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內(nèi)容提要〕 1996年,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等對灤州市韓新莊遺址進(jìn)行搶救性發(fā)掘,在韓新莊村東南發(fā)掘261座甕棺葬,出土大量陶質(zhì)葬具。葬具種類包括釜、甕、盆、罐、缽、豆盤、甑等。根據(jù)出土遺物推測,甕棺葬年代應(yīng)屬于戰(zhàn)國中期至西漢中期。
韓新莊甕棺葬位于河北省唐山市灤州市(原灤縣)王店子鎮(zhèn)韓新莊村東300米的坡地上,南距唐山市區(qū)約35千米(圖一)。1996年,為配合京沈高速公路的建設(shè),河北省文物研究所(今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唐山市文物管理處和灤縣文物保管所聯(lián)合對韓新莊區(qū)域開展考古發(fā)掘工作,該次發(fā)掘共分為五個區(qū)域,共計發(fā)掘 7055平方米,其中在Ⅲ區(qū)搶救性清理了261座甕棺葬,分別編號為W1—W261(圖二)。韓新莊的甕棺葬均為土坑豎穴墓,底部橫向放置甕棺,甕棺大多數(shù)呈西南—東北走向,分布較為密集,是戰(zhàn)漢時期最具代表性的甕棺葬墓群之一?,F(xiàn)將這批甕棺葬的情況簡報如下。
圖一 韓新莊甕棺葬位置示意圖
甕棺葬所在的第Ⅲ發(fā)掘區(qū)地層堆積相對簡單,最厚處可分為3層,部分破壞嚴(yán)重區(qū)域缺少第2層,堆積介紹如下。
第1層:耕土層,土質(zhì)疏松,厚約0.2米。
第2層:灰黃土,土質(zhì)疏松,包含有瓷片、瓦等,厚0.1~0.15米,屬元代文化層。
第3層:灰褐土,土質(zhì)較硬,包含有繩紋陶片、紅陶釜等,厚約0.4米,屬戰(zhàn)國文化層。
261座甕棺葬多數(shù)開口在第2層下,部分區(qū)域受后期破壞嚴(yán)重,直接開口在耕土層下。
韓新莊甕棺葬均為土壙墓,破壞較嚴(yán)重,墓壙不甚規(guī)整,以橢圓形(或近似橢圓形)、長方形(或圓角長方形)為主,以及少數(shù)不規(guī)則形等。
此次發(fā)現(xiàn)的261座甕棺葬中有209座甕棺葬葬具的組合方式較為明確,52座甕棺葬受破壞較為嚴(yán)重,不能明確甕棺葬葬具的組合方式(下文統(tǒng)計分析時不計算在內(nèi))。保存完好的甕棺葬葬具組合方式多樣,以三器組合最多見,占比達(dá)75.6%,兩器(約13.4%)和四器(約9.6%)次之,五器(約1.4%)最少,未見有明確的單器甕棺葬。兩器組合以對接為主,三器、四器和五器組合多是對接與套接并用。除釜、盆、甕等較完整葬具外,部分甕棺葬見有在兩側(cè)或是一側(cè)用陶片覆蓋器底的現(xiàn)象。
葬具組合方式明確的兩器甕棺共計28座。葬具種類主要有釜、甕、罐、盆等,主要組合方式有釜-釜、釜-甕、釜-罐、釜-盆等。其中保存較為完好的釜-釜甕棺葬有21座,占保存較為完整的兩器甕棺葬的75%。舉例介紹如下。
W10位于T5內(nèi),開口于第2層下。西南—東北向,北偏東約35°。圓角長方形土坑豎穴墓,墓葬南北長約0.83米,東西寬約0.48米,殘深約0.17米。葬具為陶釜2件,兩釜口部對接而成(圖三)。
