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明代的“趙氏孤兒”*
——方孝孺后人在常州

2022-08-05 03:44:52趙賢德
江蘇地方志 2022年3期
關鍵詞:方氏方孝孺趙氏孤兒

◎李 琳 趙賢德

(1.江蘇理工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2.江蘇理工學院人文學院 ;江蘇常州 213001)

明代的方孝孺有“讀書種子”的美譽,方孝孺被滅十族的故事讓古往今來的志士仁人心情都非常沉重。既然被滅十族,方孝孺照理不會再有后人,而現(xiàn)實情況是,方孝孺不僅有后人,而且他們在上海、浙江和江蘇都枝繁葉茂,其中一支后人就在江蘇常州繁衍生息。方孝孺存后的故事如同春秋時“趙氏孤兒”一樣感天動地。

一、方孝孺是何許人也

方孝孺,字希直,又字希古,號遜志,世居寧海緱城里,臺州府寧海人,生于元至正十七年(1357),在鄉(xiāng)間度過了童年。明朝盧演在《方正學先生年譜》中寫道:“六歲能寫詩,九歲能記五經(jīng),十歲日讀書盈寸,十一歲讀書專心致志,日座一室不出門庭……十三歲善屬詩?!编l(xiāng)人稱之為“小韓愈”。方孝孺的父親方克勤,洪武年間曾任山東濟寧知府,奉公守法,被寫入《明史·循吏傳》。方孝孺在《明史》中有傳。父子倆都能夠進入正史也是不容易的,因此方家屬于典型的名門望族。方孝孺成年后曾跟著當時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思想家宋濂學習,宋濂的其他一些門生的學問都不如方孝孺。但是方孝孺的主要目標還不在文辭寫作方面,而是“恒以明王道、致太平為己任”。由于方孝孺品行高潔,被人舉薦,招至朝廷。但是朱元璋說現(xiàn)在還不是任用方孝孺的時候,于是僅授予方孝孺漢中教授之職,每天給眾儒學生員講學。朱元璋第十一個兒子蜀王朱椿聽說方孝孺素有賢名,便聘請他當長子朱悅燫的老師。據(jù)盧演《方正學先生年譜》記載,方孝孺在從洪武二十七年(1394)到洪武三十年(1397)的四年間,三次入川為蜀王和蜀王的兒子講學,蜀王更將方孝孺為世子師時的讀書之廬命名為“正學”,并且于洪武二十八年(1395)親自題寫匾額“正學”,所以后人亦稱方孝孺為正學先生。方孝孺殉難后,蜀王感念師生之誼,將方孝孺每次來成都居住的那條街命名為“方正街”。建文帝朱允炆即位時,征召方孝孺任翰林侍講學士。不久更定官制,改為文學博士,許多重大的國家政事皇帝都要向他詢問。朱允炆喜歡讀書,每當碰上疑難,就召見他讓他講解。當時修撰《太祖實錄》以及《類要》諸多典籍,都是由方孝孺擔任總裁。因輔佐建文帝實行建文新政,又被稱為“帝師”。建文帝元年(1399)朝廷開始削藩,燕王朱棣打著“清君側”的旗號,起兵南下,史稱“靖難之役”。皇帝和大臣們商議后,決定討伐燕王的叛逆,此時朝廷的詔令、檄文等皆出自方孝孺的手筆。建文帝四年(1402)五月,燕王攻入南京后,文武百官多數(shù)見風轉舵,投降了燕王。那些不肯投降的文臣武將紛紛被殺。方孝孺拒不投降,結果被捕下獄。

