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玖宏 王 艷
(1.浙江大學傳媒與國際文化學院,浙江 杭州 310014;2.浙大城市學院文化與創(chuàng)意產業(yè)研究所,浙江 杭州 310030)
劇本殺作為一種多人線下娛樂方式,因其良好的社交屬性和新奇的游戲形式受到廣大年輕消費者的青睞。從劇本作品的創(chuàng)作與發(fā)行到劇本展會、線上平臺與線下店家、IP衍生,再到無數(shù)玩家個體,這條產業(yè)鏈支撐起了一片商業(yè)“新藍?!?。當前,劇本殺行業(yè)規(guī)模早已超過百億,形成了以“劇本創(chuàng)作者—劇本發(fā)行商—劇本分發(fā)平臺—線下門店/線上游戲App”為主軸的產業(yè)鏈條。在線下門店中,劇本殺主持人越來越受到重視,甚至已經(jīng)成為一個劇本殺門店是否能夠成功運營的關鍵性因素。
劇本殺主持人一般簡稱劇本殺DM(Dungeon Master),是一個在劇本殺影響力下誕生出來的新興工種。雖然也被稱為“主持人”,但他們與傳統(tǒng)觀念上的電視節(jié)目主持人有著明顯的差異。Dungeon Master(DM)直譯過來是“地下城主”,最開始是指進行桌上角色扮演游戲(Tabletop Role-playing game,簡稱TRPG)《龍與地下城》時,組織玩家的游戲主持人,一般由游戲經(jīng)驗豐富、精通游戲規(guī)則的老玩家擔任。他們負責游戲劇情的設計,決定人物接下來遇到的冒險旅程等。因此,劇本殺主持人不僅需要像普通主持人一樣起到統(tǒng)領現(xiàn)場、組織串聯(lián)的作用,還應該懂得如何設計游戲、推動游戲進程,甚至可以決定游戲的發(fā)展。劇本殺主持人和狼人殺里的法官定位也很不一樣,狼人殺的法官僅僅需要控制玩家發(fā)言時間和保證整場游戲的流程,而劇本殺主持人除了熟讀劇本確保流程準確走完之外,更重要的作用是通過自己的角色演繹和對現(xiàn)場道具、燈光和音樂等的調度,幫助玩家進入劇本所描述的虛擬世界、認同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從而完成沉浸式體驗。所以,劇本殺主持人在帶領玩家進行游戲的時候,在幫助玩家沉浸角色扮演的同時,自身也存在著身份上的轉變,以確保主持人不同角色功能的實現(xiàn)。
圖1 劇本殺主持人的多重身份示意圖
劇本殺主持人的作用,主要有以下三點:(1)在正式“開本”之前組織人員(一般為門店里的其他主持人)進行測本,對劇本有問題的地方進行修改,完善劇本內容;(2)在游戲過程中把握住整個游戲的節(jié)奏,準備游戲所需道具,根據(jù)劇情進展控制現(xiàn)場的燈光、音效等;(3)在游戲中扮演NPC、給玩家分發(fā)線索;以及游戲結束后幫助玩家進行復盤。實際上,在整個過程中,劇本殺主持人不僅是擔當主持人,還分別扮演了編劇、導演和演員等多重角色,并且這些角色之間并不是完全割裂依次出現(xiàn)的,而是不斷交替進行的。
在影視劇創(chuàng)作中,劇本又有著“一劇之本”之稱,是影視劇獲得成功的關鍵因素。顧名思義,劇本殺中的劇本才是該游戲的核心和精髓,劇本質量的高低直接影響到玩家的游戲體驗。同影視劇本一樣,單純觀看文字劇本的感受,和在線下真實演繹的體驗,往往會存在差距,這時就需要主持人充當“編劇”的角色,對劇本進行合理修改以彌合這條“溝壑”。因此,精讀劇本并對劇本進行二次創(chuàng)作是劇本殺主持人的“必修課”之一。
