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如軍,趙力彬,2,張永靈
(1.中國石油塔里木油田公司,新疆庫爾勒 841000;2.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地球科學學院,北京 102249)
近年來,全球油氣勘探逐漸從常規(guī)走向非常規(guī)、從淺層走向深層乃至超深層,深層致密儲層受到普遍關注并不斷取得突破,其中深層致密砂巖儲層裂縫研究已經(jīng)成為目前研究的熱點之一[1-3]。構造裂縫是改善儲層物性、提高油氣產能的關鍵因素,構造裂縫的準確描述和有效預測,對裂縫性油氣藏勘探開發(fā)具有重要意義。在多期構造運動作用下,儲層裂縫發(fā)育不僅受控于區(qū)域應力場和構造等因素,還受到砂-泥巖組合、泥巖隔夾層的影響,進一步加劇裂縫空間分布的非均質性[4-6],給裂縫的識別和預測帶來極大困難。目前常用的儲層裂縫的預測方法有地質分析估算法、構造曲率法、縱波各向異性及地震屬性檢測法、構造應力場模擬法和離散裂縫網(wǎng)絡建模法(DFN技術)[7-12]。然而深層致密砂巖儲層常面臨著鉆井密度低、取芯資料少、地震資料品質差的實際情況,僅采用單一手段很難對井間裂縫進行有效預測,因此從力學成因角度結合三維應力場模擬是目前最有效的方法[4,11-16],其關鍵在于建立深層復雜巖體的破裂機制模型。因此選取庫車坳陷超深致密砂巖A氣藏為研究區(qū),在經(jīng)典力學理論的基礎上,從新的理論角度引入反映自然界基本發(fā)展規(guī)律的新方法,完善并構建統(tǒng)一理論框架下的脆性巖石本構關系和破裂準則,推導裂縫定量表征模型,以解決裂縫表征中“質”(裂縫產生、擴展)的難題。依據(jù)構建研究區(qū)精細地質力學模型和古應力場有限元模擬,對深部儲層裂縫的三維空間分布定量預測進行研究,并進一步完善裂縫預測的理論與方法體系,為這類油氣田的勘探開發(fā)提供重要科學依據(jù)。
庫車坳陷位于天山南緣、塔里木盆地北部,是一個在古生代被動大陸邊緣基礎上發(fā)育演化成的中—新生代疊合型陸內前陸盆地[17-18],K氣田位于庫車坳陷克拉蘇構造帶的東部(圖1(a))??死K構造帶作為一個在中生代燕山運動和新生代喜馬拉雅運動背景下形成的典型前展式疊瓦沖斷構造[19],目前已發(fā)現(xiàn)A2、A5、A6、A8、A9、A13、A24等大中型深層、超深層天然氣藏(圖1(b))。其中A氣藏位于克拉蘇構造帶的中東部、K氣田的中部,其南北分別受拜城斷裂和克拉蘇斷裂兩條逆沖斷裂控制。整體上A氣藏的構造形態(tài)簡單,為一東西向延伸的長軸背斜,主要發(fā)育東、西2個構造高點。
A氣藏巴什基奇克組(K1bs)儲層埋藏一般為6 000~8 000 m,以粉砂巖、細砂巖為主[20],夾有少量的中砂巖和泥巖薄層,平均厚度約為320 m(圖1(c))。自上而下可劃分為3個巖性段,簡稱為巴一段(K1bs1)、巴二段(K1bs2)和巴三段(K1bs3)。第1巖性段包含1~2砂層組,第2巖性段包含4~6砂層組,第3巖性段包含7~8砂層組。該區(qū)超深層砂巖儲層具有低孔低滲透率特征,平均孔隙度僅為3%~5%,基質滲透率僅為(0.035~0.1) ×10-3μm2,而試井解釋滲透率介于(1~10) ×10-3μm2,遠高于基質滲透率,說明裂縫發(fā)育極大地改善儲層滲流能力。截至目前,A氣藏已累積生產天然氣突破160億m3,但受褶皺、斷層、巖性、巖石力學性質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和控制,井間裂縫表征難度大、預測精度低,致使氣藏的整體高效開發(fā)難度增大。
