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偉 撒翠翠
山東省龍口市第二人民醫(yī)院藥劑科,山東龍口 265700
高血壓多發(fā)于老年人群,是導致心力衰竭、腦卒中等心腦血管疾病發(fā)生的重要危險因素[1]。近年來,受生活飲食習慣改變、 老齡化進程加快等多種因素影響,高血壓合并心力衰竭的發(fā)生率明顯增加。 研究顯示,持續(xù)性高血壓狀態(tài)會引起左心室負荷增加,導致舒張性心力衰竭,并隨著心臟射血功能不斷減退而出現(xiàn)收縮性心力衰竭,嚴重威脅患者生命安全,有效控制血壓在改善老年高血壓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預后方面的意義重大[2-3]。 目前,臨床多采用藥物控制血壓水平,貝那普利是臨床常用藥物,能夠抑制神經(jīng)系統(tǒng)血管緊張素分泌,降低血管阻力,具有降壓、恢復心肌供血之效[4]。 但老年高血壓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病情復雜,單一用藥降壓效果不夠平穩(wěn),臨床應用受限。倍他樂克又名美托洛爾,屬β 受體阻滯劑,在心血管疾病治療中廣泛應用[5]。鑒于此,本研究選取龍口市第二人民醫(yī)院收治的84 例老年高血壓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探討貝那普利聯(lián)合酒石酸美托洛爾在老年高血壓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中的應用效果。
選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龍口市第二人民醫(yī)院收治的84 例老年高血壓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其分為對照組(42例)和研究組(42 例)。 對照組中,男27 例,女15 例;年齡63~74 歲,平均(68.23±3.19)歲;美國紐約心臟病協(xié)會(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of New York,NYHA)分級:Ⅱ級17 例,Ⅲ級19 例,Ⅳ級6 例。 研究組中,男25 例,女17 例;年齡62~73 歲,平均(67.98±3.16)歲;NYHA 分級:Ⅱ級16 例,Ⅲ級21 例,Ⅳ級5 例。 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jīng)龍口市第二人民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及同意,患者均知曉本研究情況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納入標準:①患者均符合《老年高血壓的診斷與治療中國專家共識(2017 版)》[6]中高血壓診斷標準,以及《中國心力衰竭診斷和治療指南2018》[7]中心力衰竭診斷標準;②患者均可正常溝通、交流。 排除標準:①對貝那普利和酒石酸美托洛爾過敏者;②既往有內(nèi)分泌系統(tǒng)疾病史、藥物濫用史者;③孕婦;④合并糖尿病者。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予以常規(guī)檢查,要求低鹽低脂類飲食,并予以利尿劑、強心劑等控制病情。
對照組采用貝那普利(上海新亞藥業(yè)閔行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44840,生產(chǎn)批號:20181203,規(guī)格:10 mg/片)口服治療,起始劑量10 mg/次,1 次/d,若降壓效果不明顯,可增加至20 mg/d,并根據(jù)血壓波動調(diào)整劑量,一般每隔7~14 d 調(diào)整1 次,最高劑量不超過40 mg/d。 在此基礎上, 研究組采用酒石酸美托洛爾(商品名:倍他樂克,阿斯利康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2025391,生產(chǎn)批號:20181120,規(guī)格:25 mg/片)口服治療,起始劑量6.25 mg/次,2 次/d,連續(xù)用藥14 d 后若無不良反應,可根據(jù)病情恢復情況,逐漸加大服藥劑量,最大劑量至12.5 mg/次,2 次/d。
兩組患者均持續(xù)用藥6 個月。
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治療6 個月后的血壓控制及心室重塑情況、心功能、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Gal-3)、 微量白蛋白尿(microalbunminuria,MAU),并記錄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 ①血壓控制:使用U80AH型電子血壓計(上海海爾醫(yī)療科技有限公司)測定兩組患者的舒張壓(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收縮壓(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 ②心室重塑情況:使用DT-578 型彩色多普勒超聲儀 (上海聚慕醫(yī)療器械有限公司)測定兩組患者的左室后壁厚度(left ventricular posterior wall thickness,LVPWT)、左室心肌重量指數(shù)(left ventricular mass index,LVMI)、舒張末期室間隔(interventricular septal thickness,IVST)。 ③心功能:采用DW-T8 型心臟彩超機(江蘇大為醫(yī)療有限公司)測定兩組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數(shù)(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s,LVEF)、左室舒張期內(nèi)徑(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ameter,LVEDD)、 左室收縮期內(nèi)徑 (left ventricular end-systolic dimension,LVESD)。④Gal-3、MAU 水平: 抽取患者靜脈血3 ml, 轉速為2000 r/min,離心時間為3 min,離心半徑為15 cm,分離血清,Gal-3 用酶聯(lián)免疫法測定,MAU 用免疫比濁法測定。 ⑤不良反應,包括頭痛、惡心、腹痛等情況。
采用SPSS 20.0 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 符合正態(tài)分布的計量資料用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 檢驗,組內(nèi)比較采用配對樣本t 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DBP、SBP、LVPWT、LVMI、IVST 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的DBP、SBP、LVPWT、IVST 低于治療前,LVMI高于治療前, 且研究組患者的DBP、SBP、LVPWT、IVST 低于對照組,LVMI 高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壓及心室重塑情況的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壓及心室重塑情況的比較(±s)
注 DBP:舒張壓;SBP:收縮壓;LVPWT:左室后壁厚度;LVMI:左室心肌重量指數(shù);IVST:舒張末期室間隔;1 mmHg=0.133 kPa
組別 DBP(mmHg) SBP(mmHg) LVPWT(mm) LVMI(g/m2) IVST(mm)對照組(n=42)治療前治療后t 值P 值研究組(n=42)治療前治療后t 值P 值91.35±8.42 85.59±7.30 3.350 0.001 146.23±11.20 129.81±10.13 7.047<0.001 10.12±1.64 8.69±0.35 5.526<0.001 93.32±7.58 102.41±3.45 7.034<0.001 10.82±2.13 8.79±0.85 5.737<0.001 t 治療前組間比較值P 治療前組間比較值t 治療后組間比較值P 治療后組間比較值92.01±9.26 71.75±6.54 11.582<0.001 0.342 0.733 9.151<0.001 147.18±11.59 108.52±9.43 16.768<0.001 0.382 0.704 9.969<0.001 10.14±1.66 8.07±0.38 7.878<0.001 0.056 0.956 7.778<0.001 92.28±8.10 108.96±4.18 11.860<0.001 0.608 0.545 7.832<0.001 10.83±1.96 8.11±0.57 8.636<0.001 0.022 0.982 4.306<0.001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LVEF、LVEDD、LVESD、Gal-3、MAU 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的LVEDD、LVESD、Gal-3、MAU 低于治療前,LVEF 高于治療前, 且研究組患者的LVEDD、LVESD、Gal-3、MAU 低于對照組,LVEF 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心功能及Gal-3、MAU 水平的比較(±s)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心功能及Gal-3、MAU 水平的比較(±s)
注 LVEF:左室射血分數(shù);LVEDD:左室舒張期內(nèi)徑;LVESD:左室收縮期內(nèi)徑;Gal-3:半乳糖凝集素-3;MAU:半乳糖凝集素-3