圖三 W10平面圖
W31位于T18中部偏南,開口于第2層下。西南—東北向,北偏東約54°。不規(guī)則土坑豎穴墓,墓壙遭后期破壞,墓底較平整。墓葬南北殘長約1.3米,東西殘寬約1米,殘深約0.65米。葬具為陶甕1件、陶釜1件,南側(cè)陶釜口套于北側(cè)甕口上(圖四)。
圖四 W31平面圖
W57位于T27東南角,開口于第2層下。西南—東北向,北偏東約40°。圓角長方形土坑豎穴墓,墓壙遭后期破壞,墓壁較直,墓底較平整。墓葬南北長約0.91米,東西寬約0.43米,殘深約0.19米。葬具為陶釜2件,兩釜口部對接而成(圖五)。
圖五 W57平面圖
W64位于T48北部,開口于第2層下,被W65打破。西南—東北向,北偏東約26°。圓角長方形土坑豎穴墓,墓葬南北長約0.75米,東西寬約0.49米,深約0.18米。葬具為陶釜1件、陶罐1件,自北向南釜口部套接于罐口部上。葬具內(nèi)見有嬰兒骨骼碎片(圖六;圖七)。
圖六 W64平面圖
W226位于T156內(nèi),開口于第2層下。西南—東北向,北偏東約35°。橢圓形土坑豎穴墓,墓葬南北長約0.76米,東西寬約0.6米,深約0.16米。葬具為陶釜1件、陶盆1件,另有陶片1塊,自南向北盆口套接于釜口部上,陶片封堵陶釜底部殘缺處(圖八;圖九)。
圖八 W226平面圖
圖九 W226(東南→西北)
葬具組合方式明確的三器甕棺有158座。
葬具主要是由3個陶器對接或套接而成,葬具主要有釜、甕、罐、盆、甑、豆盤、缽等。其中釜-釜-釜組合有80座,約占三器甕棺葬的50.6%;兩釜與一陶器組合有58座,約占三器甕棺葬的36.7%。還有少數(shù)為兩件相同陶器與一件不同的陶器組合,如罐-釜-罐、釜-甕-甕、甕-盆-甕、甕-釜-釜、釜-罐-罐、盆-甕-盆、盆-釜-盆等。其他少數(shù)為3件不同陶器組合,有盆-釜-罐、釜-罐-缽、釜-罐-甕、甕-釜-甑和甕-釜-盆等。舉例介紹如下。
W69位于T49東北部,開口于第2層下,被W70打破。南—北向,北偏東約15°。橢圓形土坑豎穴墓,墓葬南北長約1.05米,東西寬約0.49米,深約0.1米。葬具為陶釜3件,自北向南依釜-釜-釜組合而成,最北側(cè)釜口部與中間釜口部對接,南側(cè)釜口部套接于中間釜底部(圖一〇;圖一一)。
圖一〇 W69平面圖
圖一一 W69(左)、W70(右)(東→西)
W105位于T77東隔梁下,開口于第2層下,打破W106。西南—東北向,北偏東約36°。橢圓形土坑豎穴墓,墓壙遭后期破壞,墓壁較直,墓底較平整。墓葬南北長約0.98米,東西寬約0.51米,深約0.32米。葬具為陶釜3件,自北向南依釜-釜-釜形式組合而成,北側(cè)兩釜口部對接,南側(cè)釜口部套接于中間釜底部上(圖一二)。
圖一二 W105、W106平面圖
W133位于T14東南部。開口于第2層下。西南—東北向,頭向為北偏東約30°。不規(guī)則橢圓形土坑豎穴墓,墓葬南北長約1.15米,東西寬約0.66米,殘深約0.5米。葬具為陶甕1件、陶釜2件,自北向南依甕-釜-釜形式組合而成,其中中間釜口部套接于甕口部上,南側(cè)釜口部套接于中間釜底部上。葬具內(nèi)有一具人骨,保存較差,頭骨位于甕內(nèi),推測為幼兒(圖一三;圖一四)。
圖一三 W133平面圖
圖一四 W133(東南→西北)
