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軼非
(中國航空技術國際控股有限公司,北京 100101)
目前,在國內外市場廣泛應用的自動變速箱可分為液力變矩器式變速箱(AT)、機械式變速箱(AMT)、鋼帶式無級變速箱(CVT)、雙離合器式變速箱(DCT)4種類型,其中AT的檔位數(shù)多達10以上。多檔AT不僅結構復雜、成本高,而且大量采用模擬式電液控制閥,使其控制的可靠性、平順性和快速性有所降低。
現(xiàn)代汽車正朝著智能化、數(shù)字化和無人駕駛的方向發(fā)展,作為汽車的重要部件,變速箱的數(shù)字化和智能化對現(xiàn)代汽車的發(fā)展尤為關鍵,因此開發(fā)研究新型的AT星排數(shù)字式電液控制閥具有重要意義。
本設計采用復合結構,使得同一閥既能控制換向,又能控制流量。該閥主要由閥殼體、閥芯體、左右端蓋、定位裝置、步進電機、步進電機驅動器、角度傳感器、微處理器、壓力傳感器、溫度傳感器、保護罩等組成,如圖1所示。閥殼體的截面為正方形,閥芯體為圓柱體,如圖1中-剖面和-剖面所示。在閥殼體上加工直徑為的油路孔道a、b和a′、b′,分別經過閥殼體表面的油口P、T、A和B,其中P口連接系統(tǒng)進油(油泵),T口連接系統(tǒng)油箱,A口和B口分別連接液壓執(zhí)行元件(AT星排作動器)的進油口與回油口。在閥芯體的圓周表面上,在與油孔a、b和a′、b′對應的位置,分別對稱加工寬度為、深度為、圓心角為的4條扇形沉槽。在該扇形沉槽中,分別對稱加工徑向短孔平臺e、f和平臺c、d,并分別在2個平臺上加工油孔m和n。-剖面與-剖面結構相同,方向為沿順時針旋轉90°,在-剖面沿閥芯體的軸向分別加工油孔x和y,并使-剖面與-剖面上的相關油孔和沉槽相互連通。為了保證閥芯體處于中間(初始)位置,P、T、A和B 4個油口相互閉合,在閥芯體的左端面上設計了彈性定位裝置,使得閥芯體開始旋轉前用彈簧將鋼球緊壓于閥芯體端面的V形槽中。
圖1 新型電液控制閥結構示意圖
將閥芯體垂直豎起,沿圓周表面展開時,4條扇形沉槽的形狀如圖2所示。其中,s為節(jié)流扇形槽(對應圖1的-剖面中第Ⅱ象限位置),其面積為可變截面,形狀近似為錐形。當閥芯體順時針方向旋轉時,隨著旋轉角度的增大,閥的節(jié)流面積,即扇形槽與閥殼體上油孔a的重疊面積變大。在閥殼體上表面分別設計了壓力和溫度傳感器,在閥殼體右端面上加工了軸向油孔道L,與連接輸出油口A的油孔a′相交,利用傳感器檢測閥輸出油液的壓力和溫度,調節(jié)因油液壓力和溫度變化而引起的流量變化。
圖2 閥體扇形槽展開后形狀
根據液壓傳動與控制理論,通過改變流量控制閥的閥口通流面積實現(xiàn)對輸出流量的控制,其表達式為:
=Δ
(1)
式中:為節(jié)流系數(shù),與油液的黏度、節(jié)流口形狀、液流狀態(tài)等有關;Δ為閥的進出口壓差,單位Pa;為與閥口結構有關的指數(shù),0.5≤≤1;為閥口通流面積,單位mm。
當和Δ一定時,通過調節(jié)閥口通流面積調節(jié)閥的輸出流量。閥的節(jié)流口形狀如圖3所示。
圖3 閥的節(jié)流口形狀
將圖3(a)中的陰影部分近似看作梯形,則閥口通流面積為:
(2)
式中:為節(jié)流口上邊,單位mm;為節(jié)流口下邊,單位mm;為節(jié)流口高度,單位mm。
