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也燀考

2022-07-12 04:47李勤璞
西部蒙古論壇 2022年2期
關(guān)鍵詞:白塔寺主子白塔

李勤璞

(浙江師范大學(xué) 邊疆研究院 金華 321004)

[內(nèi)容提要]蒙古語里表示主子、君主的詞是“ejen”,元明時(shí)代進(jìn)入漢語,音寫為“額氈”“額鎮(zhèn)”。明代涼州白塔寺重修白塔樹立漢藏二體石碑,碑文中“ejen”借入藏語,記音作“e cen”,再由藏語借入漢文,寫作“也燀”;明代藏文書另有一個(gè)寫法“e chen”。元明時(shí)代藏文中,稱呼對(duì)象是蒙古人的時(shí)候用蒙古語“e cen”“e chen”,稱呼烏思藏人則用藏語舊有的“mngav bdag”(主子,所有者)等詞語。白塔寺藏文碑用“e cen”稱呼蒙古闊端,表示其個(gè)人身份和那時(shí)主仆制的社會(huì)結(jié)構(gòu),更展現(xiàn)藏蒙二者之間文化同化(語言)與族群分異(蒙古對(duì)色目)的政治社會(huì)狀態(tài)。

河西走廊文化深厚而且多樣,從傳說時(shí)代起,持久深入影響古代中國文教與政治制度的內(nèi)涵和天下地理想象。甘肅武威的白塔寺(藏文名pēthāzi,shar sprulpa sde)歷史悠久,幾經(jīng)廢興,在政治文教與交通上起重要作用的佛教寺院。(1)李勤璞:《西藏的佛國境界:盛京四郊喇嘛寺塔的敕建》,《美術(shù)學(xué)報(bào)》2012年第2期,第41~43頁。明宣德五年(1430年),陜西行都司(衙署在莊浪)涼州衛(wèi)城(藏文lang gruvumkhar,lang cumkhar,蒙古文langjung,?ilang,今甘肅武威)東南方四十里的這座白塔寺,因修竣白塔,樹立漢文與藏文合璧《重修涼州白塔志》石碑(藏文題lang cu lamchod rten kar po gsar du bcos pavikar chags),根據(jù)歷史事實(shí)判斷,碑文寫到了窩闊臺(tái)汗十二年(南宋嘉熙四年,1240年)闊端(火端,k?d?n,k?den,1205年—1251年)招請(qǐng)薩思迦叔侄三人至西涼府的事,相應(yīng)地提到闊端的名字:

藏文“rgyal-bu”,意即“王子”“皇子”,漢文碑所書“火端”的身份“王”;“火端”“ko dan”就是時(shí)人“闊端”。至于“也燀”,顯然跟“e cen()”對(duì)應(yīng),筆者最初注意這個(gè)詞,是20多年前閱讀宿白先生的論文《武威蒙元時(shí)期的藏傳佛教遺跡》,其中援引了漢文碑文。石碑發(fā)掘出土以來,可以讀到藏文碑文,考證文章已經(jīng)不少;(2)目前研究或考釋此碑的論文有很多:宿白:《武威蒙元時(shí)期的藏傳佛教遺跡》(1992年),收入《藏傳佛教寺院考古》,文物出版社,1996年,第264~274頁;喬高才讓:《重修涼州白塔志碑文考略》,《中國藏學(xué)》,1993年第4期,第144~150頁;樊保良、水天長(zhǎng)主編:《闊端與薩班涼州會(huì)談》,甘肅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76頁;魏文斌、李明華:《武威白塔寺調(diào)查與研究》,《敦煌研究》1999年第2期,第101~113頁;魏文斌、李明華、王輝、李裕群、劉瑞:《甘肅武威市白塔寺遺址1999年的發(fā)掘》,《考古》2003年第6期,第52~69頁;周飛飛《明〈重修涼州白塔志〉考述》,收入李麗、段小強(qiáng)主編:《敦煌學(xué)·絲綢之路考古研究——杜斗城教授榮退紀(jì)念文集》,甘肅教育出版社,2016年,第564~572頁。周飛飛對(duì)漢文碑考證得很細(xì)。以下系藏文論文:恰嘎·旦正:《重修涼州白塔志碑考》,《青海民族大學(xué)學(xué)報(bào)》(藏文版),2007年第1期,第13~19頁;才航多杰、甘措:《重修涼州白塔志的漢藏碑文考析》,《西藏大學(xué)學(xué)報(bào)》(藏文版)2010年第2期,第45~50頁。最近關(guān)于闊端與薩思迦班智達(dá)所謂“涼州會(huì)談”的論文更多,(3)《中國藏學(xué)》2017年第4期“涼州會(huì)談”專欄,一共6篇論文。此前此后西北各地一直有這類文章發(fā)表。但對(duì)出現(xiàn)于其文中的“也燀”和“e cen”,至今藏漢論文作者均忽略,不做解釋;雖有日文論文指出了“e cen”的語源,(4)伴真一朗:〈明初における対モンゴル政策と河西におけるサキャ·パンディタのチョルテン再建——漢文·チベット文対訳碑刻,宣徳5年(1430)「重修涼州白塔志」の歴史的背景——〉,《アジア·アフリカ言語文化研究》84(2012),第46頁,注釋74。此文藏文錄文不論,漢文碑文錄文錯(cuò)字很多。但未做細(xì)究與論證,沒有指出這個(gè)詞所包含的社會(huì)政治語義,而且國內(nèi)研究者未見稱引。從碑文上下文看,它顯然屬于音譯詞,是“闊端”的頭銜或身份。本稿對(duì)這一詞做一番考校,加深元明時(shí)期西藏蒙古社會(huì)語言和權(quán)力結(jié)構(gòu)(5)藤島範(fàn)孝:〈河西走廊における地名の変遷——武威(涼州)と永昌(番和)について——〉,《北海道駒沢大學(xué)研究紀(jì)要》21(1986),第19~63頁;藤田高夫:〈中國西北における中國支配と中國文化——河西地方の場(chǎng)合——〉,《東アジア文化交渉研究》2(2009),第181~186頁。的理解。

