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春錚,蘭春,王孟清,鄧羿駃,曾潔
(1.湖南中醫(y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湖南 長沙 410007;2.湖南中醫(yī)藥大學中醫(yī)學國內一流建設學科,湖南 長沙 410208;3.湖南中醫(yī)藥大學,湖南 長沙 410208)
厭食癥是小兒時期一種常見的慢性食欲障礙性疾病,多發(fā)于1~6歲的小兒,臨床以長期食欲不振、食量減少甚至拒食為特征[1]。壓食癥主要與生活方式、消化系統(tǒng)疾病、精神心理、年齡相關的病理生理學改變等因素相關[2]。一般預后良好,但遷延日久,長期不愈者,可使氣血生化乏源,抗病能力低下,而易患他病,對兒童的生長發(fā)育、營養(yǎng)狀態(tài)和智力發(fā)展等方面均會有不同程度的影響[3]。我國上海地區(qū)的一項調查[4]表明,有39.7%(494/1 244)的撫養(yǎng)人認為其兒童有飲食行為問題,其中經常吃得少的占10.3%(128/1 244),經常對食物不感興趣的占6.6%(82/1 244)。隨著社會的發(fā)展,本病的發(fā)病率有增加的趨勢,厭食已成為影響兒童健康成長的一個重要問題,越來越引起家長和醫(yī)生的重視。西醫(yī)多采用益生菌、微量元素、維生素、消化酶、促進胃腸動力藥進行治療,但療效不理想[5]。現代中醫(yī)醫(yī)家對本病的認識大致相同,但各有側重。江育仁總結本病的基本病機是脾失健運[6],大部分醫(yī)家在治療小兒厭食癥時多從脾胃氣虛[7]、脾失健運[8]入手。汪受傳認為本病以脾失健運、脾氣虧虛、脾虛肝亢、肺脾兩虛為主,分別治以調脾開胃助運、益氣健脾助運、健脾平肝助運、補肺健脾助運[9]。有關文獻研究[10]也發(fā)現,治療本病的常用藥物以山楂、白術、麥芽、茯苓、陳皮、雞內金、神曲、甘草、山藥、黨參等消食、補氣、理氣、化濕藥為主,也體現了本病當健運脾胃的基本思想。然而小兒厭食并非只是脾失健運,姜之炎從陰陽不調入手,常以溫陽斂陰、益氣健脾為治法[11]。倪宣化則結合小兒體質特點和辨證情況,對脾胃陰虛者,則注意益胃養(yǎng)陰[12]。王孟清教授系湖南省名中醫(yī),全國第六批老中醫(y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博士研究生導師,從事中醫(yī)兒科臨床、科研、教學工作三十余年,擅長運用中醫(yī)藥防治兒童消化系統(tǒng)疾病,臨證治療兒童厭食癥時從中醫(yī)傳統(tǒng)知識入手,結合現代小兒飲食、生活特點對疾病的影響,面對胃陰虧虛的厭食患兒日益增多的情況,常運用“養(yǎng)胃陰、助脾運”的治療方法,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筆者師從王孟清教授,常年接受王教授的指導,在臨床工作中遇到此類患兒時運用本法進行治療,亦取得了較好的療效,現將經驗分享如下。
