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照
22歲的這個夏天,對傈僳族女孩余燕恰來說有些特別。從昆明醫(yī)科大學畢業(yè)后,她選擇回到怒江州人民醫(yī)院工作,這個消息在社交媒體上刷屏,在怒江大峽谷深處的小縣城福貢,同樣掀起不小的動靜。
▲ 余燕恰幼時溜索過江時被媒體拍到的畫面 (圖片來源:視頻截圖)
▲ 余燕恰站在愛心橋上 (受訪者供圖)
15年前,云南省怒江州福貢縣馬吉鄉(xiāng)布臘村還是偏僻閉塞的秘境,怒江兩岸的人家要靠一根溜索橫越天塹。一次偶然的機會,電視媒體拍攝到了布臘小學6歲的余燕恰飛索求學的畫面。節(jié)目播出后,溜索上學的故事刺痛了很多人的心。20余家媒體聯(lián)合發(fā)起公益活動,籌集上百萬元善款在怒江建了三座愛心橋,其中一座就建在布臘小學旁邊。
貧困如同一個篩子,讓一些孩子在受教育階段半途被篩落,當?shù)剌z學率一度居高不下。
而現(xiàn)在,余燕恰給這個故事畫上了一個光明的結(jié)尾:人們欣喜地發(fā)現(xiàn),當年的小女孩不僅以優(yōu)異的成績考上了大學,她還選擇回到家鄉(xiāng)為他人“點燈”。
但鮮為人知的是,這個故事里不止一個余燕恰,還有幾個女孩走出大山,走進大學,又回到怒江。
滇藏交界的橫斷山脈地帶,自北向南的怒江將高黎貢山和碧羅雪山劈開,拖曳出一條深邃的怒江大峽谷。余燕恰的家就在峽谷深處的福貢縣布臘村布施底小組。幾年前,當?shù)卣谏侥_下給村民們蓋了新房,余燕恰一家從山上搬了下來。新家建在怒江邊上,淡黃色的墻體上點綴著傈僳族圖紋元素。推開門,一小片玉米映入眼簾,玉米地背后是洶涌的怒江。
傈僳族是云南特有民族之一,也是直過民族(特指新中國成立后,未經(jīng)民主改革,直接由原始社會跨越幾種社會形態(tài)過渡到社會主義社會的民族),曾長期處于封閉狀態(tài),上一輩幾乎沒有什么人受過教育。
22歲的余燕恰個子嬌小,說話聲音很輕,笑起來有一對酒窩。大學時代最后一個假期,她決定留在家里陪伴家人。小姐妹霜晚秋的到來令余燕恰非常驚喜,兩人用傈僳語熱切地分享自己的近況。
從小學起她們就是同學,就讀于村里唯一的小學——布臘小學,全校一共52個傈僳族學生。學校只招到3個年級的學生,其中有一小半的學生需要溜索上學。和她們一樣,比余燕恰低一個年級的余來花記得布臘小學最初的樣子。
當年,3個女孩的上學路都不容易。霜晚秋住在怒江東,每天早上她要穿過車流步行40分鐘上學;余燕恰和余來花都住在怒江西,必須溜索過江。從余來花的家步行到學校要四五個小時,后來她索性借住在親戚家,每周回家一趟。
布臘小學的孩子在這里讀完低年級后,要輾轉(zhuǎn)到馬吉完小繼續(xù)讀書,但馬吉鄉(xiāng)沒有初中,他們得去30公里外的石月亮中學讀初中。初中畢業(yè)后,布臘小學只有少數(shù)幾個孩子能順利讀到高中。
2018年,余燕恰和霜晚秋分別考上了昆明醫(yī)科大學和云南師范大學,成為當時布臘村僅有的2個大學生。一年后,余來花也考上了云南工商管理學院的護理專業(yè)。
今年6月,余燕恰和霜晚秋從大學畢業(yè),不約而同地選擇回到怒江。余燕恰成為怒江州人民醫(yī)院的一名檢驗科醫(yī)生;霜晚秋考上了怒江州貢山縣的事業(yè)單位,從貢山縣回家只需要半個多小時車程。這個夏天,余來花沒有回來,她在昆明一家醫(yī)院做實習護士。