主持人想順利地引導整個游戲的流程和控制游戲的節(jié)奏,就必須對自己主持的劇本進行深入細致的研讀,做到對劇本中的每個人物和情節(jié)都了如指掌,并對每一個劇本都有自己的理解,才能夠在主持的時候做到節(jié)奏恰當、游戲流暢。優(yōu)秀的主持人更是需要在精讀之后對劇本進行二次創(chuàng)作。當線下店家把一個盒裝劇本買回門店之后,便對這個劇本有了再創(chuàng)作的權利。一般來說,在店家正式開門營業(yè)之前,會組織店里的主持人進行“測本”,即先讓主持人體驗劇本的劇情和產生自己的游玩感受。隨后,負責主持該劇本的主持人需要針對測本時發(fā)現(xiàn)的問題(如:某些情節(jié)過長且無聊,某個人物的情節(jié)太少、過于邊緣,某些游戲機制不合理等),以及玩家的游戲體驗對劇本進行修改完善,確保玩家在真正進行游戲的過程中能夠獲得最好的游戲體驗。
圖2 《咆哮吧!惡龍》冒險者角色封皮圖
實際上,這和影視拍攝時的“現(xiàn)場編劇”(又叫跟組編劇)的工作內容別無二致?,F(xiàn)場編劇的工作重點就是,對那些由于拍攝現(xiàn)場條件限制無法按原劇本拍攝的戲,給出替換方案。與此相似,劇本殺主持人的職責是保證玩家的游戲體驗。為了玩家能夠獲得更好的游玩感受,主持人可以在不改變劇本核心立意的基礎上,使部分劇情和游戲環(huán)節(jié)發(fā)生變化以更符合實際游戲時的需要。例如,在機制本《咆哮吧!惡龍》中,每位玩家根據(jù)自己所拿到的角色身份,被劃分為公主與王子、大法師與吟游詩人、女王與探險家、騎士與冒險者四個陣營,四個陣營用飛行棋的棋盤進行地圖跑團,在途中積累裝備和資源,最先到達終點的陣營會得到寶石、神器以及劇情的關鍵線索。這期間玩家還需要進行多輪打怪,成功打敗怪物后,玩家才能解鎖下一輪劇情。但根據(jù)游戲原本的設定,每一輪NPC的血量會逐漸增多,而玩家的血量和戰(zhàn)斗力比較低,便導致玩家無論如何都無法戰(zhàn)勝NPC,陷入死循環(huán),無法進入下一個環(huán)節(jié),劇情被迫停滯。測本后,主持人增加了玩家的血量和戰(zhàn)斗力,將戰(zhàn)斗的次數(shù)減少,讓打斗的難度變低,保證了玩家演繹時劇情的完整性,并將游戲時長控制在合理范圍內。
英國埃塞克斯大學(Essex University)的理查德·巴特爾(Richard Bartle)教授在其文章中曾得出這樣的結論——玩家喜歡游戲的原因是因為這個媒介生成了“在場感”(presence)。這種“在場感”是對“我就在現(xiàn)場”的體驗,劇本殺主持人通過對現(xiàn)場玩家和劇情節(jié)奏進行把控以及對服裝、道具、燈光的管理,幫助玩家獲得“在場感”。而這個過程與導演在影視拍攝現(xiàn)場所進行的場面調度過程極為相似。
場面調度的法文原文為MISE-EN-SCENE,意為“將動作舞臺化”,起先被應用到戲劇導演的實踐中。電影學者將這一詞匯延伸到電影的導演上,意指導演對畫面的控制能力。因為原為戲劇的術語,因此場面調度包括了許多與舞臺藝術相同的元素:場景、燈光、服裝及肢體動作。導演通過場面調度進行敘事、傳遞情感,劇本殺主持人通過場面調度去引導劇情、控制全場,以幫助玩家沉浸游戲,獲得心流體驗。
