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梁達濤 張立基
“法帖”是一個復雜的概念,歷代關(guān)于“法帖”的定義并不統(tǒng)一,從現(xiàn)存文獻記載來看,“法帖”的所指至少有五種情況[1],分別為:(一)“法帖”即《淳化閣帖》;(二)“法帖”是摹勒前人碑帖作品后所制成的拓本;(三)“法帖”指一切碑帖的拓本;(四)“法帖”包含書法作品及書學論著;(五)“法帖”相當于“法書”。換言之,“法帖”既可指墨跡、初拓或翻拓碑帖,也可指書籍,其范疇較廣。史籍所載,關(guān)于“法帖之祖”的討論對象主要是刻帖,并未涉及書學論著。故本文重點探討刻帖之祖與《淳化閣帖》之祖刻兩個問題。
曹士冕在《法帖譜系》中認為《淳化閣帖》乃最早法帖,為歷代“法帖之祖”:
熙陵以武定四方,載櫜弓矢。文治之余,留意翰墨,乃出御府所藏歷代真跡,命侍書王著摹勒,刻板禁中,厘為十卷。[2]
這是現(xiàn)存文獻中較早認為《淳化閣帖》乃“法帖之祖”的記載?!洞净w帖》是一部匯集古代書家作品的叢帖。曹氏所言,并不準確。事實上,在《淳化閣帖》前,已有法帖傳世。如《十七帖》原乃墨跡本,匯編了王羲之寫給益州刺史周撫的一組信札,唐代韋續(xù)《墨藪》與張彥遠《法書要錄》兩書皆有相關(guān)記載,其中《法書要錄》所載甚詳:
《十七帖》長一丈二尺,即貞觀中內(nèi)本也,一百七行,九百四十二字,是烜赫著名帖也。太宗皇帝購求“二王”書,大王草有三千紙,率以一丈二尺為卷,取其書跡及言語,以類相從,綴成卷。[3]
上述引文中的《十七帖》即為墨跡本,而從當代學者對《十七帖》的考證來看,唐代已有刻本《十七帖》,并認為“敕字本《十七帖》鐫刻時間應(yīng)在貞觀之后,長慶之前”[4]。換言之,《淳化閣帖》非“法帖之祖”,這一點并無疑義??瘫尽妒咛放c《淳化閣帖》的最大不同之處在于前者乃集王羲之法書而成,后者則集刻了不同書家的法書。
相傳南唐后主李煜命徐鉉摹刻《升元帖》,因該帖在《淳化閣帖》前,遂有學者認為《升元帖》方為“帖之祖”,持此觀點者以禇伯秀[5]為代表,相關(guān)記載見于南宋周密《云煙過眼錄》:
江南李后主,嘗詔徐鉉以所藏前代墨跡、古今法帖入石,名《升元帖》,然則在《淳化》之前,當為帖之祖。[6]
禇伯秀并沒有談到《升元帖》與《淳化閣帖》的關(guān)系問題,只因兩者鐫刻時間不同,禇氏遂將鐫刻時間更早者認定為“帖之祖”。這一觀點為明代屠隆所接受,他認為《升元帖》為《淳化閣帖》之祖刻,其《考槃余事》一書載:“后主命徐鉉以所藏法帖勒石,名《升元帖》,在《淳化》前,故名祖刻?!盵7]不過,明代另一學者楊慎則不贊成禇伯秀的觀點,楊慎《墨池瑣錄》言:
南唐《升元帖》,以匱紙摹拓,李廷珪墨拂之,為絕品。匱紙者,打金箔紙也。其次即用澄心堂紙,蟬翅拂,為第二品。濃墨本為第三品也?!渡吩凇洞净纷婵讨?。隋《開皇帖》之下,然今皆不可復見矣。[8]
楊慎談到了兩個問題:其一為《升元帖》與《淳化閣帖》并無承繼關(guān)系,《淳化閣帖》有其“祖刻”,但《升元帖》比《淳化閣帖》祖刻的鐫刻時間更早;其二為《開皇帖》在《升元帖》前,惜這兩帖皆不存于世。楊慎雖然沒有直接談到“法帖之祖”的問題,但從其所言可知,因隋已有刻帖,南唐時期的《升元帖》自然不能稱為帖之祖。
清孫承澤在《閑者軒帖考》中對這個問題也有詳細的論述。更為重要的是,他回答了何為“祖石帖”這個問題:
所謂“祖石帖”者,帖幾經(jīng)翻刻而以原帖為祖石,非別有一帖在《淳化》之前而祖之也。陸友仁以李后主《升元帖》為法帖之祖,馬傳慶、陳簡齋等各襲其說,至董玄宰又以為《澄清堂帖》是祖帖,皆誤也。宋太宗當平定之后,出內(nèi)府之藏,令王著摹勒石上,以傳后世,豈有反祖亡國之帖而賜臣下乎?[9]
孫承澤從“祖石帖”的定義出發(fā),闡明《淳化閣帖》并無祖帖一說,即否定了屠隆的觀點。孫氏認為,所謂“祖石”,乃最初刻石,《淳化閣帖》固有其“祖石”,即王著最初摹勒上石那塊碑版?!洞净w帖》所依據(jù)的墨跡乃宋太宗出內(nèi)府所藏的歷代法書珍品,而非前人所刻的法帖。顯然,“祖石”乃針對同一個法帖而言,不同法帖之間并不存在何為“祖石”的說法。
值得注意的是,孫承澤在撰寫《閑者軒帖考》(成書早于《庚子銷夏記》)時,還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當時他亦承襲前人所說,言《升元帖》為《淳化閣帖》之祖:“南唐李后主出秘府珍藏刻帖四卷,每卷后刻‘升元二年三月建業(yè)文房模勒上石’。為《淳化閣帖》之祖,余見宋人翻本有賈秋壑印。”[10]這一點間接說明,直至清代,《升元帖》為《淳化閣帖》祖刻的觀點仍是較為流行的。
關(guān)于《淳化閣帖》無祖石一說,以王澍在《古今法帖考》中所記較為詳細:
前人言《蘭亭》如聚訟,竊謂《淳化》亦猶爾。觀前幅所列,言人人殊,何所可據(jù),以為定乎?歐陽公去宋初不遠,版之存亡已不可辨,何況今日仆以臆斷?竊謂太宗既出內(nèi)府所藏,命侍書王著???,更復購募前賢真跡,命集成十卷。王著識見不精,真?zhèn)文?,遽以南唐仿書?shù)十種,參錯其間,遂至玉石不分,淆訛千古昧者,乃云原本《升元》?!渡方?jīng)韓、宋、二徐鑒定,非茍然者,決不至如王侍書草率?;蚱溟g亦有采自《升元》者,見者遂目《升元》為祖本耳?!遁z耕錄》所載劉衍卿祖石之說,竊謂《淳化》本無石刻,諸公誤以初拓賜本為祖石,實則棗木本耳。所謂祖石,即《升元帖》也,帖后篆款既云:奉圣旨模勒上石,諸公因之故,亦以初拓為祖石也。歐陽公《集古錄》云:太宗購募前賢真跡,鏤板藏之。王柏《淳化帖記》亦有鏤板中禁之語。元祐中,親賢宅從禁中借版墨百本,分遺宮僚,多木橫裂紋,其為版本的然無疑矣。[11]
在王澍看來,《淳化閣帖》乃用木板所刻,根本沒有“祖石”一說,所謂《淳化閣帖》原本《升元帖》的說法并不準確。王澍認為,《升元帖》比《淳化閣帖》更嚴謹,而且鐫刻時間更早,王著在主持鐫刻《淳化閣帖》時,不僅采內(nèi)府所藏法書,也有購買前賢真跡,而所購法帖或有源自《升元帖》。一言以蔽之,《淳化閣帖》的底本并非《升元帖》。
至此,我們得知,《淳化閣帖》具有其獨立性,并非翻刻其他刻帖而成。因隋有《開皇帖》,故法帖出現(xiàn)的時間最晚當在隋朝。
以《澄清堂帖》為帖之祖的說法始于董其昌,董氏將《澄清堂帖》刻入《戲鴻堂法帖》,并跋曰:
《澄清堂》,宋人以為賀鑒手摹,南唐李氏所刻。余見五卷,皆大王書,出《淳化帖》之上,亦如賀八清真,下視王著,此間可容數(shù)等,真法帖之祖也。[12]
董其昌明確《澄清堂帖》為“法帖之祖”,后又稱其為“李后主所刻石,賀知章所摹”。董氏此說為明末清初不少學者所接受,如孫承澤在《庚子銷夏記》中言:
《澄清堂》所刻皆右軍書,計十卷。黃長睿謂為唐賀季真手摹,李后主得之刻石?!冻吻逄谩窐O其精善,遠在《淳化閣帖》之上,惜世無傳者。余僅得第一、第三、第四共三卷,然王氏書法備于是矣。是帖余付之樸兒,置天津海云閣。戊戌五月,余同內(nèi)人觀海,取此帖舟中,一日數(shù)十展。記舊所跋:李后主刻此帖后,宋太宗見而悅之,因刻《淳化帖》相敵。至于神骨風致,固非王侍書所能辨耳。[13]
巧合的是,《升元帖》與《澄清堂帖》皆為李后主命人所刻,不免讓人懷疑它們之間是否有某種聯(lián)系。清人楊賓在《大瓢偶筆》中認為《升元帖》即是《澄清堂帖》:
余鄉(xiāng)董氏《升元帖》十卷,乃南唐李后主升元二年刻,唐賀知章雙鉤王氏父子書,故又名《澄清堂帖》,蟬翅初拓,世間無第二本,載入董文敏《容臺集》?!冻吻逄锰罚逃谏?,故又名《升元帖》,非別有所謂《升元帖》也。前輩不察,往往分而為二,且誤認為《淳化》之祖,則以拓本少,世不多見故也。黃仙裳云邢子愿翻刻半部,余亦未見?!冻吻逄锰?,會稽董氏有一部,今歸張侯云翼。邢子愿有半部,重摹入石。長洲吳應(yīng)祈又摹之,有王百谷跋。余見一卷,皆大王書,不佳?;蛟疲和蹶粡]家有六卷,即邢氏原物也。祝希堯為陸漢師雙鉤十卷,今亦不知所在。[14]
漢章帝 劉炟 行書 辰宿帖 選自“懋勤殿本”《淳化閣帖》
然而,與董其昌同時的王肯堂,指董其昌此說有誤,他在《郁岡齋筆塵》卷四中談道:
余丙戌秋七月至吳江,得觀《澄清堂帖》十余卷,皆“二王”書,字畫流動,筆意宛然……聞近亦歸太倉王荊石先生。丁未秋,過先生齋中,出以見示,則已亡失大半矣。玄宰鉤數(shù)十行附《戲鴻堂帖》末,無復筆意,后跋以為賀鑒手摹南唐李氏所刻。按《東觀余論》云:世傳《十七帖》別本,蓋南唐后主李煜得唐賀知章臨寫本,勒石置澄心堂者,而本朝侍書王著又將勒石,勢殊疏拙。蓋玄宰誤以《十七帖》為此帖,又誤以澄心堂為澄清堂也。李后主嘗詔徐鉉以所藏古今法帖入之石,名《升元帖》,是又在《閣帖》之先矣。昨晤汪仲嘉,謂《淳化帖》即翻刻《升元帖》,不知何據(jù)。當又是誤以《十七》為《升元》爾,博洽之難如此。[15]
王肯堂指出,董其昌誤以“澄心堂”為“澄清堂”,又誤以《十七帖》別本為《澄清堂帖》,以致得出《澄清堂帖》為南唐李氏所刻的謬論。翁方綱曾跋《澄清堂殘?zhí)?,考證《澄清堂帖》的鐫刻時間:
今就退谷藏本驗之,卷前第一行題曰“《澄清堂帖》卷一”,次行題曰“王右軍”,下注云“甲一”,又次一行題曰“王右軍帖卷一”。據(jù)此標題文法、字法,頗與南宋坊賈刻書體勢相埒。又以宋拓《大觀帖》《汝帖》相較,不惟遠遜《大觀》,且有較今所行肅府本尚不及者。然其體原則別有所出,非以《淳化》《大觀》諸帖摹出者。蓋南宋末年,《淳化》《大觀》真本已亡,坊間書賈取官私雜帖內(nèi)右軍有名之跡,匯次上石,排輯卷數(shù),貌為古刻耳。是“澄清堂”者,直南宋賣書鋪坊之名,非南唐所刻明矣。[16]
《澄清堂帖》在宋人書籍中不見記載,更重要的是宋拓本中的“桓”“慎”字缺末筆,明顯為避宋欽宗(趙桓)與宋孝宗(趙昚)之諱,這種現(xiàn)象不可能發(fā)生在南唐。翁方綱從《澄清堂帖》的文法、字法與南宋時期坊賈刻書體勢相埒的角度論證此帖為南宋時物,這一點是值得相信的。同時,這也說明《澄清堂帖》比《淳化閣帖》的鐫刻時間更晚,毋庸說《升元帖》與《澄清堂帖》是同為一帖了。[17]