巖心觀察和成像測井(FMI)解釋表明,A氣藏巴什基奇克組(K1bs)發(fā)育大量構造縫,單井裂縫開度分布在0.1~0.4 mm。裂縫以NNW-SSE和NEE-SWW向為主,NE-SW和NW-SE向次之。主要以高角度縫(45°~75°)與直立縫(75°~90°)為主,分別約占總數(shù)量的60%和40%,低角度縫(15°~45°)和水平縫(0~15°)幾乎不發(fā)育,僅約占0.1%。各井裂縫發(fā)育程度差異明顯,A8-3、A8-4、A8-6井裂縫最為發(fā)育,平均線密度達到0.6~1.22條/m,其次是A8、A807、A8-1、A8003井,平均線密度約為0.5條/m。平面上,東、西部背斜高部位裂縫線密度略高于鞍部以及東、西兩翼。垂向上,巴一段和巴二段裂縫密度較高,巴二段略高于巴一段,巴三段裂縫僅局部發(fā)育。
巖石聲發(fā)射測試、地層沉積埋藏史和構造演化史分析表明,克拉蘇構造帶自中生代以來主要經(jīng)歷4期構造運動,即晚白堊世—早古新世的燕山運動、晚漸新世—早中新世的早喜馬拉雅運動、晚中新世—早上新世的中喜馬拉雅運動和晚上新世—第四紀的晚喜馬拉雅運動,其中上新世庫車期—第四紀西域期來自于天山南緣的構造擠壓作用表現(xiàn)最為強烈[19-20],造就現(xiàn)今的疊瓦沖斷構造格局,也正是A氣藏高角度—直立有效構造裂縫形成的主要時期。
進一步,通過對大量巖心裂縫的產狀、形態(tài)、組系、切割限制關系及充填程度等的統(tǒng)計分析,結合地質力學理論,認為A氣藏巴什基奇克組內主要發(fā)育3期構造裂縫。第1期裂縫形成于白堊紀末—古近紀的近南北向伸展夾短暫NNW-SSE向擠壓作用,最大有效構造應力位于35.2~59.9 MPa[19-20],主要形成部分SWW-NEE向、近EW向的張性縫及少量近SN向和NW-SE向的共軛剪切縫,多數(shù)為無效裂縫。第2期裂縫形成于中新世康村組沉積期,受近南北向的天山擠壓作用,最大有效構造應力約為74.8 MPa,主要形成一系列NW-SE向、近SN向的共軛剪切縫,伴隨少量NE-SW向的剪切縫,僅少量裂縫保留一定的有效性。第3期裂縫形成于上新世庫車組沉積期—第四紀西域期沉積期,此時最大有效構造應力達到80.9 MPa,形成大量NW-SE向、NNW-SSE向的共軛剪切縫以及部分近EW向平面共軛縫。同時導致克拉蘇褶皺帶發(fā)生強烈彎曲隆升,沿背斜長軸發(fā)育大量近EW向的高滲流能力的共軛縱張縫。第3期裂縫與深部天然氣的充注匹配關系良好,促成工業(yè)規(guī)模性A氣藏最終形成,也是本次裂縫定量預測研究的重點。
按照最小耗能原理,材料破壞總是在最薄弱地方以最易破壞的方式發(fā)生,即在耗能的任意時刻都滿足最小耗能率原則[21-22]。因此從自然界的普遍性定律出發(fā),結合經(jīng)典力學理論,探尋非線性動態(tài)熱力學過程中非均質巖石破裂與應力場、能量場的內在本質聯(lián)系,改進和構建統(tǒng)一理論模式下致密砂巖的強度理論新體系,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圖2 庫車坳陷A氣藏構造裂縫形成序列及典型特征Fig.2 Formation sequence and typical characteristics of fractures in gas reservoir A in Kuqa Depression
3.1.1 巖石本構模型的建立
(1)
(2)
將式(2)代入式(1)得到耗能率表達式為
(3)
(4)
其中
G=E/[2×(1+μ)],K=E/[3×(1-2μ)].
