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劃整理/王蕾
“味過華林芳蒂,色兼陽井沈朱。輕勻絳蠟里團(tuán)酥,不比人間甘露?!痹谇锒劾鄞T果的甜蜜暴擊下,柿子妍麗豐美,渾圓晶亮,以其絕倫的美貌和風(fēng)味獨(dú)樹一幟,成為一道喜慶十足的風(fēng)景。霜降后的柿子日漸成熟,高掛在枝頭,似流火懸空,脈脈含情,亟待爽利地爆裂一場,給這黯淡的清秋一點(diǎn)顏色。
唐代筆記小說《酉陽雜俎》里是這樣形容柿子的:“一多壽,二多陰,三無鳥巢,四無蟲蠹,五霜葉可玩,六嘉實(shí)可啖,七落葉肥大(可以臨書)?!?/p>
在眾多水果之中,柿子是個(gè)嬌滴滴的存在。它不像蘋果和梨那樣結(jié)實(shí),摘的時(shí)候只要稍不小心,“啪嘰”一下落在地上,就變成柿子醬了。
柿子可是不折不扣的中華本土產(chǎn)品。早在公元前八千年,我們的祖先就已經(jīng)在采集這些果子了。從春秋時(shí)期開始,人們就開始有意識地馴化野生的柿子樹。不過當(dāng)時(shí)栽培技術(shù)還比較落后,僅限于帝王賞玩?!抖Y記·內(nèi)則》中則記載了柿子作為31國國君日常飲食的規(guī)定,足見柿子的重要性。
成熟的柿子以紅色居多,但也有其他顏色,比如青柿、黃柿、白柿和烏柿等?!侗静菥V目》引宋代蘇頌《本草圖經(jīng)》說:“柿南北皆有之,其種亦多。紅柿所在皆有;黃柿生汴、洛諸州;朱柿出華山,似紅柿而圓小,皮薄可愛,味更甘珍;稗柿色青,可生啖。諸柿食之皆美而益人。又有一種小柿,謂之軟棗,俗呼為牛奶柿?!?/p>
蘇頌所說的“軟棗”,即“黑棗”“烏棗”“羊棗”,中藥名為“君遷子”。君遷子是嫁接柿樹的優(yōu)良砧木,早在南北朝時(shí)期,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shù)》中就記載了柿樹嫁接方法:“柿……取枝于軟棗根上插之,如插梨法?!奔藿蛹夹g(shù)被掌握后,柿子優(yōu)良品種的性狀得以推廣,柿子就變得越來越美味了。
南朝梁代庾仲容的《詠柿詩》可能是最早歌詠柿子的詩歌:發(fā)葉臨層檻,翻英糅花藥。風(fēng)生樹影移,露重新枝弱。苑朱正蔥翠,梁烏未銷鑠。
這首詩所寫,當(dāng)為夏日柿樹綠葉蔥郁的繁茂景象。詩中的“苑朱”和“梁烏”是當(dāng)時(shí)聞名天下的“網(wǎng)紅美食”柿子品種。可是,柿子還沒有成熟,庾仲容這樣鄭重吟詠個(gè)什么勁?原來,在古人的眼里,沒成熟的柿子也是美的,甚至比成熟的柿子更美。
青澀的柿子可以用來染色。青澀柿子含有豐富的單寧酸與膠質(zhì),經(jīng)柿染的布料非常結(jié)實(shí),而且柿染的棕黑色不懼曝曬,不易褪色,日本稱之為“太陽之染”。宋代詩人楊萬里曾有“新將柿葉染秋衣”的詩句。青澀柿子還可以用來制作柿漆,柿漆常用于漆涂器物,有防腐御濕之效。
曾限于帝王賞玩的柿子,在很長一段歷史中,卻是作為救荒食物而存在的。清代趙吉士《寄園寄所寄》記載了朱元璋吃柿子活命的故事。故事說,明太祖微時(shí),過剩柴村,已經(jīng)二日不食矣,行漸伶仃。至一所,乃人家故園。垣缺樹凋,是兵火所戕者。帝悲嘆之,緩步周視,東北隅有一樹,霜柿正熟。帝取食之,食十枚便飽,又惆悵久之而去。乙未夏,帝拔采石,取太平,道經(jīng)于此,樹猶在。帝指樹,以前事語左右,因下馬加之赤袍曰:“封爾為凌霜侯。”
柿子以其獨(dú)特的顏色和口感,收獲了一大批忠實(shí)的“粉絲”。有一些小伙伴對吃柿子有顧慮,其實(shí),那是因?yàn)槟悴恢朗磷佑卸嗪谩粋€(gè)柿子,相當(dāng)于五味藥呢!