首先是“場景”,主持人會根據(jù)劇本的故事內容帶領玩家到不同風格的房間。正如文學理論中提到的敘述故事中必須有場景,也就是說,故事的進展要把人物的行動放在具體的環(huán)境中以構成場景,這樣才能顯現(xiàn)為生動具體的藝術形象。線下劇本殺門店在裝修時就會把每個房間裝修成不同的風格,以滿足不同劇本對場景的需求。例如,以1942年上海灘為背景的情感推理本《夜來香》,主持人就會帶領玩家到民國時期裝修風格的房間;情感本《途經(jīng)北海道》的故事發(fā)生在日本小樽,則要去到日式風格的房間。其次是“道具”,主持人會根據(jù)劇本的需要準備一些食物或者道具輔助提升玩家的體驗感。味覺和嗅覺是劇本殺游戲中為增加玩家身體感知而附帶的一種沉浸式體驗。以古風沉浸本《金陵有座東君書院》為例,烤鴨是該劇本中串聯(lián)起所有玩家兒時美好回憶的食物,部分用心的主持人會提前準備好烤鴨,讓烤鴨不只是停留在劇本文字中的吃食,更是讓玩家們能夠通過味覺和嗅覺融入角色。其三是“服裝”,游戲開始前換上不同風格的服裝,幫助玩家更好地完成角色扮演。一些古風本、日式沉浸本會要求玩家換上漢服、和服等服飾。在貼合劇情風格的房間里,穿戴與之相匹配的服裝和配飾會增加玩家的代入感。如以洛麗塔(Lolita)為主題的恐怖推理本《紅皇后的茶會》,玩家就需要換上洛麗塔風格的服裝,而換裝也成為劇本殺吸引玩家的亮點之一。其四是“音效”,主持人會在適當?shù)臅r候通過旁白、背景音樂或者特殊音效等增強玩家的臨場感。策恩德(Sean.M.Zehnder)和利普斯科姆(Scott D.Lipscomb)的研究指出:游戲音樂可有效增強沉浸感,提示敘事線索和情節(jié)變化,充當情緒象征,提高審美連續(xù)性的感覺,培育游戲主題的統(tǒng)一性。游戲背景音樂能夠最大限度地屏蔽物理空間的噪聲,對于建構游戲玩家在場感體驗具有關鍵性的作用。例如在《夜來香》中,主持人會選用富有時代氣息的《夜來香》作為背景音樂,讓玩家在閱讀劇本時仿佛置身于風雨飄搖的民國時期。音效還會和玩家正在閱讀的劇本內容相匹配,在情感本《鯨魚馬戲團》中,劇本一開始便是電臺廣播,玩家在閱讀劇本上電臺的文字內容的同時,主持人也把和文字相對應的電臺音效播放出來,使玩家確有身臨其境之感。最后是燈光,通過改變現(xiàn)場的燈光效果來營造氛圍、烘托玩家情緒。燈光的使用在恐怖本中尤為常見,例如恐怖推兇本《阿姐鼓》,為了營造恐怖氛圍,全程不開燈,所有玩家身處黑暗之中,只能借助蠟燭閱讀劇本。搜證時,房間猩紅色的燈光閃爍,配上陰森的音效和NPC的演繹,使玩家的各種感官都受到刺激,增強恐怖體驗。
劇本殺中的電影表演無所不在,以劇本殺玩家圍坐在一起的房間為核心的游戲場景,構成了一個獨特的電影表演環(huán)境,可將其看作一個虛擬的戲劇舞臺。角色理論認為,演員在舞臺上表演,即當他按照劇中人物的方式去行動,或者以劇中人物的態(tài)度對待周遭的事物甚至自己時,這是由導演、劇本、場景的指示和其他演員的表演、現(xiàn)場觀眾的反應以及演員對角色的理解和演技好壞等因素共同來決定的。劇本殺主持人不僅是游戲的組織者,往往也是劇本中某一角色的演繹者,在劇本中的“舞臺”上承擔著演員的角色,一旦開始游戲,就要以符合劇本角色身份的臺詞和口吻說話。
