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順才,化建銘,龐聰智,高 焰,劉勝梅,楊文紅,趙家梅
(祥云縣種子管理站,云南 祥云 672100)
玉米品種區(qū)域試驗是在一定生態(tài)地區(qū)和一定時間范圍內鑒定參試品種優(yōu)劣的試驗,通過對品種間差異的鑒別來評價品種[1]。聯(lián)合體試驗作為品種區(qū)域試驗的一種重要組成形式,可以拓寬品種審定試驗渠道,是現(xiàn)代種業(yè)發(fā)展的必然需求[2]。2020 年云南省農夫樂聯(lián)合體玉米品種區(qū)域試驗(中海拔組)在云南省大理州祥云縣進行,試驗通過對各參試品種的產量結果、穗部性狀、抗病蟲能力等進行分析,得出各參試品種在當地的豐產性、抗逆性、適應性等生產特性,為這些品種的審定和推廣提供科學依據。
2020 年云南省農夫樂聯(lián)合體玉米品種區(qū)域試驗(中海拔組)的參試品種為玉單1302、玉單1786、春喜803、春喜9248、魯玉316、魯玉318、抗單1803、抗單2038、萬和10 號、萬和12 號共10 個品種,海禾2 號設為對照(CK)品種。
試驗于2020 年4—8 月在祥云縣沙龍鎮(zhèn)沙龍社區(qū)村委會12 小組(25°27′24″N、100°36′00″E)進行,年均氣溫14.6 ℃,年降雨量810 mm,海拔1938.0 m,土壤類型為壤土。該地地勢平坦,有灌溉條件,土壤肥力中等。
試驗采用隨機區(qū)組排列,設3 次重復,共33 個小區(qū),小區(qū)面積20 m2,長5 m、寬4 m。采用穴播法,每個小區(qū)種5 行,每行24 穴,每穴播種2 粒,每穴留1 苗,保苗密度為6 萬株·hm-2,四周設4 行保護行。播種時期、施肥量及其他管理均按當地習慣執(zhí)行。
2020 年4 月15 日播種,隨種穴施藥劑防治地下害蟲,施普通過磷酸鈣750 kg·hm-2、復合肥(N∶P2O5∶K2O=15∶5∶5)600 kg·hm-2作底肥;5 月25 日施尿素120 kg·hm-2對水膜下追施提苗肥,進行小培土;6 月20 日施尿素300 kg·hm-2,進行大培土,8 月29 日收獲。期間噴藥2 次,分別于5 月20 日噴施1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1000 倍液防治螟蟲,6 月25 日用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200~1600 倍液在植株莖葉均勻噴霧防治草地貪夜蛾。
嚴格按照《云南省普通玉米品種試驗調查項目和標準》進行[1]。植株生長期間觀察記載各參試品種的物候期。在乳熟期測定株高、穗位高、雙穗率、空稈率、倒伏率、倒折率等農藝性狀,同期觀察記載大斑病、小斑病、灰斑病、銹病、莖腐病、絲黑穗病的抗性水平,成熟后期觀察記載穗腐病的抗性水平,出苗期至蠟熟期觀察記載螟蟲的抗性水平。收獲中間3 行(12 m2)測產,風干后按14%標準水分折算,再折合成公頃產量。收獲后測定穗長、穗粗、禿尖長、穗行數、行粒數、粒型、粒色、軸色、千粒重、穗型等果穗性狀。
從表1 可知,11 個參試品種的出苗期一致,均為4 月22 日。生育期最短的是海禾2 號(CK),為114 d;其次為玉單1786、春喜9248 這2 個品種,均為120 d;最長的是魯玉318、萬和10 號這2 個品種,均為129 d。各參試品種生育期由長至短依次為魯玉318、萬和10 號>萬和12 號>抗單1803>玉單1302、魯玉316>春喜803、抗單2038>玉單1786、春喜9248>海禾2 號(CK)。
表1 參試品種物候期
從表2 可知,各參試品種中春喜9248、魯玉318、海禾2 號(CK)3 個品種屬半緊湊型,其余8 個品種屬緊湊型,玉單1302、魯玉318、抗單1803、萬和12 號、海禾2 號(CK)5 個品種有倒伏,倒伏率在2.7%~3.5%,其余6 個品種均無倒伏,11 個品種都無倒折植株;株高最高的品種是玉單1302,為278.5 cm,最低的品種是春喜9248,為243.8 cm;穗位高最高的品種是萬和12 號,為133.0 cm,最低的品種是玉單1786,為84.3 cm;全部品種無雙穗出現(xiàn);無空稈。
表2 參試品種農藝性狀
從表3 可知,各參試品種中玉單1302、春喜803的穗型為錐型,其他9 個品種的均為筒型;穗長最大的是玉單1302,為21.5 cm;最小的是萬和10 號,為17.8 cm;行粒數最多的是萬和12 號,為43.6 粒,最少的是春喜9248,為35.1 粒;各參試品種的穗行數在14.6~18.0 行,穗粗在4.9~5.5 cm;全部品種均有禿尖,禿尖長在0.2~1.8 cm,其中禿尖最長的是海禾2 號(CK),為1.8 cm;最短的是春喜9248,為0.2 cm 。粒型為硬粒型的有春喜803、抗單2038、萬和10 號3 個品種,為馬齒型的是海禾2 號(CK),其他7 個品種均為半馬齒型;千粒重最大的是抗單1803,為410.7 g;最小的是萬和10 號,為236.9 g;其他品種在321.1~403.4 g。
表3 參試品種果穗性狀
從表4 可知,各參試品種均高抗大斑病,抗灰斑病、穂腐病、莖腐病、銹病和絲黑穗病。小斑病高抗品種有玉單1302 和抗單1803 這2 個品種,中抗小斑病品種有春喜803、魯玉318 這2 個品種,抗小斑病品種有玉單1786、春喜9248、魯玉316、抗單2038、萬和10號、萬和12 號、海禾2 號(CK)7 個品種。受螟蟲危害品種有3 個,分別為春喜9248,螟害率2.1%;萬和10號,螟害率1.5%;海禾2 號(CK),螟害率2.2%;其余8個品種圴無螟害。
表4 參試品種病蟲害抗性水平
產量由高至低排序依次為玉單1302>抗單1803>春喜803>玉單1786>抗單2038>萬和12 號>春喜9248>海禾2 號(CK)>魯玉318>萬和10 號。其中,產量居第1 位的是玉單1302,為13458 kg·hm-2,較海禾2 號(CK)增產20.07% ;居第2 位的是抗單1803,為12775 kg·hm-2,較海禾2 號(CK)增產13.98%;居第3位的是春喜803,為12233 kg·hm-2,其余5 個品種較海禾2 號(CK)增產3.50%~6.77%,海禾2 號(CK)產量為11208 kg·hm-2,位居第9 位,較海禾2 號(CK)減產的品種有2 個,分別是魯玉318,減產3.61%,萬和10 號,減產17.76%。
表5 參試品種產量統(tǒng)計
試驗結果顯示,玉單1302、抗單1803 綜合性狀較優(yōu),產量高,較適合在祥云縣中海拔地區(qū)推廣。玉米品種的產量、抗性等性狀表現(xiàn),除了受品種自身特性決定外,還受土壤肥料、氣象環(huán)境等因素的影響,尤其是受氣象因素的影響較大也最為不穩(wěn)定[2]。因此,本研究結論主要適用于祥云縣中海拔地區(qū),其他自然環(huán)境條件與試點相同或相近地區(qū)可參照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