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吉祥 杜鳳鳳 孫林鶴 王巍 趙慧君 姚東瑞 常雅軍
〔江蘇省中國科學(xué)院植物研究所(南京中山植物園),江蘇省水生植物資源與水環(huán)境修復(fù)工程研究中心,江蘇南京 210014〕
水芹〔(Bl.)DC.〕為傘形科多年生宿根性水生草本植物,是我國傳統(tǒng)特色水生蔬菜之一(孫林鶴 等,2021)。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民眾消費理念由“生存型”向“發(fā)展型”和“健康型”轉(zhuǎn)變,崇尚綠色、健康、有機食品(歐開翔和谷榮輝,2022),注重純天然保健型蔬菜的開發(fā)應(yīng)用。水芹所含蛋白質(zhì)、維生素及礦質(zhì)營養(yǎng)物質(zhì)遠高于芹菜(旱芹)、大白菜、魚腥草等蔬菜作物(吳三林 等,2012;鄭毅 等,2013;梁穎 等,2018),是公認低熱量、高營養(yǎng)價值的蔬菜之一(袁名安 等,2016;李瑞 等,2017);水芹還含有豐富的黃酮、揮發(fā)油、糖、甾醇、脂肪酸等成分(徐中海 等,2010;Ma et al.,2010;郭曉青 等,2017;王虹 等,2019),具有降血糖(Lee et al.,2017)、增強免疫力和抗病毒(劉青川 等,2018)、抗炎(Park et al.,2019)、抗肝損傷(Lu &Li,2019)等功效,有一定的臨床應(yīng)用價值(袁名安 等,2016)。因此,水芹具有較大的資源化利用潛力。
氨基酸是含有堿性氨基和酸性羧基的有機化合物,是構(gòu)成蛋白質(zhì)的基本單位,具有促進人體蛋白質(zhì)合成、能量物質(zhì)供給、增強人體免疫力、增加機體抵抗力等作用。植物中的氨基酸有20 余種,以結(jié)合態(tài)和游離態(tài)兩種形態(tài)存在。結(jié)合態(tài)氨基酸作為蛋白質(zhì)和多肽的基本構(gòu)成單位存在于植物體中,游離態(tài)氨基酸則是以游離狀態(tài)存在于植物體中,稱為游離氨基酸(free amino acid,F(xiàn)AA)(顧曉敏 等,2022)。根據(jù)人體對氨基酸的需求,分為必需氨基酸(essential amino acid,EAA)和非必需氨基酸(non-essential amino acid,NEAA)兩種。必需氨基酸必須由食物蛋白供給,而非必需氨基酸可由人體自身簡單合成,兩者均與人體生命活動息息相關(guān),是人體代謝不可缺少的營養(yǎng)成分(van der Meij et al.,2019),其中一些藥用氨基酸(medicinal amino acid,MAA)在人體機能維持方面至關(guān)重要。氨基酸還可分為鮮味氨基酸、甜味氨基酸、苦味氨基酸和芳香族氨基酸4 類,直接影響蔬菜產(chǎn)品的口感及鮮美程度(Tseng et al.,2005;王馨雨 等,2020;范婷婷 等,2021)。此前,易雪靜等(2015)在洞庭湖野生水芹中檢測出15 種氨基酸,錢蘭華等(2020)在蘇州圓葉水芹中檢測出18 種氨基酸。水芹作為藥食兼用型水生蔬菜,氨基酸含量與組成、營養(yǎng)與風(fēng)味評價,在其食品開發(fā)和藥理應(yīng)用方面具有重要意義。
栽培方式可顯著影響農(nóng)作物的產(chǎn)量和品質(zhì)(高雪琴 等,2020;張翠利 等,2020)。水芹栽培根據(jù)栽培基質(zhì)可分為土壤栽培和水面無土栽培兩種。一直以來,對水芹中揮發(fā)油、黃酮、礦質(zhì)元素、維生素,以及氨基酸等成分的研究多基于土壤栽培,而對無土栽培水芹的化學(xué)成分分析較少(易雪靜 等,2015;鄂爾德尼,2017)。近年來,富含氮、磷等營養(yǎng)物質(zhì)的富營養(yǎng)化水體分布廣泛,可為水生蔬菜生長提供必需的營養(yǎng)元素。