式中,α、β為材料參數(shù),由試驗數(shù)據(jù)擬合得到;φ12、φ23、φ13為內摩擦角,(°);G為巖石的體積模量,MPa;K為巖石的剪切模量,MPa。
按照最小耗能理論,巖石在損傷演化過程中,耗能率都能在對應條件下取駐值,引入Lagrange乘子λ,由最小耗能原理得:
(5)
聯(lián)立式(1)~(5),得到三軸壓縮情況下的巖石損傷方程為
(6)
且
(7)
式中,A為定義的公式,僅作公式縮寫用。
當應變達到閾值后巖石損傷開始發(fā)展,在損傷閾值前處于彈性變形階段。因而引入損傷閾值應變ε0后的巖石損傷方程為
(8)
其中
式中,λ、C為與巖性有關的常數(shù)。由此結合包含損傷變量D的廣義胡克定律,得到巖石的本構模型為
(9)
3.1.2 巖石破裂準則建立
前人大量試驗結果表明,在軸向應力達到峰值強度(用σc表示,MPa)的0.75、0.85和0.92倍時,脆性巖石中現(xiàn)存的大量微裂縫開始擴展聯(lián)結并最終于峰值強度處形成宏觀裂縫,之后則是沿著破裂面滑移形成斷層[25]。因此針對具有強烈脆性特征的深層致密砂巖,采用應力-應變曲線的強度峰值點來辨識模型參數(shù)可使參數(shù)具有明確的物理含義。假定圍壓下巖石的應力-應變曲線峰值點處應力、應變分別為σ1s、σ2s、σ3s、ε1s、ε2s、ε3s,在峰值點處,
(10)
整理公式(6)并代入公式(10)得到常數(shù)λ、C0的值:
(11)
以及損傷臨界值:
(12)
其中
故
(13)
從而得到最小耗能原理下的耗能率表達式為
(14)
根據(jù)最小耗能或最小耗能率原理,當φ>φ0時,巖石失去穩(wěn)態(tài),發(fā)生破裂。
3.2.1 裂縫破裂角參數(shù)模型
圖3 極坐標系下的裂縫破裂角計算示意圖Fig.3 Diagram for calculating fracture angle in polar coordinate system
如圖3所示,在主應力坐標系下,以坐標原點為極點,最大主應力軸σ1正半軸為極軸,建立合適的極坐標系,其中θ表示裂縫面與最大主應力之間的夾角,即破裂角。首先確定裂縫表面(r,θ)點的應力函數(shù)表達式F(r,θ),設應力函數(shù)為
F=r2(acos2θ+bsin2θ+cθ+d).
(15)
故應力分量為
(16)
式中,σr和σθ分別為極坐標系下沿徑向和環(huán)向兩個方向的應力分量,MPa;τrθ為極坐標系下的剪應力分量,MPa。
將式(16)代入邊界條件:
(17)
式中,σmax為最大主應力,MPa。
得到常數(shù)A、B、C、D的值,即
(18)
故應力函數(shù)表達式為
(19)
結合式(2)得到極坐標系下最小耗能原理約束的耗能率表達式為
(20)
通過最小耗能原理求解得到的裂縫破裂角表達式為
(21)
其中
3.2.2 裂縫走向、傾角參數(shù)模型
(22)
式中,αij(i,j=1,2,3)分別表示基向量eσ與x,y,z軸之間的夾角,(°)。
如圖4(b)所示,裂縫面法向量n在空間直角坐標系中可表示為
(23)
式中,l、m、n表示法向量n的空間坐標;βij(i,j=1,2,3)分別表示法向量n與x,y,z軸之間的夾角,(°);θ為裂縫面與最大主應力之間的夾角,(°)。
在三維空間直角坐標系中,裂縫的走向和傾角一般用投影法來確定??臻g直角坐標系的x軸與大地坐標的x軸(東)重合,z軸正方向與y軸負方向(南)重合,y軸和z軸重合。因此若將裂縫面法向量n投影到xOz平面,如圖5(a)所示,則通過最小耗能原理預測的裂縫走向為
(24)
再從地質角度分析可知,裂縫傾角即為裂縫面與xOz平面的夾角,如圖5(b)所示,故通過最小耗能原理預測的裂縫傾角為
(25)
圖4 裂縫面法向量表征與主應力坐標系與空間直角坐標系轉換示意圖Fig.4 Characterization diagram of normal vector of fracture surface and transformation between principal stress coordinate system and space rectangular coordinate system
圖5 裂縫走向預測與裂縫傾角計算示意圖Fig.5 Schematic diagram of fracture strike prediction and fracture dip angle calculation
3.2.3 裂縫密度參數(shù)模型
根據(jù)損傷力學理論,連續(xù)性損傷變量D(0≤D≤1)可用來直接度量巖體的損傷程度,因此引入損傷變量D,結合最小耗能理論,建立最小耗能原理下的裂縫密度參數(shù)模型。對于脆性深層致密砂巖材料,當應力狀態(tài)達到其破裂強度時,巖石即發(fā)生破裂,并釋放出能量,結合式(14)計算可得產生裂縫過程中的耗散能(假設t=0時刻耗能為0)為
(26)
式中,ω為新增裂縫釋放的的應變能,J ;t為應力作用的時間,s。
巖石破裂釋放的能量,一部分用來新增裂縫總表面積,其余則以彈性波形式釋放出去。對于裂縫來說,放出的彈性波能量很小,可忽略不計,釋放的能量主要用來生成裂縫,即
ω=ωsV=SJ.
