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再次手術行主動脈全弓置換的臨床分析

2022-07-13 09:48:28王賀孫揚永趙立波彭建輝韓慶奇徐志云
國際心血管病雜志 2022年3期
關鍵詞:主動脈瓣夾層主動脈

王賀 孫揚永 趙立波 彭建輝 韓慶奇 徐志云

心臟術后再次行全弓置換操作復雜,既往報道術后30 d 死亡率為9%,估計5 年生存率為(74.9±0.6)%[1],復發(fā)需再手術的年輕患者、馬凡綜合征、第一次手術沒有完全切除撕裂組織、主動脈瓣反流等因素都是再次行全弓置換手術的獨立危險因素[2]。本研究分析了需要再次行全弓置換的24 例患者數據,報道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收集2010 年1 月至2020 年1 月海軍軍醫(yī)大學長海醫(yī)院全部行再次全弓置換手術的患者資料,排除半弓置換,共計24 例。其中男性21 例,女性3 例,年齡31~73 歲,平均(50.6±12.3)歲,伴高血壓病史17 例,馬凡綜合征7 例,紐約心臟病協會(NYHA)心功能分級Ⅲ級以上7 例,術前肝腎功能不全5 例。24 例患者中,既往行Bentall+降主動脈支架植入術13 例,Bentall+半弓置換+降主動脈支架植入術5 例,單純主動脈瓣置換術(AVR)4 例,升主+半弓置換+降主動脈支架植入術1 例,單純升主動脈置換術1 例;兩次手術間隔時間為1~215 個月,中位時間為56 個月,其中急診手術(入院24 h 內)5 例。

1.2 治療方法

術前全部患者行全主動脈或胸主動脈增強造影,明確內膜破口位置及數量,確定為Stanford A 型夾層,同時明確有無動脈導管未閉、永存左上腔靜脈、肺靜脈異位引流等。

在完成麻醉等術前準備后,先經股動脈建立動脈插管,目的是避免開胸過程中發(fā)生大出血等意外事件,尤其是二次心臟手術患者,其心包粘連嚴重,在這一過程中更容易出現意外。經上下腔或者股靜脈插入靜脈引流管,待肝素化達到>480 s 后,開始轉機。三分支套帶備阻斷,阻斷升主動脈后剪開根部,左右冠狀動脈(冠脈)開口直接灌注Del-Nido冷停跳液[既往行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CABG)患者可通過拆除原冠脈橋灌注],停跳后肺靜脈插管行心內減壓,外敷冰泥。既往單純行AVR 的患者保留原主動脈瓣,將人工血管連續(xù)縫合于人工主動脈瓣瓣環(huán)。冠脈口撕裂的患者,放棄原位冠脈移植,取大隱靜脈近心端吻合于四分叉人工血管第一支,遠端吻合于左或右冠脈,冠脈開口處以4-0 丙烯線縫合封閉;既往Bentall 手術患者保存根部人造血管,與四分叉人造血管行端端吻合。逐漸降溫,阻斷左鎖骨下及左頸總動脈,經無名動脈進入右腋下動脈持續(xù)順行低流量腦灌注。延長切口至弓部,剪除弓部主體及支架近端膜結構,另取新的長度直徑適宜的象鼻支架置入原支架腔內,以4-0 丙烯線襯毛氈條連續(xù)縫合,將人造血管遠端與主動脈遠端及支架作端端吻合。開放股動脈恢復灌注,停止心內吸引,穿刺針排氣,逐漸復溫復跳,以5-0 丙烯線首先吻合左鎖骨下及左頸總動脈,最后將無名動脈與人造血管分支吻合,逐漸停止體外循環(huán),魚精蛋白中和肝素,徹底止血。

術后返回重癥監(jiān)護病房(ICU)繼續(xù)支持治療,監(jiān)測循環(huán)狀況,根據病情予以透析、主動脈內球囊反搏(IABP)、體外膜肺氧合(ECMO)等輔助治療。