且隨著城鄉(xiāng)一體化建設(shè)的加快,土地面積日益減少,人們對綠地需求在不斷增加。利用長三角地區(qū)四通八達的水系和富營養(yǎng)化水面栽培水生蔬菜,對確?!安嘶@子”工程、水體營養(yǎng)物質(zhì)生態(tài)高值利用、土地資源節(jié)約等具有重要意義。由此,本試驗選擇可修復(fù)富營養(yǎng)化水體的規(guī)?;療o土栽培水芹品種金陵1 號(常雅軍 等,2020;Sun et al.,2021)為研究對象,采用富營養(yǎng)水栽培方式,利用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譜法(HPLC-MS/MS)測定水芹不同器官的氨基酸組分及含量,并根據(jù)WHO/FAO 人體必需氨基酸標準模式譜評價其營養(yǎng)價值與風(fēng)味特征,探討規(guī)?;鏌o土栽培水芹的資源化應(yīng)用潛力,為水芹氨基酸功能性食品和保健品的開發(fā)提供理論依據(jù)。
供試水芹品種為金陵1 號(江蘇省中國科學(xué)院植物研究所育成),2020 年11 月19 日以匍匐莖種植于江蘇省宿遷市漁樵專業(yè)合作社富營養(yǎng)化水體中。水質(zhì)參數(shù)為:總氮(TN)含量78.53 ± 1.49 mg·L,銨態(tài)氮(NH-N)含量25.20 ± 0.14 mg·L,亞硝態(tài)氮(NO-N)含量1.57 ± 0.28 mg·L,總磷(TP)含量247.78 ± 7.59 mg·L,化學(xué)需氧量(COD)191.11 ± 5.33 mg·L。2021 年5 月9 日,挑選長勢均一、狀態(tài)良好、無機械損傷的水芹植株,分別取500 g 新鮮的根、莖、葉,立即液氮速凍、粉碎備用;每個部位3 次重復(fù)。
組氨酸(His)、絲氨酸(Ser)、天冬酰胺(Asn)、谷氨酰胺(Gln)、精氨酸(Arg)、甘氨酸(Gly)、天冬氨酸(Asp)、谷氨酸(Glu)、蘇氨酸(Thr)、丙氨酸(Ala)、脯氨酸(Pro)、胱氨酸(Cys)、賴氨酸(Lys)、酪氨酸(Tyr)、甲硫氨酸(Met)、纈氨酸(Val)、異亮氨酸(Ile)、亮氨酸(Leu)、苯丙氨酸(Phe)、色氨酸(Trp)、γ-氨基丁酸(GABA)、D-α-氨基正丁酸、羥脯氨酸(HPro)等23 種氨基酸標準品購自Sigma 公司;甲醇、乙腈、乙酸購自ANPEL 公司;氫氧化鈉、鹽酸、乙酸乙酯購自中國醫(yī)藥集團有限公司,均為AR 級。
1.2.1 試劑制備與樣品提取 分別用0.1 mol·L鹽酸溶解各氨基酸標準品配制成濃度為1 μmol·mL的混標母液,再按照5、10、50、100、300、500、700 nmol·mL梯度稀釋,分別裝入1.5 mL的EP 管中,采用外標法進行定量,制作擬合曲線(表1)。
表1 氨基酸標準擬合曲線
游離氨基酸測定樣品前處理:分別稱取水芹根、莖、葉樣品100 mg 至離心管中,加入0.1 mol·L鹽酸提取液0.6 mL,渦旋混勻,振蕩提取,12 000 r·min離心10 min,取上清液備用。
水解氨基酸測定樣品前處理:分別稱取水芹根、莖、葉樣品100 mg 至色譜瓶中,加入6 mol·L鹽酸1 mL,121 ℃酸解24 h,取200 μL 液氮吹干;再加入0.1 mol·L鹽酸提取液200 μL,渦旋混勻,振蕩提取,12 000 r·min離心10 min,取上清液備用。
1.2.2 儀器參數(shù) 數(shù)據(jù)采集儀器系統(tǒng)主要包括超高效液相色譜(Vanquish UPLC,Thermo,USA)和高分辨質(zhì)譜(Q Exactive,Thermo,USA)。
色譜系統(tǒng)采用的是超高效液相系統(tǒng)(Vanquish UPLC,Thermo,Waltham,Massachusetts,USA),采 用ACCQ-TAG TMULTRA C18(100 mm × 2.1 mm,1.8 μm)(Waters,Milford,Massachusetts,USA)液相色譜柱進行分離,進樣量為1 μL;流動相A(AccQ·TagtmUltra Eluent A)和流動相B(AccQ·TagtmUltra Eluent B)(Waters,Milford,Massachusetts,USA)的流動相梯度詳見表2,柱溫為65 ℃(Glauser et al.,2016)。
