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 鈺
(中石化廣州工程有限公司,廣東廣州 510000)
隨著我國經(jīng)濟發(fā)展,居民對城市環(huán)境的質(zhì)量要求越來越高,市政排水管網(wǎng)對城市水環(huán)境起重要作用。排水泵站是市政排水管網(wǎng)的重要節(jié)點,對排水管網(wǎng)的正常運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文章從排水泵站自動化啟停水位進行分析,確定最佳運行策略,提高排水泵站的運行穩(wěn)定性,提高市政排水管網(wǎng)的運行健康程度。
市政排水泵站包括雨水泵站、污水泵站、合流泵站。排水泵站需要常年運行,一般采用設定水位后自動化運行的方式,重要泵站在自動運行的同時需要安排人員值班,其水位設定策略非常重要。分析泵站自動化運行情況,一般采用液位浮球閥、液位計等設定水位,隨著泵站水量增加,液位逐漸上升,達到設定水位時,浮球閥或液位計發(fā)送電信號至PLC集成控制系統(tǒng),系統(tǒng)操作水泵運行。水泵運行一段時間,水位可能上升或下降至下一個設定水位,浮球閥或液位計發(fā)送另一個信號至PLC集成控制系統(tǒng),進行下一步操作。隨著技術的發(fā)展,液位計浮球閥的造價大幅下降,精度逐漸提高,控制系統(tǒng)足夠智能,在此基礎上深入研究設定不同啟停水位的策略對水泵運行的影響。根據(jù)規(guī)范及以往工程案例,泵站集水池水位的設定主要具有3種方式[1]。根據(jù)《室外排水設計標準》(GB 50014—2021)[2],污水泵站集水池容積不應小于最大水泵的5 min流量,水泵機組每小時開動水泵不宜超過6次。
假定污水泵站共3臺水泵,使用兩臺,1臺為備用,每臺水泵流量揚程均相同,為Q,進水流量按水泵排水能力分為0.1Q~3.0Q(設計時,2Q為實際最大流量,為方便分析,將3Q流量作為最大值)。根據(jù)常用的水泵運行方式,先開先停,后開后停,按照3種集水池設定水位進行模擬,可以得出不同工況下每臺水泵的啟停時間[3-4]。以某項目實際情況為例,項目污水提升泵站規(guī)模為15 000 m3/d,2用1備,單泵流量400 m3/h,集水池容積33.9 m3。進水管DN800,設計充滿度0.7。
泵站集水池第一種設定水位如圖1所示。
圖1 泵站集水池第一種設定水位
進水管充滿一半時啟動第一臺水泵,達到進水管充滿度時啟動第二臺水泵,水位到管頂+0.1 m時啟動第三臺水泵,所有停泵水位均為最低有效水位[5]。輪流啟動水泵能夠得出每臺泵啟停時間。
進水水量為0.1Q~1.0Q時,啟動一臺水泵,停泵休息,下次啟動另一臺水泵,完整的啟停順序為A(A泵啟動)-T(停)-B(B泵啟動)-T(停)-C(C泵啟動)-T(停)等。
進水水量為1.1Q~2.0Q時,啟動1~2臺泵,停泵休息,下次輪換啟動,完整的啟停順序為A-AB-TC-CA-T-B-BC-T等。
進水水量為2.1Q~3.0Q時,啟動1~3泵,停泵休息,下次輪換啟動,完整的啟停順序為:A-ABABC-T-B-BC-BCA-T-C-CA-CAB-T等。
第一種設定水位下進水流量小于Q時單臺泵啟停時間如表1所示。第一種設定水位下進水流量為1Q~2Q時單臺泵啟停時間如表2所示。第一種設定水位下進水流量2Q~3Q時單臺泵啟停時間如表3所示。
表1 第一種設定水位下進水流量小于Q時單臺泵啟停時間
表2 第一種設定水位下進水流量為1Q~2Q時單臺泵啟停時間
表3 第一種設定水位下進水流量2Q~3Q時單臺泵啟停時間
由表1~表3可知,進水水量越大,水泵啟停次數(shù)越頻繁,進水水量恰好等于出水水量(進水量等于一臺水泵流量或兩臺水泵流量或三臺水泵流量)時達到平衡,但平衡不持久;進水量越小,啟停次數(shù)越少,水泵越安全;進水量超過2.2Q時,每小時水泵啟停次數(shù)大于6次,極度不安全。
泵站集水池第二種設定水位如圖2所示。
圖2 泵站集水池第二種設定水位