(27)
式中,ωs為新增裂縫表面積的應變能密度,J/m3;V為表征單元體的體積,m3;S為新增裂縫表面積,m2;J為產生單位面積裂縫所需要的能量,即裂縫表面能,J/m2。
將式(27)變化得到最小耗能理論下的裂縫體密度表達式為
(28)
其中Dv為單元體內裂縫密度,m2/m3。
進一步結合裂縫密度轉化公式以及最小耗能理論,得到最小耗能原理下的裂縫線密度參數(shù)模型為
(29)
式中,Dl為裂縫線密度,條/m;L1、L3為在σ1、σ3方向上的長度,m;Dv為裂縫體積密度,m2/m3;θ為裂縫面與最大主應力之間的夾角,(°)。
基于巴什基奇克組頂面構造圖,構建研究區(qū)的三維力學地質模型(圖6)。該地區(qū)的大量有效構造裂縫主要形成于上新世庫車期—第四紀西域期的NW向強烈擠壓,此時A背斜構造形態(tài)已基本定型,與現(xiàn)今構造非常接近,可近似以現(xiàn)今地質模型為載體進行古構造應力場模擬。根據(jù)現(xiàn)場收集到的地震反演力學參數(shù)體和巖石力學試驗結果,通過動-靜態(tài)校正獲得A氣藏的靜態(tài)非均質力學參數(shù)體,包括巖石密度、彈性模量、泊松比和內聚力、內摩擦角等(圖6)。將巴一段、巴二段和巴三段分別設置為32.45°、36.21 °和30.26 °,斷層帶設置為27.19 °。然后將巖石力學參數(shù)按照“網(wǎng)格形心法”賦值到有限元地質模型中,構建地質力學模型,形成34 577個節(jié)點129 576個單元,垂向局部網(wǎng)格間距達到10 m。
圖6 A氣藏地質力學模型構建方法Fig.6 Methodology of building geomechanical model of gas reservoir A
以聲發(fā)射測試應力值為基礎,反復嘗試、擬合確定A氣藏地質力學模型的邊界條件,在模型北部施加100 MPa的正向擠壓應力,南部邊界固定,以表征盆地的阻擋作用。第3造縫期天山南緣NW向的強烈斜向擠壓在A地區(qū)產生相應的右旋剪應力,反復嘗試確定剪應力值為20 MPa。在模型東西兩側設為自由邊界,并施加大小為80 MPa的正向擠壓應力,設置重力加速度為9.8 m/s2,同時在模型底部施加垂向位移約束。
在古構造應力場數(shù)值模擬的基礎上,將建立的耗能率、裂縫密度及傾角表達模型編成的計算程序導入有限元平臺中,完成構造裂縫的三維定量預測。模擬結果顯示,最大主應力的分布與構造形態(tài)關系密切,在背斜高部位為應力低值區(qū),向翼部逐漸增大轉變?yōu)閿D壓應力,拉張應力在背斜頂部零星分布(擠壓應力為負值,拉張應力為正值);由于A背斜受控于前緣主斷層,天山南緣的擠壓作用下,背斜南翼變形更為強烈,地層更為高陡,因此應力也更為集中,沿主斷層出現(xiàn)明顯的拉張應力區(qū),在背斜頂部的次級斷層下盤出現(xiàn)串珠狀分布的應力低值區(qū)??傮w上最大主應力方向較為穩(wěn)定,以NNE-SSW向近SN向為主,反應的仍是區(qū)域擠壓應力方向,僅在較大規(guī)模的斷裂處有偏轉(圖7(a))。
圖7 A氣藏巴什基奇克組三維古應力場模擬及裂縫預測結果Fig.7 3D paleostress field simulation and fracture prediction results of Bashijiqike Formation in gas reservoir A