表2 流動相梯度
質(zhì)譜系統(tǒng)采用Q Exactive(Q Exactive ?,Thermo,Waltham,Massachusetts,USA)高分辨質(zhì)譜檢測系統(tǒng),配有電噴霧離子源(electrospray ionization,ESI)和Xcalibur 工作站。利用電噴霧離子源,在正離子掃描模式下以單離子檢測(SIM)模式進行分析,可以大大提高靈敏度。優(yōu)化后的質(zhì)譜分析條件為:鞘氣40 arb,輔助氣10 arb,離子噴霧電壓 +3 000 V(-2 800 V),溫度350 ℃,離子傳輸管溫度320 ℃(Zhuang et al.,2020)。
援助:這家人住在一所屬于病人父親的房子里,因為家中有繼母,所以他們需要支付房租,但是當經(jīng)濟狀況特別糟糕時,病人的父親會予以寬限、理解。
參照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和聯(lián)合國糧農(nóng)組織(FAO)修訂的人體必需氨基酸標準模式譜(WHO &FAO,1973),采用由朱圣陶和吳坤(1988)提出的氨基酸比值系數(shù)法,通過計算氨基酸比值(ratio of amino acid,RAA)、氨基酸比值系數(shù)(ratio coefficient of amino acid,RCAA)和氨基酸比值系數(shù)分(score of ratio coefficient of amino acid,SRCAA)對水芹各器官所含必需氨基酸進行營養(yǎng)價值評價。由于胱氨酸是由甲硫氨酸轉(zhuǎn)變而成,因此將甲硫氨酸和胱氨酸合并計算(Met-Cys);酪氨酸是由苯丙氨酸轉(zhuǎn)變而成,亦將苯丙氨酸和酪氨酸合并計算(Phe-Tyr)。
式中,CV 為RCAA 的變異系數(shù),CV=標準差/均數(shù)。
呈味氨基酸分為鮮味、甜味、苦味和芳香族氨基酸4 類。通過對水解氨基酸中呈味氨基酸含量及相對含量進行比較分析,并對游離氨基酸中呈味氨基酸的含量和風(fēng)味貢獻強度進行分析,評價水芹各器官風(fēng)味。氨基酸風(fēng)味貢獻強度采用味覺閾值比(ratio of content and taste threshold,RCT)來評價(黃元河 等,2021),RCT=某風(fēng)味氨基酸含量/相應(yīng)氨基酸的味覺閾值。RCT 可反映單一氨基酸對整體滋味的貢獻值大小,當RCT ≥1 時,認為該氨基酸對呈味有貢獻;當RCT <1 時,則認為該氨基酸對呈味無貢獻。
使用Xcalibur 4.1(Thermo Scientific,Waltham,Massachusetts,USA)在Q Exactive 上采集數(shù)據(jù),并使用TraceFinder ? 4.1 Clinical(Thermo Scientific,Waltham,Massachusetts,USA)進行處理,量化數(shù)據(jù)輸出為Excel 格式。所有數(shù)據(jù)圖表均在WPS Office 2019 及Origin 2018 軟件中處理、繪制,采用SPSS 26.0 對試驗結(jié)果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Duancan)和顯著性分析(<0.05)。
水芹葉片中水解氨基酸和游離氨基酸的色譜圖分別如圖1、2 所示,氨基酸峰間距較合理,無重疊,峰面積分離較好,能直觀的反映水芹的氨基酸含量。
圖1 水芹葉片中水解氨基酸色譜圖