W175位于T114南隔梁下,開口于第2層下。東南—西北向,北偏西約20°。圓角長方形土坑豎穴墓,墓葬南北長約1.42米,東西寬約0.74米,深約0.7米。葬具為陶甕2件、陶盆1件,自北向南依甕-盆-甕形式組合而成,其中盆口部套接于北側(cè)甕口部上,盆底套接于南側(cè)甕口部上(圖一五;圖一六)。
圖一五 W175平面圖
圖一六 W175(西→東)
W208位于T132西部。開口于第2層下。墓向為西南—東北,北偏東約30°。不規(guī)則橢圓形土坑豎穴墓,墓葬南北長約1.03米,東西寬約0.57米,深約0.2米。葬具為陶甕1件、陶釜1件和陶盆1件,自北向南依甕-釜-盆組合而成,其中甕口部與釜口部對接,盆口部套接于釜底部上(圖一七;圖一八)。
圖一七 W208平面圖
圖一八 W208(東→西)
葬具組合方式明確的四器甕棺有20座,主要是由4個陶器對接或套接而成,葬具主要是釜、甕、罐、盆、缽等。其中四釜甕棺有5座,占四器甕棺葬的25%。三釜一陶器組合有9座,占四器甕棺葬的45%。另有兩釜兩罐、兩釜兩盆、三盆一釜、兩盆一釜一甕等組合方式。舉例介紹如下。
W41位于T9中部偏東,開口于第2層下。西南—東北向,北偏東約38°。不規(guī)則形土坑豎穴墓,墓壙遭后期破壞,墓壁較直,墓底較平整。墓內(nèi)填土為灰褐土。墓葬南北長約1.28米,東西寬約0.59米,深約0.45米。葬具為陶罐2件、陶釜2件,自北向南依罐-罐-釜-釜組合而成,因受破壞,罐與罐套接方式不確定,罐口部與釜口部對接,南側(cè)釜口部套接北側(cè)釜底部上(圖一九)。
圖一九 W41平面圖
W84位于T61西部,開口于第2層下。西南—東北向,北偏東約25°。圓角長方形土坑豎穴墓,墓葬南北長約1.21米,東西寬約0.5米,深約0.31米。葬具為陶釜4件,自北向南依次組合而成,中部兩件釜口部對接,兩側(cè)陶釜口部分別套接于中部兩釜的底部(圖二〇)。
圖二〇 W84平面圖
W196位于T128中部,開口于第2層下。西南—東北向,北偏東約31°。圓角長方形土坑豎穴墓,墓葬南北長約1.25米,東西最寬約0.66米,深約0.1米。葬具為陶甕1件、陶釜3件,另外還有陶片1塊,自北向南依甕-釜-釜-釜的形式組合,北側(cè)甕口部與釜口部對接,其他釜均為口部套接在其北側(cè)的釜底部上,最南側(cè)的釜底部用陶片封堵(圖二一;圖二二)。
圖二一 W196平面圖
圖二二 W196(東南→西北)
葬具組合方式明確的五器甕棺共3座。葬具主要是由5個陶器對接或套接而成,陶器主要有釜、罐、盆。組合方式分別有釜-釜-盆-釜-盆、釜-盆-釜-釜-罐和盆-盆-釜-盆-盆等。舉例介紹如下。
W22位于T7東北部,開口于第2層下。西南—東北向,北偏東約45°。橢圓形土坑豎穴墓,墓葬南北長約1.07米,東西寬約0.57米,深約0.38米。葬具為陶釜3件、陶盆1件和陶罐1件,自北向南依釜-盆-釜-釜-罐形式組合,其中北側(cè)釜口套接于盆底部上,盆口部套接于中間釜底部上,中間釜口部與南側(cè)釜口部對接,南側(cè)釜底部與罐口部套接(圖二三;圖二四)。
圖二三 W22平面圖
圖二四 W22(西北→東南)
韓新莊甕棺葬出土葬具數(shù)量眾多、類型較為豐富,皆為日用陶器,共737件。葬具種類包括釜、甕、盆、罐、缽、豆盤、甑等共七類。陶質(zhì)主要包括夾云母紅陶和泥質(zhì)灰陶。
