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勞小紅
近日,中國城市規(guī)劃設計研究院、百度地圖聯(lián)合發(fā)布的《2022年中國主要城市通勤監(jiān)測報告》顯示,2021 年,全國承受60 分鐘以上“極端通勤”的人口超1400 萬,長距離通勤已成為大城市普遍存在的現(xiàn)象。而在這1400 萬“極端通勤”人口中,有近600 萬為青年人群?!巴ㄇ凇边@一概念,更多地存在于大城市的生活工作語境中,在中小城市尤其是小縣城,它并不是一個被頻繁使用的詞,因為一個輕松便捷的上下班過程,并不需要“勞煩”一個專門的詞去定義它、描述它。本質上,只有在現(xiàn)實中產生了顯著的感受,人們才會反復討論一種事物或現(xiàn)象。
王小峰供職于H 公司,現(xiàn)任人力資源經理。H 公司于2007年創(chuàng)立于廣東,注冊資金為4000 萬元。公司以生產加工的模式經營電子元器件,集生產、加工和銷售為一體,主要產品為數(shù)碼相機、對講機、電子玩具等電子產品。單位員工為49 人,其中包括廠長1 人,組長5 人,后勤人員7 人,銷售3 人,一線技工33 人(其中高級技工6 人,普通技工27 人),屬于典型的中小型制造企業(yè)。由于業(yè)務發(fā)展需求,公司實行三班倒工作制。三班倒工作制的形成主要有三種原因:一是訂單業(yè)務猛增,公司為了趕工期;二是為了適應機器化操作;三是一些員工接受夜班或輪班工作。這種現(xiàn)象多出現(xiàn)在一些訂單型工廠。
在此基礎上,為了保障員工的生產安全,提升員工的幸福感,公司為員工提供班車,以減輕員工上下班的壓力。公司還為一些未婚員工提供宿舍,縮短上下班的時間。雖然工作很累,但是公司的一系列人文關懷,穩(wěn)定了員工的不滿情緒,讓員工知道,公司在追求經濟效益的同時,也考慮到員工的身心發(fā)展。
通勤,越來越成為職場人幸福的重要指標。隨著社會的快速發(fā)展與生活節(jié)奏的日益加快,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發(fā)問:“時間都去哪了?”衡量一個人是否富有,金錢的權重在不斷下降,有錢有閑身體健康,成為人們追逐幸福生活的標配資本。無論你貧窮還是富有,一天只有24 個小時,作為一種極其有限的資源,時間的緊缺或匱乏會無形中給人們帶來壓力,影響個體的生存發(fā)展。
隨著社會競爭的加劇,在承受較長工作時間的同時,長時間的通勤也成為上班族不得不面對的問題。上下班通勤是最令人厭惡、最不受歡迎的活動。調查研究發(fā)現(xiàn),隨著通勤時間的增加,個體感受到的精神壓力也會增加;長距離的通勤無論是對男性還是女性都造成了生活滿意度的下降,更容易產生負面情緒。
一方面,一定的通勤時間可以讓人們在到達單位、開啟一天的工作之前喚醒身體感官。而另一方面,長時間的通勤會讓人們在到達單位之前就已經筋疲力盡。你不要指望一個在路上經歷了堵車、倒車耗時兩個小時才到達單位的人,會以百倍的精神投入到工作之中,尤其是對那些從事流水線的車間工人,長時間的通勤會給生產安全帶來極大的隱患。
通勤時間的決策是理性人權衡量通勤成本與收益的結果,經濟學認為,通勤時間增加通常可以由低廉的房價(房租)和高薪酬的工作得到補償?,F(xiàn)實情況果真如此嗎?未必!這種“通勤時間延長未必換來相應補償”的效用失衡現(xiàn)象,就稱為“通勤悖論”。
大城市面積大,人口密度高,職住空間分散,讓通勤成了一個顯性問題。當然,還有一個重要因素是市區(qū)的高房價嚇退了年輕人,他們不得不遠離都市核心區(qū)居住。
在北、上、廣、深、成、杭6 個受到青年關注的城市,近80%的青年就業(yè)集中在15 公里以內的城市就業(yè)中心,但受到居住成本與社區(qū)環(huán)境影響,65%的青年人群居住在城市中心15 公里以外。這就不可避免地拉長了年輕人的通勤時間,讓“極端通勤”成為一種普遍現(xiàn)象。
