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娟娟,刁瑋,田婷婷,王喆,王宏偉,李靜,
(青島大學,山東 青島 266071 1 醫(yī)學部醫(yī)學檢驗系; 2 附屬醫(yī)院檢驗科)
西弗射盾子囊霉(Stephanoascusciferrii)最早由KREGER-VAN RIJ[1]在1965年報道,曾用名西弗念珠菌(Candidaciferrii)、類西弗念珠菌(Candidaallociferrii)和西弗毛滴蟲(Trichomonascusciferrii),屬于子囊菌類酵母。子囊菌的形態(tài)特征差別很大,其共同特征是有性生殖形成子囊孢子,是一類非常少見的機會致病性真菌[2-3]。目前,國內(nèi)外在病人指甲、痰液、腦脊液、腹膜透析液、外耳道分泌物和血液標本中均有西弗射盾子囊霉的檢出報道,在貓耳分泌物、六堡茶中也有分離成功的報道[4-7]。青島大學附屬醫(yī)院近10年共檢出西弗射盾子囊霉8株。本文從臨床特點、形態(tài)學、培養(yǎng)特性及藥敏試驗結果等方面對8株西弗射盾子囊霉進行分析,以期為臨床少見病原菌感染檢出和用藥提供參考。
2011年1月—2021年1月,青島大學附屬醫(yī)院共檢出西弗射盾子囊霉陽性病人8例。男性3例,女性5例;年齡35~64歲,其中年齡41~64歲者7例。2011—2015年檢出2例,2016—2021年檢出6例。標本來自血液內(nèi)科1例,耳鼻喉科6例,眼科1例;標本類型為血液1例,耳分泌物6例,眼分泌物1例。其中1例病人診斷為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M2型),住院期間有反復發(fā)熱癥狀,血培養(yǎng)檢出西弗射盾子囊霉;1例病人因“左眼疼痛伴流淚、視物不清”就診,眼拭子培養(yǎng)出西弗射盾子囊霉;6例病人因“外耳流膿”入院,耳分泌物培養(yǎng)檢出西弗射盾子囊霉。8例病人均根據(jù)藥敏結果給予抗感染治療和對癥治療,出院3個月后隨訪,癥狀好轉(zhuǎn),未見明顯并發(fā)癥。
所用MH平板(Mueller-Hinton agar plate)、血瓊脂平板、科瑪嘉顯色平板以及沙保弱培養(yǎng)基平板,VITEK 2 Compact梅里埃全自動細菌鑒定藥敏系統(tǒng)及酵母菌鑒定卡(YST),ATB Fungus 3真菌藥敏試劑條、基質(zhì)輔助激光解析電離飛行時間質(zhì)譜VITEK MS、比濁儀DensiCHEK Plus,均為法國生物梅里埃公司產(chǎn)品。
嚴格按照細菌培養(yǎng)標準化操作規(guī)程對送檢標本進行處理和常規(guī)培養(yǎng),將標本分別接種于MH平板和血瓊脂平板,培養(yǎng)24 h后觀察菌落生長狀態(tài)。取菌落涂片后進行革蘭染色顯微鏡檢,高倍鏡(1 000倍)下觀察。選單菌落轉(zhuǎn)種科瑪嘉顯色平板及沙保弱培養(yǎng)基平板,分別置35 ℃及28 ℃培養(yǎng),24 h后觀察菌落形態(tài),并涂片進行革蘭染色鏡檢。按操作規(guī)程配制2.0濁度的菌液,用VITEK 2 Compact配套酵母菌鑒定卡(YST)進行菌種鑒定,另外取菌涂布VITEK MS靶板進行質(zhì)譜儀鑒定;同時用ATB Fungus 3酵母菌藥敏測試條,對菌液進行體外藥敏試驗,按說明書操作。
菌落在MH平板、血瓊脂平板、科瑪嘉顯色平板、沙保弱培養(yǎng)基平板中均能生長,且在28 ℃和35 ℃條件下均生長良好。血瓊脂平板35 ℃培養(yǎng)24 h后可見表面光滑呈乳白色的圓形小菌落,在培養(yǎng)3 d后,菌落呈鑲嵌生長,質(zhì)地硬,不易研碎(圖1A);沙保弱培養(yǎng)基平板28 ℃培養(yǎng)1周,菌落呈淡黃色,中心呈菜花狀,邊緣有粗糙褶皺的大菌落;科瑪嘉顯色平板培養(yǎng)24 h,可見圓形光滑藍色小菌落,延長培養(yǎng)時間,邊緣逐漸變白,呈現(xiàn)中心藍色、邊緣白色的“小蘑菇”狀,繼續(xù)培養(yǎng),菌落開始變粗糙,邊緣不整并出現(xiàn)腦回狀溝槽(圖1B)。28 ℃條件下較35 ℃生長緩慢,菌落形態(tài)較小。
A:血瓊脂平板35 ℃培養(yǎng)3 d;B:科瑪嘉顯色平板35 ℃培養(yǎng)4 d。
菌落涂片革蘭染色鏡檢,可見革蘭陽性酵母樣孢子及細長菌絲,孢子為單細胞、卵圓形、沿菌絲排列生長(圖2A、B)。