進水管充滿度一半時啟動第一臺水泵,關停第二臺水泵;進水管充滿度時啟動第二臺水泵,關停第三臺水泵;水位到管頂+0.1 m時啟動第三臺水泵。最低有效水位是第一臺水泵的停泵水位。結(jié)合輪流啟動,可以得出每臺泵啟停時間。臺泵啟停時間的計算與第一種方式相同。
進水水量為0.1Q~1.0Q時,只需啟動一臺水泵,停泵休息,下次啟動另一臺水泵,依次循環(huán),與第一種方式啟停水泵的情況完全一致。
進水水量為1.1Q~2.0Q時,需要啟動1~2臺泵,完整的啟停順序為:A-AB-B-BC-C-CA等。
進水水量為2.1Q~3.0Q時,啟動2~3臺泵,完整的啟停順序為:AB-ABC-BC-BCA-CA-CAB等。
泵站集水池第三種設定水位如圖3所示。
圖3 泵站集水池第三種設定水位
進水管充滿度一半時啟動第一臺水泵,關停第二臺水泵;達到進水管充滿度時啟動第二臺水泵,關停第三臺水泵;水位到管頂+0.1 m時啟動第三臺水泵[6]。最低有效水位是第一臺水泵的停泵水位。結(jié)合輪流啟動,可以得出每臺泵啟停時間。臺泵啟停時間的計算與第一種方式相同。
進水水量為0.1Q~1.0Q時,只需啟動一臺水泵,停泵休息,下次啟動另一臺水泵,依次循環(huán),與第一種及第二種方式啟停水泵的情況完全一致。
進水水量為1.1Q~2.0Q時,需要啟動1~2臺泵,完整的啟停順序為:A-AB-B-BC-C-CA等。
進水水量為2.1Q~3.0Q時,啟動2~3臺泵,完整的啟停順序為:AB-ABC-BC-BCA-CA-CAB等。
為了更精確地分析不同水位設定方式對水泵啟停的影響,文章分析不同進水方式下的水泵水位振蕩范圍與啟停時間。
3種設定水位下不同進水流量水位振蕩區(qū)間如圖4所示。
圖4 3種設定水位下不同進水流量水位振蕩區(qū)間
由圖4可知,不同設定水位下,進水流量低于1臺水泵排水量Q時,水位均在同一個位置振蕩;進水流量為1Q~3Q時,第二種方式的振蕩范圍最小,表明調(diào)蓄空間有效利用率最低,第一種方式的振蕩范圍最大,但水泵啟停時間與第三種方式不同,無法直接表確定哪種方式更合理。
3種設定水位下不同進水流量時單臺泵啟停時間如圖5~圖7所示。
圖5 第一種設定水位下不同進水流量時單臺泵啟停時間
圖6 第二種設定水位下不同進水流量時單臺泵啟停時間
圖7 第三種設定水位下不同進水流量時單臺泵啟停時間
進水流量為1Q、2Q、3Q時,啟停時間為無限,因此圖中未體現(xiàn)。由圖5~圖7可知,第三種設定水位下,單臺泵啟停時間明顯大于另外兩種設定水位情況,表明第三種設定水位情況下,水泵啟停時間更長,水泵休息更久,排水安全更高;第三種設定水位情況下,水泵啟停最頻繁時進水流量等于0.5Q或1.5Q或2.5Q,時間超過54 min,與其他兩種方式水泵啟停最頻繁時間3~6 min相比,極為安全。
隨著科學技術發(fā)展,排水泵站采用自動化運行,控制策略需要更加優(yōu)化,傳統(tǒng)的第一種控制方式(分水位開啟,同水位停)以及第二種控制方式(分水位開啟,分水位停)在液位計及控制系統(tǒng)不夠智能的情況下產(chǎn)生的,集水池容積足夠大時,安全性可觀,集水池容積不夠大時,安全性極大降低。目前,液位計及控制系統(tǒng)成本低且足夠智能,可以采用第三種控制方式(階梯式開啟,階梯式停),充分利用調(diào)蓄池的有效容積,增加水泵啟停間隙,提高水泵運行的安全性,進而提高市政排水管網(wǎng)的運行健康程度。
排水泵站自動化啟停一般有3種水位設定方式,分別為不同水位開啟,同水位停;分水位開啟,分水位停;階梯式開啟,階梯式停。單臺水泵調(diào)蓄時間6 min、排水體積且進水流量不超過三臺水泵總流量的情況下,三臺水泵輪流啟停并采用第三種設定方式,單臺泵啟停一次時間為54 min,滿足規(guī)范要求,安全性極高;同樣情況下采用另外兩種水位設定方式,水泵啟停最頻繁時間為3 min或6 min,低于規(guī)范要求,極不安全。考慮水泵自動化啟停時間,第三種方式(階梯式開啟,階梯式停)的水泵啟停最不頻繁,最為安全,建議按第三種方式設定水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