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通訊員 王晴晴
近日,農業(yè)農村部發(fā)布公告,經(jīng)全國第四屆國家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第五次小麥品種審定會議初審、復審通過,由西農大吉萬全教授團隊選育的西農172、閔東紅教授團隊選育的西農598和西農625、謝惠民教授團隊選育的西農198、陳新宏教授團隊選育的西農920、王長發(fā)副教授團隊選育的西農863等6個品種通過審定。
西農172,株高83.3 厘米,穗粒數(shù)34.8 粒,千粒重44.5 克。2020—2021 年度生產(chǎn)試驗,平均畝產(chǎn)570.4 千克。適宜在黃淮冬麥區(qū)南片的河南省除信陽市(淮河以南稻茬麥區(qū))和南陽市南部部分地區(qū)以外的平原灌區(qū),陜西省西安、渭南、咸陽、銅川和寶雞市灌區(qū),江蘇省淮河、蘇北灌溉總渠以北地區(qū),安徽省沿淮及淮河以北地區(qū)高中水肥地塊早中茬種植。
西農598,株高76.3厘米,穗粒數(shù)34.55粒,千粒重45.2 克。2020—2021 年度續(xù)試,平均畝產(chǎn)555.0千克。適宜在黃淮冬麥區(qū)南片的河南省除信陽市(淮河以南稻茬麥區(qū))和南陽市南部部分地區(qū)以外的平原灌區(qū),陜西省西安、渭南、咸陽、銅川和寶雞市灌區(qū),江蘇省淮河、蘇北灌溉總渠以北地區(qū),安徽省沿淮及淮河以北地區(qū)高中水肥地塊早中茬種植。
西農625,株高76.9 厘米,穗粒數(shù)34.3 粒,千粒重43.8 克。2020—2021 年度續(xù)試,平均畝產(chǎn)568.4千克。適宜在黃淮冬麥區(qū)南片的河南省除信陽市(淮河以南稻茬麥區(qū))和南陽市南部部分地區(qū)以外的平原灌區(qū),陜西省西安、渭南、咸陽、銅川和寶雞市灌區(qū),江蘇省淮河、蘇北灌溉總渠以北地區(qū),安徽省沿淮及淮河以北地區(qū)高中水肥地塊中晚茬種植。
西農198,株高79.9 厘米,穗粒數(shù)32.3 粒,千粒重46.2 克。2020—2021 年度續(xù)試,平均畝產(chǎn)401.1千克。適宜在山西省晉南、陜西省咸陽和渭南、河南省旱肥地及河北省、山東省旱地種植。
西農920,株高82.3 厘米,穗粒數(shù)36.7 粒,千粒重44.2 克。2020—2021 年度生產(chǎn)試驗,平均畝產(chǎn)567.0 千克。適宜在黃淮冬麥區(qū)南片的河南省除信陽市(淮河以南稻茬麥區(qū))和南陽市南部部分地區(qū)以外的平原灌區(qū),陜西省西安、渭南、咸陽、銅川和寶雞市灌區(qū),江蘇省淮河、蘇北灌溉總渠以北地區(qū),安徽省沿淮及淮河以北地區(qū)高中水肥地塊早中茬種植。
西農863,株高82.1 厘米,穗粒數(shù)34.0 粒,千粒重50.0 克。2020—2021 年度生產(chǎn)試驗,平均畝產(chǎn)564.0 千克。適宜在黃淮冬麥區(qū)南片的河南省除信陽市(淮河以南稻茬麥區(qū))和南陽市南部部分地區(qū)以外的平原灌區(qū),陜西省西安、渭南、咸陽、銅川和寶雞市灌區(qū),江蘇省淮河、蘇北灌溉總渠以北地區(qū),安徽省沿淮及淮河以北地區(qū)高中水肥地塊早中茬種植。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