鮮柿子味甘、澀,性涼,具有清熱潤肺、生津止渴、健脾益胃等功效?!侗静菥V目》言:“柿乃脾、肺、血分之果也。其味甘而氣平,性澀而能收,故有健脾、澀腸、治嗽、止血之功?!?/p>
現(xiàn)代研究表明,柿子含蔗糖、葡萄糖、果糖、蛋白質(zhì)、胡蘿卜素、維生素C、碘、鈣、磷、鐵等,未成熟果實(shí)含鞣質(zhì)。藥理研究表明,柿子有降低血壓、增強(qiáng)冠脈血流量的作用。
鮮柿250克,切碎取汁,以開水沖服,可治療胃熱傷陰之煩渴口干。
這是很多人都吃過的一味小零食,它既沒有鮮柿子的澀感,又沒有吃出胃柿石的風(fēng)險(xiǎn),而且口感甘甜。中醫(yī)認(rèn)為其味甘、性平,具有潤肺化痰、健脾澀腸、止血等功效,用于肺燥咳嗽、脾虛食少、腹瀉、便血、痔瘡出血等癥。
柿餅60克,挖開裝入川貝9克,蒸熟后服用,可治干咳;柿餅、紅糖各50克,黑木耳6克,水煎服,可治痔瘡出血;柿餅兩個(gè),陳皮兩片,糯米60克,共煮粥服用,可治慢性腸炎。
提到柿餅,就離不開它表面的柿霜。柿霜即柿餅上所結(jié)的白霜,味甘,性涼,具有清熱生津、潤肺止咳等功效。《本草綱目》記載:“柿霜乃其津液,生津化痰,清上焦心肺之熱,治咽喉口舌瘡?fù)??!薄夺t(yī)學(xué)衷中參西錄》說柿霜:“入肺……其滑也,能利肺痰;其潤也,能滋肺燥?!?/p>
柿霜是清熱生津、止咳止血的良藥。有口腔潰瘍的朋友,用小棉簽把它沾下來,然后抹在口腔里潰瘍的地方,可以緩解疼痛,減少燒灼感。
柿霜溫水化服,可治慢性支氣管炎、干咳、咽炎;柿霜10克、冰片0.5克、薄荷5克研細(xì)末,涂擦患處,可治口瘡、口角炎。
柿蒂雖然不起眼,但也是一味良藥。其性平,味苦、澀,歸胃經(jīng),有降逆下氣、清熱潤肺、生津止渴、健脾化痰的功效,是中醫(yī)治療呃逆的要藥,稱“止呃要藥”?!侗静菥V目》中曾提到“古方單用柿蒂煮汁飲之,取其苦溫能降逆氣也”。
對付頑固性呃逆,用柿子蒂5個(gè)、生姜3片、大茴香(八角)2個(gè),用開水泡,代茶喝,不知不覺中打嗝就緩解了。
柿子葉的功效也不小。取嫩柿葉適量,開水泡,代茶飲,有軟化血管、降低血壓、防止動(dòng)脈硬化的作用,還可以清熱健胃、助消化。用柿子葉調(diào)膏還能除黃褐斑,方法如下:青嫩柿子葉曬干,取50克研成細(xì)末,加入凡士林50克,調(diào)勻成膏,臨睡前搽于患處,早上洗去,連搽15~30天。
柿子好吃又有營養(yǎng),可是真要吃起來,禁忌還是很多的。那么怎么吃才更合適呢,大家一定要注意以下幾點(diǎn):