1.3 統計學分析

使用SPSS 23.0 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計數資料用頻數表示。

2 結果

再次手術方式中升主+全弓置換+降主動脈支架植入術16 例,占66.7%,體外循環(huán)總時長100~253 min,平均(156.9±36.6)min;升主動脈阻斷時長46~155 min,平均(80.5±31.2)min;停循環(huán)時長13~40 min,平均(28.3±8.5)min;灌注流量0.25~1.90 L/min,平均(0.74±0.29) L/min;停循環(huán)最低 咽溫24.0~28.0 ℃,平均(25.7±0.93)℃,最低肛溫24.5~30.9 ℃,平均(27.6±1.50)℃。無術中死亡,術后二次開胸止血2 例,術后并發(fā)癥以肝腎功能損傷為主,早期死亡(術后30 d 內) 4 例。存活病例術后平均隨訪43 個月,術后1、3、5 年累計死亡人數分別為2、5 和8 例,生存率為90.0%、75.0%、60.0%,患者手術情況及并發(fā)癥,見表1。

表1 患者手術情況及并發(fā)癥

3 討論

主動脈夾層在初次修復后可能還需要1 次或多次手術,既往報道的A 型夾層總體再手術率為8.7%[3],但是馬凡綜合征再手術率高達38.3%[4],在本研究的24 例患者中,馬凡綜合征有7 例。覆膜支架并不能阻止主動脈繼續(xù)擴張瘤變,一般不推薦腔內治療,外科手術是首選治療方式[5],但是馬凡綜合征患者行人工血管置換術后,遠端主動脈壁血壓增加張力增大,會增加再手術的風險[6]。

主動脈瓣手術后約0.6%患者術后繼發(fā)主動脈夾層,而夾層患者中9%既往行主動脈瓣手術,脆弱的主動脈壁、主動脈瓣反流是夾層形成的高危因素[7]。主動脈瓣置換術后夾層再手術風險尚可以接受,再手術死亡率較初次手術并沒有明顯增加[8]。

既往文獻報道,再發(fā)夾層前后兩次手術間隔時間通常為5~6 年[3,9],這與本研究結果相近。主動脈再次手術的概率低,并且隨訪時間長,關于再次全弓置換的報道很少,相關臨床數據相對缺乏。我們總結了本中心近10 年再次全弓置換的相關經驗,為臨床救治該類患者作參考。

Stanford A 型夾層多采取外科手術治療,手術方式有單純的升主動脈置換、Bentall、半弓或全弓置換、象鼻支架植入等[10]。再次開放手術面臨著組織粘連、游離困難、出血難以控制等問題,部分高齡、合并嚴重基礎疾病的患者難以耐受開放手術[11],對于需要緊急救治或對開放手術有絕對禁忌的患者,胸主動脈腔內修復術(TEVAR)可以作為一種替代治療手段。腔內修復可以封堵夾層近端破口,有利于假腔血栓化,對術后血管重構優(yōu)勢明顯,降主動脈內采用象鼻支架植入有很好的效果,生存率可達90%以上[12-13],但TEVAR 并不能作為常規(guī)治療方式,應優(yōu)先選擇開放手術[14]。孫氏手術治療Bentall 術后合并Stanford A 型夾層累及主動脈弓的病變,是一種安全、有效、可持久的手術策略,手術的死亡率及相關并發(fā)癥發(fā)生率較低,結果良好,尤其適合馬凡綜合征患者[15-16]。

為安全起見,術中的動靜脈插管選擇以股動靜脈為主,心內吸引位置常規(guī)為右上肺靜脈,腦灌注血管采用腋動脈。考慮腋動脈較少受夾層累及,暴露快,且避免了左頸總及左鎖骨下動脈插管時斑塊脫落致腦栓塞風險,腦灌注壓力保持在50~70 mmHg 為宜。在早期死亡患者中,1 例患者體外循環(huán)253 min,升主阻斷155 min,停循環(huán)40 min,死于嚴重肝腎功能衰竭;1 例患者體外循環(huán)152 min,升主阻斷63 min,停循環(huán)22 min,死于心功能衰竭,提示應縮短體外循環(huán)時間,還要注意心肌保護,確保灌注效果。