《重修涼州白塔志》漢文碑文系豎行,全文十五列文字(阿拉伯?dāng)?shù)字表示列次——引者添),按原格式抄錄,并加標(biāo)點(diǎn):(6)根據(jù)碑文拓片照片過錄,漢文拓片比較清楚。魏文斌、李明華、王輝、李裕群、劉瑞:《甘肅武威市白塔寺遺址1999年的發(fā)掘》,第64頁。喬高才讓以下作者在文字標(biāo)點(diǎn)上多有錯(cuò)漏,例如“原其本,乃前元也燀火端王重修”,喬氏誤作“原其本乃前元也,燀火端生重修”,因引起該作者誤解,也就無法跟藏文碑文語義照應(yīng)(第147頁)。伴真一朗錄文錯(cuò)字更多,“也燀”一再誤作“也禪”,“撒失加”一再誤作“撤失加”,等等。西僧妙善通慧國師瑣南監(jiān)參的行事,已有根據(jù)漢文滿文(譯文)史料的考究:張?zhí)J丁、李勤璞《西寧普法寺小考》,《中國歷史博物館館刊》26(1996年),第57~61頁。參看上舉周飛飛的新研究。

其中第三列語片“乃前元也燀火端王……”之語,所對(duì)應(yīng)藏文石碑文中的在第四行至第五行:

“de nashor rgyalpovidus,rgyalbu e cen ko tan kyis(7)藏文碑文系根據(jù)拓片,并參考喬高才讓的錄文。拓片:魏文斌、李明華、王輝、李裕群、劉瑞:《甘肅武威市白塔寺遺址1999年的發(fā)掘》,第65頁。喬高才讓:《〈重修涼州白塔志〉碑文考略》,《中國藏學(xué)》1993年第4期,第145~146頁。行次是依照喬高才讓的算法,但碑文正文之上方還有三行,各一個(gè)字,系經(jīng)咒“唵啊吽”:om ah hūm?!?/p>

那 從蒙古 皇帝之 時(shí) 皇子 也燀 闊端 以,因(主格助詞)

