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生磊 高秀芬 武晉偉
太原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太原 030024
AP1000核電技術是國外較先進的三代核電技術,通過引進吸收國外的先進核電技術,研究試驗實現國產化,有助于國內核電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因此,有必要對AP1000核電技術進行研究,尤其是關鍵材料的國產化。低合金結構鋼是三代環(huán)行起重機(以下簡稱環(huán)吊)關鍵受力部件采用的主要材料,研究中外低合金鋼材料的差異,選出一種國內替代材料尤為必要。
本文依托某核電站環(huán)吊項目,選用吊鉤作為關鍵受力零件,對吊鉤材料從化學成分和力學性能2個方面進行分析、比較,以保證選用的替代材料達到使用要求。
吊鉤裝置是起重機上應用最廣泛的取物裝置,除承受吊重外,還承受起升制動時的沖擊載荷。吊鉤是吊鉤滑輪組上最重要零件之一,需承受拉伸、彎曲以及沖擊載荷,因此,要求吊鉤具有較高強度、硬度、足夠的韌性、抗變形性能。
AP1000環(huán)吊吊鉤選用的材料為ASTM A668,CL.H.4340/45(以下簡稱4340),該材料屬于高強度合金鋼,根據相關標準和資料,該材料的化學成分和經過熱處理后的力學性能如表1、表2所示。根據GB/T 3077—2015《合金結構鋼》,4340對應的國產材料為40CrNi2Mo,但我國吊鉤標準GB/T 10051.1—2010《起重吊鉤 第1部分:力學性能、起重量、應力及材料》表3的推薦使用材料中,40CrNi2Mo一般不用作吊鉤材料,考慮到工藝和成本等多方面因素,通過對比吊鉤組的工作級別和外形尺寸,經過計算,選用與40CrNi2Mo成分相近的國產材料34Cr2Ni2Mo。其成分及性能如表1、表2所示。
表1 2種材料化學成分對比
表2 2種材料調質后的力學性能對比
從表格1數據可以看出,34Cr2Ni2Mo的C、Ni元素含量略低于美標材料4340,Cr元素含量高于美標材料4340,其他元素含量與4340相近。從表2數據可以看出,34Cr2Ni2Mo力學性能的各項指標與4340相比,強度和塑性與國外材料4340接近,在韌性方面優(yōu)于國外材料4340。
根據GB/T 3077—2015《合金結構鋼》適用要求,表2數據(材料40CrNi2Mo和34Cr2Ni2Mo)為≤φ80 mm高強度合金鋼棒材力學性能數據,不適合作為鍛件驗收要求。為了便于分析比較,取2種材料制作相同規(guī)格鍛件取軸向試棒做試驗,經過粗加工、熱處理、半精加工、探傷等工序后取試樣做化學成分和力學性能試驗(參照GB/T 10051.1—2010《起重吊鉤 第1部分:力學性能、起重量、應力及材料》、GB/T 10051.2—2010《起重吊鉤 第2部分:鍛造吊鉤技術條件》要求進行驗收),試驗數據如表3、表4所示。
表3 化學成分試驗數據
表4 力學性能試驗數據
由試驗數據可以看出:鍛件試樣在目測、探傷合格的情況下,試棒試驗數據完全符合相關標準要求,從報告的試驗數據可以看出,在硬度接近的情況下34Cr2Ni2Mo在抗拉強度、沖擊功方面與4340相近,屈服強度略低于4340,在塑性和韌性方面優(yōu)于4340,綜合力學性能與4340接近。
根據JB/T 6396—2006 《大型合金結構鋼鍛件 技術條件》標準要求,工件的截面尺寸對鍛件性能影響較大。為了更好地驗證該材料的性能和廠內熱加工能力,進行進一步試驗。采用34Cr2Ni2Mo制作了吊鉤模型,該吊鉤模型是吊鉤熱處理狀態(tài)的毛坯件,輪廓尺寸與AP1000環(huán)吊雙鉤體尺寸基本接近,具體對比如圖1所示。經過鍛造、熱處理、粗加工、調質、半精加工、探傷、在鉤柄處取樣等工序并進行試驗,試驗結果如表5、表6所示。
表5 34Cr2Ni2Mo材料化學成分和試驗數據
表6 34Cr2Ni2Mo材料力學性能和試驗數據
圖1 吊鉤及吊鉤模型示意圖
從表5數據可以看出,34Cr2Ni2Mo化學成分比較接近4340,綜合力學性能也與4340接近,同時吊鉤的力學性可以滿足吊鉤標準(GB/T 10051.1—2010《起重吊鉤 第1部分:力學性能、起重量、應力及材料》表1)的最高強度等級(V級)要求。
為了更好地驗證吊鉤的承載能力,本項目按照ASME B30.10-2019《吊鉤》相關要求編制了雙倍載荷試驗方案,在拉力試驗機上對雙鉤(由吊鉤模型精加工成雙鉤體)進行雙倍載荷試驗。具體試驗方法為:載荷試驗在拉力試驗機上完成,載荷試驗方案如圖2所示;試驗過程逐步加載,分別加載到額定載荷的50%、80%、100%、132%、169%,每階段穩(wěn)定后保持5 min,無異常后緩慢加載到額定載荷200%,保持30 s后逐步卸載;在試驗前、后分別對吊鉤鉤口(包括中間銷孔)尺寸進行測量,對吊鉤表面進行無損檢測,判斷是否有變化。判斷標準為:尺寸變化值不超過原尺寸1%;表面無裂紋;外形無變化,吊鉤檢查尺寸如圖3所示。試驗要求靜載荷544 t,靜載時間30 s,實際試驗與要求相符,試驗結果如表7所示。
圖2 吊鉤載荷試驗示意圖
圖3 試驗檢查尺寸
由表7可知,對比載荷試驗前后數據,無明顯變化,吊鉤表面未發(fā)現裂紋,試驗結果完全滿足標準(ASME B30.10-2019《吊鉤》)要求。
34Cr2Ni2Mo是吊鉤推薦使用材料,常用于強度等級較高的吊鉤,這種材料常用作核電站起重機、水電站大型橋式起重機等產品的吊鉤材料。經過多年的試驗驗證,已投入使用的環(huán)吊在負載運行試驗中使用性能良好,使用后檢查結果符合標準要求,且大部分環(huán)吊已經在現場負載工作多年,未見異常。試驗證明:34Cr2Ni2Mo作為國產材料完全可以替代4340材料。AP1000環(huán)吊吊鉤材料的國產化,既降低了成本,又縮短了生產周期,為環(huán)吊設計制造國產化提供了試驗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