A:血瓊脂平板35 ℃培養(yǎng)3 d;B:血瓊脂平板35 ℃培養(yǎng)5 d。1 000倍。
取血瓊脂平板上的單個菌落涂布于VITEK MS靶板上,加入0.5 μL甲酸,自然干燥后再加入1.0 μL基質(zhì)液(4-羥基-2-甲基肉桂酸),自然干燥后采用VITEK MS儀進行該菌的蛋白指紋圖譜檢測,結果鑒定為西氟射盾子囊霉,置信度為99.9%。并重復實驗,重復鑒定符合率100%。
按儀器的標準操作規(guī)程操作和判定結果。取血瓊脂平板上的單個菌落配制2.0濁度的菌液,放入VITEK2 Compact酵母菌鑒定卡,然后置VITEK 2 Compact中,經(jīng)18~22 h鑒定結果為西氟射盾子囊霉,準確度99.9%。
按標準操作規(guī)程用ATB Fungus 3酵母菌藥敏測試條檢測8株菌對常見抗真菌藥物的敏感性,結果以最低抑菌濃度(MIC)表示,其藥物敏感率分別為伏立康唑(MIC≤1.0 mg/L)100%,兩性霉素B(MIC≤0.5 mg/L)86%,氟康唑(MIC≤64.0 mg/L)38%,5-氟胞嘧啶(MIC≤32.0 mg/L)43%,伊曲康唑(MIC≤2.0 mg/L)12%。
本文總結分析了青島大學附屬醫(yī)院近10年西弗射盾子囊霉的檢出情況,作為臨床罕見機會致病菌,其檢出率近年有增加趨勢。分析原因可能與以下幾點有關。①腫瘤、血液病等疾病發(fā)生率的增高和移植、抗生素、糖皮質(zhì)激素等治療手段的大量使用,損傷機體屏障和免疫力,使機會致病性真菌感染率明顯增加。從國內(nèi)外文獻報道可以看出,合并西弗射盾子囊霉感染的病人,其臨床病程長短不一,但在高齡、惡性腫瘤及服用免疫抑制劑等免疫力低下病人中檢出率更高[5,8-9]。②臨床對真菌感染的關注度增高,增加了樣品送檢,提高了檢出率。③實驗室真菌檢測技術手段的發(fā)展提高了檢出率。分析本研究中的6例慢性中耳炎病人,結合張繼東等[10]和賀文芳等[11]報道的病例,我們發(fā)現(xiàn)西弗射盾子囊霉相關慢性化膿性中耳炎主要臨床表現(xiàn)為外耳道奇癢,常搔刮至皮膚破損后方可解癢,以致出現(xiàn)耳道流膿,膿液呈黃色,稀薄略帶臭味,多伴耳鳴,治療不及時可導致鼓膜穿孔引起聽力下降。對于合并西弗射盾子囊霉感染的中耳炎,外科手術可取得比較理想的治療效果。
西弗射盾子囊霉在MH平板、血瓊脂平板和沙保弱培養(yǎng)基平板等臨床常用培養(yǎng)基上均可生長,且在28 ℃和35 ℃均生長較好。特征最明顯的是,該菌在科瑪嘉念珠菌顯色培養(yǎng)基上呈現(xiàn)中心藍色、邊緣白色的腦回狀菌落,易于觀察。根據(jù)菌落形態(tài)及對該菌鏡檢可以初步判斷病人為真菌感染,結合文獻報道西弗射盾子囊霉可同化利用大多數(shù)碳水化合物和氨基酸等的生化反應特性,可與其他真菌進行鑒別[12-13]。這有利于進一步的真菌鑒定和抗真菌藥物的藥敏試驗,為臨床治療爭取時間和提供藥敏依據(jù)。有條件的醫(yī)院還可以用現(xiàn)代分子檢測技術快速鑒別該真菌。
國外學者PFALLER等[14]的一項持續(xù)10年的關于念珠菌屬對氟康唑和伏立康唑藥物敏感性監(jiān)測的研究顯示,分離出的西弗射盾子囊霉對氟康唑的敏感率為50%,對伏立康唑的敏感率為50%。SOKI等[15]分離出對氟康唑耐藥的菌株。本文西弗射盾子囊霉的藥敏情況為,伏立康唑敏感率最高,其次是兩性霉素B,伊曲康唑敏感率最低。因此,臨床用藥時在排除用藥禁忌后,可優(yōu)先考慮伏立康唑,為臨床有效治療爭取時間。真菌耐藥機制主要為膜通透性降低使細胞內(nèi)藥物濃度降低,藥物作用靶酶增多、缺失或者結構改變以及細胞壁合成障礙等[16]。本研究中2015年檢出菌株對氟康唑敏感,2020年檢出菌株則出現(xiàn)耐藥,是否與培養(yǎng)過程有關或基因突變引起尚需深入研究。
總而言之,西弗射盾子囊霉是一種非常少見的機會致病性真菌,主要見于免疫力低下病人,在中青年及免疫力正常人群中偶見合并感染[17-18]。因此,對于就診病人,應詳細詢問病史、服藥史,對于發(fā)熱原因不明病人,應做分泌物培養(yǎng)、血培養(yǎng)甚至骨髓培養(yǎng),必要時可聯(lián)系實驗室延長培養(yǎng)時間。另外,臨床實驗室應加強對該菌的認識,及時準確地分離鑒定該菌,并積極開展抗真菌藥物的敏感試驗,以便為臨床醫(yī)師早期合理選擇抗真菌藥物提供參考,從而有助于正確治療和有效控制真菌感染,減少耐藥菌株的產(chǎn)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