自那蒙古皇帝的時(shí)候,皇子e cen火端……

漢藏二體對(duì)照,前元指明朝(dayiming ulus)前一個(gè)朝代元朝(dai?n kemeküyekemongγolulus,(8)Francis Woodman Cleaves,"The Sino-Mongolian Inscription of 1338 in Memory of Jigüntei,"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Vol.14,No.1/2(Jun.,1951),p.53.渡部洋等:〈漢文·モンゴル文対訳「達(dá)魯花赤竹君之碑」(1338年)訳注稿〉,《真宗総合研究所研究紀(jì)要》29(2010),第113頁。See Francis Woodman Cleaves,"The Sino-Mongolian Inscription of 1362 in Memory of Prince Hindu,"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Vol.12,No.1·2(Jun.,1949),pp.17,62.1206年—1368年),亦即藏文碑中寫的“蒙古皇帝的時(shí)候”;“火端王”對(duì)應(yīng)藏文“rgyalbu ko tan”。至于“也燀”與“e cen”,既不是漢語詞匯也不是藏語詞匯,因而在碑文中語義不明,周飛飛稱“也燀火端王”就是闊端,(9)周飛飛:《明〈重修涼州白塔志〉考述》,第565頁。幾位藏文論文的作者也沒有言及,僅喬高才讓翻譯藏文碑文時(shí)音寫作“愛金”(10)“蒙古王時(shí),皇子愛金闊端……”。喬高才讓:《重修涼州白塔志碑文考略》,《中國藏學(xué)》1993年第4期,第146頁。。

元明二代漢語的語音極相近,“也”字在《蒙古字韻》里用八思巴文字記音為(“je[jε]”上聲)。(11)照那斯圖、楊耐思:《蒙古字韻校本》,民族出版社,1987年,第141頁。按在性質(zhì)上,《蒙古字韻》并非蒙古語詞典,是元朝至元六年至十二年(1269年—1275年)編成、標(biāo)注八思巴字的漢語韻書《新刊韻略》。寧忌?。骸吨刈x〈中原音韻〉》,《經(jīng)學(xué)文獻(xiàn)研究集刊》第12輯,上海書店,2014年,第171頁。方括號(hào)內(nèi)是國際音標(biāo)記音,取自柯蔚南:W.South Coblin,AHandbook of’Phags-pa Chinese(Honolulu: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2007),p.175.這里漢文的“也”對(duì)應(yīng)藏文譯音“e cen”的“e”,“燀”字對(duì)應(yīng)藏文碑的“cen”字。元代《蒙古字韻》中的“燀”有三個(gè)讀音:

那么,這是什么詞呢?從字音和當(dāng)時(shí)社會(huì)狀況看,應(yīng)該是蒙古語的“ejen”,意思是“主人”。先看藏文里的“e cen”。上舉元朝漢蒙二體《西寧王忻都公神道碑》(1362年)蒙古文碑文有:

k?den ejen(主人闊端),qaγan ejen manu(我們的〔成吉思〕汗主),delekeiyin ejen?inggisqaγan(14)FrancisWoodman Cleaves,"The Sino-Mongolian Inscription of 1362 in Memory of Prince Hindu,"pp.66,67,79,119-120.Dobu,Uyiγurjin mongγolüsügün durasqaltu bi?igüd(Begejing:ündüsüdenükeblelün qoriy-a,1983),qaγudasu 378,384.按《西寧王忻都公神道碑》的漢文碑文,收入張維《隴右金石錄》(蘭州:甘肅省文獻(xiàn)征集委員會(huì),1943年)元代部分。參看蒙古文著作:Tulγaγuri(王鼎柱),Indu ong un küsiy-e yin mongγol bi?igün sudulul(Qayilar:?b?r mongγol un soyol un keblelün qoriy-a,1992),qaγudasu 433-435.蒙古語tulγaγur,tulγaγuri,支柱,棟梁。(天下之主成吉思汗)。

這其中的“k?den ejen”是直接稱呼“闊端”為“主人”的前代事例,不過“ejen”(主子)一字在人名字之后,與藏文“e cen ko tan”詞序顛倒,這是蒙藏句法不同使然,語意相同。由此可知,藏語詞匯“e cen”是來自蒙古語詞匯“ejen”。

比較語音,漢文碑文“也燀”借自藏語“e cen”,是白塔重修立碑的時(shí)候,臨時(shí)從藏語碑文音寫過來的一個(gè)詞。蒙古語“ejen”這個(gè)詞,明代漢語記為“額氈”“額鎮(zhèn)”,系直接音寫自蒙古語的詞匯?!对厥贰酚袔滋帲?,“額氈”(主,ejen)(第149節(jié)和205節(jié)),“額氈”(主人,ejen)(第8節(jié)、53節(jié)、121節(jié)和281節(jié)),“額者惕”(主每,ejed)(第9節(jié)和272節(jié))(15)栗林均:《『元朝秘史』傍訳漢語索引》(仙臺(tái):東北大學(xué)東北アジア研究センター,2012),第552頁。“主每”意即“主子們”,“每”是名詞復(fù)數(shù)標(biāo)記。等,都屬此種情況,還有《華夷譯語》人物門中的:“ejen,主,額氈”(16)《華夷譯語》,收入《北京圖書館古籍善本叢刊》第六冊(cè)經(jīng)部,書目文獻(xiàn)出版社影印,第29頁。明代藏語里,《西番譯語》(商務(wù)印書館影印龍威秘書本,1936年,第13頁)人物門:(字)bdag-po,(字義)主,(字音)卜達(dá)播。?!兜菈鼐俊纷g語、人物門,以及《北虜考》人物門中的:“主人,額鎮(zhèn)”。(17)Manduqu,Mongγol i ioi tolibi?ig(ündüsüdenüheblelün qoriy-a,1995),qaγudasu 311,630.