15年前,連接布臘小學和余燕恰家之間的是兩條溜索。
怒江州境內(nèi)群山橫亙,怒江、瀾滄江、獨龍江“三江”并流。1954年,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成立時,境內(nèi)無一座跨江橋梁,無一條公路。在某些地方,溜索是進出大山的唯一方式。2011年,云南全面實施“溜索改橋”工程的時候,怒江境內(nèi)還有42對溜索。直到幾年前,溜索才最終退出歷史舞臺。
溜索,并非傈僳族天生的技能,更像是命運的隨機抽簽。通往外界的路建在怒江東側(cè),因此,對于生在怒江西的人來說,溜索是不得不掌握的生存手段。
余燕恰記得,自己三四歲起就被阿媽帶著溜索了。每周一,阿媽會帶著余燕恰去馬吉鄉(xiāng)趕集。阿媽把她和幾只雞綁在身上,腿緊緊夾住她,滑輪滾出,伴隨微微的震顫,她們飛快滑到了對岸。
在江對岸,有早早等候的三輪車,勉強能擠下十來個人,一車人浩浩蕩蕩地去往馬吉鄉(xiāng)集市。那是余燕恰最快樂的時刻,集市的米線是她記憶里的美味。
余燕恰名字中的“恰”在傈僳語中是“老三”的意思。她還有兩個姐姐,姐姐們很早就開始獨自溜索,等余燕恰到了6歲,最先被放進她書包里的是滑輪和繩索。
在當?shù)兀⒆蛹磳⑸闲W,父母通常會先帶著他們溜幾次索,教會他們操作要領(lǐng):如何把滑輪卡在鋼索上,如何將尼龍繩繞成三股把身體綁住,確保萬無一失地滑到對岸。
不是所有家長都放心孩子獨自溜索。余來花一直拖到8歲才上小學,每周阿爸都帶她溜索接送她上學放學,堅持了一學期后,家人實在分不出精力,余來花輟學了。直到10歲那年,等村里年紀小的孩子到了學齡,她才被允許和他們一起結(jié)伴上學。
村里孩子結(jié)伴溜索形成了一種默契,年紀小的孩子先溜,年紀稍大的孩子殿后,如果趕上體重輕的孩子停在半空中,那么就由年紀更大、經(jīng)驗更豐富的孩子將對方推向?qū)Π?。這是阿爸強調(diào)余來花必須結(jié)伴溜索上學的原因。
幾乎每個孩子都遇到過一些驚險時刻。有一次,余燕恰還沒有用繩索把自己綁好,滑輪就滾出。她整個人幾乎是倒掛在溜索上,眼看著就要沖向怒江,一個同學飛奔到江邊使勁拽住她的腳,余燕恰逃過一劫。
布臘小學的老師普友恒覺得,最難熬的是冬天。當?shù)睾⒆右荒晁募局挥袥鲂陀暄ゴ?,腳容易生凍瘡,若趕上雨天,溜索的孩子們渾身濕透如同落湯雞。每到這時,他都在想,能有一座橋就好了。
2007年8月的一天,兩輛昆明牌照的汽車開進布臘小學,校園里架起攝像機,普友恒這才知道,村里來了記者。
起初,這緣于江蘇電視臺的一條電話線索。當年,南京一個叫熊捷的女孩撥通了電視臺的熱線,講述了7年前她與云南怒江州馬吉鄉(xiāng)的一個傈僳族女孩結(jié)成筆友的故事。熊捷在信中得知,怒江的筆友每天上學都要靠一根繩索越過激流抵達對岸。后來,她們的聯(lián)系突然中斷了,熊捷希望記者能幫忙找到這位筆友。
電視臺領(lǐng)導聽聞后拍板決定,可以借此機會關(guān)注怒江孩子溜索上學現(xiàn)狀。于是江蘇臺的記者聯(lián)系上云南臺的記者,他們一起從昆明驅(qū)車出發(fā),顛簸了56個小時,深入到怒江州馬吉鄉(xiāng)。