柿子含有較多的鞣酸及果膠,在空腹情況下它們會在胃酸的作用下形成大小不等的硬塊,如果這些硬塊不能及時(shí)排到腸道,就會滯留在胃中,形成“胃柿石”。另外,酒精會加速胃酸與鞣酸的反應(yīng),所以空腹或酒后盡量不要吃柿子。
柿子中的鞣酸絕大多數(shù)集中在皮中,在柿子脫澀時(shí),不可能將其中的鞣酸全部脫盡,如果連皮一起吃,更容易形成胃柿石。
柿子性寒,凡脾虛泄瀉、便溏、體弱多病、產(chǎn)后及外感風(fēng)寒者,忌食鮮柿子。不過,脾胃虛寒者可以適當(dāng)食用柿餅。
柿子的含糖量比較高,而且多為單糖和雙糖,如葡萄糖、蔗糖、果糖等,容易引起血糖升高。所以,不建議糖尿病患者吃柿子。
柿子好吃,不能貪多,每天1~2個(gè)即可。另外,貧血患者更應(yīng)少吃,因?yàn)轺匪釋τ阼F的吸收會有一定的影響,尤其是缺鐵性貧血的患者,就不要“貪食”啦!當(dāng)然,偶爾吃一兩個(gè)是可以的。
很多人為了儲存方便,喜歡購買生柿子。生柿子味道酸澀,具有較強(qiáng)的收斂作用,食之過量,易致口澀、舌麻、大便干燥,所以不建議直接食用生柿子。
不管吃柿子有多少禁忌,都擋不住人們對柿子的喜愛。人們喜歡吃柿子,因?yàn)槟欠葜琳嬷良兊奶穑蝗藗兿矚g看它,因?yàn)槟悄t紅黃黃的美色;人們也喜歡說它,“柿柿”如意、喜“柿”連連、心想“柿”成、好“柿”成雙、萬“柿”大吉……這是中國人的人生哲學(xué),也是柿子們的甜蜜美學(xué)。
秋冬,是屬于柿子的“黃金時(shí)代”。軟糯香甜的柿肉,在舌尖放肆舞蹈。一絲絲甘甜的香氣,從齒間一路滑至心田,一路馨香,一路清爽。那份甜美讓人忍不住去相信,無論路途有多曲折,路上的生活一定是甜的。因?yàn)?,只要心懷期許,人生總會“喜柿連連”。
小貼士:柿子除澀有妙招
最方便的方法就是買幾個(gè)熟一點(diǎn)的蘋果或香蕉,把它們連同柿子放在同一個(gè)密閉容器里,置于陰涼的地方3~7天,成熟水果會產(chǎn)生大量乙烯催熟柿子,柿子的澀味就會消除。
將澀柿子放在陶瓷盆里,噴上白酒(兩次即可),三四天后,澀味也可消除。
先用水把石灰溶化,然后加水稀釋成3%~5%的濃度。將柿子浸入石灰水中,水要淹沒柿子,經(jīng)3~4天即可脫澀。
還可以把澀柿子泡在40℃的溫水里面,完全隔絕空氣,促進(jìn)單寧降解,大約過24個(gè)小時(shí),柿子的澀味兒就消失了。不過這樣做也是有風(fēng)險(xiǎn)的,分解單寧的酶可能會被過高的溫度破壞,結(jié)果柿子就再也脫不掉澀味兒了。
需要注意的是,脫澀之后的柿子應(yīng)該盡快食用,因?yàn)槭チ藛螌幍氖磷訉⒎浅H菀鬃冑|(zh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