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13 世紀,西方人就開始關注中國法律。但是,將全本律例翻譯并在西方出版,使西方人對中國法律有全面的認識,則是到19 世紀初才得以實現。其中,由英國人喬治·托馬斯·斯當東(以下稱小斯當東)翻譯出版的《大清律例》英譯本,成為首部完整的中國法律原典譯本。
《大清律例》
在元代,馬可·波羅所撰的《馬可·波羅行紀》已有許多有關中國法律狀況的描述。
17 至18 世紀,很多耶穌會士(即在華傳教的耶穌會傳教士)來華,他們將在華見聞編纂成書,其中一些書籍涉及到中國的司法制度,如意大利傳教士利瑪竇的《利瑪竇中國札記》等。
據悉,法國啟蒙運動思想家孟德斯鳩、伏爾泰等,都是通過閱讀耶穌會士的著作得以了解中國法律的。但是,耶穌會士或是由于對中國法律體系及其傳承缺乏了解,或是限于個人的理解問題,他們的表述有時不是很準確,甚至存在謬誤。
1778 年,俄國漢學家列昂季耶夫選譯了《大清律例》的部分內容在俄國出版,受到女皇葉卡特琳娜的重視。這是目前已知的西方人首次嘗試將中國法律原典譯為西方文字。
1781 年,德國人亞力克司·里納德夫出版了《中國法律》一書,其中也選譯了《大清律例》中一些與刑法有關的內容。但該著作只是選擇性介紹,在翻譯過程中對原作改動較大,加之翻譯中語言的準確性問題,未在西方世界廣泛流傳,西方人仍然看不到完整的中國法律原典。
1792 年9 月26 日,英國政府任命伯爵喬治·馬戛爾尼為正使、倫納德·斯當東(以下稱老斯當東)為副使,以賀乾隆皇帝八十大壽為名出使中國。這是西歐各國政府首次向中國派出正式使節(jié)。在近一年的航程中,老斯當東之子小斯當東得以和船上的中國籍傳教士學習漢語。他很有語言天賦,進步很快。
1793 年9 月14 日,小斯當東隨使團覲見乾隆皇帝。由于他會講漢語,又是一位少年,因此深受乾隆皇帝的喜愛。這一段特殊經歷為他以后從事漢學研究以及開展對華活動奠定了基礎。
1800 年,小斯當東在其父的安排下,被聘為英國東印度公司駐廣州商館書記員,再次來到中國。此后,他陸續(xù)在中國工作生活了10 余年。他來華后不久,發(fā)生了樸維頓事件。
1800 年2 月10 日夜,英國兵船樸維頓號的水手向中國漁民開槍,打傷1 人,造成另一名搭船的中國人落水死亡。清政府要求英方徹查此事,并交出兇手。英國方面則提出請求,希望英方官員出席庭審,這是后來領事裁判權(指一國公民在僑居國成為民事、刑事訴訟被告時,該國領事具有的按照本國法律,予以審判、定罪的權力)的開端。
同年3 月12 日,樸維頓號船長狄克斯攜證人進入廣州城。廣東按察使、廣州知府、南??h令、番禺縣令會同審理此案,要求嚴懲兇手。但英方賄賂了清廷官員和當事人,加上小斯當東充當翻譯,負責這一事件的交涉。最終,法庭作出了對英方有利的判決。
東印度公司駐廣州商館主席霍爾注意到,清政府審理這樁案件時,依據的是《大清律例》的有關條例。案件審理結束后,他向中方提出請求,希望清政府能夠準許英國人獲得一份中國印行的法律文本,以便他們了解和查詢。
之后,清政府官員摘錄了《大清律例》中的有關殺人傷人的6 個條文,印制了100 份交給英國人,目的是提醒英國人莫要在兩國交往中再觸犯法律?;魻枌⒂∮羞@6 個條文的文本交給小斯當東,請他翻譯成英文。這次翻譯任務引起了小斯當東對于中國法律的濃厚興趣。
為了全面了解中國法律,以便在中英之間出現沖突時更好地維護本國利益,小斯當東設法找到了1799 年和1801 年兩個不同版本的《大清律例》。在經過比較后,他開始著手翻譯《大清律例》全本。
當時,不少英國人貶斥中國司法在審訊和處罰犯人時普遍使用肉體懲罰,是一種野蠻和落后的行為,不利于司法公正,但小斯當東不這樣認為。
1810 年,小斯當東將《大清律例》翻譯為英文并在倫敦出版,西方人才首次見到了完整的中國法典,對中國具體的法律條款有了直觀的認識。
小斯當東在《大清律例》英譯本的前言中寫道:“毫無疑問,中國的司法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很多情緒化的東西,這些法規(guī)在很多地方是絕對沒有辯護余地的。但我們不能忽視的是,中國法律的其他方面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彌補這些缺陷……使之完全呈現出一種不同的局面,甚至對于我們這些開化的西方國家,也是值得效仿的?!?/p>
自《大清律例》英譯本出版后,西方學者對中國的法律進行了長達百年的研究,大致呈現兩大特征:一是鴉片戰(zhàn)爭前,在中國沿海地區(qū),外國的水手、商人和中國人時有沖突,甚至發(fā)生刑事案件。所以,西方人主要關注的是《大清律例》中有關刑事的規(guī)定。鴉片戰(zhàn)爭后,隨著一系列不平等條約的簽訂,西方不僅獲得了在華領事裁判權,還獲準在中國開辦工廠、建立教堂傳教,來華人士和中國人之間的民事糾紛也越來越多。這個時期,西方人開始關注《大清律例》中有關民事的規(guī)定;二是鴉片戰(zhàn)爭前,西方學者對待《大清律例》的態(tài)度主要是批評性的。鴉片戰(zhàn)爭后,西方學者逐步告別對《大清律例》的集中批評,開始介紹其中一些原則性的制度。到20 世紀初,一些西方學者又從文化角度解讀中國法律制度,闡釋中華文明的合理性。
以后世的角度來審視,當時《大清律例》的翻譯,對于西方認識中國法律而言非常重要,它澄清了19 世紀以前西方對于中國法律形象的爭論。
《大清律例》英譯本是時代的產物,它是中外法律文化交流史上的一次對話,促進了中國法律文化的對外傳播。但從當時所處的歷史時代來看,它泄露了大量珍貴的法律資料,這些內容后來被英國殖民主義侵略者所利用,進而干涉中國司法,達到其海外擴張與殖民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