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新冠肺炎疫情暴發(fā)以來,越來越多的人參與到各類運動之中,這也說明“運動有益身心健康”的觀念為廣大民眾所認可。
運動會使人體產(chǎn)生多巴胺和內(nèi)啡肽這樣的激素,多巴胺有興奮、開心的作用,還可以提高人體免疫功能,有助于預防和改善軀體疾病。內(nèi)啡肽有消痛作用,使人產(chǎn)生輕快感。所以,運動之后會得到一種興奮、高興的情緒,對消極的情緒狀態(tài)產(chǎn)生對抗,讓抑郁帶來的身體不適、心情低落得到相應的改善。
除了抑郁癥,運動還可以改變我們身體上的哪些疾病呢?多動癥的孩子存在注意力缺陷,注意力特別容易分散。一些研究發(fā)現(xiàn),如果讓多動癥的孩子每周去參加兩次類似于格斗或者拳擊這樣的對抗訓練后,這類孩子學習成績提高了,違紀的行為也減少了。
首都體育學院心理學與教育學教研室主任李四化通過一些自閉癥兒童的實驗研究發(fā)現(xiàn),自閉癥兒童通常不太與人交往,而體育鍛煉項目又是去展現(xiàn)自己的身體,展示出來給別人看,尤其是參加那種集體性的體育項目,需要人與人之間有一些相應的交流接觸,這個時候?qū)ψ蚤]的程度或者方向都會有所改善。
《柳葉刀》精神病學分刊曾經(jīng)刊發(fā)了一篇涉及120萬人的研究,分析不同的運動對精神健康的影響程度。《柳葉刀》研究發(fā)現(xiàn),從時間長度來說,每次鍛煉的最佳時長應該在45至60分鐘之間,少于45分鐘,效果減弱,大于60分鐘,沒有更高收益,而且會產(chǎn)生負效應。
鍛煉不是越多越好,過度鍛煉首先會帶來身心疲勞,還有過度鍛煉可能對肌肉、關(guān)節(jié)、骨骼帶來運動損傷,甚至有些青少年兒童,鍛煉過量后,對其骨骼可能有一種抑制作用或者停止生長。因此,鍛煉一定要“適可而止”,過猶不及。
(摘自《瑞金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