此次共發(fā)現(xiàn)582件陶釜,是本次葬具出土數(shù)量最多的陶器,約占總葬具的79%。其中78件破碎嚴(yán)重?zé)o法確定形制,剩余504件陶釜根據(jù)整體形制差異可分為斜直腹釜和鼓腹釜兩大類。每類陶釜又有大小之分。
斜直腹釜:共165件。釜最大徑位于口部,多數(shù)為盤口,陶質(zhì)較堅硬,器壁較厚,夾云母量較少,器表飾繩紋,紋飾較清晰。根據(jù)器形大小分為兩類,口徑大于25厘米的為斜直腹大釜,口徑小于25厘米的為斜直腹小釜。斜直腹大釜共計131件,其中7件為器身上部飾豎向粗繩紋,腹中部至腹下部飾橫向繩紋,其他124件器身多數(shù)全身飾豎向粗繩紋,部分腹底部紋飾因磨光而不太清晰,少數(shù)可見交錯繩紋。斜直腹小釜共34件,多數(shù)全身飾豎向粗繩紋,部分腹底部紋飾因磨光而不太清晰,少數(shù)可見交錯繩紋。
W57∶1,斜直腹大釜。夾云母紅褐陶。侈口,寬折沿,沿面內(nèi)凹呈槽,內(nèi)沿呈凸棱狀,圓唇,斜直腹。器內(nèi)壁通體呈黃褐色。器表通體飾豎向粗繩紋,局部紋飾因磨光不清晰??趶?9.6、沿寬2.24、殘高25.92厘米(圖二五;圖三二,1)。
圖二五 陶釜(W57∶1)
W57∶2,斜直腹大釜。夾云母紅褐陶。侈口,寬折沿,沿面內(nèi)凹,內(nèi)沿呈凸棱狀,方唇,斜直腹,腹下部斜弧收,腹底分界不明顯,圜底。器表通體飾繩紋,腹上部飾豎向繩紋,零星可見拍印弦紋。腹中部至近底部飾橫向繩紋,局部因磨光不清晰,底部飾繩紋??趶?1.6、沿寬2.8、高30.88厘米(圖二六;圖三二,2)。
圖二六 陶釜(W57∶2)
W106∶4,斜直腹小釜。夾云母紅褐陶,含蚌量極少。侈口,寬折沿,沿面內(nèi)凹,沿下呈棱狀凸起,圓唇,斜直腹,腹下部斜弧收,腹底分界不明顯,圜底。器內(nèi)壁光滑,器表通體飾繩紋,底部隱約可見飾交錯繩紋,局部因磨光而不太清晰??趶?0.4、沿寬2.12、高18.24厘米(圖二七;圖三二,3)。
圖二七 陶釜(W106∶4)
鼓腹釜:共339件。釜最大徑位于腹上部或腹中部,陶質(zhì)較疏松,器壁較薄,夾云母量較多,口部多有棱狀凸起,腹中部多飾豎向或斜向繩紋。根據(jù)器形大小分為兩類,口徑大于25厘米,最大腹徑大于26厘米為鼓腹大釜,體型較為寬胖,共有214件;口徑小于25厘米,最大腹徑小于26厘米的為鼓腹小釜,體型較為瘦長,共有125件。
W102∶3,鼓腹大釜。夾云母紅褐陶。斂口,口部有楞狀凸起,窄折沿,沿面內(nèi)凹,圓唇,微鼓腹,最大徑在腹上部,腹下部弧收,腹底分界不清,圜底。器內(nèi)、外壁皆較光滑。器表腹上部飾四周弦紋,腹中部至底部飾豎向繩紋,紋飾因磨光而不清晰。器形不甚規(guī)整,腹中部凹凸不平。口徑29.48、沿寬1.6、最大腹徑29.64、高31.44厘米(圖二八;圖三二,5)。
圖二八 陶釜(W102∶3)
W131∶1,鼓腹大釜。夾云母紅褐陶。斂口,窄折沿,沿面微內(nèi)凹,圓唇,微鼓腹,最大徑在腹上部,腹下部斜弧收,腹底分界不明顯,圜底。器內(nèi)、外壁皆較光滑。器表腹上部素面,腹中部至底部飾豎向繩紋,底部飾交錯繩紋。器形不甚規(guī)整??趶?1.2、沿寬1.62、最大腹徑34.48、高33.72厘米(圖二九;圖三二,6)。