《重修涼州白塔志》漢藏碑文,內(nèi)容總體一致,堪稱合璧碑文。一些細(xì)節(jié)完全一致,例如,“西僧”對(duì)應(yīng)“bod kyiban dhe”(西藏的班第),“千百載后”對(duì)應(yīng)“dus phyis(后世)。(18)伴真一郎把漢文碑的“西僧”誤解為“自西方來漢地的僧侶”,把“千百載后”誤解為“1100年之后”,顯然是未對(duì)照相應(yīng)的藏文碑中措辭。見其〈明初における対モンゴル政策と河西におけるサキャ·パンディタのチョルテン再建——漢文·チベット文対訳碑刻,宣徳5年(1430)「重修涼州白塔志」の歴史的背景——〉,第43頁。藏文碑文增加了一些內(nèi)容,像正文第三行至第四行的sngar rgyavi rgyal po gang gi ring la bzhengs,mishes pavisde rnying pa,de nas minyag gi ring la yang gsos,亦即“一處不知道往昔中國皇帝什么時(shí)代修建的古寺,那以后西夏的時(shí)代又修過”;第八行再寫到薩班靈骨塔是帝師八思巴修建的,補(bǔ)充了漢文碑文的簡(jiǎn)潔敘述。漢文碑文的差異,令人對(duì)碑文草擬過程中漢藏二者如何合作產(chǎn)生遐想,而“也燀”詞在漢文碑中顯得突兀。

查檢藏文書籍,元朝當(dāng)代寫成的藏文史書《紅史》(deb ther dmar po,1363年)對(duì)“闊端”沒有“ejen”這樣的說法,直稱其名“go dan”,或稱之為“rgyalbu go dan”(19)Mchan vgrel vgod mkhan Dung dkar bLo bzang vphrin las(1927-1997),rtsom pa po Tsal pa Kun dgav rdo rje,Deb ther dmar po(Pe cin:Mi rigs dpe skrun khang,1981),shog grangs 29,47.(闊端王子),但是到明代,《漢藏史集》(rGya bod yig tshang chen mo,1434年)等書提及闊端等人的名字,其中對(duì)闊端的稱呼值得注意:

“echen ga(go)dan”(ejen闊端)

“go dan”(闊端)

“hor rgyalpo echen go dan”(蒙古皇帝、主子闊端)

“horgyi rgyalpo echen go ston”(蒙古之皇帝、主子闊端)

“rgyalpo go dan”(皇帝闊端)

“e chen go dan”(ejen闊端)

“hor rgyalpoechen go don”(20)dPal vbyor bsang po,rGya bod yig tshang chen mo(Khren tu:Si khrun mi rigs dpe skrun khang,1985),shog grangs 256,257,266,323,330,351,357.(蒙古〔之〕皇帝、主子闊端)

《漢藏史集》對(duì)于蒙古語“ejen”的音寫是“e chen()”。句法上,白塔寺藏文碑文的“rgyal-buecenko tan”與《漢藏史集》中上舉句式除了第二條以外其余完全一樣。藏文《漢藏史集》成書,一般認(rèn)為在明宣德九年(1434年),而白塔寺白塔重修碑文寫成于宣德五年(1430年),時(shí)間極近,地點(diǎn)則一在烏思藏,一在河西著名的通衢,兩者相距遙遠(yuǎn)。句法遣辭一致,表明合璧碑文中藏文一體經(jīng)過了深通西藏語、佛教史與河西地區(qū)掌故的人的修訂甚至重新譯寫,具有西藏語言文化的背景,是一位博學(xué)的西僧(bod kyiban dhe),因而藏文碑文詳細(xì)而具體,傳達(dá)很多在漢文碑文中沒有甚至中原地區(qū)也沒有記錄的信息,就是說,“rgyalbuecenko tan”淵源有自,是西藏腹里地區(qū)的看法。