采用絕對線密度的概念,以1 m為間隔進行裂縫發(fā)育程度的統(tǒng)計,將裂縫預測結果與單井統(tǒng)計結果進行有效對比。平面上(圖7(b)),預測結果在背斜的高部位呈現(xiàn)高值區(qū),鞍部稍低,在兩翼呈明顯的低值區(qū)。背斜高部位的絕對裂縫線密度局部達到6條/m,一般為3.15~3.55條/m,如A803井、A8003井、A8-6井區(qū),兩翼為1.85~3.15條/m,如A8-5井、A8004井、A806井和A8-10井區(qū)。圍繞斷層常發(fā)育條帶狀或串珠狀裂縫高值區(qū),且斷層規(guī)模越大特征越明顯。A氣藏隆升幅度較高,背斜形態(tài)受控于南部逆沖主斷層和后緣(北部)反沖主斷層,裂縫的發(fā)育與后緣反沖斷層的強烈活動關系密切,東部背斜高點處的連片裂縫密度高值區(qū)也因此向北部遷移(圖7(b))。垂向上,巴一段和巴二段裂縫密度明顯高于巴三段,前兩者的絕對裂縫線密度大部分為1.85~3.55條/m,局部高達6條/m,而后者的絕對線密度為0.15~3.15條/m。由于受鉆井完鉆深度的影響,單井統(tǒng)計得到的巴三段裂縫密度明顯較低,僅在東部背斜頂部的東段,如A8003井、A8-3井和A8-6井區(qū)裂縫相對發(fā)育,絕對裂縫線密度達到3.55條/m。傾角作為直接反映裂縫有效性和儲層連通性的重要參數(shù),由圖7(c)可以看出巴一段裂縫的傾角總體上要高于巴二段和巴三段,高角度縫在巴一段內大面積發(fā)育,直立縫主要沿著背斜高部位的長軸方向呈串珠狀分布,這與巴二段的分布趨勢非常相似。
A氣藏的第3期裂縫以共軛網(wǎng)狀縫為主,充填程度低,是關鍵的油氣運移通道和儲集空間。盡管第3期裂縫的線密度明顯大,但不能完全代表裂縫發(fā)育的總密度,因此裂縫預測的可靠性應以井點實測數(shù)據(jù)矯正,同時考慮實際生產情況。從表1中可以看出,絕大多數(shù)井的分層平均裂縫線密度與成像測井解釋結果相吻合,總體平均相對誤差為23.94%,其中巴一段的平均相對誤差為17.45%,巴二段和巴三段的平均相對誤差分別為25.47%和23.41%,這很可能是K氣田巴什基奇克組儲層內存在大量泥巖夾層導致的。另外A8004井的巴二段裂縫預測相對誤差達到66.67%,A8井巴一段和克A8003井巴二段的預測相對誤差也分別達到46.67%和39.62%,與單井實測結果相差大。但從沿背斜長軸方向的裂縫絕對密度剖面上看,以A8井巴一段為例,其成像測井得到的裂縫平均線密度為0.3條/m,預測結果為0.44條/m,兩者存在一定的誤差,但從巖心觀察統(tǒng)計結果來看,其裂縫平均線密度為0.52條/m,與成像測井解釋結果的誤差僅為18.18%。原因在于當井壁被泥漿污染或該段巖性變化大時,會造成成像測井顯示效果差,對于一些細微的裂縫很難識別。
從沿背斜長軸方向的裂縫密度預測剖面上看,裂縫絕對密度的預測結果與單井成像實測結果吻合度高。尤其是在背斜高部位的A8-3井、A8井、A8-2井、A8003井和A8-6井等,其巴一段和巴二段裂縫發(fā)育高值區(qū)呈現(xiàn)連片分布趨勢,顯示出較好的裂縫垂向和平面上連通性。垂向上,在背斜高部位及背斜轉折端處,裂縫發(fā)育程度有著從淺部向深部降低的趨勢,即巴一段、巴二段、巴三段裂縫絕對線密度依次降低,但在背斜翼部具有相反的趨勢,即巴二段底部和巴三段頂部的裂縫更為發(fā)育。
表1 A氣藏裂縫平均線密度預測結果與單井實測結果對比Table 1 Comparison between prediction results of fracture density and measured results of single wells in gas reservoir A