“極端通勤”會給年輕人帶來什么?大量時間耗費在通勤路上,路途之中難免產生焦慮感……有調查顯示,通勤時間過長,還會對員工健康和工作效率帶來不利影響,增加患抑郁癥與肥胖的可能性。對于野心勃勃、期待在大城市闖出一片天地的年輕人而言,漫長的通勤會消磨他們的意志與耐心,不利于人才成長。
一座城市,一家公司能夠吸引人才、留住人才,除了要有良好的市場環(huán)境、廣闊的成長空間,健全友好的公共服務配套也是關鍵一環(huán)。這其中,通勤已經成為一項重要的衡量指標。鑒于“極端通勤”給年輕人帶來的壓力,企業(yè)有必要進行精細化治理,為年輕人提供合理可控的通勤時間和多樣化的交通選擇,幫年輕人解決通勤難題。
要了解通勤時間如何影響幸福感,首先要明確兩個概念:(一)通勤時間:個人從居住地往返工作場所所需要花費的時間。(二)幸福感:幸福感來自對某種事物(尤其是自己的心靈)的可支配程度。值得欣喜的是,越來越多的公司開始關注員工通勤的難題,也采取了相應的措施,比如錯峰上下班、打造15 分鐘生活圈、開通班車等方式緩解員工的上下班難題。說到底,無論是解決員工通勤難題,還是關注員工幸福感問題,都是為了打造公司與員工之間和諧的勞動關系。公司關注到員工的利益,員工才會對公司付出更多的努力和熱情。和諧的員工關系不是喊口號、舉牌子,而是切切實實地解決好員工的每一個小問題。
薪酬福利是每個員工所關心的問題,也是員工工作的動力。首先,中小企業(yè)想要處理好員工關系,就要以企業(yè)所在地的最低工資標準為依據(jù),盡可能提高員工的薪資待遇水平。各崗位的工作人員薪資按照崗位的要求做相應的調整,盡量使薪資待遇與員工所付出的價值成正比。其次,為員工創(chuàng)建合適的薪資報酬制度,將其薪資與技能掛鉤,特別是對于一線的技術工作人員,工資標準按照技能的高低確定,根據(jù)崗位需求和工作時長靈活確定,當員工具有更高的技能,能夠勝任更高技能的工作時,薪資報酬也做出相應的調整。最后,提高公司的福利待遇,除了按照勞動合同的規(guī)定按時足額為員工繳納社保,給予員工基本的法定節(jié)假日補貼,企業(yè)還可以根據(jù)自身的經營狀況為員工提供一定的社會福利。對于加班的員工,除了在時間上要加以控制外,更重要的是要按照加班工資的標準及時發(fā)放給員工。
對于那些實行三班倒工作制的公司,要更加關注員工的身心變化。尤其是上夜班的員工,這對體能是一個很大的考驗。普通的流水線工人,從事的多是體力勞動。對于他們而言,沒有PPT 為他們的工作增色,沒有花言巧語為他們的工作粉飾,他們只有默默無聞和忠于職守,靠的是一份責任心和敬業(yè)度。舉個例子,如果從下午4 點開始工作,那么到半夜12 點下班,對于二十幾歲的年輕人,或許還不算什么,可是對于已婚的中年人來說,除了身體上的勞累,還有其背后家庭的負擔。工作時間的輪換,導致他們無法固定地照顧家庭,夜班回家還會讓家人為其擔心。長期的心理壓力,導致三班倒的公司員工流動性大,為了留住員工,降低員工流失率,作為公司方,應給予員工一定的心理關懷,了解他們工作以外的家庭生活,盡可能地幫助他們解決生活中的困難。許多時候,金錢并不是留住員工的唯一要素。
許多制造型企業(yè)員工成長速度緩慢,究其原因有三:一線員工每天大部分時間都投入在生產線上,缺少相應的時間進行培訓學習;“一刀切”式的培訓方法缺乏針對性,培訓方法單調乏味,效率低下;常常出現(xiàn)“前學后忘”的現(xiàn)象,導致工作中頻出差錯。賦能員工快速成長,也是構建和諧員工關系的重要因素。許多企業(yè)對此進行了縱深的探索,如高效利用碎片化時間學習,員工根據(jù)自身情況靈活選擇生產安全、設備操控、工藝流程、自動化操作系統(tǒng)等內容進行培訓學習;在線上簽到答題,給員工良好的學習體驗;建立激勵體系提升員工學習動力,激發(fā)員工自主學習精神和集體榮譽感;跟蹤記錄員工學習成果,保證有效學習;清楚了解員工學習狀態(tài)、進度、考試成績和知識欠缺點,給予有針對性的指導和知識補充;提升工作和學習效率,打造團隊文化,留住核心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