圖二九 陶釜(W131∶1)
W253∶3,鼓腹小釜。夾云母紅褐陶。斂口,窄折沿,圓唇,腹部微外鼓,最大徑在腹中上部,弧收,腹底分界不清,圜底。器內(nèi)、外壁皆交光滑。器表腹上部素面,腹中部至底部飾豎向繩紋,腹下部局部紋樣近方格狀,部分紋飾因抹光而不清晰。器形不甚規(guī)整,腹上部凹凸不平??趶?4.12、沿寬1.8、最大腹徑25.16、高29.8厘米(圖三〇;圖三二,4)。
圖三〇 陶釜(W253∶3)
W41∶4,鼓腹小釜。夾云母紅褐陶。斂口,窄折沿,沿面微弧,內(nèi)沿呈凸棱狀,圓唇,微鼓腹,最大徑在腹上部,腹下部弧收,腹底分界不明顯,尖圜底。沿下近腹上部飾弦紋,腹中下部施豎向繩紋,紋飾因磨光而不清晰??趶?3、沿寬2、最大腹徑24.36、高28.2厘米(圖三一;圖三二,7)。
圖三一 陶釜(W41∶4)
圖三二 甕棺葬具類型1、2.斜直腹大釜(W57∶1 W57∶2) 3.斜直腹小釜(W106∶4) 4、7.鼓腹小釜(W253∶3 W41∶4) 5、6.鼓腹大釜(W102∶3 W131∶1) 8.斜直腹盆(W226∶3) 9.微鼓腹盆(W255∶4) 10.弧腹盆(W197∶1) 11.鼓肩罐(W64∶2)12.折肩罐(W21∶2) 13.溜肩罐(W172∶1) 14.豆盤(W88∶3) 15.甑(W150∶1) 16.折腹缽(W68∶3) 17.弧腹缽(W119∶3) 18.深垂腹甕(W48∶3) 19.直腹甕(W202∶2) 20.球腹甕(W46∶1) 21.淺弧腹甕(W208∶1)
共發(fā)現(xiàn)34件陶甕,約占葬具4.6%。陶質(zhì)多為泥質(zhì)灰陶。其中9件陶甕無法確定其形制,剩余25件陶甕根據(jù)形制差異可分為深垂腹甕、直腹甕、球腹甕和淺弧腹甕。
深垂腹甕:共8件。甕為深腹,最大徑位于腹下部,器表肩部多飾弦紋與繩紋,繩紋交錯呈條帶狀,腹部至底部飾斜向繩紋。
W48∶3,泥質(zhì)灰陶,器內(nèi)、外壁皆呈灰褐色。敞口,方唇,唇部有一周凹棱,唇下部有一周尖棱,束頸,頸部有折棱,折肩,深垂腹,最大徑在腹下部,腹下部弧收。器外壁肩部飾規(guī)整的弦斷繩紋,腹部飾斜向繩紋,紋飾因磨光不清晰??趶?7.12、最大徑54.6、殘高65.42厘米(圖三二,18;圖三三)。
圖三三 陶甕(W48∶3)
直腹甕:共3件。甕為深腹,腹壁較直,器表肩部至腹下部飾豎向繩紋與弦紋,繩紋交錯呈條帶狀。
W202∶2,泥質(zhì)灰陶。微侈口,方唇,唇面有一周凸楞,短直頸,折肩,深腹微外鼓,腹下部弧收,腹底分界不明顯。器表肩部飾弦紋,腹上部至近底部飾豎向繩紋,繩紋呈條帶狀,紋飾局部因磨光模糊不清,下腹部有圓孔??趶?9.98、最大腹徑45.12、通高58.2厘米(圖三二,19)。
球腹甕:共8件。甕整體呈球狀,底部為圜底或尖圜底,器肩部紋多飾弦紋,少數(shù)飾幾何紋、菱形紋、云雷紋,肩下部至底部通體多飾弦紋與繩紋。
W46∶1,泥質(zhì)灰陶。敞口,方唇,鼓肩,球腹,腹下部弧收,圜底。器內(nèi)、外壁皆光滑。器外壁肩部飾一周回形幾何紋,紋飾呈條帶狀。腹部通體飾斜向繩紋,紋飾因磨光而不清晰??趶?5.68、最大腹徑68.64、通高64.88厘米(圖三二,20;圖三四)。
圖三四 陶甕(W46∶1)