組別 LVEF(%) LVEDD(mm) LVESD(mm) Gal-3(ng/L) MAU(mg/gcr)對照組(n=42)治療前治療后t 值P 值研究組(n=42)治療前治療后t 值P 值35.87±7.74 42.09±8.51 3.504 0.001 67.94±8.23 56.85±7.42 6.486<0.001 55.87±6.34 49.28±4.35 5.555<0.001 42.38±9.12 27.47±8.59 7.713<0.001 74.46±13.30 56.33±11.48 6.688<0.001 t 治療前組間比較值P 治療前組間比較值t 治療后組間比較值P 治療后組間比較值35.20±7.13 51.23±9.64 8.664<0.001 0.413 0.681 4.607<0.001 68.05±8.11 50.39±7.20 10.553<0.001 0.062 0.951 4.031<0.001 56.21±3.37 45.10±4.24 13.294<0.001 4.946<0.001 4.460<0.001 43.14±9.07 16.52±5.36 16.375<0.001 0.383 0.703 7.009<0.001 75.18±12.99 39.26±9.15 14.651<0.001 0.251 0.803 7.536<0.001
研究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總發(fā)生率為9.52%(4/42),具體包括頭痛2 例,惡心1 例,腹痛1 例;對照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總發(fā)生率為4.76%(2/42), 包括頭痛1 例,腹痛1 例。 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總發(fā)生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0.180,P=0.672)。
高血壓是一種以體循環(huán)動脈壓增高為主要癥狀的綜合征,可引起心、腎、腦多器官損害[8]。研究發(fā)現(xiàn),高血壓合并心力衰竭的發(fā)病機制較為復雜,與血流動力學異常、心肌間質(zhì)纖維化、心肌細胞肥大等因素相關[9]。老年高血壓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由于機體長期受高血壓、炎癥侵襲,易出現(xiàn)心室重構,導致心功能進一步損害。 LVPWT、LVMI、IVST 與心室肥厚聯(lián)系密切,能夠充分反映患者心室重構情況[10-11]。
貝那普利是一種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藥,主要通過抑制血管緊張素Ⅰ生成血管緊張素Ⅱ,發(fā)揮舒張血管、降低血管阻力的作用,還可增加血漿腎素、活腎素活性,起到降低血壓、減輕心臟負擔等作用,有利于改善患者心排血量[12-13]。 但臨床為更穩(wěn)定地控制血壓水平,常選擇聯(lián)合用藥。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前,兩組患者的DBP、SBP、LVPWT、LVMI、IVST、LVEF、LVEDD、LVESD、Gal-3、MAU 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研究組患者的DBP、SBP、LVPWT、IVST、LVEDD、LVESD、Gal-3、MAU 低于對照組,LVMI、LVEF 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總發(fā)生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提示貝那普利聯(lián)合酒石酸美托洛爾在老年高血壓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中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 周全[14]研究指出,貝那普利和美托洛爾(倍他樂克)聯(lián)合用于治療老年高血壓合并心力衰竭患者, 可有效改善其血壓,下調(diào)Gal-3、MAU 水平,與本研究結果類似。原因在于酒石酸美托洛爾可通過選擇性阻斷β 受體,降低交感神經(jīng)活動,減少血管阻力,以達到控制血壓、減少心肌耗氧量的效果[15-16]。 酒石酸美托洛爾還能夠提高心肌細胞β 受體敏感性,降低心臟負荷,改善左心室舒張功能,提升患者運動耐力,進而促進心功能恢復[17-18]。而酒石酸美托洛爾與貝那普利聯(lián)合用藥后,可發(fā)揮協(xié)同作用,可從阻斷β 受體、抑制血管緊張素Ⅱ的生成等多個方面降低血壓,有助于改善患者高血流動力狀態(tài),抵抗心室重塑,且效果優(yōu)于單一用藥。聯(lián)合用藥還能夠有效調(diào)節(jié)Gal-3 水平,并通過抑制血管緊張素Ⅱ的生成,可有效減少腎上腺素的釋放,降低腎小球內(nèi)壓,降低MAU 水平,有利于病情的控制,進而提高患者生存質(zhì)量。 另外,臨床用藥時根據(jù)患者情況及醫(yī)囑嚴格控制、調(diào)整劑量,安全性較高,不會增加不良反應的發(fā)生。 然而本研究納入樣本量較少,可能造成試驗結果出現(xiàn)偏差, 對此臨床需進一步完善試驗設計,擴大樣本量以證實貝那普利聯(lián)合酒石酸美托洛爾對老年高血壓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具體影響。
綜上所述,貝那普利聯(lián)合酒石酸美托洛爾應用于老年高血壓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中效果良好,能夠增強血壓控制效果, 降低Gal-3、MAU 水平, 延緩心室重塑,改善患者心功能,安全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