為了進一步有效驗證裂縫預測參數(shù)的準確性,以氣藏整體生產情況為基礎,考慮裂縫走向和充填程度等因素,對裂縫密度和傾角預測結果進行分析。裂縫的走向在東西向上變化較大,A氣藏西部次級背斜的裂縫走向以NNW-SSE、NW-SE和NE-SW向為主,發(fā)育少量近EW走向裂縫。而氣藏東部次級背斜的裂縫走向由西往東逐漸變?yōu)镹WW-SEE向和NEE-SWW向為主,NE-SW向和近SN向次之,其中NEE-SWW向和NWW-SEE向裂縫形成一組共軛裂縫系,成因上屬于高角度晚期平面“X”型節(jié)理,走向與背斜樞紐近于平行。近EW向裂縫與背斜樞紐近于平行,成因上屬于晚期縱張節(jié)理。兩種成因的裂縫主要形成于喜山運動晚期,傾角大,平面連通性強,充填程度低,有效性好。A氣藏無阻流量高于400 m3/d的單井主要是位于西部的A807井、A802井和中部的A8-1井、A8井、A8-3井、A8-2井、A8003井、KeS8-6井和A8-8井,而低產井主要位于背斜的東、西兩端。研究區(qū)高產井基本上都位于直立裂縫發(fā)育區(qū),相應的裂縫發(fā)育程度為中等和高。尤其是A8井、A8-3井均位于裂縫密度高值區(qū),裂縫傾角近似直立,礦物充填率分別為0.26和0.21,其無阻流量達到523和508 m3/d。相比之下,位于背斜傾沒部位的A8-11井、A801井和A8-10井產能均小于300 m3/d,盡管礦物充填程度較低,但裂縫發(fā)育程度為中等—較低,主要為高角度和低角度斜交縫,整體連通性和有效性一般,這些都進一步驗證裂縫預測結果的可靠性。綜合以上分析表明,裂縫密度、傾角和充填程度是關系有效儲層發(fā)育和分布的關鍵因素,A802井西北地區(qū)、A8井北部和A8003井西部地區(qū)是下一步部署高效開發(fā)井的有利區(qū)帶,當然發(fā)育密度高的直立裂縫也是造成氣藏見水的重要因素(圖8)。
圖8 A氣藏裂縫預測結果與實際生產動態(tài)數(shù)據(jù)對比Fig.8 Comparison of fracture prediction results with actual production dynamic data in gas reservoir A
(1)將最小耗能原理與經(jīng)典力學理論相融合,探尋非線性動態(tài)熱力學過程中巖石破裂與應力場、能量場的內在本質聯(lián)系,改進和完善統(tǒng)一理論模式下致密砂巖的強度破壞準則和裂縫參數(shù)表征模型,適用于陸相超深層致密砂巖儲層的裂縫研究。
(2)裂縫在A背斜高部位最為發(fā)育,在鞍部稍低,在兩翼呈低值;東部背斜高點處裂縫密度高值區(qū)連片發(fā)育,明顯高于西部背斜高點;褶皺是A氣藏裂縫發(fā)育的首要主控因素,斷層次之,巖性僅在局部影響著裂縫發(fā)育;垂向上,在背斜高部位以及背斜轉折端位置,裂縫發(fā)育程度有著從淺部向深部降低的趨勢,但在背斜翼部具有相反的趨勢,即在巴二段底部和巴三段頂部裂縫更為發(fā)育。
(3)裂縫密度、傾角和充填程度是控制有效儲層發(fā)育和分布的關鍵因素,高產井基本上都位于直立裂縫發(fā)育區(qū),相應的裂縫發(fā)育程度為中等和高,A802井西北地區(qū)、A8井北部和A8003井西部地區(qū)是下一步部署高效開發(fā)井的有利區(qū)帶,高密度直立裂縫也是造成氣藏見水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