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通訊員 王國忠
紫蘇“身份”很多,可以是蔬菜、調(diào)味品甚至是藥材。中國人用紫蘇烹制各種菜肴,常佐魚蟹食用,在日本則多用于制作生魚片及壽司等料理。紫蘇的莖、葉、子均可入藥,能散寒解表、理氣寬中等。
紫蘇的適應性很強,對土壤的要求不高,野生的紫蘇路邊比比皆是。但是,要想將紫蘇作為農(nóng)作物栽種好,卻并非易事。下面就來看看紫蘇種植中的幾個比較關鍵的數(shù)據(jù)。
15厘米是指在種植紫蘇前的整地深度。
紫蘇對氣候、土壤適應性雖然很強,但也有禁忌。比如紫蘇在黏性很強的土壤中進行種植,長勢就會很差。因此最好選擇陽光充足,富含有機質(zhì)的疏松肥沃的沙質(zhì)壤土,且附近具備良好的排水排灌系統(tǒng)。
在栽種紫蘇前整地時,須將土壤耕翻15 厘米深,耙平。整細、作畦,畦和溝寬200 厘米,溝深15~20 厘米最為適宜。條播時每條溝道之間的距離保持在20 到25 厘米,使紫蘇小苗合理地隔離開來。播種時宜將種子撒在泥土的表面,然后以按壓的方式把種子埋在泥土中,最好是均勻地撒在泥土表面,避免發(fā)出的幼苗不整齊,為后期工作加大難度。
盡管紫蘇的抗寒能力比較不錯,但它實際上是一種喜暖的植物。在溫度較低的情況下也能生長,但生長的速度以及紫蘇的質(zhì)量都不會很好。
紫蘇的種子在地溫5℃以上時即可萌發(fā),但適宜的發(fā)芽溫度是18~23℃。最適合紫蘇生長的溫度則是16~22℃,在這個溫度范圍內(nèi)紫蘇很容易開花。低于這個溫度,紫蘇的生長會非常緩慢,不利于最終產(chǎn)量。需要注意的是,紫蘇幼苗雖然可耐1~2℃的低溫,但最好不要使環(huán)境溫度低于1℃,否則紫蘇苗會停止生長,甚至是凍死。為了提高紫蘇的產(chǎn)量和質(zhì)量,在種植的時候需要對田間的溫度進行及時管控。
直播地的紫蘇苗會生長得很快,當密度過高時,如果沒有及時進行間苗,就會發(fā)生莖葉發(fā)育過旺的“徒長”現(xiàn)象,造成不分枝或者很少分枝。這樣一來雖然植株也能達到一定高度,但會因為光照和空氣流通都不佳而導致葉片脫落,紫蘇葉子和紫蘇油的產(chǎn)量都會受到影響。葉片稀疏紫蘇的市場競爭力也很弱。當條播地中的紫蘇苗長到15厘米高時,則可按30厘米定苗,多余的苗也不要浪費,可以用作移栽。另外,許多農(nóng)作物在封壟前需要勤除草,紫蘇也不例外。
紫蘇比較耐濕,甚至耐澇,喜歡溫暖濕潤的氣候,在陰涼潮濕的地方也能生長良好。如果長期暴露在過于干燥的空氣中,紫蘇的莖葉就會相對生長得比較粗硬、纖維增多,對銷售的品質(zhì)造成影響。因此在紫蘇的生長期,尤其是在器官形成期,應盡量使其處在相對濕度75%~80%的環(huán)境中。陽光過于強烈時,要適當遮陽防止?jié)穸认陆怠?/p>
因為紫蘇定植后2個半月即可收獲全草,屬于從生長到收獲時間比較短的作物,因此需要施肥的次數(shù)不多,追肥次數(shù)、肥料用量等視土壤肥力而定。
在封壟前集中施肥的時候,如果土壤較瘠薄或未施底肥,則在出苗后隔周施一次化肥,每次每畝施13~20千克。追肥時以有機肥、硫酸銨、過磷酸鈣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