淺弧腹甕:共6件。甕為鼓腹或弧腹,多平底,器表肩部飾條帶狀紋飾,腹中部飾弦紋與豎向繩紋,腹下部拍印斜向繩紋,構(gòu)成交錯繩紋。
W208∶1,泥質(zhì)灰陶。直口微斂,圓唇,束頸,頸部有一周凸棱,折肩,微鼓腹,腹下部弧收,腹底分界明顯,平底。器外壁腹部通體飾斜向繩紋,紋飾因磨光而不清晰??趶?2.4、底徑18.8、最大腹徑42.96、高34.24厘米(圖三二,21;圖三五)。
圖三五 陶甕(W208∶1)
共45件,約占葬具6.1%。陶質(zhì)多為泥質(zhì)灰褐陶。其中14件陶罐無法確定形制,剩余31件陶罐根據(jù)肩部形制差異可分為鼓肩罐、折肩罐、溜肩罐。
鼓肩罐:共4件。束頸、鼓肩,頸部至腹上部飾弦紋,腹部飾細(xì)繩紋。
W64∶2,泥質(zhì)灰褐陶。直口,折沿,方唇,弧腹。器內(nèi)、外壁皆光滑。器外壁腹部飾細(xì)繩紋,紋飾因磨光而不清晰??趶?5.86、沿寬2.34、最大徑40.02、殘高27.24厘米(圖三二,11)。
折肩罐:共3件。方唇,束頸,折肩,腹下部弧收,肩部飾弦紋,腹部飾繩紋。
W21∶2,泥質(zhì)灰陶。直口,卷沿,弧腹,平底。器表肩部飾一圈帶按壓紋的凸棱,腹部通體飾細(xì)繩紋,腹下部因磨光而繩紋不清晰,腹上部至腹中部飾弦紋,共14周弦紋??趶?5.9、最大腹徑39.54、底徑19.8、高37.02厘米(圖三二,12;圖三六)。
圖三六 陶罐(W21∶2)
溜肩罐:共24件。多方唇,束頸,溜肩,器表肩部多飾弦紋,少數(shù)為繩紋與瓦楞紋,腹部飾弦紋與繩紋,底部有平底或圜底。
W172∶1,泥質(zhì)黃褐陶,通體發(fā)黃。直口,卷沿,沿面近唇部有一圈凹槽,方唇,唇面有一周凹槽,直口,矮頸,腹中上部明顯外鼓,腹下部斜弧收,腹底分界明顯,平底內(nèi)凹。器腹下部多拍印有斜向繩紋,局部可見有橫向繩紋,零星可見交錯繩紋,罐底部皆拍印有橫向繩紋。腹中上部呈瓦楞狀凸起,以四周為多,局部為五周??趶?9.04、底徑14.24、最大腹徑27.52、高23.16厘米(圖三二,13;圖三七)。
圖三七 陶罐(W172∶1)
共63件,約占葬具8.5%。陶質(zhì)多為泥質(zhì)灰褐陶。其中20件陶盆無法確定形制,剩余43件陶盆根據(jù)腹形制差異可分為斜直腹盆、弧腹盆、微鼓腹盆。
斜直腹盆:共14件。斜直腹,腹下部弧收,器表多素面或飾繩紋。
W226∶3,泥質(zhì)灰陶。敞口,卷沿,方唇,腹底分界不明顯,平底。器外壁以素面為主,腹下部飾橫向繩紋,底部紋飾模糊不清,器身上見有鉆孔??趶?0.64、底徑20.64、高26.96厘米(圖三二,8)。
弧腹盆:共22件。斜弧腹或弧腹,器表以素面為主,少數(shù)飾繩紋或弦紋。
W197∶1,泥質(zhì)灰陶。敞口,卷沿,沿面有一周凹棱,方唇,唇面有一周凹槽,深弧腹,弧收,腹底分界不明顯,平底。器表以素面為主,沿下近腹上部局部可見飾三周弦紋,腹下部至底部飾粗繩紋,局部紋飾因磨光而不清晰。口徑46.32、底徑18.12、高27.18厘米(圖三二,10;圖三八)。
圖三八 陶盆(W197∶1)
微鼓腹盆:共7件。腹部微鼓,最大徑在腹中部,器表以素面為主,少數(shù)飾繩紋。
W255∶4,泥質(zhì)黃褐陶。敞口,卷沿,方唇,唇面有一周凹槽,腹下部弧收,腹底分界不明顯,平底。器表腹中下部飾豎向繩紋??趶?6.18、底徑14.1、高20.46厘米(圖三二,9)。