和會隨閥芯體的相對閥殼體油口順時針方向旋轉過角度Δ的增大而增加。將近似看作油口直徑,而=2tan,其中為節(jié)流口扇形槽的半錐角,可得表達式如下:
(3)
在式(3)中,僅隨閥芯體旋轉角度變化,即=(),因此可通過步進電機驅動閥芯體旋轉控制閥的輸出流量。閥芯體旋轉的角度范圍通常為0°≤≤(90°-),為閥芯體上任意2個扇形槽之間的夾角??刂艫T星排作動器流量是為了控制其行程,即調節(jié)作動器的速度。根據液壓控制原理,該速度控制受閥進出口壓差Δ及油液溫度的影響,最佳解決方法為補償Δ的變化。傳統(tǒng)的補償方法通常采用機械式,但精度較低。本設計通過使用傳感器閉環(huán)檢測閥輸出油液的壓力和流量。當壓力差Δ和油溫變化時,控制單元產生相應補償流量的控制信號,傳輸至步進電機驅動器,步進電機輸出相應的補償旋轉角,以確保閥的輸出流量穩(wěn)定。
通過改變步進電機閥芯體的旋轉方向可以控制油液流動方向。通過制動和釋放3個控制位置上(類似傳統(tǒng)的三位四通閥)的AT星排作動器,獲得閥芯體的確定檔位。該閥的3個控制位置分別如圖4、圖5和圖6所示。當閥芯體處于中間位置,即中位時,T、P、A和B這4個油口互不連通。如要減少閥在該位置的泄漏,又不造成流量增益的非線型性,應確保圖中所示閥殼體油孔直徑等于閥芯體凸起寬度,即零開口型。由于在實際操作中存在加工誤差,兩者之間可存在約±0.024 mm的間隙。
圖4 閥芯體中位
圖5 閥芯體順時針旋轉
圖6 閥芯體逆時針旋轉
當步進電機驅動閥芯體順時針旋轉時,油液沿圖5中箭頭所示方向,從閥殼體流入閥芯體。如在-剖面中,油口P(通常連接系統(tǒng)來油)的進油沿閥殼體油孔垂直流入閥芯體軸向孔x,再從-剖面中的孔x流出,經過閥芯體和閥殼體上的相關油孔,最終流入油口B,形成P與B(接接執(zhí)行元件)的連通。同時,油口A(連接執(zhí)行元件)的回油也經過閥殼體和閥芯體的相關油孔及閥芯體的軸向油孔y,流回油口T(連接油箱),形成T與A的連通。
當步進電機驅動閥芯體逆時針旋轉時,在-剖面中,油口P的進油沿閥殼體油孔進入閥芯體沉槽和徑向短孔e,再由閥芯體的軸向油孔y。經過-剖面中對應的油孔,從油口A流出,形成P與A的連通。同時,油口B的回油也經過閥殼體和閥芯體的相關油孔及閥芯體軸向油孔x,流回油口T,形成T與B的連通。
在普通AT星排電液壓系統(tǒng)中應用了電液流量控制閥和方向控制閥。當汽車中央控制單元發(fā)出數(shù)字控制信號時,須確??刂葡到y(tǒng)中有數(shù)模(D/A)轉換器,增加了系統(tǒng)的復雜化、成本及故障率。數(shù)字式液壓控制無需D/A轉換器,簡化了系統(tǒng),降低了制造和維護成本,提升了系統(tǒng)抗干擾和污染的能力,優(yōu)化了工作穩(wěn)定性和可靠性。在本設計中,步進電機直接驅動閥芯,對流量和方向實施復合控制,以消除閥驅動機構的輸出死區(qū)和慣性滯后,提高了對流量和方向控制的線性度和動態(tài)響應速度。同時,由微處理器和傳感器組成的閉環(huán)反饋控制,自動調整閥芯體角度,實現(xiàn)對液壓回路中的壓力和溫度的補償,從而提高了對AT星排電液控制中的油液流量和方向的控制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