李后主乃南唐最后一位君主,是南唐元宗(中主)李璟第六子,生活于公元937—978年間,“升元”(937—943)則是南唐烈祖李昪的年號,這一點說明:其一,相傳刻于升元年間的《升元帖》,此時的李煜才是幼童,《升元帖》不可能由他主持鐫刻;其二,《升元帖》并非刻于升元二年(938),僅是李煜借用前代君主年號而已。萬斯同在《群書疑辨》卷九《記〈淳化閣帖〉原始》即提出這樣的疑問:
陶九成《輟耕錄》辨祖石刻言:劉跂《暇日記》云:“馮傳慶說此帖本南唐保大年摹石,題云‘保大七年倉曹參軍王文炳摹勒,校對無差’。國朝下江南,得此石,太宗命將秘館所有增作十卷,為板本,而石本后以火斷缺?!薄朵洝酚盅裕簠强り懹讶试疲骸皣L觀褚伯秀所記,后主命徐鉉以所藏古今法帖入石,名《升元帖》。此則在《淳化》之前,當為法帖之祖?!庇拗^石刻始于南唐,其說誠然。但馮氏謂刻于保大七年,褚氏乃謂刻于后主時,名《升元帖》,此則可疑。
考“升元”乃烈祖年號,“保大”則元宗年號,帖若為后主所刻,豈有追用先祖年號之理?褚氏所云,殊為謬妄,而陸氏、陶氏皆不能辨,何也?愚意:烈祖不善書,必非升元時所刻。元宗善書,而保大七年正其全盛之世,宜乎有此雅舉,斷以馮氏之言為正。[18]
萬斯同所言“石刻始于南唐”,這一點實不準確,上文已有詳細論述?!吧睍r期,作為幼童的李煜當不可能主持鐫刻《升元帖》一事。萬斯同認為陶宗儀、陸友仁等不可能沒有察覺到這個問題,那為何歷代不少學者仍持李后主刻《升元帖》一說呢?在萬斯同看來,他贊同馮傳慶所言《升元帖》乃刻于保大七年(949)的說法,理由是烈祖不善書,而元宗善書。然而,以皇帝是否善書作為判斷《升元帖》鐫刻時間的依據(jù),此說純乃萬斯同的個人猜測,甚為牽強。假設(shè)《升元帖》真為李煜主持鐫刻,理由只能是李煜用其祖父烈祖的年號,這種可能性也是存在的。李煜曾造澄心堂紙,而“澄心堂”正是其烈祖的堂名,陳師道《后山談叢》卷二載:“澄心堂,南唐烈祖節(jié)度金陵之燕居也?!盵19]澄心堂紙乃李煜所造,這點亦為后人所接受,北宋歐陽修《六一詩話》言:“余家嘗得南唐后主澄心堂紙,曼卿為余以此紙書其《籌筆驛》詩。”[20]元代費著撰《箋紙譜》亦言:“澄心堂紙,取李氏澄心堂樣制也,蓋表光之所輕脆而精絕者?!盵21]近人林志鈞先生在《帖考》一書中即認為《升元帖》為李煜所刻而用其祖父的年號:
南唐元宗保大十五年以后,改元不及半載,即去帝號,奉周正朔,稱顯德五年。后主嗣位,用宋年號。其刻帖,用烈祖建國紀元,誠感慨系之矣!論者忽于此,以帖為后主所刻,乃用升元年號為疑。后主自無年號可用,哀之可耳,又胡疑耶![22]
《帖考》一書還提到,《保大帖》乃元宗所刻當有其事,但此帖已不傳。結(jié)合李煜曾經(jīng)用其祖父的堂名來命名“澄心堂紙”這個先例,南唐去帝號后,李煜用其祖父年號作為紀年是一個可以接受的說法。
歷來有關(guān)“法帖之祖”的說法,眾說紛紜。流傳最廣的《淳化閣帖》并非“法帖之祖”,如鐫刻于南唐時的《升元帖》即在《淳化閣帖》前,而《淳化閣帖》具有其獨立性,非翻刻其他刻帖而成?!冻吻逄锰穭t為南宋時物,亦非“法帖之祖”。在前人書籍中,這幾部法帖時被稱為“法帖之祖”,然均有誤。由于隋唐時期即有刻帖傳世,這說明法帖出現(xiàn)的時間當不晚于隋朝,至于“法帖之祖”究竟是何帖,因缺乏足夠證據(jù),目前尚未有定論。
注釋:
[1]梁達濤.王世貞《古今法書苑》研究(附錄三)[D].廣州:暨南大學,2019:260—273.
[2]曹士冕.法帖譜系[M].北京:中華書局,1985:1.
