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軍
中國人喜歡種菜是全世界都知道的事情。據(jù)說在西方朋友對于中國的印象調查中,出現(xiàn)頻率最高的詞就是“大熊貓”和“種菜”。這事兒不用多解釋,因為中國人不僅善于把荒野變成菜地,把陽臺變成菜園,甚至漂洋過海,把菜園搬進耶魯大學的校園——一些陪孩子讀書的中國夫婦硬是把校園中的荒草地開成了菜園。
如今,中國人在四周都是茫茫戈壁的吐魯番綠洲中種出了蔬菜,在海拔5000米的青藏高原上種出了蔬菜,在四周都是冰原的南極科考站中種出了蔬菜。更夸張的是,中國人已經(jīng)不再滿足于在地球上種菜,2019年1月,嫦娥四號月球探測器降落在月球背面。在嫦娥四號小小的登月艙里裝著一個迷你菜園,里面有馬鈴薯、油菜和酵母等生物樣本,中國人實現(xiàn)了人類首次月面的生物生長培育實驗。
中國人喜歡種菜,也被種出來的菜改變著。我們的食物組成、烹飪方法乃至文化都受到蔬菜的巨大影響。如果說水果是中國歷史的見證者和記錄者,那么蔬菜就有資格說是中國歷史的影響者。
如果我們觀察西方的農(nóng)業(yè)發(fā)展史,就會發(fā)現(xiàn)蔬菜種植和水果種植之間并不存在矛盾。畢竟歐洲的園藝學家不僅培育出了卷心菜、西蘭花和羅馬菜花,同時也培育出了各種各樣的藍莓和樹莓,還把獼猴桃變成了世界上最年輕的水果,甚至把大黃屬的多種植物鼓搗成了兼具蔬菜和水果功能的特殊食材。
而古代中國的農(nóng)學家,似乎更在意菜園里辛香的韭菜以及可以大量儲存的大白菜和大蘿卜,至于桃、李、梅、杏、荔枝和龍眼等水果,從來不是他們關心的大宗農(nóng)產(chǎn)品,充其量也只是應季果品,或者干脆是可有可無的調味品(如梅子)。
毫無疑問,種菜這件事不僅影響了中國人的口味和獲取營養(yǎng)的方式,影響了中國人餐桌的模樣,影響了中國人的烹飪方法(如產(chǎn)生了各大菜系),影響了中國人在生存空間上的拓展,也影響了中國人詩詞歌賦的創(chuàng)作。在中國,吃菜和種菜,絕對不是一件簡單填飽肚子的事情。
究竟是什么原因,讓古代中國人毅然決然把智慧和勞力用在了種菜上?中國式種菜與西方式種菜又有什么不同?中國人為何癡迷于種菜?這些都是特別值得探討的問題。
是不是因為傳統(tǒng)的中國蔬菜具有獨特的營養(yǎng)價值,讓人離不開這些農(nóng)作物?是不是因為中國的蔬菜有特殊的口感,讓我們喜歡啃菜葉子?是不是中國原產(chǎn)蔬菜特別多,以至影響了中國人的口味?究竟是什么驅動了中國人執(zhí)著于種菜?
在《中國食物:蔬菜史話》中,我梳理了自夏商周時期以來中國蔬菜的發(fā)展脈絡,探尋蔬菜背后隱藏的力量。從中國蔬菜的種植歷史中,發(fā)掘和認識中國人利用、開發(fā)自然資源,并與自然和諧共存的秘密和偉大歷程。
(源自“科普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