厭食癥主要病變部位在于脾胃,脾胃同為“氣血生化之源”,是后天之本。食物必須要有脾胃的協調工作才能順利的轉化為氣血。胃主受納、腐熟水谷,為脾主運化提供前提,脾主運化、消化食物,為胃之受納提供出路,二者相互合作,維持著食物的消化與精微的轉輸。《靈樞·脈度》言:“脾和則口能知五谷矣”[13],脾胃功能正常,“納運協調”,則口食知味,食欲正常。小兒臟腑嬌嫩,脾常不足,喂養(yǎng)不當、藥物損害、病邪侵犯、情志失調等原因均可造成厭食。小兒乳食不知自節(jié),過食肥甘、炙煿之品,超越了其正常納化能力,可致宿食內停,積而不化,形成積滯,損傷脾胃;情志失調,肝失調達,氣機不暢,乘脾犯胃,亦可造成厭食;另外脾虛也可生濕,濕盛可反傷脾,脾失健運[14],也可出現厭食表現。王教授認為,本病的病機關鍵為脾胃失健,納化失和,其本質是脾胃功能受到了影響。臨床常以脾胃氣虛、陰虛,脾失健運等證型為多見,氣虛則運化失職,陰虛則陰液受損,均可造成脾胃功能不足,納化遲滯,不思飲食。
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fā)展,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兒童的飲食結構和習慣正逐漸發(fā)生改變,同時由于喂養(yǎng)觀念的偏差及小兒“陽常有余,陰常不足”的生理特點[15],小兒厭食癥的證型分布正在悄然的發(fā)生著變化。王教授在臨床工作中發(fā)現,厭食癥中胃陰虧虛的患兒正日益增多。小兒神識未開,調護全賴家長,“乳食不能自節(jié)”,極易出現飲食不節(jié)、喂養(yǎng)不當的情況,進而造成脾胃損傷,隨著社會的變遷,年輕家長普遍缺乏育嬰常識,同時家長對小兒過多珍視,喂養(yǎng)時常追求高蛋白、高營養(yǎng)之品,或因多食,或過于補益,常易使小兒脾胃負擔加重,以致失和,正如《素問·痹論篇》所說“飲食自倍,脾胃乃傷”[16],最終造成納運失職。小兒乃“純陽之體”,“陽多陰少”,在小兒時期邪氣入體,易于從陽化熱;運化失職,積滯于內,也可郁而化熱,而小兒本就“稚陰未長”,陰液不足,一旦有熱,極易傷陰,形成陰虛之證;若喜食辛辣香燥之品,又可灼傷津液;高蛋白、高營養(yǎng)的食品經胃腐熟后,可釋放大量的熱量,也會耗傷陰津[17]以致胃陰虧耗。王教授認為胃陰在厭食癥的病變過程中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胃為倉廩之官,主受納、腐熟,胃陰是胃中津液,有濡潤食物、參與消化的功能[18],如若胃陰不足,則其受納、腐熟、消化食物的功能隨之減弱,久之則不知饑飽,進而出現厭食;而陰液虧虛又可使脾臟失于濡養(yǎng),進而出現脾功能不足,失于健運,無法運化精微、輸布津液,則致困頓飽脹,不思飲食。病情日久則氣血生化乏源,以致全身氣血津液匱乏,損傷機體。故而胃陰虧耗是厭食的重要原因。
中醫(yī)歷來有“太陰濕土,得陽始運”[15]、“脾健不在補,貴在運”[19]之說,現代很多醫(yī)家以此為依據,在治療脾胃病證,諸如厭食、腹瀉時,常喜用溫燥之品如蒼術、厚樸來燥濕運脾,針對脾失健運的疾病固然可以采用健運之法,但如若只是燥濕運脾,難以取得較好療效。胃為水谷之海,津液之源,作為食物受納、腐熟的重要臟器,其功能的發(fā)揮需要充足的胃陰,溫燥之品雖能運脾卻也易傷胃陰。