共7件,約占葬具0.9%。陶質(zhì)多為泥質(zhì)灰陶。其中1件陶缽無法確定形制,剩余6件陶缽根據(jù)形制差異可分為弧腹缽、折腹缽。
弧腹缽:共5件。弧腹,淺盤,器表以素面為主,零星可見細(xì)繩紋。
W119∶3,泥質(zhì)灰陶。敞口,圓唇,腹部與底部分界不明顯,近平底。器內(nèi)、外壁皆較光滑。器內(nèi)、外壁皆呈灰色??趶?5.2、高8.7厘米(圖三二,17;圖三九)。
圖三九 陶缽(W119∶3)
折腹缽:1件。折腹,腹下部弧收,器表腹上部飾弦紋。
W68∶3,泥質(zhì)灰陶。直口,方唇。器內(nèi)、外壁皆較光滑,器內(nèi)、外壁皆呈灰色,有黃褐色斑駁。器表腹上部飾弦紋。口徑17.44、殘高7.6厘米(圖三二,16)。
共3件,約占葬具0.4%。
W88∶3,泥質(zhì)灰陶。敞口,方圓唇,深盤,弧腹,腹下部微外鼓,腹部與底部分界較明顯,直柄殘。器內(nèi)、外壁皆較光滑??趶?4.84、殘高9.52厘米(圖三二,14)。
共3件,約占葬具0.4%。1件破壞嚴(yán)重,無法確定形制。
W150∶1,泥質(zhì)灰陶。敞口,卷沿,方唇,斜弧腹。平底內(nèi)凹,底部均勻分布橢圓形篦孔。器內(nèi)、外壁皆光滑。器內(nèi)、外壁皆呈灰褐色。器外壁唇部有一周凹棱,腹部飾數(shù)周瓦棱紋。口徑37.92、底徑14.4、高19.56厘米(圖三二,15;圖四〇)。
圖四〇 陶甑(W150∶1)
從墓葬形制及陶器的類型學(xué)分類并結(jié)合層位關(guān)系來看,可將本次發(fā)掘的墓葬劃分為四期。
第一期,年代初步斷定為戰(zhàn)國中期,以W57為代表。W57由兩件陶釜組成,與河北盧龍蔡家墳遺址戰(zhàn)國中期的WG6葬具組合方式一致,其中W57∶2與WG6∶1口沿相似,腹部紋飾相似,腹上部為豎向繩紋,腹上部以下為橫向繩紋①。斜直腹釜W57∶2與東沈村6號居住址戰(zhàn)國中期的陶釜D6T88③∶3形制相似,釜W57∶1與郎井村13號作坊遺址戰(zhàn)國中期的釜LJ13T4④∶7形制相似②,因此,將W57推定為戰(zhàn)國中期。
第二期,年代初步斷定為戰(zhàn)國晚期,以W31、W48和W105為代表。W48由兩釜一甕組成,與戰(zhàn)國晚期的天津?qū)氎媲爻荳56葬具組合方式一致,且W48∶3與郎井村10號作坊遺址戰(zhàn)國晚期的陶甕LJ10T113③∶13口沿一致③,故W48為戰(zhàn)國晚期。結(jié)合甕棺葬的疊壓打破關(guān)系,W105打破W106,W105與戰(zhàn)國晚期的河北盧龍蔡家墳遺址WG4葬具組合一致,皆為三釜組合,且釜形制相似,均為斜直腹大釜④,故W105應(yīng)為戰(zhàn)國晚期。W31與戰(zhàn)國晚期的天津牛道口遺址W24⑤葬具組合皆為一釜一甕,且器形相似,故W31應(yīng)為戰(zhàn)國晚期。
第三期,年代初步斷定為西漢早期,以W253為代表。W253由3件陶釜組成,與東黑山的M20葬具組合方式一致,其中釜W253∶3與東黑山的釜M20∶3(徐水東黑山)⑥形制相似,年代為西漢早期,故W26應(yīng)為西漢早期。
第四期,年代初步斷定為西漢中期,以W41為代表。W41的鼓腹釜W41∶4與寶坻秦城Ⅰ式陶釜W23∶1相似,寶坻秦城推測其年代為西漢,不晚于西漢中期⑦,因此,將W41推定為西漢中期。
