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東升
好讀書,不求甚解;喜說文,不激不隨。
新中國成立前,原油產量最高的年份是1943年,年產量32萬多噸。到了1948年,中國內地原油年產量只有8.9萬噸。從1907年至1948年的42年中,全國共生產原油278.5萬噸。而在這期間,中國共進口洋油2800萬噸。到1949年,全國石油職工總數(shù)為16000人,其中,油田職工6000余人,各級各類工程技術人員623人,而地質勘探、鉆井、采油技術人員只有172人。由此可見,中國的民族石油工業(yè)岌岌可危,中國的石油工業(yè)基礎風雨飄搖。
在20世紀二三十年代,世界上已知的油田都是海相生成的,海相地層才能生油的觀點占據(jù)了統(tǒng)治地位。因此,國外的一些地質學家斷言,中國是陸相沉積,不能生油,注定是貧油國。在1922年2月召開的美國礦冶工程年會上,美國地質學家、斯坦福大學教授勃拉克韋爾德發(fā)表了論文《中國和西伯利亞的石油資源》。他在文中說:“中國東北地區(qū)也和華北地區(qū)一樣,不會大量含油?!?/p>
以李四光為代表的中國地質學家靠大量的科學依據(jù)得出了自己堅定的判斷。李四光、黃汲清、謝家榮和翁文波等科學家率先指出了“松遼有油”的理論方向,其陸相地層生油理論的產生為松遼盆地找油奠定了理論基礎,功不可沒。
由翁文波等人編寫的新中國第一份《中國含油氣遠景分區(qū)圖》,準確無誤地劃定了松遼地區(qū)是中國未來找油的主要方向。這張獨一無二的分區(qū)圖至今還保存在清華大學圖書館。
中國是否貧油不僅是一個理論問題,還是一個實踐問題。只有找出石油儲量并最終從地下采出大量石油,中國才能甩掉貧油的帽子。共和國奠基之初,百業(yè)待興,到處都要用油。但中國自己生產的油品實在太少了,石油已成為制約我國國民經濟發(fā)展的關鍵因素。
20世紀50年代初,北京的街頭到處跑著車頂上裝著煤氣包的公共汽車。河南等地因為缺油,汽車燒起了酒精、“老白干”和木炭。在當時國家工業(yè)的諸多部門當中,我國的石油工業(yè)是最薄弱的。
1952年,國內石油產品只能滿足生產和生活需要的大約1/4,進口石油產品花費外匯已上升為進口項目的第一位,石油工業(yè)的“瓶頸”亟待突破。
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中國的石油工業(yè)雖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與國民經濟迅速發(fā)展的需要相比,還存在著很大的差距。油田分布不均衡,探明的石油資源太少,石油產量滿足不了國家需要……石油人的壓力可想而知。
1957年,在全國已經很低的石油消費總量中,國產石油只占38%,進口石油高達62%。當年國家為進口石油花費了1.34億美元,占全部進口用匯總額的7%。
當其他工業(yè)部門準備邁著大步迎接第二個五年計劃的時候,石油工業(yè)卻步履蹣跚,成了各部委中唯一沒有完成“一五”計劃的落伍者。一位石油勞模感嘆地回憶說:“那時走在天安門前,頭都抬不起來,真是見人矮三分啊?!?/p>
重整河山待后生,石油工業(yè)發(fā)展期待新的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