痤瘡是一種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癥性疾病,以粉刺、丘疹、膿皰等為主要臨床特征,在青年人群中發(fā)病率較高
。痤瘡的發(fā)病機制比較復雜,與遺傳、炎癥、免疫、內分泌的因素有關
。痤瘡好發(fā)于面頸部,給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質量帶來了非常不利的影響。目前,臨床治療痤瘡的方法較多,主要以抗感染、抗雄激素,抑制皮膚角質化及炎癥等為主,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應當按照患者的具體情況選擇合理、針對性的治療措施。紅藍光能夠作用于皮膚表層,殺滅痤瘡丙酸桿菌而起到抗菌消炎的作用,在痤瘡的治療中得到廣泛應用,但是在中重度痤瘡中的療效還有待進一步提高
。多西環(huán)素是一種廣譜抗生素,在痤瘡的臨床治療中能起到抑制炎癥及免疫調節(jié)的作用
;100 毫克/次,2次/天是目前多西環(huán)素治療痤瘡的臨床常規(guī)劑量,但國外研究
顯示亞抗微生物劑量(40 mg/d)多西環(huán)素治療痤瘡的效果更明顯,且不產生耐藥及菌群失調等不良反應,國內關于該方面的研究很少見。筆者將通過探討亞抗微生物劑量多西環(huán)素聯(lián)合紅藍光治療中重度痤瘡的療效及安全性,以期為臨床提供參考依據。
1.1 一般資料:于2020年1月-12月,選取筆者醫(yī)院皮膚科收治的120例中重度痤瘡患者,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60例。對照組中男34例,女26例;年齡18~33歲,平均(25.60±4.28)歲;病程12~36個月,平均(24.57±2.95)個月;中度35例,重度25例。觀察組中男32例,女28例;年齡18~34歲,平均(24.17±4.03)歲;病程10~33個月,平均(23.40±2.37)個月;中度33例,重度27例。兩組基線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0.05)。本研究經過醫(yī)學倫理審查,患者均知情同意。
1.2 納入標準:①中重度痤瘡的診斷符合《中國痤瘡治療指南(2019修訂版)》
;②患者年齡≥18歲;③臨床資料完整;④患者的診療依從性較好;⑤近6個月為接受痤瘡相關治療。
(4)土壤健康元素Se、Ge、F,主要與Al2O3、TFe2O3、MgO、As、Cr、Cu、Mo、Ni呈正相關,與CaO、Na2O、SiO2、pH呈反相關。其中,Se與TFe2O3、Hg、As、Cr、Cu、F、Mo、Ni、Sb的相關系數大于0.5,呈顯著正相關,與SiO2呈顯著反相關;Ge與Al2O3、TFe2O3的相關系數大于0.5,呈顯著正相關,與CaO、SiO2呈明顯反相關;F與Al2O3、TFe2O3、MgO、Cu、Mo、Se的相關系數大于0.5,呈顯著正相關,與SiO2呈明顯著反相關。
1.3 排除標準:①過敏體質,光敏體質,瘢痕體質;②進行過面部美容整形;③近3個月使用過抗生素類藥物,④對多西環(huán)素過敏;⑤妊娠期、脯乳期及備孕期人群。
(5) 從耗能能力上來看,角鋼鋼肢厚度對耗能影響并不大,梁腹開孔控制距離后對耗散影響也不大,而經過較大轉角實驗的節(jié)點替換角鋼會明顯降低節(jié)點能力耗散系數。當破壞發(fā)生在梁端時,節(jié)點耗能能力主要取決于梁的抗彎能力及翼緣抗拉抗壓能力。
2.3 兩組血清炎性介質水平比較:治療前,兩組之間的血清IL-4、IL-8、TNF-α水平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
>0.05)。治療后,兩組的血清IL-4、IL-8、TNF-α水平均較治療前明顯降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0.05),觀察組的血清IL-4、IL-8、TNF-α水平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0.05)。見表3。
1.4.1 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劑量(200 mg/d)多西環(huán)素膠囊聯(lián)合紅藍光照射治療。多西環(huán)素膠囊[永信藥品工業(yè)(昆山)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30627],100毫克/次,2次/天共使用8周;紅藍光照射治療使用徐州科諾KN-7000A型LED光譜治療儀,紅光波長為630~650 nm,強度100 J/cm
;藍光波長為450~470 nm,強度80 J/cm
;光源與面部距離15~20 cm,紅藍光交替照射,每次照射20 min,每周治療2次,連續(xù)治療8周。
值得注意的是,在調查統(tǒng)計中,居住支出包括房租、水、電、燃料、物業(yè)管理等方面的支出,也包括自有住房折算租金,但沒有包括購買住房的支出,因此實際居住的支出是被嚴重低估的。
1.6.3 治療前后,抽取患者清晨空腹血,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檢測兩組患者的血清炎性介質水平,包括:白細胞介素-4(IL-4)、白細胞介素-8(IL-8)、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
