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映雪
開學(xué)第四周,我參加了班級組長會議和部長會議,發(fā)現(xiàn)了一些問題。
周三的部長會議中,小A和小B起了爭執(zhí),小B激動地指責(zé)小A:“你平時都不管,都是我在管,你天天都干了什么!”小A委屈得淚流滿面:“我怎么沒管,你沒看到就說我沒管?!?/p>
我先安撫兩個人,之后問小B:“你生氣的原因是什么?”
小B說:“大家有目共睹,平時都是我在管餐桌長、寢室長,眼保健操也是我在負責(zé),他什么都沒干!”
“你知道他為什么沒有管嗎?”
小B一愣,一時不知道該說什么。于是,我轉(zhuǎn)頭將同樣的問題拋給小A。小A委屈地說,他不知道有一部分餐桌長是誰,表格在小B手里,小B沒給他,他不知道該管理誰。至于寢室長,因為他是男生,不能去女生寢室,沒法管理。
小B原本生氣的臉頓時柔和下來了。接著,我對班長和部長說:“出現(xiàn)問題時,你們需要先問一下‘為什么’?!?/p>
接著,他們分析了原因。原來,小A對于自己應(yīng)管理的人員和職責(zé)不明確,所以有些地方管理不到位;小B平時參與管理太多,事事親力親為,忽視了自己還有搭檔的事實。
之后,在班長的帶領(lǐng)下,他們開始梳理每個人的分工和職責(zé),原本“針尖對麥芒”的兩個人,笑逐顏開。
周四的組長會議中,小組長提出了很多困難。如有的組員覺得自己加不加分無所謂,反正不聽組長的;有的組長提出,提醒了自己的組員,可他不到三秒又開始搗亂了;還有的組長說,小組成員喜歡反駁組長……
接著,學(xué)習(xí)部長讓他們討論解決辦法。5分鐘過去了,他們想到的無非就是用分數(shù)獎勵等形式管理。
聽到這里,我問他們:“你們想過組員這么做的原因嗎?”大家一臉茫然,看來,這個問題他們從未思考過。
“小H,你說組員喜歡反駁你,那你是怎么提醒他的呢?”
小H說:“我就是和他說,讓他不要再講話了,每天都在給我們小組扣分!”
“你知道他為什么反駁你嗎?”小H不知道怎么回答。
一旁的小T說:“他可能覺得組長語氣不好!”
“是的,要是其他人用這種語氣說你,你會樂意接受嗎?你首先應(yīng)該認識到,你們是一個團隊,應(yīng)該耐心地提醒。”
小H恍然大悟。
“所以,大家一起來討論組員為什么有這樣的行為,原因是什么?”我依舊拋出了“為什么”。
10分鐘后。
小T說:“我想,可能是有些組員太閑了,每次作業(yè)很快就寫完了,無所事事,喜歡東看西看。”
小C說:“我的組員在學(xué)習(xí)上確實存在困難,我們沒有幫助他,還指責(zé)他,所以他覺得自己根本不屬于這個集體,加不加分都與他無關(guān)?!?/p>
我微微一笑:“你們可以交流解決辦法了!出現(xiàn)問題多問‘為什么’,問題不就迎刃而解了嗎!”
就這樣,我們在開會流程中加了第三項,調(diào)整為:
1. 管理亮點分享;
2. 每個部長或組長提出工作中存在的共性問題;
3. 追問“為什么”,共同分析問題出現(xiàn)的原因;
4. 商量解決辦法,并在接下來的工作中實施。
下周的會議,我依然參與其中。這一次,沒有再聽到大家拋開“為什么”探討解決問題的辦法了,每個人都能先從“為什么”開始,探究問題產(chǎn)生的原因,再共同交流解決策略。
我想,班級管理中,班主任需要時常問自己“為什么”,更要教會孩子探尋“為什么”,這也是在培養(yǎng)孩子的思維方式和管理能力。
(作者單位:湖北省宜昌市宜都創(chuàng)新實驗學(xué)校)
責(zé)任編輯? 劉玉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