如表3 所示,通過HPLC-MS/MS 法在水芹中檢出22 種水解氨基酸,23 種游離氨基酸,其中包括8 種必需氨基酸和9 種藥用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分別為Lys、Val、Leu、Ile、Phe、Met、Thr、Trp,藥用氨基酸分別為Asp、Glu、Leu、Tyr、Phe、Gly、Lys、Arg、Met。檢出呈味氨基酸18 種,其中屬鮮味氨基酸的有:Asp、Glu、Lys,屬甜味氨基酸的有:Thr、Ser、Gly、Ala、His、Pro,屬苦味氨基酸的有:Met、Arg、Val、Leu、Ile、Trp,屬芳香族氨基酸的有:Phe、Tyr、Cys。水芹各器官所含氨基酸種類略有不同,Cys 僅在葉片中檢出。與前人研究(易雪靜 等,2015;錢蘭華等,2020)相比,本試驗首次在水芹中檢出Asn、Gln、HPro、GABA 和D-α-氨基正丁酸等5 種氨基酸,說明水面無土栽培的水芹所含氨基酸種類豐富。
圖2 水芹葉片中游離氨基酸色譜圖
表3 水芹不同器官中的氨基酸種類及含量
總游離氨基酸在水芹不同器官中的含量由高到低依次為:莖(1.99 mg·g)>根(1.48 mg·g)>葉(0.85 mg·g)。與大多數(shù)單種水解氨基酸在葉中含量最高的情況相似,大多數(shù)單種游離氨基酸在葉中的含量顯著高于根和莖,而根、莖間差異不顯著。此外,根和莖中的Gln 含量最高,分別占其總游離氨基酸含量的67.47%和65.43%;而葉中含量最高的游離氨基酸為Glu,占葉總游離氨基酸含量的25.55%(表3)。
2.2.2 必需氨基酸、藥用氨基酸與呈味氨基酸含量分析 水芹不同器官中的必需氨基酸總含量由高到低依次為:葉(7.46 mg·g)>根(1.77 mg·g)>莖(0.95 mg·g),藥用氨基酸總含量由高到低亦為:葉(11.93 mg·g)>根(3.77 mg·g)>莖(2.96 mg·g),而呈味氨基酸總含量由高到低則為:葉(0.54 mg·g)>莖(0.10 mg·g)>根(0.09 mg·g)。在根和莖中,4 類呈味氨基酸含量由高到低均為:鮮味氨基酸>甜味氨基酸>苦味氨基酸>芳香族氨基酸,而葉中則為:甜味氨基酸>苦味氨基酸>鮮味氨基酸>芳香族氨基酸(表3)。
2.2.3 不同器官氨基酸含量分析 進一步分析水芹不同器官的氨基酸特性。結(jié)果表明(表4),葉的必需氨基酸含量/總氨基酸含量(E/T)、必需氨基酸含量/非必需氨基酸含量(E/N)值均為最高,且符合WHO/FAO 的理想蛋白標準;而莖和根的E/T、E/N 值遠低于葉片,不符合理想蛋白標準。根、莖、葉的藥用氨基酸含量/總氨基酸含量(M/T)值均較高,分別為65.18%、72.75%、61.86%,說明水芹的根、莖、葉都具有一定藥用價值。
表4 水芹不同器官的氨基酸特性
2.3.1 氨基酸營養(yǎng)價值評價 當食物氨基酸相對含量與相應(yīng)人體所需氨基酸含量接近或一致時,具有更高的食用價值。將水芹不同器官中必需氨基酸含量占總氨基酸含量的比例與WHO/FAO 推薦的氨基酸標準模式譜比較發(fā)現(xiàn)(表5),葉中除Met-Cys和Lys 的占比低于標準模式譜外,其他必需氨基酸的占比均高于標準模式譜;根中Thr、Ile、Leu 和Phe-Tyr 的占比均高于標準模式譜;莖中僅Phe-Tyr的占比高于標準模式譜??梢?,水芹葉中各必需氨基酸含量占總氨基酸含量的比例更符合WHO/FAO氨基酸標準模式譜,說明葉片中的必需氨基酸組成更符合人體所需氨基酸含量要求。
表5 水芹不同器官中必需氨基酸含量占總氨基酸含量的比例
氨基酸比值系數(shù)(RCAA)和氨基酸比值系數(shù)分(SRCAA)是營養(yǎng)評價的重要指標,食物或蛋白質(zhì)中必需氨基酸的RCAA 值越接近1(RCAA >1 表示相對過剩,RCAA < 1 則相反,RCAA 值最小的氨基酸為其第一限制氨基酸)、SRCAA 值越接近100,說明各氨基酸含量越均衡、營養(yǎng)價值越高(吳瑩瑩 等,2018)。由表6 可知,水芹根、莖、葉中的氨基酸RCAA 最小值均為Met-Cys,說明水芹不同器官中第一限制氨基酸均為Met-Cys。水芹不同器官中必需氨基酸的SRCAA 值由高到低依次為:葉(62.94)>根(59.78)>莖(56.59),同樣說明葉中的氨基酸組成更接近WHO/FAO 標準模式,其氨基酸營養(yǎng)價值最高。