2.1 兩組療效比較:觀察組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0.05)。見表1。
1.6.2 治療前后,采用痤瘡綜合分級系統(tǒng)量表(Global acne grading system,GAGS)對兩組患者進行評分,1~18分為輕微,19~30分為中度,31~38分為重度,39分以上為極重度,GAGS評分越高表示痤瘡越嚴重。
1.6 觀察指標
1.6.4 觀察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
1.5 療效評價:按照文獻
報道的標準進行臨床療效評價。治愈為皮損數目減少>90%;顯效為皮損數目減少71%~90%;有效為皮損數目減少31%~70%;無效為皮損數目減少<30%。治療總有效率=(治愈+顯效+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1.6.1 治療前后,觀察兩組的炎癥及非炎癥皮損數目。
1.4.2 觀察組:給予亞抗微生物劑量(40 mg/d)多西環(huán)素膠囊聯(lián)合紅藍光照射治療。多西環(huán)素40毫克/次,每天晚飯后服用1次,共8周;紅藍光照射治療方法同對照組;連續(xù)治療8周。
2.2 兩組炎癥及非炎癥皮損數目的比較:治療前,兩組炎癥及非炎癥皮損數目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
>0.05)。治療后,兩組炎癥及非炎癥皮損數目均較治療前明顯減少,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
<0.05),觀察組明顯少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0.05)。見表2。
“弼”,王筠《句讀》的解釋是“弼,所以輔正弓弩者也?!敝祢E聲《通訓定聲》:“弼,當訓弓輔也,凡弛弓則縛于里,以備損傷,用竹若木為之,亦曰檠,曰榜,曰閉,曰柲。”弓輔是古代收藏弓時,在弓內綁縛的弓形支撐物,目的在于保持弓的強度,防止損傷。 “弼戾”:徐灝《段注箋》“弓縛柲而拗戾也”。
1.4 方法
2.4 兩組不良反應比較:兩組均沒有發(fā)生嚴重不良反應。對照組發(fā)生5例腹瀉、3例惡心嘔吐、2例紅斑、2例瘙癢、1例色素沉著,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21.67%;觀察組發(fā)生2例惡心嘔吐、2例紅斑、1例瘙癢、1例色素沉著,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10.00%;觀察組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0.05)。所有不良反應均經對癥處理后好轉。
綜上所述,中藥材里重金屬的脫除首先應該在源頭上及加工過程中加以把控,其次對藥材本身進行脫除,多方面調控,爭取多為臨床與藥廠提供合格的中藥材。
2.5 典型病例:某男,26歲,面頸部中重度痤瘡,病程14個月,表現(xiàn)為面頸部粉刺、丘疹、膿皰等多形性皮損為主;采用亞抗微生物劑量多西環(huán)素聯(lián)合紅藍光進行治療,治療4周后患者痤瘡癥狀得到基本改善,膿皰基本消失;治療8周后患者痤瘡癥狀得到明顯改善,膿皰完全消失。見圖1。
隨著人們飲食結構的改變,環(huán)境污染的加劇,痤瘡的發(fā)病率越來越高,對患者的生活、工作及心理均會產生嚴重的影響,以此尋找安全有效的治療手段,具有積極的臨床意義。從現(xiàn)有的痤瘡發(fā)病機制來看,抗菌消炎是痤瘡治療的基礎。紅藍光照射是治療中重度痤瘡的有效手段;高純度藍光幾乎全部能量有效作用于靶目標-痤瘡丙酸桿菌上,使痤瘡丙酸桿菌內源生成的光敏劑卟啉被藍光激活產生光毒環(huán)境,轉換成的單態(tài)氧能迅速殺死痤瘡丙酸桿菌
;另一方面,紅光可以最大限度地減少與痤瘡有關的紅斑反應,能刺激細胞,特別是纖維細胞增生,對組織起修復作用,使膠原再生從而改善膚質,減少瘢痕的形成
。但是紅藍光照射治療中重度痤瘡的療效有限。
(1)Pilot error as well as malfunctioning sensors likely caused a passenger jet
中重度痤瘡由于病情比較嚴重,多采用綜合治療手段。劉欣等的研究
顯示,中重度痤瘡患者中聯(lián)合應用多西環(huán)素和紅藍光治療效果較好,可有效緩解臨床癥狀,且不增加不良反應。本研究中,治療后觀察組的總有效率(91.67%)明顯高于對照組(75.00%),炎癥及非炎癥皮損數目均明顯少于對照組,血清炎癥介質水平均明顯低于對照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提示亞抗微生物劑量多西環(huán)素聯(lián)合紅藍光治療中重度痤瘡患者具有更好的臨床效果,安全性更高。多西環(huán)素屬于四環(huán)素類的抗生素,是一種廣譜抗生素,一般用于治療中重度痤瘡,特別是以炎性丘疹和膿皰為主的痤瘡