《明醫(yī)指掌》云:“脾不和則食不化,胃不和則不思食”[20];《黃帝內經》記載:“胃主受納”“脾主運化”。王教授認為厭食的治療需要脾胃同治,脾胃的納運協調作用同等重要,在治療厭食癥時不可重脾而輕胃,更不可妄用燥濕運脾而損及胃陰,應同時注意恢復脾胃各自的功能。王教授在治療胃陰虧虛的小兒厭食癥時更為重視這一點,強調“養(yǎng)胃陰,助脾運”,謹記“陽明陽土,得陰自安”[21]的道理,針對胃陰虧虛的基本病機先補胃陰,不單用、過用溫燥之品來運脾,以防胃中津液虧耗更甚,加重病情。當胃陰得到恢復后,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使脾臟得到濡養(yǎng),促進其功能的恢復。此時治療重點雖重在滋養(yǎng)胃陰,但仍不能忘記“運脾”,方能使已完成腐熟的食糜得到有效的運化轉輸,才是“納運協調”。另外五臟六腑之氣血陰陽均有賴于脾的運化,當脾的運化正常了,胃陰也能相應的得到充養(yǎng)。此時運脾可以使用消食、理氣、調肝等法[22-23],不是僅有“燥濕”一法,如此方能使“胃陰得復,脾氣健運”,胃的受納、腐熟,脾的運化功能同時得到恢復,則納食自增。同時治療厭食小兒還要注意飲食調理,須糾正不良的飲食習慣,注意合理膳食,不偏食辛香、高熱之品,不過饑過飽,定時定量,食療、藥治同施,方能恢復脾胃功能,促進療效[24]。
王教授在治療胃陰虧虛的小兒厭食癥時常以“養(yǎng)胃增液湯”為基本方,本方原為一驗方,常用來治療多種疾病的脾胃陰虛證,藥物組成包括石斛、烏梅、沙參、玉竹、白芍、甘草等,相關實驗已證實本方能通過提高胃動素、胃泌素水平,降低生長抑素水平,提升厭食癥患兒的臨床治療效果[25]。王教授根據治療厭食“胃陰得復,脾氣健運”的思想,常在原方的基礎上進行加味,自擬“加味養(yǎng)胃增液湯”,藥物由石斛、麥冬、烏梅、北沙參、玉竹、白芍、炒稻芽、炒麥芽組成,有滋養(yǎng)胃陰,佐以健運之效。方中北沙參、麥冬、玉竹、石斛味甘微寒,清潤養(yǎng)胃,生津潤燥,胃陰得復,飲食乃常,遵林佩琴《類證治裁·脾胃論治》“治胃陰虛不饑不納,用清補”[26]之意;脾的運化常受肝氣疏泄的調控,烏梅、白芍味酸歸肝經,可滋肝陰而安脾土,以防木旺乘土,調肝助運,同時酸味可促進消化液的分泌而開胃;炒稻芽、炒麥芽甘溫消食和中,健脾開胃,同時炒麥芽尚有行氣之功,二者合用,性平和,可消食行氣,和胃助運,且防甘寒之藥滋膩太過而礙脾。諸藥相合,共奏養(yǎng)胃健脾、消食開胃之功。
胃陰虧虛的厭食患兒除不思進食以外,尚有一些陰虛、積滯的表現,對這些兼證也應同時處理,臨證時常根據癥狀的兼夾不同而加減用藥。若陰虛甚,大便干結,可合增液湯(生地黃、玄參、麥冬)加強增液潤燥之效,加火麻仁等潤腸通便;若積滯明顯,可加雞內金、山楂、神曲等增加消食運化、健脾開胃之功;若兼有口氣臭穢,可加薏苡仁、佩蘭等除濕,以宣暢氣機;若有手足心熱等陰虛生熱征象,可加青蒿、胡黃連等清虛熱之藥。
王教授認為,準確辨證治療胃陰虧虛的厭食癥,應著重注意以下幾點。(1)辨證時要注意判斷是否有陰液虧損及其虧損程度,著重注意舌苔是否存在花剝苔或者舌紅少苔的情況;同時要注意審視兼證,如是否有口干、皮膚欠潤澤、手足心煩熱、大便干結等情況。(2)養(yǎng)陰時應防滋膩太過而阻礙脾運,常在滋養(yǎng)胃陰的同時佐以健運的藥物。(3)運脾不在溫燥,溫燥易傷陰,傷陰則失其本,可合理選用消食、理氣、調肝等運脾之法,不可拘泥。(4)日常調護也是十分重要的,要重視護養(yǎng),注意飲食習慣,應做到“乳貴有時,食貴有節(jié)”,“要想小兒安,常予三分饑與寒”。