劇本殺設置有小劇場,主要由玩家進行演繹,劇本殺主持人擔任劇本中的某個角色與玩家進行互動。通過主持人的真情演繹以及與其他角色的互動,實現(xiàn)主持人和玩家的物理身體保持在現(xiàn)實世界中,而思維或感知則被投射到劇本所描繪的虛擬世界中。因此,盡管主持人和玩家都并非專業(yè)演員,但劇本殺劇本賦予主持人和玩家一個虛擬身份和全新的經(jīng)歷,身份的轉變和“你”的故事驅動他們暫時遠離現(xiàn)實世界,進入一個由劇本和房間裝飾、音樂等共同塑造的全新敘事空間。以《途經(jīng)北海道》為例,在這個故事中,主持人除了扮演把所有角色聚集在一起的神社大祭司、負責主持儀式之外,還有一個隱藏身份,是角色春日杏離別多年的好友。在故事末尾時,主持人作為昔日密友向春日杏坦露了自己的真實身份和此行真正的目的,說出兩人曾經(jīng)的約定,扮演春日杏的玩家才恍然大悟,對角色的理解得到了升華。
除了小劇場演繹,劇本殺主持人更重要的是在特定的劇本類型中,以“審判者”的身份對玩家所扮演角色的行為進行“拷問”,這一環(huán)節(jié)是整個劇本中情感沉浸的關鍵階段。劇本殺主持人需要通過深情演繹來輔助玩家代入角色,烘托劇情氛圍。這就需要劇本殺主持人熟讀組織者手冊,必要時背誦臺詞。優(yōu)秀的主持人能讓玩家產生“這個角色真像我”的感嘆,在心理學上一般將這種感覺描述為“共情”(empathy)。主持人一步步引導玩家去挖掘角色與自身類似的共同特質,去感受角色的痛苦、喜悅、困惑等情感,共同擁有或分享某種情感與感受,形成了與角色之間的“共情”。通過這種情感體驗,主持人成功地幫助玩家理解故事中角色所做的決定、行動,進而產生認同感(identification)。例如,古風情感本《涂川》是一個四男三女的古風情感本,講述了七個在一次次重生中仍不肯放下執(zhí)念的癡心人的故事。劇本殺主持人以“彼岸花妖”的身份分別對七個角色的行為進行“拷問”,抓住每個角色情緒爆發(fā)的關鍵點,以相應的話術如“值得嗎”“遺憾嗎”“后悔了嗎”直擊角色內心痛點。劇本殺主持人站在“審判者”的角度“逼問”玩家,而玩家在回答的過程中已然代入角色,全身心投入自身情感抒發(fā)當中。
圖3 《涂川》發(fā)行海報圖
隨著劇本殺熱度的不斷攀升,劇本殺主持人在劇本殺游戲中的重要性愈加凸顯,主持人的服務態(tài)度、形象、專業(yè)度甚至說話方式都會直接對玩家的游戲體驗產生影響。盡管這個行業(yè)存在一定門檻,但當下從業(yè)者的質量參差不齊,有的是劇本殺愛好者,有的是臨時招聘的兼職人員,有的是從其他線下娛樂場所的工作人員轉型而來,還遠遠沒達到標準化和專業(yè)化的程度。此外,一方面正能量的劇本殺對于參與玩家加強人際溝通、釋放精神壓力和豐富想象力都具有積極意義;但另一方面,如果劇本內容過于刺激恐怖,玩家又沒有足夠的辨別能力,例如未成年人沉迷其中,反而會造成玩家把劇情角色和現(xiàn)實混淆,產生心理問題,因此需要劇本殺主持人的劇情指引和價值導向來為參與者賦以正能量。劇本殺主持人作為劇本殺游戲的“靈魂人物”,兼具導演、編劇和演員的多重身份,有必要逐步提高其從業(yè)門檻,加強規(guī)范和管理,提出綜合性業(yè)務能力的要求,從而確保玩家的游戲質量以及行業(yè)的專業(yè)性和可持續(xù)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