。目前認為多西環(huán)素是治療痤瘡最有效的抗生素,可以作為一線的首選治療,常用劑量是100毫克/次,2次/天,服用3~6周后皮損的數目可以有明顯的減少,但是臨床醫(yī)生已經表達了關于長期使用時出現(xiàn)的耐藥性及不良反應的關注。因此,許多研究以亞抗生素劑量使用多西環(huán)素來選擇性地利用其抗炎特性,亞抗生素劑量(40 mg/d)多西環(huán)素是FDA批準的唯一明確列為基質金屬蛋白酶抑制劑的藥物,基質金屬蛋白酶是多西環(huán)素迄今為止研究最廣泛的靶點。
國外研究
顯示,亞抗微生物劑量多西環(huán)素具有較好抗炎作用,可最大程度避免使用抗生素可導致的菌群失調和細菌耐藥發(fā)生;在本研究中,對照組發(fā)生5例腹瀉、3例惡心嘔吐,而觀察組僅發(fā)生2例惡心嘔吐,提示使用亞抗微生物劑量多西環(huán)素可以降低胃腸道等不良反應。一項多中心有研究
顯示,與傳統(tǒng)療法每天口服多西環(huán)素100 mg比較,口服亞抗微生物劑量多西環(huán)素在第16周時炎癥皮疹減輕,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本研究結果說明亞抗微生物劑量多西環(huán)素與紅藍光照射具有協(xié)同作用,多西環(huán)素的抗炎作用與藍光的殺菌作用互補,與紅光促進皮膚細胞再生,共同起到治療中重度痤瘡的作用,優(yōu)于常規(guī)劑量多西環(huán)素聯(lián)合紅藍光照射,分析原因可能是長時間使用常規(guī)劑量多西環(huán)素,導致耐藥性的產生,抗炎作用降低,但是具體分子機制還需要進一步研究。
綜上所述,亞抗微生物劑量多西環(huán)素聯(lián)合紅藍光治療中重度痤瘡的臨床效果更顯著,能明顯改善患者的痤瘡癥狀及炎性反應,不良反應更少。本研究還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樣本量較小,沒有進行遠期效果評價等,筆者將進一步進行深入研究。
[1]謝紅付,李吉,施琦,等.玫瑰痤瘡的診療現(xiàn)狀[J].醫(yī)學臨床研究,2020,37(9):1281-1283.
[2]周星,李臻臻,仲少敏.痤瘡與性激素及相關疾病的關系[J].中國美容醫(yī)學,2020,29(3):19-22.
[3]蘇燕晨.紅藍光在痤瘡治療中的研究[J].醫(yī)學信息,2019,32(1):30-31.
[4]陳艷平,潘光松,鄧秋蘭.鹽酸多西環(huán)素腸溶膠囊和丹參酮膠囊、消銀顆粒合用對痤瘡的療效觀察[J].北方藥學,2020,17(3):136-137.
[5]Boles G C, Owen C J, Berden G,et al.Experimental and theoretical investigations of infrared multiple photon dissociation spectra of glutamic acid complexes with Zn
and Cd
[J].Phys ChemChem Phys,2017,19(19):12394-12406.
[6]中國痤瘡治療指南專家組.中國痤瘡治療指南(2019修訂版)[J].臨床皮膚科雜志,2019,48(9):583-588.
[7]Park J M,Nun J H,Song M,et a1.Propranolol,doxycycline and combination therapy for the treatment of rosacea[J].J Dermatol,2015,42(1):64-69.
[8]蘇玩琴.LED紅藍光聯(lián)合膠原蛋白貼敷料治療面部尋常痤瘡的臨床療效[J].中國藥物與臨床,2019,19(11):1849-1851.
[9]李彤,張妍,程巍巍.紅藍光與丹參酮綜合療法對尋常型痤瘡患者的療效,炎性因子及免疫功能的影響[J].河北醫(yī)藥,2020,42(23):72-74,78.
[10]吳國志,曾新華,葉玉花.紅藍光治療痤瘡的臨床療效分析[J].深圳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9,29(6):133-134.
[11]劉欣,梁艷.多西環(huán)素聯(lián)合紅藍光治療中重度痤瘡臨床觀察[J].社區(qū)醫(yī)學雜志,2020,18(4):279-281,285.
[12]李小英.外涂20%超分子水楊酸及口服鹽酸米諾環(huán)素聯(lián)合紅藍光治療中重度痤瘡51例[J].安徽醫(yī)藥,2021,25(2):366-369.
[13]劉樂,陳文慧.羥氯喹聯(lián)合鹽酸多西環(huán)素治療玫瑰痤瘡療效觀察[J].中國中西醫(yī)結合皮膚性病學雜志,2020,19(5):39-40.
[14]周環(huán),丁盛,單聰聰.亞抗菌劑量多西環(huán)素在慢性牙周炎治療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鄉(xiāng)村醫(yī)藥,2018,25(18):19-20.
[15]Berman B,Zell D.Subantimicrobial dose doxycycline: a unique treatment for rosacea[J].Cutis,2005,75(4 Suppl):1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