5.1 驗案1 患兒,男,2歲8個月。2021年7月4日初診。主訴:不思飲食2個月余。患兒素來形體偏瘦,喜食辛辣、高能量之品,2個月前無明顯誘因出現感冒,伴有納差,服用中藥后感冒已愈,但納食一直不增,服用益生菌、厭食口服液等,均未見明顯好轉,伴見手心發(fā)熱,易煩躁,口干不喜飲,皮膚欠潤澤,夜寐欠安,大便偏干難解,二日一行,小便偏黃,舌紅少津,花剝苔。診斷:厭食癥(胃陰虧虛)。治以養(yǎng)陰增液,消食助運,方選加味養(yǎng)胃增液湯加減。處方:北沙參6g,烏梅5g,白芍6g,玉竹5 g,石斛5 g,炒稻芽10 g,炒麥芽10 g,雞內金6 g,天花粉5 g,玄參5 g,麥冬6 g,炒梔子3 g,桔梗3 g,火麻仁6 g。7劑,1劑/d,水煎后分2次服。囑清淡飲食。
2診:2021年7月11日。患兒服藥后,進食較前明顯增加,口干、大便干減輕,睡眠轉安,舌紅少津,花剝苔。故守方再進7劑,1劑/d,水煎后分2次服。
3診:2021年7月29日。患兒服藥后飲食基本恢復正常,家長以為病愈,遂停藥10日余,近日患兒食欲再次稍有減退。觀其舌苔仍少津,花剝苔,乃胃陰未得全復,津液上承不足的體現,故擬原方加減再進9劑,1劑/d,水煎后分2次服?;純悍曛兴幒蟀Y狀消失。
按語:該患兒平素身體偏瘦,喜食辛辣、高能量之品,致積熱內生,灼傷津液,加之“感冒”,外感病后,再傷津耗液,胃陰虧虛,胃受納腐熟功能失職,津液無由化生,則不思飲食。陰液虧虛,津液上承不足則口干不喜飲,下行不夠則大便干;津液無以布散于肺,肺在體合皮,輸精于皮毛以滋養(yǎng),津液乏源,故見皮膚欠潤澤;陰虛日久火必旺,心神被擾,則寐差,易煩躁;舌紅少津,花剝苔,乃陰虛津虧之象;病程遷延,陰液虧耗,形體日漸羸瘦。故辨證為胃陰虧虛。當治以養(yǎng)陰增液,消食助運,方用加味養(yǎng)胃增液湯,加用玄參、麥冬、火麻仁增液潤腸通便,取增液湯之意,桔梗開宣肺氣,提壺揭蓋,天花粉生津以止渴,雞內金加強炒稻芽、炒麥芽消食健脾助運之功,梔子瀉火除煩以安神。2診時患兒進食及各癥狀均有明顯好轉,故守方再進7劑。3診時患兒食欲復下降,乃胃陰未得全復所致,故再進9劑,乃愈。囑家屬平素應飲食均衡,不應一味滋補,以免損傷脾胃。
5.2 驗案2 患兒,男,8歲2個月。2021年7月31日初診。主訴:納呆、食少、挑食多年?;純核貋砑{呆、食少、挑食,口服中藥及“健脾口服液”、益生菌等藥無明顯改善,從小嗜好雞蛋類食物,余則無明顯異常,易出汗,夜寐尚可,小便可,大便稍干,二日一行。查體:咽喉(-),心肺(-),舌紅、苔白。診斷:厭食(脾胃虛弱證)。治法:健脾消食,方選:曲麥枳術丸加減。處方:六神曲6 g,炒麥芽10 g,白芍15 g,枳實6 g,白術10 g,山楂10 g,厚樸6 g,桔梗3 g,炒雞內金10 g,煅牡蠣10 g,浮小麥10 g,甘草3 g,黃芪10 g。12劑,1劑/d,水煎后分2次服。