二、方孝孺被滅十族

當初,燕王朱棣率軍從北平出發(fā)時,“靖難之役”的主要策劃者道衍和尚姚廣孝對朱棣說,南京城攻下之日,方孝孺一定不肯投降,希望你不要殺他。如果你殺了方孝孺,天下的讀書種子就滅絕了,朱棣點頭同意。攻占京城南京后,為了博得天下人心,朱棣迫切需要以方孝孺為代表的舊朝重臣合作,利用方孝孺重臣和大儒的雙重身份,顯示自己當皇帝在法理上和道義上的正統(tǒng)性。一方面用方孝孺可以籠絡人心,另一方面方孝孺的文筆可謂天下一絕。于是便邀請方孝孺起草即位詔書。但是方孝孺堅決不從,因為在方孝孺的眼里,朱棣就是一個篡位奸賊,自己不可能與之合作,反而寫了“燕賊篡位”幾個大字,并言辭激烈地駁斥燕王朱棣。最后,燕王朱棣氣急敗壞地說:“你難道不怕誅滅九族嗎?”方孝孺斬釘截鐵地回答說:“就是十族又能怎樣呢?”于是朱棣命人捕獲了他的族人及學生共873人,并當著他的面逐一處死,最后將方孝孺車裂于街市。據(jù)《明史·方孝孺?zhèn)鳌酚涊d:“(成祖)曰:‘詔天下,非先生草不可。’孝孺投筆于地,且哭且罵曰:‘死即死耳,詔不可草?!勺媾?,命磔諸市?!苯ㄎ牡鬯哪炅露迦眨?402年7月25日),方孝孺慷慨赴難,年僅46歲。面對朱棣對族人和門生的屠殺,方孝孺剛正不阿、忠貞不貳、寧死不屈、視死如歸的精神可謂驚天地、泣鬼神。方孝孺被害前寫下了一篇《絕命詩》:“天降亂離兮孰知其由?三綱易位兮四維不修。骨肉相殘兮至親為仇,奸臣得計兮謀國用猷。忠臣發(fā)憤兮血淚交流,以此殉君兮抑又何求?嗚呼哀哉兮庶不我尤?!狈叫⑷嬗鲭y后,門人廖鏞、廖銘兄弟和王稌等人偷偷收了他的遺骸,葬于聚寶門外山上(今南京中華門雨花臺)。

此前,酷刑中株連九族已是登峰造極,無以復加。而朱棣則大開殺戒,制造了空前絕后的“誅十族”慘案:即九族之外,又株連及方孝孺的門生,將其算作一族一并處死。這一駭人聽聞的“誅十族”事件,被稱為“自古節(jié)義之盛,無過此一時者”。九族以外的遠親,投獄和流放充軍者更是上萬人,朱棣還下旨“藏方孝孺文者皆死”。但方孝孺的門客仍冒死收藏了他的遺稿,后來編成《遜志齋集》及《方正學先生集》等,由此才保存了方孝孺珍貴的作品。

三、方孝孺后人的下落

方孝孺有兩個兒子,長子中愈和方孝孺的妻子鄭氏均自縊而亡,兩個女兒長女方貞、次女方淑攜手一起跳進南京秦淮河溺死。幼子中憲當時被忠義之士冒著殺身之禍藏匿他處,萬幸躲過一劫。這個忠義之士是誰?這里又發(fā)生了怎樣驚心動魄的事情呢?我們查閱多種史料,綜合各家觀點,情形大概是這樣的:

方孝孺在南京慘死之后,朝廷同時對行刑人員發(fā)布密詔,要對方孝孺老家寧海的方氏一族斬盡殺絕。恰逢原刑部尚書、江蘇溧水人魏澤被貶謫為寧海典史(一說寧海尉)。典史相當于現(xiàn)在的公安局局長。魏澤早在密詔到來之前就聽聞了南京城方孝孺的慘劇,魏澤也料到方氏一族會遭到滅門之災。出于對方孝孺的同情和尊重,魏澤連夜將方孝孺在寧海的幼子中憲和方孝孺留存在家里的文稿藏匿起來,并將中憲改名為德宗。這個事件魏氏宗族在光緒七年(1881)編印的五修凈行寺《魏氏總譜》中有記載,《魏氏總譜》珍藏于江蘇省南京市高淳區(qū)古柏街道中保村的魏氏宗祠。在凈行寺《魏氏總譜》卷二中有一篇《彥恩公傳》,記載了魏澤救下方中憲的經(jīng)過。《彥恩公傳》全文如下:

魏澤,字彥恩,少有學行。洪武中,官刑部尚書。建文時,謫為寧海尉。時,文皇逮方孝孺,誅及族黨。孝孺幼子德宗甫九歲,澤極力覆護。臺州秀才余學夔寓于京,心知之,遂潛歸,變形佯狂乞食于市。一日,迓澤于城隅,作狂歌,有愿效程嬰語。澤會其意,叱曰:扶顛子出城去。兩日后復遇,在市歌如前。澤乃密致孝孺文稿及德宗于學夔,囑使急去。

這件事情在《魏氏家譜》還有評論說:“魏司寇之救方氏遺孤,展轉委曲,事固隱矣,而方氏卒賴以有后,其義與日月爭光可也。嘗怪司寇于方氏,其分誼與君臣殊,而能不顧忌諱,捐利害,忘死生,雖古忠臣之周旋險難,盡瘁鞠躬,何以加哉!舊志列于好義,與閶闇之出幣揮金好行其惠者同?!蔽簼擅八谰戎绞线z孤的事跡,后人常將之與春秋時期的“程嬰救孤”相媲美,其俠義被譽為可與日月爭光,故列入高淳歷代縣志義烈傳。在明朝的《皇明名臣記》和《兩浙名賢錄》中也都明確記載了“孝孺有后”。這是當時的文人留下來的記載。到了崇禎年間的《寧??h志》中有一篇名為《遺胤備考》的文章,里面記錄了兩段文字,也講述了“孝孺有后”,一是《吾學篇》,二是《萬姓譜》,這篇《遺胤備考》非常具體生動地講述了一個類似“趙氏孤兒”的傳奇故事。此外,常州《毗陵余氏宗譜》、《江寧府志》、順治《溧水縣志》和常州滋本堂方氏宗祠的《毗陵芳茂里方氏宗譜》也都有類似記載。多種史料所記述的事情是一致的,只是表述略有差異而已。

魏澤救孤,將年僅9歲的中憲托付給秀才余學夔。余學夔又將他帶到一個海島上躲避風頭,首先教他結網(wǎng)打魚謀生,但是余學夔覺得耽誤這個孩子前程,于是將其帶至松江府華亭縣青村(今上海市奉賢區(qū)奉城鎮(zhèn)),轉托給方孝孺的門生俞允。俞允是進士出身,聽說是老師方孝孺的兒子,非常高興,不僅庇護其長大,而且將其入贅俞家,娶俞允養(yǎng)女為妻,并改姓俞,名叫德宗,對外稱是招進門的女婿。后來俞允擔心華亭青村這個地方過于熱鬧,怕暴露了身份,于是舉家搬遷至金匯塘西一帶居住,并且要俞德宗到余學夔的族弟余豹那里居住,并再次改姓余,叫余德宗。就這樣方氏遺族就在這里傳了下來。為了后繼有人,薪火相傳,方孝孺的后人一直是隱姓埋名,小心翼翼地生活,從不敢惹是生非,更不敢暴露身份。

四、方孝孺的后人有一支在常州橫山橋鎮(zhèn)

余德宗生三子,長友直、次友諒、三友竹,子孫繁衍于松江。老三友竹繁衍至方孝孺五世孫余最時,其父從智于明景泰七年(1456)去世,時余最年僅兩歲。其母王氏(常州人氏)在明成化年間(約1465—1470)攜子回娘家,依舅氏居常州。成年后余最又遷居至府城東二十里的芳茂里(今橫山西麓)定居。這里土地平曠,適合耕地種桑,余最因此成了芳茂里方家塘村方氏始遷祖。據(jù)毗陵芳茂里《方氏宗譜》九修主編方興南介紹,德宗的長子友直的后人在上海生活,次子友諒的后人情況不明,第三子友竹的長子從智有一支在常州繁衍,友竹的次子從信的后人現(xiàn)居浙江寧海。朱棣去世,明仁宗朱高熾繼位后對建文帝遺臣的追究開始放松,“方孝孺輩皆忠臣,詔從寬典”,對方孝孺一族的追殺與批判也就到此為止。但是真正為建文帝遺臣平反是170年以后的明萬歷元年(1573),方孝孺終于得以平反昭雪。萬歷三十七年(1609)方孝孺后人奉詔恢復方姓,并特許建祠修譜。從方孝孺被滅十族到明神宗萬歷元年平反昭雪再到奉詔復姓,方孝孺后人等了200多年。

