究的DCNN-M模型給出的震級估算結果,但是隨著時間窗的增加,震級高估的現(xiàn)象愈發(fā)明顯,也未得到降低。傳統(tǒng)的單參數(shù)τc和Pd方法在預測震級時,分別出現(xiàn)了一些諸如震級低估高估,首臺觸發(fā)初期未能給出較好的預測結果等現(xiàn)象,而DCNN-M模型在這些方面都有了明顯的改善:首先在首臺觸發(fā)初期,給震級估算誤差就已經(jīng)滿足日本氣象廳預警信息發(fā)布的震級閾值(MJMA3.5),而τc方法在2 s給出的結果為MJMA2.95未能滿足閾值。其次,隨著首臺觸發(fā)時間的增加,DCNN-M模型的預測震級迅速趨近于實際震級,而Pd方法在首臺觸發(fā)后14 s的預測結果就已經(jīng)超出了實際震級,且在隨后高估的現(xiàn)象越發(fā)明顯。
圖7 DCNN-M、τc和Pd方法多臺平均震級估算結果Fig.7 Estimation results of multiple mean magnitudes in DCNN-M model、τc and Pd method
基于朱景寶等[29]使用日本K-net強震數(shù)據(jù)構建的DCNN-M模型,本研究使用日本2022年3月16日福島縣近海MJMA7.4地震在P波到達后1~40 s不同時間窗下的特征參數(shù)作為DCNN-M模型的輸入,對此次地震進行震級估算。通過分析單臺DCNN-M模型離線數(shù)值模擬的結果和對其結果進行多臺平均,探索在該模型下對此次地震事件震級估算的可行性,并給出以下結論:
(1)在首臺觸發(fā)后1.6 s(即:日本氣象廳預警速報第1報),DCNN-M模型給出的震級估算結果為5.8級,且滿足日本氣象廳預警信息發(fā)布的震級閾值(MJMA3.5);
(2)在首臺觸發(fā)后4.2 s(即:日本氣象廳預警速報第3報),DCNN-M模型給出了6.47級的估算結果,震級估算誤差小于1;
(3)在首臺觸發(fā)后11 s,DCNN-M模型的震級估算結果為6.94級,與實際震級偏差縮小到可容忍的0.5個震級誤差范圍內(nèi);
(4)在首臺觸發(fā)后23.4 s(即:日本氣象廳預警速報第21報),DCNN-M模型的震級估算結果為7.37級,與實際震級僅有0.03個震級的誤差,并且在隨后的估算結果也與實際震級的誤差維持在0.1~0.2個震級范圍內(nèi);
(5)通過與τc和Pd方法的多臺平均結果進行對比,DCNN-M模型所給出的震級估算結果優(yōu)化了這2種傳統(tǒng)單參數(shù)方法中出現(xiàn)的震級低估高估,首臺觸發(fā)初期震級估計誤差較大現(xiàn)象。
基于地震預警的時效性分析,DCNN-M模型對本次日本福島縣近海地震,在首臺觸發(fā)后1.6 s,震級估算誤差滿足日本氣象廳預警信息發(fā)布的震級閾值(MJMA3.5);在首臺觸發(fā)后4.2 s時,震級估算誤差小于1;在首臺觸發(fā)后11 s時,震級估算誤差小于0.5。這也表明:對于此次地震,在首臺觸發(fā)初期,DCNN-M模型可以得到魯棒的震級估計。同時,隨著時間窗的增加,震級估計誤差逐漸減小。
致謝:日本防災科學技術研究所為本研究提供數(shù)據(jù)支持(https://www.kyoshin.bosai.go.jp/kyoshin/quake/index_e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