[3]張彥遠.法書要錄[G]//四部叢刊·四編:子部106.北京:中國書店,2016:40.
[4]仲威.《十七帖》考略[J].圖書館學情報學青年文叢:第1輯.上海:上海科學技術(shù)文獻出版社,2001:125—132.
[5]禇伯秀,字雪巘,南宋咸淳年間錢塘人,杭州天慶觀道士。
[6]周密.云煙過眼錄[M].北京:中華書局,1985:63.
[7]屠?。紭動嗍耓G]//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第118冊.濟南:齊魯書社,1995:183.
[8]崔爾平.明清書論集·上[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11:71.
[9]白云波,古玉清.中國藝術(shù)文獻叢刊[M].杭州:浙江人民美術(shù)出版社,2012:89.
[10]白云波,古玉清.中國藝術(shù)文獻叢刊[M].杭州:浙江人民美術(shù)出版社,2012:251.
[11]王澍.古今法帖考[G]//文津閣四庫全書:275冊.北京:商務(wù)印書館,2005:473.
[12]董其昌.容臺別集[G]//四庫禁毀書叢刊:第32冊.北京:北京出版社,1997:487.
[13]孫承澤,撰.白云波,古玉清,點校.中國藝術(shù)文獻叢刊·庚子銷夏記[M].杭州:浙江人民美術(shù)出版社,2012:99.
[14]楊賓.大瓢偶筆[M].杭州:浙江人民美術(shù)出版社,2012:138—140.
[15]王肯堂.郁岡齋筆塵[G]//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107冊.濟南:齊魯書社,1995:734.
[16]翁方綱.復初齋文集[G]//續(xù)修四庫全書:1455.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624.
[17]關(guān)于《澄清堂帖》的討論,是一個熱點話題,學界有不少專門研究的書籍、文章,如林志鈞《帖考》(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第3—7頁),啟功《〈蘭亭〉的迷信應(yīng)該破除》(《文物》,1965年,第10期),容庚《澄清堂帖考》(曾憲通編選《容庚選集》,天津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87—305頁),蔣文光《宋拓〈澄清堂帖〉卷十一考略》(《中國歷史博物館館刊》,1981年,總第3期),本文則著重從“法帖之祖”的角度對此進行簡要論述。
[18]萬斯同.群書疑辨[G]//續(xù)修四庫全書:1145.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596.
[19]陳師道.后山談叢[M].北京:中華書局,1985:12.
[20]歐陽修.六一詩話[G]//文津閣四庫全書:第494冊.北京:商務(wù)印書館,2005:417.
[21]費著.箋紙譜[G]//四庫提要著錄叢書:史部252.北京:北京出版社,2012:251.
[22]林志鈞.帖考[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