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怡 李炫旻
9月15日,美國總統(tǒng)拜登簽署行政命令,要求該國外國投資委員會(CFIUS)加強審查某些影響美國國家安全的特定交易,尤其是來自“競爭或敵對國家”的資金,并新列出五項未來審議外資時要考慮的國安因素。接受《環(huán)球時報》采訪的專家認為,該政令中雖未直接點名中國,但針對中國的意圖十分明顯,必然會影響美國自身的經濟發(fā)展。
據(jù)“美國之音”15日報道,白宮發(fā)表聲明稱,“某些外國人士的投資,尤其是來自競爭或敵對國家者,能好美國國家安全構成風險”。該行政命令將在CFIUS法定權限之內,維持強有力的外資審議程序,并解決風險。該聲明還稱,當前意圖破壞美國國家安全的外國與個人的行為正在持續(xù)演進CFIUS的審議程序也需要跟進。
“美國之音”稱,這份行政命令是CFIUS自1975年創(chuàng)立以來首次針對交易審查的正式總統(tǒng)指令。關于該行政命令是否針對中國企業(yè)和投資,一名不具名的美國官員表示,該行政命令中沒有直接點名中國,但“資金從哪里來與投資人是誰,很重要”。
在這份行政命令中,拜登要求CFIUS未來在審查外資時需考慮五組具體因素:第一,特定交易對美國關鍵供應鏈韌度的影響,關鍵供應鏈意指可能對國家安全產生影響的產業(yè),不僅限于國防工業(yè);第二,特定交易對美國在技術領先地位方面構成的國安風險,包括但不限于微電子、人工智能、生物技術和生物制造、量子計算、先進清潔能源和氣候適應技術產業(yè)等;第三,特定交易對與美國國家安全相關的產業(yè)投資趨勢的影響;第四,威脅國家安全的網絡安全風險;第耳,對美國人敏感數(shù)據(jù)構成的風險。
美國《紐約時報》認為,該行政命令旨在加強美國政府阻止中國在美技術投資,勢必將加劇華盛頓與北京的緊張關系。該報16日評論稱,在歷史上的大部分時間里CFIUS只調查外國公司試圖收購一家經營敏感技術的美國公司的控股權交易。但隨著時間推移,顯而易見的是,一家外國公司并不需要在一家美國企業(yè)擁有多數(shù)股權才能獲得關鍵技術。因此,過去幾年CFIUS的權力顯著擴大口白宮的一份聲明稱,新的行政命令將不看投資的規(guī)模,而是看技術本身的特點I包括“可能破壞國家安全的技術述步和應用”。CFIUS成員不必證明一項技術目前對國家安全至關重要,只要它有這個潛力即可。
《華爾街日報》稱,美國國會在2018年擴大了CFIUS審查交易的權限,包括審查外國人通過風投基金進行的少數(shù)股權投資——一些美國官員稱中國正在利用這一策略來規(guī)避關注。此外,拜登政府正在考慮關閉其他一些可能讓中國獲得美國資本和技術的渠道,比如篩查美國在半導體和其他技術領域的對外投資。對此,美國全國商會等一些美國商業(yè)團體和科技投資者認為,此舉可能被證明不便操作或過于廣泛,會胡弱美國的經濟影響力和競爭力。
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國際投資室主任高凌云16日告訴《環(huán)球時報》記者,結合美國近期多項對華政策的基調,出臺這一最新政令并不令人意外。該政令旨在為美國的“供應鏈韌性”計劃填充進更多具體內容,包括半導體、材料、生物技術等各個方面,未來還可能包括公共衛(wèi)生技術、農業(yè)技術、能源技術等領域。表面上,該政令針對的是所有國家,但其實大家都知道,其真正劍指的對象是中國。
高凌云表示,從2021年起,中國對美投資大幅下降,主因是美國追求絕對安全,并把安全的概念和發(fā)展脫鉤,甚至只講安全,不講發(fā)展。CFIUS設置的種種限制使包括中國投資者在內的各國投資者在美投資便利程度受到極大影響,必然會影響美國自身的經濟發(fā)展,使該國生產者和消費者都受到損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