2診:2021年8月12日。患兒服藥后未見明顯好轉,仍有明顯納呆、挑食,無口氣,無其他特殊不適,夜寐尚可,小便可、大便干,二日一行。查體:咽喉(-),心肺(-),舌紅、花剝苔。診斷:厭食癥(胃陰虧虛)。治法:滋養(yǎng)胃陰,佐以消食助運,方選加味養(yǎng)胃增液湯加減。處方:北沙參6 g,麥冬6 g,玉竹6 g,石斛6 g,烏梅5 g,白芍15 g,麥芽15 g,玄參10 g,煅牡蠣15 g,炒雞內金10 g,生地黃15 g,山楂10 g,甘草3 g。12劑,1劑/d,水煎后分2次服。
3診:2021年9月30日?;純杭覍僭V患兒服藥后癥狀有所改善,續(xù)方繼服,故未及時復診,現納食較前明顯好轉,但矢氣較多,磨牙,寐安、二便調。查體:咽喉(-),心肺(-),舌紅、花剝苔。患兒服藥病情好轉,加山藥10 g,大腹皮6 g,繼用12劑,1劑/d,水煎后分2次服。服完中藥后患兒諸癥消除,納食基本正常。
按語:本案系一學齡期男孩,出現納呆、食少、挑食,臨證中這類兒童較為常見,患兒初次就診時,除食少、大便稍偏干這兩癥以外,幾乎無其他的癥狀,同時患兒舌紅、苔白,并無明顯的異常,輕微的大便干,二日一行,并非有需要特別重視之處,故而以慣常思維認為本例患兒為脾胃虛弱、內有積滯所致食少、納呆、挑食,脾胃虛弱則可致氣虛易出汗。故投之以習用方曲麥枳術丸,本方由白術(麩炒)、桔梗、麥芽(炒)、山楂、枳實(麩炒)、六神曲(麩炒)、枳殼(麩炒)、陳皮組成,具有健脾消食的功效,用于脾虛停滯,不思飲食證,同時加用煅牡蠣、浮小麥、黃芪固表斂汗。但使用此健脾消食之方后本例患兒并無明確療效。2診時患兒苔見花剝,此為一重要信號,提示胃中陰液虧耗,同時結合患兒“嗜好雞蛋類食物”的情況,不難得出此時胃陰虧虛,當滋養(yǎng)胃陰,方選加味養(yǎng)胃增液湯,反思前方不難發(fā)現,前方雖不失平和卻仍是偏于溫燥,藥如厚樸、黃芪,則胃陰再傷,故而有此一變?;純河灭B(yǎng)胃增液湯后,病證改善,食欲、大便均得到改善。3診時出現矢氣較多,磨牙,加用大腹皮,下氣寬中,則愈。本案中除去養(yǎng)陰、健運、消食等藥外,尚有煅牡蠣、山藥二藥,其中煅牡蠣能潛陽補陰,抑酸護胃,山藥能養(yǎng)陰生津,補脾健胃,亦可用于此證。同時囑患兒家屬不應一味給患兒食用高蛋白食物,注重飲食結構,方可痊愈。
小兒厭食癥是一個危害兒童身體健康、影響兒童生長發(fā)育、困擾家長生活的疾病,倍受關注,其病因復雜,臨床證型多樣,隨著社會經濟的發(fā)展,生活方式的改變,本病的證型分布正在悄然變化,胃陰虧虛的患兒臨床越來越常見,與現代小兒過食高營養(yǎng)、膨化食品、激素食品[27]等因素有關,了解疾病不同時代的常見、多發(fā)的病因和證型,有助于我們更好的辨證論治,這也可以理解為因時制宜,由常見病證出發(fā),優(yōu)化、簡化辨證的方法是值得提倡和推廣的。針對胃陰虧虛的厭食患兒不能僅從“脾失健運”入手,當從其胃陰不足的根本原因入手,胃陰不足,腐熟不夠,谷精不出,脾運不易;陰液不足,脾不得養(yǎng),功能不足,此時的“脾失健運”其實是由陰虛所致。如僅記“太陰濕土,得陽始運”,妄用燥濕運脾,反而會加重陰液損傷,脾胃功能更差;同時養(yǎng)陰卻不能忘記運脾,否則過分滋膩又會阻礙脾的運化,此時運脾可用消食、調肝等法。綜上所述,對于胃陰不足的厭食患兒要“養(yǎng)胃陰、助脾運”,滋運結合,方可顯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