表6 水芹不同器官中氨基酸RAA、RCAA 和SRCAA分析結(jié)果
2.3.2 氨基酸風(fēng)味評價 氨基酸能使食物具有鮮味、甜味和苦味等獨特風(fēng)味(Zhao et al.,2016),水芹的風(fēng)味好壞會影響其市場需求。比較水芹不同器官水解氨基酸中的呈味氨基酸含量發(fā)現(xiàn)(圖3),莖中各類呈味氨基酸含量均低于根和葉,但鮮、甜味氨基酸的相對含量達74.02%,高于根(67.69%)和葉(58.15%),說明莖中鮮、甜味氨基酸貢獻值更高;且莖中鮮、甜味氨基酸含量/苦味氨基酸含量的值高達4.30,遠高于根(2.94)和葉(2.03),即水芹莖的口感最好。比較不同器官游離氨基酸中的呈味氨基酸含量和味覺閾值比發(fā)現(xiàn)(表3、7),根、莖中各類呈味氨基酸含量均遠低于味覺閾值,RCT 值均低于1,而葉中Glu 含量為217.8 μg·g,遠高于味覺閾值50 μg·g,RCT 高達4.356 06,同時Asp 含量為66.99 μg·g,遠高于其味覺閾值30 μg·g,RCT 高達2.232 90,這兩種氨基酸對水芹葉片呈味有貢獻,使得葉主要呈鮮味。
圖3 水芹不同器官中呈味氨基酸含量比較
表7 水芹不同器官中呈味氨基酸的味覺閾值比
本試驗結(jié)果表明,富營養(yǎng)水栽培的水芹含有22 種水解氨基酸、23 種游離氨基酸,其中包括8種必需氨基酸、9 種藥用氨基酸、4 類呈味氨基酸;總水解氨基酸在不同器官中的含量由高到低依次為:葉>根>莖,而總游離氨基酸含量為:莖>根>葉。雖然本試驗中水芹葉片的總氨基酸含量低于土壤種植的東洞庭湖區(qū)和漢中山區(qū)野生水芹(周芳,2004;易雪靜 等,2015)以及蘇州圓葉水芹(錢華蘭 等,2020),但首次在水芹中檢測出Asn、Gln、HPro、GABA、D-α-氨基正丁酸等5種氨基酸,說明水面無土栽培水芹的氨基酸種類更為豐富。與常見蔬菜相比,本試驗中水芹葉片的總氨基酸含量遠高于青花菜、普通白菜(雞毛菜)、紅莧菜、甘藍、茼蒿、馬蹄等(肖南 等,2019;陳宏靖 等,2020,2021;趙文琦 等,2020),與韭黃、紫薯等相當(Zhao et al.,2016)??梢?,水面無土栽培水芹中的氨基酸含量較高。
水芹是典型的藥食兩用型蔬菜,本試驗在水芹中檢出9 種藥用氨基酸:Asp、Glu、Leu、Tyr、Phe、Gly、Lys、Arg 和Met;藥用氨基酸在不同器官中的總含量由高到低依次為:葉>根>莖,而藥用氨基酸含量/總氨基酸含量(M/T)值為:莖>根>葉,且各器官M/T 值均高于60%??梢姡鬯幱脙r值較高。已有研究發(fā)現(xiàn),Arg 是一種半必需氨基酸,對新生兒營養(yǎng)代謝具有重要作用,可促進垂體生長素及胰島素的分泌和釋放,治療矮小癥和糖尿?。ㄊY與剛和徐琪壽,2002);Lys 在促進人體生長、鈣吸收以及智力提高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汪家春 等,2013);Glu 是生命不可缺少的氨基酸之一,可提高細胞免疫力(van Sadelhoff et al.,2020),還可使得大部分區(qū)域的神經(jīng)元興奮,參與記憶與學(xué)習(xí)過程,以及細胞骨架的形成和功能調(diào)節(jié)(李淑蘭 等,2004)。由此,水芹具有被開發(fā)成為提高免疫力和記憶力食品的潛力。此外,本試驗在水芹中檢測到的其他氨基酸,如Gln 具有抗炎、免疫調(diào)節(jié)、維護腸屏障和改變腸粘膜通透性、保護應(yīng)激狀態(tài)下的組織代謝、保持肌肉質(zhì)量等功能(Clark et al.,2017;Singer et al.,2019;Wischmeyer,2019;段海娥等,2020;林杰茹等,2020);HPro 可參與合成多種碳青霉烯類抗生素(Nishino et al.,2003);GABA 具有治療精神疾病、糖尿病和改善肝腎功能等作用(林楊 等,2021)。綜上可見,水面無土栽培水芹各器官中均含有豐富的藥用氨基酸,在保健品方面有較高的應(yīng)用與開發(fā)價值(Hwang et al.,2013)。
