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靜
我們現(xiàn)在經(jīng)常用“紈绔子弟”來形容成天吃喝玩樂、不務(wù)正業(yè)的富家子弟,但你知道這個成語的由來竟然和古人的衣服有關(guān)嗎?
在《說文解字》中提到“紈”字是這么解釋的:“紈,素也。從系,丸聲,謂白致繒,今之細生絹也。”現(xiàn)在人對“紈”的普遍解釋就是細絹,或指一般的細絲織品。而“绔”字,《釋名》中記載:“椅,跨也,兩股各跨別也。”它指的是一種套在腿上的褲管,是我國最早的一種褲子。在古代,能用得起細絲做的褲子,一般都是大富大貴人家,所以,紈绔子弟的最初本義就是有錢人家的孩子,并不含貶義。
曹雪芹的《西江月·批寶玉二首》的第二首說道:“寄言紈绔與膏粱,莫效此兒形狀?!边@里的“紈绔”和“膏粱”(肥肉精米)都用來代指富家子弟。到了后來,“紈绔子弟”被賦予了貶義,常指代那些不求上進、貪圖享樂的富家子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