下圖:常州方氏宗祠門面

上圖:常州方氏宗祠“忠烈明臣”匾額

常州方家塘村的方氏族人,從始遷祖余最(方最)到現(xiàn)在,已有五百多年。常州方孝孺后人一支屬于毗陵芳茂里滋本堂,滋本堂一支的族人后來有的遷居常州白蕩方家村,有的遷居西倉橋方家村,本來各有方氏分祠一座,后來均被拆除。也有的遷居蘇州、無錫、江陰等地。滋本堂方氏宗譜首創(chuàng)于康熙三十年(1691),至民國17年(1928)先后八次修譜。2008年方氏族人倡議進行第九次修譜,2009年修譜成功,滋本堂方氏宗譜一共22冊,收錄入譜人員3000多人。

常州橫山橋芳茂里方氏宗祠建在武進橫山橋方家塘村,方氏宗祠滋本堂始祖從方孝孺算起,始遷祖從方最算起,始建于清乾隆九年(1744),至今已有270多年的歷史,2011年芳茂里方氏宗祠被列為常州文物保護單位。方氏宗祠里最引人注目的是“千載一人”“讀書種子”“忠烈明臣”“骨鯁明臣”“浩然正氣”5塊匾額,恰如其分地展示出了方孝孺風骨。

方孝孺的“忠君”思想及不畏權勢的精神為后人推崇備至,得到了眾多的贊揚。明崇禎末時追謚為文正;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康熙帝追賜方孝孺“忠烈明臣”匾額;郭沫若贊其“骨鯁千秋”;胡適說他是“殺身殉道的了不起人物”;魯迅稱贊他是“臺州式硬氣”。明萬歷年間,著名戲劇家湯顯祖在南京為其修墓立碑建祠;清李鴻章任兩江總督時,于同治五年(1866)又重新為其修墓立碑;民國時期江蘇省省長韓國鈞亦重修墓碑。1999年,南京雨花臺風景區(qū)修復方孝孺墓。2002年在方孝孺遇難600周年之際,他的后人又捐款再次修整墓園。

方孝孺是中國古代忠貞文化的杰出代表。方孝孺殉難620年來,人們被方孝孺堅貞不屈的精神所感動。今天,深入發(fā)掘方孝孺“剛正不阿,以身殉國”的精神,弘揚中國優(yōu)秀的傳統(tǒng)忠貞文化,對于建設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對于增強文化自信,依然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與現(xiàn)實意義。

猜你喜歡
方氏方孝孺趙氏孤兒
頭皮針配合傳統(tǒng)體針治療梅核氣臨床療效觀察
健康周刊(2018年14期)2018-10-21 00:40:21
方氏·瓷盤置景
寶藏(2017年11期)2018-01-03 06:46:02
方氏·瓷盤置景
寶藏(2017年10期)2018-01-03 01:53:32
文人的氣節(jié)
參花(上)(2017年8期)2017-08-09 04:53:46
方氏·瓷盤置景
寶藏(2017年2期)2017-03-20 13:16:58
論《趙氏孤兒》的民族悲劇體現(xiàn)
從戲劇到電影論《趙氏孤兒》的現(xiàn)代化解讀
戲劇之家(2016年21期)2016-11-23 19:20:33
中國式理性
論“趙氏孤兒”故事演變及其文化意義
史上最有骨氣文人
商河县| 中宁县| 山阴县| 连云港市| 东乡| 华蓥市| 洪泽县| 云阳县| 太仓市| 咸丰县| 九龙县| 旅游| 福清市| 河池市| 百色市| 麻江县| 汕尾市| 江北区| 互助| 云阳县| 乐安县| 明光市| 渭源县| 水城县| 阜新市| 文昌市| 建阳市| 盐津县| 浮山县| 秭归县| 宝鸡市| 金平| 江源县| 武宣县| 区。| 克什克腾旗| 新兴县| 海晏县| 清水县| 隆回县| 旌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