云南臺的記者江言記得,那一路上他們但凡遇到溜索就會停下來拍素材,來到布臘小學后,小小的學校和緊鄰的溜索引起了大家的注意,覺得這是一個有故事的學校。和普友恒攀談時,江言見到了6歲的余燕恰,她穿著玫紅色上衣和軍綠色長褲,趿拉著涼鞋,背著大大的書包。
新聞主角就這樣走進了記者們的視線。溜索的另一頭就是余燕恰的家,攝像記者在當?shù)卮迕竦膸椭孪刃辛锼鬟^江,在江對岸完成了余燕恰溜索回家的全程拍攝。
報道甫一播出,電視臺的熱線電話就響個不停。隨后全國20余家媒體聯(lián)合發(fā)起了“用愛,架起希望之橋”公益活動,短短2個月時間,籌集到建橋善款共計140多萬元。一位常州的捐助者在接受采訪時動情地說,“我們無法給孩子們一個未來,但是我們可以給孩子們一條安全的上學路?!?/p>
第一座愛心橋的選址在布臘小學的溜索旁。幾個月后,橋開工了,江言和同事再次從昆明來到布臘村,她把攝像機架在怒江邊拍攝“建橋日記”,一待就是2個月。
建橋那段時間,余燕恰印象最深的,是她早上溜索時遇見同樣掛在繩上的工人。他們在怒江的半空相遇,工人們操著外地口音向余燕恰打招呼,幾乎天天如此。2008年3月8日,一座長140米,寬1.5米,載重量1噸的吊橋主體工程完工了。在竣工儀式的前一天,當?shù)卮迕襁B夜采摘了松針,用來裝飾橋頭圓拱。
“愛心橋”的名字是布臘小學學生在竣工儀式當天投票選出的。那天,余燕恰被安排第一個走橋。余燕恰緊張地走到對岸,從那以后,她的書包里再也沒有裝過滑輪。
布臘小學的孩子終于走出了大山。
“昆明是開闊的?!庇鄟砘ㄕf,在怒江,視野是窄的,一眼望去都是山,而昆明不一樣,“昆明一眼看不到頭”。
因為地理上的偏遠閉塞,女孩們的父母一輩,從未走出怒江,甚至沒離開過福貢。
江言一直關(guān)注著女孩們的成長。了解到余燕恰的大學學費有政府資助后,江言托朋友給她介紹了一份勤工儉學的工作補貼生活費。
霜晚秋在大學的課堂上接觸了人類學和社會學,曾打算考這兩個專業(yè)的研究生,而眼下,她考慮的是盡快工作,為家庭減輕經(jīng)濟負擔,“如果以后有機會,希望能去一線城市更好的學校深造?!?/p>
從怒江走出來又回到怒江,成為了女孩們共同的選擇。余來花的想法很簡單,“如果連我們都不回去,那誰會去建設(shè)怒江呢?”
余來花初中時,怒江州人民醫(yī)院和馬吉鄉(xiāng)結(jié)對幫扶,一位護士成為她的資助人,余來花管她叫阿姨。受這位阿姨的影響,余來花早早確定了未來的方向,決定畢業(yè)后回怒江的醫(yī)院當一名護士。
在媒體采訪中,余燕恰也常常被問到一個問題,為什么會選擇回到家鄉(xiāng)工作?余燕恰望著門外水流湍急的怒江有些出神。
一年四季里,她最喜歡冬春之交的怒江,因為“那個季節(jié)的怒江是不怒的”,它有一種深邃如玉的靜美。在傈僳族的神話傳說中,族人是“虎和猿的后代”,擅長攀援,為了跨過怒江天塹,他們從天上的彩虹得到靈感和啟發(fā),發(fā)明了溜索。
如今,余燕恰再也不溜索了,彩虹變成了真正的橋,怒江終結(jié)了溜索的歷史。女孩們依然被那份勇氣所庇佑,千難萬險她們都曾跨過,“未來也會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