韓新莊遺址發(fā)現(xiàn)的甕棺葬,集中分布于發(fā)掘區(qū)的Ⅲ區(qū),是戰(zhàn)國至漢代最具代表性的甕棺葬墓群之一,對于完善河北地區(qū)乃至京津冀地區(qū)甕棺葬的考古學(xué)文化年代序列,具有重要的意義。
此次發(fā)現(xiàn)的甕棺葬多數(shù)保存完整,但隨葬品極少,僅有3座甕棺葬(W30、W158、W202)出土了隨葬品,其中W30隨葬陶碗1件,W158隨葬石環(huán)1件,W202隨葬琉璃環(huán)1件。墓葬中未發(fā)現(xiàn)有成人甕棺葬,出土的人骨大多被擾亂或保存狀況極差,推測原因可能是出生不久的嬰幼兒,骨骼尚未成熟,骨質(zhì)不堅,抑或是尸體放于空隙較大的陶器之中,故不易于保存⑧。根據(jù)少數(shù)尚存的骨架的牙齒與身高推斷為嬰幼兒,葬式不明。大型嬰幼兒集中埋葬,側(cè)面反映了當(dāng)時環(huán)境較為艱苦,嬰幼兒死亡率較高,為研究當(dāng)時喪葬習(xí)俗和社會生活提供了全新的資料。
除此之外,韓新莊甕棺葬在葬具組合和陶器類型上皆與京、津地區(qū)戰(zhàn)漢時期甕棺葬極其相似,如北京延慶西屯墓地甕棺墓⑨,葬具組合方式含有陶釜的占比為100%,陶釜占所有葬具的76%,而韓新莊甕棺葬中陶釜在組合方式和葬具中的占比分別是96.55%和79%,可以看出兩處墓地中陶釜的統(tǒng)計數(shù)據(jù)基本相同,陶釜為燕文化因素的典型代表,韓新莊甕棺葬的發(fā)現(xiàn)為研究燕文化的傳播提供了新思路、新材料。
附記:本次發(fā)掘領(lǐng)隊為張春長,參與發(fā)掘人員有劉連強、翟良富、趙立國和周國立等,后期報告資料整理由馬小飛負(fù)責(zé),線圖和照片由吉林省文??萍加邢薰竞婉R小飛繪制、拍攝。
執(zhí)筆:馬小飛 張春長
注 釋:
①④河北省文物研究所、中國人民大學(xué)歷史學(xué)院、盧龍縣文物保護(hù)管理所:《河北盧龍蔡家墳遺址戰(zhàn)國墓葬發(fā)掘簡報》,《文物》2018第4期。
②③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燕下都》,文物出版社1996年,第102頁;第352頁。
⑤ 天津市歷史博物館考古隊、寶坻縣文化館:《天津?qū)氎婵h牛道口遺址調(diào)查發(fā)掘簡報》,《考古》1991年第7期。
⑥ 南水北調(diào)中線干線工程建設(shè)管理局、河北省南水北調(diào)工程建設(shè)領(lǐng)導(dǎo)小組辦公室、河北省文物局編著:《徐水東黑山遺址發(fā)掘報告》,科學(xué)出版社2014年,第171—174頁。
⑦ 天津市歷史博物館考古隊、寶坻縣文化館:《寶坻秦城遺址試掘報告》,《考古學(xué)報》2001年第1期。
⑧ 許宏:《略論我國史前時期甕棺葬》,《考古》1989年第4期。
⑨ 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北京市延慶區(qū)西屯墓地甕棺葬發(fā)掘簡報》,《北方文物》2021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