過了二百年,到明末期,藏文《薩迦世系譜》(1629年)記述蒙古汗國時(shí)代闊端派專人送給薩班的徵取命令(“vjav-sa”,法度。借自蒙古語“jasag”,札撒)的時(shí)候,這樣稱呼闊端:

stobs kyi vkhor los sgyur bavi rgyal po jing gir gan gyi sras po tho lo no yon zhes bya bavi srase chen go dan gyis(21)Ngag dbang kun dgav bsod nams,Sa skyavigdung rabs ngomtshar bang mdzod(Pe cin:Mi rigs dpe skrun khang,1986),shog grangs 118.此處誤記。闊端是窩闊臺(tái)可汗的兒子,拖雷的侄子。

轉(zhuǎn)動(dòng)力輪皇帝成吉思汗的叫做“拖雷(tho lo,tolui)官人(no yon,noyan)”的公子;拖雷的公子叫做“e chen闊端”……

清代薩思迦宗族大長(zhǎng)(bdag chen,達(dá)欽)貢嘎洛哲(1729年—1783年)撰寫《薩迦世系譜續(xù)編》,追述第十一饒迥水羊年(崇禎十六年,1643年),這一年清朝皇帝使者來到薩思迦大寺送上敕書,作者誤認(rèn)為這位皇帝是蒙古闊端后裔,用這樣的言詞:

de lo hor yulnasmidbanggo dan gyigdungbrgyud stobs kyidbang phyug

那年蒙古域 從人 王闊 端 之 骨系 力量 的 自在

gongma bdag po chen po bho kha tho zhes pa rje vdi nyid kyis…(22)Kun dgav blo gros,Sa skyavi gdung rabs ngomtshar bang mdzod kyi kha skong(Pe cin:Mi rigs dpe skrun khang,1991),shog grangs 366.木雅貢布先生寫有達(dá)欽貢嘎洛哲的小傳。Mi nyag mgon po,Gangs can mkhas dbang rim byon gyi rnam tharmdor bsdus bdud rtsivi thigs phreng(Pe cin:Krung govi bod kyi shes rig dpe skrun khang,1996),shog grangs 522~533.

圣上 主人 大的 博 克 多 叫做 主子 這 本人 以

那年從蒙古地方,人王闊端之后裔、這位稱作威力自在大圣主的博克多(boγda)的主子……

比較而言,“e chen”闊端即“midbang”闊端,語義上“e chen”等同于“midbang”。

這樣記述闊端的身份,一定依循了元明時(shí)代藏文史料和口碑的說法,體現(xiàn)了烏思藏社會(huì)的觀感。

總的看來,明代藏語里的“e cen~e chen”,語音上微有差異的兩種翻譯,詞源是元代蒙古社會(huì)蒙古語“ejen”,意思是“主子”“主人”“君主”。由藏語音寫為漢文,表現(xiàn)在白塔寺碑文上,書寫作“也燀”,明初和明后期,蒙古語“ejen”兩次借入漢語,則寫作“額氈”或“額鎮(zhèn)”。

“ejen”是顯示社會(huì)身份的一個(gè)詞。伊利汗國創(chuàng)建者旭烈兀(Hu lahu,Ilqan Hülegü,1217年—1265年)在烏思藏有分地和應(yīng)供喇嘛,《漢藏史集》記載了這件事,提到他的時(shí)候這么說:“rgyal povigcung po e chen hu la hu”(23)dPal vbyor bsang po,rGya bod yig tshang chenmo,shog grangs 280.(皇帝的弟弟e chen〔主子〕旭烈兀),比較而言,這確切表達(dá)了“身份”這一面。

