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南京市南京交通技師學院 章志宜
中職院校承擔著培養(yǎng)技術人才的重任,應大力推進學生的素質教育,以適應當前激烈的社會競爭。當前,中職寫作教學存在很多問題,作為中職院校的學生,應當具備基本的寫作能力,否則高職院校的寫作教學將不能實現最初的目標。很多中職學生不能熟練地將自己的想法寫下來,與他人交流時由于表達能力不強導致意思出現偏差,這些問題都不利于中職學生的發(fā)展。本文就中職院校在寫作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深入探討如何讓學生高效地積累寫作素材。
審題是寫作的前提,如果學生不能明確把握作文的主題與立意,那么,寫出的作文會與文題要求相悖。然而,很多學生審題時總會產生一定的偏差,如作文主題要表現親情,而學生卻從“愛”這一角度思考,導致最終選取的寫作素材與作文主題不適應。提到親情,學生可能會選取一些更加細膩的有助于表達的素材,如出門在外記掛父母,而如果從愛的宏觀角度出發(fā),寫作素材的選擇范圍更加廣泛,如親情、師生情、同窗情等,和這些主題有關的事情都反映了“愛”。如果學生僅表面地瀏覽作文主題,沒有對作文給出的主題描述語段進行深入思考,導致寫出的文章過于表面化。列提綱是很重要的寫作環(huán)節(jié),但鮮有學生能做到列好提綱再寫作。
傳統的素材積累主要是通過課外閱讀獲得的,這種單一的素材積累方式會導致學生失去積累素材的興趣,從而喪失了寫作熱情。在以素材為依托的寫作過程中,教師沿用傳統的寫作模式,指導學生寫作時只是提供符合主題的素材,讓學生以該素材為依托寫作。雖然這樣能讓學生較為順暢地寫出文章,但久而久之,寫作越來越僵化。教師指導學生寫作時,學生往往將心思用在別的地方上。特別是在推薦課外讀物時,學生在貪玩心理的促使下,不能專心致志地將注意力集中在課外閱讀上。久而久之,學生積累的可用素材少之又少,且受條條框框的限制寫作更加套路化,沒有新意。隨著時間的推移,學生的寫作能力不能實現質的飛躍。
有些學生將寫作視為抒發(fā)內心情感的窗口,能緩解消極情緒。然而,大部分學生不喜歡寫作,因為寫作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他們一是沒有時間寫,二是不知道如何構思,久而久之寫作熱情消失殆盡,除非是教師布置的寫作任務,否則根本不會主動寫作。中職院校的學生也是一樣,只在教師安排硬性任務時才會寫作,由于缺乏寫作熱情,導致最后寫出的作文水平不高,純屬應付。另外,一些學生對自己的寫作功底沒有信心,認為自己無法獨立完成一篇作文,經常會借助互聯網,抄襲他人的作品。其實,如果學生能合理利用互聯網,廣泛地搜索與主題相關的素材進行借鑒,那么寫作就不會如學生所想的那樣難。
首先,不論是何種教育形式下的寫作都有一定的主題,在主題的引領下,如何寫出優(yōu)秀的文章是教師和學生需要共同探討的問題。積累寫作素材的作用不容小覷,一篇文章情感的渲染不能基于一個空殼的結構展開,而是要用具體的事例說服別人,讓別人感受到真情實感。經典著作中大多都有豐富的人物形象或曲折的故事情節(jié),即便是詩歌也需要有素材支撐。從這個角度講,中職院校的學生要學會積累寫作素材,這是擁有良好寫作素養(yǎng)的基礎。即使是那些擁有高超寫作技巧的作家也不能脫離素材而寫作。例如,撰寫悲劇故事的亞里士多德在寫作前,需要考慮當時的社會背景,當然考慮時代背景也應被劃分在素材積累中,因為素材的重要來源便是生活。感受亞里士多德筆下的一個個性格鮮明的人物,讀者立刻能身臨其境,從人物的角度出發(fā)理解他們情感。因此,積累寫作素材有助于學生圍繞核心主題寫作,讓整個文章的內容更加充實且充滿生機,脫離死板的條條框框架構式寫作。
其次,積累寫作素材能讓學生擁有一雙發(fā)現生活中的美好的雙眼。學生的生活空間局限于校園和家庭兩點一線,比較枯燥,逐漸失去了發(fā)現美的興趣與能力,這對于他們以后的發(fā)展是不利的。生活是寫作素材的重要來源,從學生的角度來說,如果寫作圍繞他們經歷過的事情展開,那么他們的情感會更加真實。很多中職院校學生的作文呈現空洞化、模式化的趨勢,連最基本的內容平實要求都不能達到。這種問題產生的原因是他們對生活的關注較少,將大部分重心放在了其他學習任務上,導致寫出來的文章不能達到最基本的要求。教師要指導學生從各個渠道了解生活中的細節(jié),提高他們對這個世界的感知程度,慢慢脫離枯燥的學習生活,學會從身邊的事物中感受樂趣。
