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游宇明
東漢陳蕃在做豫章太守時,一到治所就詢問大學(xué)者徐稚的住處,準備先行拜訪。主簿說:“大家都希望府君先進官署。”
陳蕃回答道:“武王克殷后,連席子都來不及坐暖就去商容住處拜望致意。我禮敬賢人,有何不可?”
不僅如此,陳蕃在豫章任職期間,不接待其他賓客,卻特為徐稚設(shè)一榻。
陳蕃是一個極有作為的人,剛正不阿,為政清廉,蔑視不法權(quán)貴,廣有政聲。后人說他“言為士則,行為世范,登車攬轡,有澄清天下之志”。然而,就是這樣一個人,身居高位卻沒把自己的權(quán)力當回事,真心禮敬有才華的下士。
晚清的左宗棠則懂得壓制自己的享受之念。在跟隨曾國藩追剿太平軍后,左宗棠屢受重用,在同治元年時即已集兵權(quán)、民權(quán)于一身,如果他貪圖享受,有的是機會,可左宗棠卻高度自律。
左宗棠在寫給大兒子左孝威的信中說:“二伯所言‘不愿侄輩有紈绔氣’,此語誠然。兒等當敬聽勿違,永保先澤……自入軍以來,非宴客不用海菜,窮冬猶衣缊袍,冀與士卒同此苦趣?!?/p>
左宗棠的這段話很淺白,大致意思是:他現(xiàn)在當了大官,依然過著非常簡樸的生活,一是想帶個好頭,二是想保持良好家風(fēng)。
人的成功有許多因素,除了智商,還有成長環(huán)境、所受教育、后天機遇等,這一切都會在無形中影響我們。左宗棠有句話叫“富貴怕見花開”,意思是說,一個人無論飛黃騰達到什么程度,都必須明白自己出發(fā)時的原點在哪里,及時將身外的標簽、過分的人生享受等清零,該謙遜時謙遜,該儉樸時儉樸,如不懂得斂抑之道,花開之后一定是花謝。
懂得“富貴怕見花開”,容易使他人由衷地敬佩你。一個人“牛氣”了,生怕別人不知道你職位顯赫、錦衣玉食,周圍的人便會對你生出反感。你忘記自己的“牛氣”,像普通人一樣為人處世,那些與你打交道的人便會格外敬仰你。
一個人如果格局小,看到的常常只是眼前那點經(jīng)不起生活輕輕一擊的“富貴”;格局大了,才會知道富貴之上還有聲名,聲名之上還有時光的銘記。一時的“牛氣”只是表象,純凈如水、挺拔如杉的涵養(yǎng)與精神,才值得我們仰望。
經(jīng)驗告訴我們:敢于從“富貴的塔頂”走下來的人,才可能擁有高貴的心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