滿語也有“ejen”這個(gè)詞,后金和清朝漢文里先后音寫作“厄真”“額真”,意謂“主子”,“君主”,顯示女真社會(huì)的特征。清朝八旗的各旗(gūsa)統(tǒng)領(lǐng)者,滿語稱為“gūsa iejen”,漢語音譯“固山厄真”,入關(guān)以后漢語改稱“都統(tǒng)”;八旗之內(nèi),皇帝(han)也是旗主中的一位,領(lǐng)有三個(gè)旗,習(xí)稱上三旗的旗主。另有“梅林厄真”(meiren iejen)、“牛彔厄真”(niruiejen)等旗人組織的統(tǒng)領(lǐng)者。康熙年間江蘇太倉人沈啟亮的《大清全書》(Daicing gurun iyoonibithe,1683年)是第一部滿語詞典,卷二有“ejen,主子”??滴趸实邸队魄逦蔫b》(Han iarahamanju gisun ibuleku bithe,1708年)是一部用滿語解釋滿語的詞典,其中含有“ejen”的諸多詞語,詞義則規(guī)定專指皇帝:“ejen”(人主、天子),“enduringge ejen”(圣主),“genggiyen ejen”(明主,英明的君主)。清代蒙古人稱皇帝為“圣主”,“boγda ejen”(24)“boγda ejen 圣主”。汪睿昌(Temgetü,1888-1939):《Mongγol nanggiyadüsügün toli bi?ig蒙漢字典》(neyislelün mongγol bi?igün qoriy-a.北京:蒙文書社,1928),第115a頁。(神圣的主子)。同在清代中國,旗人社會(huì)、外藩社會(huì)與民人(irgen)社會(huì)構(gòu)造差異,未能一致。

元代烏思藏本地社會(huì)也有“主人”這個(gè)身份,檢討史書,其藏語表達(dá)為“mngav bdag”(25)mchan vgrel vgodmkhan Dung dkar bLo bzang vphrin las,rtsom pa po Tsal pa Kun dgav rdo rje,Deb ther dmar po,shog grangs48.(主人,所有者,主宰)等詞語,“e chen”進(jìn)到烏思藏社會(huì),是限于指稱蒙古人(藏語hor,hor sog)的場(chǎng)合。這一語文運(yùn)用上的分別非常清晰,饒有深刻的原因,顯現(xiàn)在蒙元時(shí)期,中國社會(huì)封閉的分層結(jié)構(gòu)和先賦的地位差異,即蒙藏人之間文化同化(語詞借用)的一面與族群等級(jí)分異(蒙古人對(duì)色目人)的一面。當(dāng)時(shí)蒙古社會(huì)與烏思藏社會(huì)共同特征是,人皆有其主,主皆有其仆(奴仆、奴才、屬民等),而蒙古社會(huì)是屬人原則的封建制社會(huì),蒙古汗國是家產(chǎn)制國家。(26)蒙古社會(huì)的分析:符拉基米爾佐夫著,劉榮焌譯《蒙古社會(huì)制度史》,北京:中國社會(huì)科學(xué)出版社,1980年,第176~192頁;札奇斯欽《蒙古文化與社會(huì)》,臺(tái)北:臺(tái)灣商務(wù)印書館,1992年,第250~276頁;蕭啟慶《內(nèi)北國而外中國》,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第46~47頁。清代,外藩蒙古和八旗也是這樣主仆制的社會(huì)(蒙古語ejen對(duì)albtu,滿語ejen對(duì)aha)。(27)參考楊珍:《滿文檔案翻譯的歷史內(nèi)涵》,《滿語研究》2018年第1期,第85頁。所以,透過“也燀”這個(gè)稱呼(“ner-e”“名位”),隱約看到闊端在當(dāng)時(shí)蒙古人和吐蕃人中之威權(quán)者的姿態(tài)。

猜你喜歡
白塔寺主子白塔
敖漢旗萬壽白塔蒙古文碑文新釋
白塔上的白鴿(外二章)
夢(mèng)里東方——CoCo都可白塔西路店
冠圖PnoCm的兩種度結(jié)合重構(gòu)數(shù)
白塔寺片區(qū)地圖
白塔寺街區(qū)更新: 二十年的美好“糾結(jié)”
白塔寺胡同大雜院改造
減字木蘭花·詠犬
獻(xiàn)給貓主子的秋の珍味
慶州白塔與慶陵、慶州城初探
十堰市| 乌拉特前旗| 敦煌市| 苏尼特左旗| 福鼎市| 武川县| 延川县| 普宁市| 巨鹿县| 大渡口区| 泰来县| 贵港市| 两当县| 开鲁县| 东港市| 南陵县| 卢氏县| 西华县| 儋州市| 泾源县| 山丹县| 天津市| 比如县| 泸西县| 永登县| 万源市| 上蔡县| 大安市| 正宁县| 竹山县| 麻栗坡县| 绩溪县| 叙永县| 中超| 盱眙县| 三穗县| 务川| 海宁市| 利辛县| 南康市| 阜南县|