最后,積累寫作素材有助于激活學生的寫作思維。以前,很多學生積累寫作素材的方法是借鑒作文書中的素材,雖然這些素材有一定的可取性,但不可否認的是看作文書的人很多,這類素材被用的頻率越來越高,不能體現創(chuàng)新性。學生掌握了多種素材的積累方法后,能靈活運用,以積累更多的新素材,將這些素材與真情實感融合在一起,并在一些細微之處融入主觀感受,從而變成屬于自己的寫作素材。大部分學生的素材大同小異,甚至可以說是基本一致的,在這種情況下,學生的寫作思維很容易被限制,甚至思維僵化。為了激活寫作思維,學生必須根據教師的要求穩(wěn)步推進寫作素材的積累進度,爭取早日達到行云流水的寫作效果。
近年來,無論是初中升學考試還是高中升學考試,作文分數都有所提升,且主題上不斷拓展。這里的拓展主要是指寫作主題不再局限于小范圍的內容,如愛、親情等,范圍逐步擴大,甚至與當下熱點時事相關。從高中寫作主題看,更加偏向于議論,學生將自己的想法表達出來,讓閱卷教師理解自己的觀點和看法,一些經常出現的話題逐漸被淘汰。不論是日常的寫作練筆,還是考試,學生的普遍問題是缺少素材的支撐,導致文章總是給人一種泛泛而談的感覺。如果想要寫出既符合主題且質量較高的文章,需要充足的素材支撐,日常的閱讀積累非常重要。以前教師推薦的閱讀讀物,沒有明確的指向性,且與時代脫節(jié),如今,教師推薦閱讀書目或期刊時,一定要與最近的熱點事件相聯系。例如,社會上發(fā)生了關于文化的熱點事件,教師可以推薦與文化相關的期刊或讀物,讓學生在半個月的時間內閱讀并勾畫出可以利用的素材,并安排與之相關的練筆,以此來提高學生的素材運用能力。久而久之,學生逐步養(yǎng)成了積累素材的習慣,提高了熟練運用寫作素材的能力,達到寫作練筆的效果。
生活是寫作素材的重要來源,每天生活中上演的事件或多或少能給學生以啟發(fā)。寫作時,應尋找生活中與主題相契合的素材,如與家長一起去買菜、觀察身邊的小動物、觀察日出日落等,這些都可以成為寫作素材。教師要指導學生在寫作過程中積極構思,開頭作為整篇文章的起點要緊密地聯系主題,素材要與題目相呼應,一旦有所偏離,那么開頭將失去應有的作用。很多優(yōu)秀文章的開頭都十分精彩且新穎,能激發(fā)讀者的閱讀興趣,使整篇文章的質量比較高。教師要靈活運用生活中的素材,在練筆時展示出來,讓學生產生寫作靈感。在教師的要求下,學生將部分注意力放到日常生活中,慢慢養(yǎng)成了 “發(fā)現美”的良好習慣。
除了在閱讀中積累寫作素材,教師還應積極安排豐富的社會實踐活動,讓學生在社會實踐活動中發(fā)現有價值的素材。社會實踐活動不僅能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而且還是重要的素材來源。學生大部分的時間都用于在校學習,讓他們在空閑時間積累素材有一定的難度。教師可以安排問卷調查活動,根據他們反饋的信息了解他們的空閑時間大致分布于哪個時間段,可以在這個有限的時間段里安排社會實踐活動。需要注意的是,實踐活動的內容可以是簡單的學生與學生之間的游戲,也可以是有趣的比賽等。這里的比賽是指與閱讀及積累素材相關的活動,如人物事跡介紹、詞語接龍等,這些活動既能激發(fā)學生之前所積累素材的記憶點,還能從他人那里獲取更多同類的素材,這都是豐富且有意義的活動,對學生素材的積累產生了積極的作用。社會實踐活動還包括走訪調研活動,如以鄉(xiāng)村文化為主題,讓學生調查與之相關的文化內容,可以是民風民俗,也可以是家風家規(guī),這都能為以后的寫作打好基礎。
素材的積累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學生的素材積累能力是一點一點提升的。教師在其中要起到推動作用,鼓勵學生不斷從社會、生活以及活動中積累豐富的素材,并對這些素材進行集中處理,建立素材庫。為了更加有效地運用所積累的素材,學生需要劃分已經掌握的素材,如與愛相關的素材劃分在一起、與道德相關的素材劃分在一起,未來寫作時遇到相關主題的寫作,就可以直接運用。從總體看,素材庫的分類是多樣的,主題也是豐富的。有些與古代文人墨客有關,有些與時政熱點有關,詩歌在何時應用,時政熱點又在何時應用,這取決于作文的體裁和主題。教師不能布置完素材的積累任務就放任不管,而是要教授學生運用這些素材的方法,讓他們掌握一定的技巧,進而提高寫作能力。教師還應鼓勵學生從電視節(jié)目中積累最新素材,對收集到的所有信息進行分類處理。不論是與何種主題有關,都要做到精準分類,從細節(jié)上把握。
寫作素材的積累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但素材積累的途徑是多樣的。國家越來越注重學生的寫作能力,因此未來對學生的寫作能力要求會逐步提高。中職院校作為社會專業(yè)技術人才培養(yǎng)的基地,很多中職學生不能熟練地將自己的想法寫下來,教師要重視作文教學,教給學生寫作方法,拓寬學生積累寫作素材的途徑。只有積累了充足的寫作素材,學生的寫作能力才能不斷提升。學生要熱愛生活,認真觀察生活中的細節(jié),為未來的寫作之路打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