考慮到人體對不同氨基酸的營養(yǎng)需求,本試驗對水芹中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的組分與含量進行分析。結(jié)果顯示,人體必需氨基酸共8 種,本試驗在金陵1 號水芹不同器官中均檢出7 種人體必需的水解氨基酸,但常見的Trp 未能檢出,可能是由于本試驗采用的水解方法致使其被破壞;而在不同器官中均可檢測出8 種必需的游離氨基酸。不同器官中的E/T、E/N 值由高到低依次為:葉>根>莖。與其他蔬菜相比,本試驗水芹葉中E/T、E/N 值不僅遠高于紫甘藍、韭黃、番茄、蘆筍、青花菜、花椰菜等多種常見蔬菜(李躍森 等,2013;李佳媛,2017;陳宏靖 等,2020,2021;趙文琦等,2020),還高于狗肝菜、銅錘玉帶草、五指毛桃(五指牛奶根)等野生蔬菜(黃元河 等,2020;包艷玲 等,2021)。說明水面無土栽培水芹的必需氨基酸含量均衡,符合理想蛋白標準。同時,通過WHO/FAO 氨基酸標準模式譜和氨基酸比值系數(shù)法進行必需氨基酸營養(yǎng)價值評價,發(fā)現(xiàn)水芹根、莖、葉中的第一限制氨基酸均為Met-Cys,這與前人在其他食用植物中的研究結(jié)果相似(楊東順 等,2015;耿伊雯 等,2021;盧冉 等,2021)。Met 在合成肌酸與膽堿方面有重要作用(黃艷,2013),建議在食用水芹時可搭配Met 含量較高的食品互補,以提高其營養(yǎng)價值。本試驗中,水芹不同器官中必需氨基酸的SRCAA 值由高到低依次為:葉(62.94)>根(59.78)>莖(56.59),說明水面無土栽培水芹各器官中的必需氨基酸組成較為均衡。與其他蔬菜相比,水芹葉的SRCAA 值不僅高于蘆筍(50.56)、長絲瓜(57.82)、茼蒿(59.88)等蔬菜(陳宏靖 等,2020),也高于山藥(58.6)、馬鈴薯(16.96~65.94)等(張麗梅 等,2008;趙鳳敏等,2014),因此,適量增加對水芹葉的食用量有助于人體必需氨基酸的攝入。水芹莖中的鮮、甜味氨基酸含量與苦味氨基酸含量的比值高達4.30,遠高于紫花苜蓿(1.80~1.90)(孫娟娟 等,2019),接近于新疆紅棗(6.91)(馬莎 等,2018);且莖中的鮮味氨基酸相對含量高達50.64%,遠高于冬蟲夏草(35%以上)和紫花苜蓿(37%以上)(嚴冬和楊鑫嵎,2014;孫娟娟 等,2019),說明水芹莖的口感較好。分析游離氨基酸中的呈味氨基酸味覺閾值比,發(fā)現(xiàn)水芹葉中Glu 和Asp 的RCT 值分別為4.356 06、2.232 90,對水芹葉片呈味有貢獻,使得葉片主要呈鮮味,這也是水芹作為水生蔬菜日常食用莖段和葉片的原因。
綜上,水面無土栽培水芹葉中總水解氨基酸含量最高,必需氨基酸含量均衡,氨基酸營養(yǎng)價值最高,主要呈鮮味;莖中總游離氨基酸含量最高,口感風(fēng)味較好,氨基酸營養(yǎng)價值相對較低;根、莖、葉中均富含具藥用功效的氨基酸,開發(fā)利用價值較高。筆者前期研究表明,水面無土栽培水芹的礦質(zhì)營養(yǎng)元素、可溶性糖、粗脂肪、維生素等含量較高(Sun et al.,2021)。因此,利用自然界廣泛存在的富營養(yǎng)化水體無土栽培水芹,在修復(fù)富營養(yǎng)化水體、節(jié)能減排的同時,還節(jié)約了寶貴的土地資源,獲得了藥食兼用型綠色水生蔬菜,在食用、藥用、保健品以及動物青飼料等方面均具有較高的開發(fā)利用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