再發(fā)夾層的二次術前死亡率是3.2%[17],明顯低于初次原發(fā)主動脈夾層的16.1%,這可能與初次手術后的廣泛粘連,夾層破裂和心包填塞發(fā)生率較低有關。然而,主動脈術后發(fā)生夾層患者的手術死亡率很高,約為31%[18-19]。Davies 等[20]報道27 例心臟術后再次主動脈弓置換的30 d 死亡率為22.2%。本研究病例無術中死亡,術后30 d 內死亡4 例,死亡率為16.7%,1 例死于心功能衰竭,2 例死于肝腎功能衰竭,1 例死于感染性休克。遠期預后方面,國外研究報道首次主動脈全弓置換的5 年生存率為89.6%[21],二次手術的1、3 和5 年生存率分別為85%、78%和68%[22],本研究結果為90.0%、75.0%、60.0%。以上的生存率數據存在不同程度的差異,可能與病例的納入標準不同、樣本數量不同或者計算方法不同有關[23-25],但是在術后并發(fā)癥方面,本研究數據與既往報道未見明顯差異[20],術后肝功能損傷5 例(20.8%),腎功能損傷6 例(25.0%),肺部真菌感染1 例(4.2%)。

總結本中心的經驗有以下幾點。(1)在第一次手術中,盡可能擴大范圍,但不能盲目,目的是保證完全清除受累的組織,尤其是主動脈根部的夾層,處理主動脈瓣時要在瓣環(huán)位置縫線,因為這些損傷都可能導致再發(fā)夾層。(2)對于馬凡綜合征患者,尤其年輕患者,推薦采取一期孫氏手術[26],為了盡可能減少二次手術的概率,出院后要嚴格隨訪。(3)不論是AVR 或者Bentall 術后,孫氏手術都是處理再發(fā)夾層的首選方案,保留人工主動脈瓣及降主動脈內支架對于遠期預后有益。(4)先通過股動脈插管建立好體外循環(huán)通路,避免開胸剝離過程出現意外。(5)腦保護方式采取腋動脈(無名動脈)單側順行腦灌注,主要考慮到逆行灌注不符合生理,不易控制灌注壓力,且回流血影響手術視野。(6)二次手術創(chuàng)面廣泛,術中將吻合口用原主動脈外膜包裹并引流至右心房,可減少止血時間,防止術后感染[27]。(7)術后如果發(fā)現腎功能受損,要盡早采用連續(xù)腎臟替代支持治療。

心臟術后再次全弓置換是一種操作復雜、風險很高的手術,需要嚴謹的術前評估、完善的術前準備、熟練的操作技巧,術后總體生存率仍有待于進一步提高。

猜你喜歡
主動脈瓣夾層主動脈
22例先天性心臟病術后主動脈瓣下狹窄的再次手術
自發(fā)性冠狀動脈螺旋夾層1例
保留二葉主動脈瓣的升主動脈置換術療效分析
Stanford A型主動脈夾層手術中主動脈假腔插管的應用
主動脈瓣環(huán)擴大聯合環(huán)上型生物瓣膜替換治療老年小瓣環(huán)主動脈瓣狹窄的近中期結果
MRVE夾層梁隨機振動的最優(yōu)跳變參數控制
護理干預預防主動脈夾層介入治療術后并發(fā)癥
實時三維超聲心動圖評價主動脈瓣病變的研究進展
胸腹主動脈置換術后感染并發(fā)癥救治一例
MSCTA與DSA在主動脈夾層診斷中的臨床比較
舒兰市| 定襄县| 庆元县| 宁波市| 义乌市| 伽师县| 南雄市| 娱乐| 武汉市| 深水埗区| 玉林市| 天峻县| 定州市| 句容市| 平邑县| 陆川县| 嘉义市| 卢龙县| 彩票| 玉屏| 兴安县| 托克托县| 疏勒县| 九寨沟县| 瑞昌市| 浙江省| 西昌市| 萝北县| 永靖县| 临沂市| 富民县| 黑山县| 仙桃市| 新河县| 栾川县| 炉霍县| 石台县| 札达县| 云南省| 海南省| 广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